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转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4:58: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旋转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关于洗衣机用操作开关的安装构造,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使形成于操作箱的背面的肋与形成于安装板的上表面的肋卡合,截断从操作钮的周边进入的水,使该水从排水孔流出,由此防止端子濡湿。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0-125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然而,以往已知有具备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的操作部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的传感器的旋转操作装置。此外,以往,在将这样的旋转操作装置设为防水构造以免传感器被沾水的情况下,需要在操作部件与壳体之间设置o形环等密封部件。但是,在旋转操作装置设置密封部件的情况下,不仅构件个数增多,而且操作部件的旋转负荷变高,因此,难以对操作者呈现轻快的旋转操作感。
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9.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具备:壳体,具有上部开口的环状的空洞部;环状的旋转轴部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以堵塞空洞部;操作部件,具有覆盖空洞部的下部开口的环状,设置成与旋转轴部件卡合,并与旋转轴部件一起旋转;以及传感器,设置在空洞部内,检测旋转轴部件的旋转,壳体具有环状的内周壁部,操作部件具有环状的内筒部,旋转轴部件的沿着内周壁部的外周面配置的环状的周壁部垂下设置,壳体的内周壁部与旋转轴部件的周壁部之间的第1间隙部比旋转轴部件的内周面与操作部件的内筒部之间的第2间隙部窄。
10.发明效果
11.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不设置密封部件,能够防止内部的传感器沾水。
附图说明
12.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安装有旋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13.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卸下旋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14.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5.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16.图5是图4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17.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的液体的流路的图。
18.图7是图4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的其他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0.(旋转操作装置100的概要)
21.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安装有旋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卸下旋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厚度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轴方向),将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径向设为前后方向(x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y轴方向)。
22.图1以及图2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100搭载于汽车等的车辆,用于车辆所具备的车载装置(例如,空调装置)的操作。如图1以及图2所示,旋转操作装置100具有比较薄型的圆筒形状。旋转操作装置100在车辆的室内设置在能够由操作者操作的位置(例如,中央控制台)。
23.旋转操作装置100具备壳体110、旋转轴部件120以及旋钮130。壳体110是在其底面部分固定于规定的设置面的部件。旋转轴部件120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110旋转。
24.旋钮130是“操作部件”的一例。旋钮130具有覆盖壳体110的内侧、上侧以及外侧的、下部开口的环状。旋钮130通过由操作者旋转操作,而与旋转轴部件120一起旋转。旋钮130能够向顺时针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图中箭头b方向)的双方旋转操作。
25.此外,旋转操作装置100具备从壳体110朝下方引出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140。旋转操作装置100能够通过在壳体110内设置于fpc140的2个光断路器141、142(参照图3)检测旋钮130的旋转操作,并将与该旋转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经由fpc140输出到外部。
26.(旋转操作装置100的构成)
27.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中,示出设置在向后下倾斜的设置面10的状态的旋转操作装置100。
28.如图3以及图4所示,旋转操作装置100具备壳体110、旋转轴部件120、旋钮130、fpc140、板簧150以及盖160。
29.壳体110是起到作为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基部的作用的、树脂制且环状的部件。壳体110具有底壁部111、内周壁部112、外周壁部113,由此具有上部开口的环状的空洞部110a。
30.fpc140是“柔性基板”的一例,是具有挠性的带状且薄膜状的布线部件。fpc140从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的切口部113b向下方引出。fpc140的一端部140a相对于壳体110的底壁部111的上表面水平地配置。在fpc140的一端部140a设置有2个光断路器141、142。光断路器141、142是“传感器”的一例,检测旋转轴部件120的旋转,并输出旋转检测信号。光断路器141、142构成为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将能够识别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是否由受光元件接收(即,是否由垂下设置于旋转轴部件120的下表面的遮光部122(参照图4)遮挡)
的信号作为旋转检测信号而输出。fpc140在另一端部140b(参照图1以及图2)与外部连接。由此,fpc140能够将从2个光断路器141、142输出的旋转检测信号传输到外部。外部的装置基于从2个光断路器141、142输出的旋转检测信号,确定2个光断路器141、142的遮光顺序,由此能够确定旋转轴部件120的旋转方向。fpc140例如通过由具有挠性以及绝缘性的薄膜状的素材(例如,聚酰亚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覆盖带状的导体布线(例如,铜箔等)的两表面而构成。
31.旋转轴部件120是能够旋转地设置以堵塞壳体110的空洞部110a的环状的部件。在旋转轴部件120的外周部的表面形成有凸轮面121。凸轮面121具有多个凸轮山在周向上连续地设置的构成。
32.板簧150为金属制且环状的弹性部件。板簧150重叠配置在旋转轴部件120的凸轮面121。板簧150具有以180
°
间隔配置的一对突出部151。突出部151是朝下方弯曲而突出的凸状的部分。通过盖160朝下方对板簧150施力,由此,突出部151压抵于旋转轴部件120的凸轮面121。突出部151伴随旋转轴部件120的旋转而在凸轮面121上滑动。由此,突出部151能够相对于旋转轴部件120的旋转动作(即,相对于旋钮130的旋转操作),每隔规定的旋转角度赋予咔嗒感。
33.盖160是具有平板状且环状的金属制的部件。盖160安装于壳体110,由此,在旋转轴部件120以及板簧150组装于壳体110的空洞部110a的状态下,堵塞空洞部110a的上部。由此,盖160限制旋转轴部件120以及板簧150朝上方移动。以90
°
间隔配置的4个钩161垂下设置在盖160的外周缘部。通过4个钩161分别与以90
°
间隔设置在壳体110的外周面的4个突起部114卡合,盖160固定于壳体110。此外,在盖160的外周缘部中,在与fpc140的引出位置对应的位置垂下设置有按压部162。另一方面,在壳体110的外周缘部中的fpc140的引出位置(外周壁部113的切口部113b的下侧)垂下设置有引导部115。按压部162将从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的切口部113b朝下方引出的fpc140(由引导部115引导的部分)按压于壳体110的引导部115。由此,按压部162能够抑制fpc140从引导部115浮起。此外,按压部162与在fpc140的表面露出设置的接地布线(省略图示)接触。由此,按压部162能够将在旋转操作装置100中产生的静电经由盖160以及按压部162释放到接地布线。
34.(旋转操作装置100的止水构造)
35.图5是图4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的液体的流路的图。另外,在图5以及图6中,箭头g表示重力方向。
36.如图5以及图6所示,壳体110具有从环状的底壁部111的内周缘部垂直地立起设置的环状的内周壁部112。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旋转轴部件120中,沿着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的外周面配置的环状的周壁部123垂下设置。在内周壁部112的外周面与周壁部12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极小的第1间隙部d1。
37.此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旋钮130在最内侧(旋转中心侧)具有环状的内筒部131。内筒部131配置在比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靠内侧(旋转中心侧)的位置。在内筒部131的外周面与旋转轴部件1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2间隙部d2。
38.此处,如图5以及图6所示,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的外周面与旋转轴部件120的周壁部123的内周面之间的第1间隙部d1比旋钮130的内筒部131的外周面与旋转轴部件120的内周面之间的第2间隙部d2窄。
39.由此,如图6中粗线箭头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从旋钮130的内筒部131的下侧进入旋钮130的内筒部131与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之间的水等液体通过比第1间隙部d1宽的第2间隙部d2沿着旋钮130的内表面传递,从旋钮130的外筒部132的内周面与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的外周面之间排出到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外部。
40.即,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通过比第2间隙部d2窄的第1间隙部d1,能够阻止进入到旋钮130的内筒部131与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之间的水等液体侵入壳体110的空洞部110a内。其结果,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能够防止设置在空洞部110a内的光断路器141、142沾水。
41.另外,如图5以及图6所示,从盖160的外周缘部朝下方垂下设置的按压部162设置在当旋转操作装置100设置于设置面10时在重力方向上处于下侧的位置。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能够使传递到旋钮130的外筒部132的内周面与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的外周面之间的液体顺着按压部162排出到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外部。
42.此外,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具有用于引出fpc140的切口部113b。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即使在万一液体侵入壳体110的空洞部110a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在重力方向上形成于下侧的切口部113b排出液体。
43.图7是图4所示的旋转操作装置100的其他的局部放大图。
44.如图7所示,旋转轴部件120在半径方向上的内侧,通过周壁部123的下端面120c与设置于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的外周面的台阶部112a的上表面抵接。
45.此外,如图7所示,旋转轴部件120在半径方向上的外侧,通过外周缘部侧的下表面120b与设置于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的内周面的台阶部113a的上表面抵接。该抵接部也形成为环状,除了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的切口部113b的附近之外而连续地设置,因此,当以切口部113b处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的方式设置旋转操作装置100时,能够将壳体110的重力方向的上部闭合成环状,因而,能够提高壳体110的防水效果。
46.此外,如图7所示,旋转轴部件120在半径方向上的内侧,通过内周缘部侧的上表面120a与旋钮130的内筒部131侧的顶面130a抵接。
47.由此,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如图7中粗线箭头所示,通过旋转轴部件120的上表面120a承接从上方施加于旋钮130的压力,能够分散加压于壳体110的内周壁部112和壳体110的外周壁部113。
48.由此,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当通过双面胶带20(“粘接单元”的一例)将壳体110的底面部分粘接于设置面10时,能够将从上方施加于旋钮130的压力分散到壳体110的底面部分中的内周壁部112侧的部分和外周壁部113侧的部分。由此,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操作装置100中,能够抑制双面胶带20的粘接的偏移,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双面胶带20的粘接强度。
49.另外,在旋转轴部件120的下表面120b与壳体110的台阶部113a的上表面之间(图中箭头c所示的部分)涂布有润滑脂,由此抑制旋转轴部件120旋转时的滑动阻力。
5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者变更。
51.本国际申请基于2020年3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58465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本国际申请。
52.符号说明
53.10:设置面;20:双面胶带(粘接单元);100:旋转操作装置;110:壳体;110a:空洞部;111:底壁部;112:内周壁部;113:外周壁部;113b:切口部;114:突起部;115:引导部;120:旋转轴部件;121:凸轮面;130:旋钮(操作部件);140:fpc(柔性基板);140a:一端部;140b:另一端部;141、142:光断路器;150:板簧;151:突出部;160:盖;161:钩;162:按压部;d1:第1间隙部;d2:第2间隙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