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

2022-11-13 14:00: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燃烧室(1)、绝缘壳(2)、绝缘隔板(3)和预混合器(6);所述微燃烧室(1)两端分别为燃烧室进气口和燃烧室出气口;所述燃烧室进气口的两平行壁面上分别设有绝缘壳(2),两个绝缘壳(2)上分别安装电极;所述微燃烧室(1)内安装绝缘隔板(3),用于将微燃烧室(1)分割成若干平行的流道;所述预混合器(6)位于绝缘隔板(3)一端,用于将若干流道进行混合;在电极两侧施加电压,通过电离流道进口处的介质用于产生等离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3)包括平行隔板(3-1)和垂直隔板组件(3-2),所述平行隔板(3-1)位于燃烧室进气口,且与绝缘壳(2)平行,用于将燃烧室进气口分成2个平行的流道;所述平行隔板(3-1)一端连接垂直隔板组件(3-2),垂直隔板组件(3-2)将平行隔板(3-1)出口的流体分割成若干垂直于流向交替分布的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进气口分成的2个平行流道分别为可燃气体流道和氧化剂流道,且电极分别位于可燃气体流道进口处和氧化剂流道的进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高压电极(2)和接地电极(4),一个绝缘壳(2)上安装高压电极(2),另一个绝缘壳(2)上安装接地电极(4);所述高压电极(2)与接地电极(4)相互平行,所述高压电极(2)和接地电极(4)长度分别小于绝缘隔板(3)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2)、绝缘隔板(3)和预混合器(6)的材料为陶瓷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两侧连接电源(5),所述电源(5)为高压交流电源,电压峰值0~40kv,频率50hz~1mhz。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隔板组件(3-2)的横截面呈弓形;所述垂直隔板组件(3-2)内设有交替分布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平行隔板(3-1)将燃烧室进气口分成第一进气流道和第二进气流道,所述第一进气流道与若干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流道与若干第四流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分别沿流向渐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微燃烧室,包括微燃烧室、绝缘壳、绝缘隔板、接地电极、预混合器和高压电极;所述微燃烧室两端分别为燃烧室进气口和燃烧室出气口;所述燃烧室进气口的两平行壁面上分别设有绝缘壳,两个绝缘壳上分别安装电极;所述微燃烧室内安装绝缘隔板,用于将微燃烧室分割成若干平行的流道;所述预混合器位于绝缘隔板一端,用于将若干流道进行混合;在电极两侧施加电压,通过电离流道进口处的介质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本发明可以促进燃气混合,加快火焰传播,扩大稳定燃烧范围,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 潘剑锋 张倚 肖珊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