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11:32: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发酵饲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克氏原螯虾原产北美洲,俗称淡水小龙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蝲蛄科,1929年引进到我国,目前已成为我国淡水主养品种之一,因此研发出优质人工专用饲料满足养殖业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目前生产的颗粒饲料用于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后普遍存在着发病率高、养殖成活率低和虾苗专用饲料缺乏等问题,养殖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使用发酵饲料饲养小龙虾则更为重要;
3.发酵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刺激小龙虾的采食量,发酵可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及利用率;饲料发酵多采用自然发酵和接种商品型乳酸菌等菌种的发酵两种,采用自然发酵生产的饲料一般质量不稳定,容易受杂菌感染,同时,现有的发酵饲料生产装置通常就为一个加工罐体,仅仅采用搅拌工艺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由于发酵饲料内部含有大量有益的发酵菌,在生产之后往往需要进行通风平铺,增加发酵菌的活性,传统发酵饲料生产装置采用集中生产灌装,发酵饲料中的发酵菌不易存活,丧失了发酵饲料的营养性。
4.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发酵饲料生产装置通常就为一个加工罐体,仅仅采用搅拌工艺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由于发酵饲料内部含有大量有益的发酵菌,在生产之后往往需要进行平铺,传统发酵饲料生产装置采用集中生产灌装,发酵饲料中的发酵菌不易存活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包括:发酵饲料搅拌机构,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发酵饲料输送机构,连接在所述发酵饲料的下方,用于对被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搅拌的饲料进行输送;发酵饲料铺平机构,与所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连接;发酵饲料灌装机构,对发酵饲料进行灌装。
8.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包括:
9.支撑脚,为竖直状支撑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脚呈垂直状安装,所述支撑架呈矩形状安装;上料器,发酵饲料由此处进入;粉碎桨叶,对发酵饲料进行粉碎;搅拌桨,连接在所述粉碎桨叶的下方,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上料器的下方;下料器,连接在所述连通管的下方,发酵饲料从所述下料器的下方下料口中落下。
10.发酵饲料进入到上料器中之后,粉碎桨叶与搅拌桨随即同步进行转动,通过粉碎桨叶与搅拌桨的转动,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保证发酵饲料的搅拌均匀,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继而穿过连通管到达下料器,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从下料器底端落下。
11.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包括:
12.转接口,设置在所述下料器的下方;输送电机,安装在所述转接口的下方;输送管道,为圆柱形管道,与所述输送电机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输送桨;输送口,连接在所述输送管道的末端。发酵饲料落入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上的转接口;通过输送电机进行工作,输送电机带动输送管道内部的螺旋状的输送桨进行转动此处为简单机械结构,附图中并未做多余赘述,通过输送管道内部的螺旋状输送桨转动,将进入到输送管道内部的发酵饲料进行输送,发酵饲料最终穿过输送管道从输送口中落下。
13.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包括:
14.平铺板,为矩形平直板状,所述输送口放置在所述平铺板的上方;限位板,安装在所述平铺板的两端,对发酵饲料进行限位,避免发酵饲料落下。所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还包括:安装柱,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板的上方;承接块,连接在所述安装柱的顶端;移动横梁,与所述承接块连接,所述移动横梁与安装柱呈垂直状安装。往复电机;滚动轮,连接在所述往复电机的下方,实现在所述移动横梁的滚动;连接块,安装在所述往复电机的下方;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的下方;铺平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下方,所述铺平轴呈圆柱状,所述铺平轴的表面呈环绕状开设有槽沟。
15.发酵饲料穿过输送口落入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上方的平铺板,随后启动往复电机,通过往复电机的工作,往复电机随即带动滚动轮进行往复滚动,滚动轮继而带动连接块在移动横梁上进行往复横移,连接块下方的连接杆与之同步保持横移,连接杆从而带动铺平轴保持同步横移,铺平轴继而在平铺板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随着铺平轴的往复横移,从而对堆积的发酵饲料进行平铺,将发酵饲料平铺在平铺板上方,实现发酵饲料的均匀平铺,最大限度的增大发酵饲料与空气的接触,保证发酵饲料的通风,从而保证发酵饲料中发酵菌的最大限度存活,增加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
16.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酵饲料灌装机构包括:
17.回吸口,搭接在所述平铺板的上方;转接室,与所述回吸口相连接,所述转接室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所述发酵饲料灌装机构还包括:注料管道,与所述转接室连接;注料口,连接在所述注料管道的底端。安装支架;输送器;输送链带,安装在所述输送器的上方;发酵饲料罐,放置在所述输送链带的上方,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在发酵饲料平铺通风之后,随即启动发酵饲料灌装机构内部的转接室,转接室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气流通过回吸口对平铺板上方的发酵饲料进行回吸,发酵饲料从而穿过回吸口进入转接室,发酵饲料随即穿过转接室进入到注料管道,发酵饲料随即穿过注料管道从注料口落下;同时,输送器进行同步工作,输送器上方的输送链带进行传送,输送链带上方的发酵饲料罐进行同步移动,控制发酵饲料罐到达注料口下方,发酵饲料从而从注料口进入到发酵饲料罐,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实现了对发酵饲料的生产储存一体化,提高了饲料生产储存全机械化,提高了发酵饲料生产效率。
18.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为往复电机的型号优选为et-dcm2513r。
19.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如下:
20.在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发酵饲料放入上料器中,发酵饲料进入到上料器中之后,通过内置驱动机构的工作,带动粉碎桨叶与搅拌桨随即同步进行转动,通过粉碎桨叶与搅拌
桨的转动,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保证发酵饲料的搅拌均匀,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继而穿过连通管到达下料器,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从下料器底端落下;
21.发酵饲料随即落入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上的转接口;通过输送电机进行工作,输送电机带动输送管道内部的螺旋状的输送桨进行转动(此处为简单机械结构,附图中并未做多余赘述),螺旋桨为螺旋状输送叶片,通过输送管道内部的螺旋状输送桨转动,其螺旋状输送叶片将进入到输送管道内部的发酵饲料进行输送,发酵饲料最终穿过输送管道从输送口中落下;
22.发酵饲料穿过输送口落入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上方的平铺板,此时由于输送口输送的原因,发酵饲料落到平铺板上之后将会持续叠加在一起,形成“小山状”,随后启动往复电机,通过往复电机的工作,往复电机随即带动滚动轮进行往复滚动,滚动轮继而带动连接块在移动横梁上进行往复横移,连接块下方的连接杆与之同步保持横移,连接杆从而带动铺平轴保持同步横移,铺平轴继而在平铺板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随着铺平轴的往复横移,从而对堆积成“小山状”的发酵饲料进行往复横移压动,对堆积成“小山状”的发酵饲料进行平铺,将发酵饲料平铺在平铺板上方,实现发酵饲料的均匀平铺,最大限度的增大发酵饲料与空气的接触,保证发酵饲料的通风,从而保证发酵饲料中发酵菌的最大限度存活,增加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
23.在发酵饲料平铺通风之后,随即启动发酵饲料灌装机构内部的转接室,转接室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气流通过回吸口对平铺板上方的发酵饲料进行回吸,发酵饲料从而穿过回吸口进入转接室,发酵饲料随即穿过转接室进入到注料管道,发酵饲料继而穿过注料管道从注料口落下;同时,输送器进行同步工作,输送器上方的输送链带进行传送,输送链带上方的发酵饲料罐进行同步移动,控制发酵饲料罐到达注料口下方,发酵饲料从而从注料口进入到发酵饲料罐,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实现了对发酵饲料的生产储存一体化,提高了饲料生产储存全机械化,提高了发酵饲料生产效率。
24.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通过往复电机的工作,往复电机随即带动滚动轮进行往复滚动,滚动轮继而带动连接块在移动横梁上进行往复横移,连接块下方的连接杆与之同步保持横移,连接杆从而带动铺平轴保持同步横移,铺平轴继而在平铺板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随着铺平轴的往复横移,从而对堆积的发酵饲料进行平铺,将发酵饲料平铺在平铺板上方,实现发酵饲料的均匀平铺,最大限度的增大发酵饲料与空气的接触,保证发酵饲料的通风,从而保证发酵饲料中发酵菌的最大限度存活,增加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
26.同时,本发明通过启动发酵饲料灌装机构内部的转接室,转接室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气流通过回吸口对平铺板上方的发酵饲料进行回吸,发酵饲料从而穿过回吸口进入转接室,发酵饲料随即穿过转接室进入到注料管道,发酵饲料随即穿过注料管道从注料口落下;同时,输送器进行同步工作,输送器上方的输送链带进行传送,输送链带上方的发酵饲料罐进行同步移动,控制发酵饲料罐到达注料口下方,发酵饲料从而从注料口进入到发酵饲料罐,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实现了对发酵饲料的生产储存一体化,提高了饲料生产储存全机械化,提高了发酵饲料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发酵饲料搅拌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搅拌桨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发酵饲料输送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发酵饲料铺平机构与发酵饲料灌装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发酵饲料铺平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发酵饲料灌装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发明图8中b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37.图10为本发明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中输送链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1、支撑脚;12、支撑架;13、上料器;14、粉碎桨叶;15、搅拌桨;16、连通管;17、下料器;
39.2、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1、转接口;22、输送电机;23、输送管道;24、输送口;
40.3、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1、平铺板;32、限位板;33、安装柱;34、承接块;35、移动横梁;36、往复电机;37、滚动轮;38、连接块;39、连接杆;310、铺平轴;
41.4、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1、回吸口;42、转接室;43、注料管道;44、注料口;45、安装支架;46、输送器;47、输送链带;48、发酵饲料罐。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44.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45.实施例1:
46.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包括:
47.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之后输入到所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
48.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连接在所述发酵饲料的下方,用于对被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搅拌的饲料进行输送;
49.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与所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连接,完成发酵饲料铺平之后输入到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
50.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对发酵饲料进行灌装。
51.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包括:
52.支撑脚11,为竖直状支撑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
53.支撑架12,与所述支撑脚11呈垂直状安装,所述支撑架12呈矩形状安装;
54.上料器13,发酵饲料由此处进入,进入到所述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的内部,实现后续的搅拌;
55.粉碎桨叶14,对发酵饲料进行粉碎;
56.搅拌桨15,连接在所述粉碎桨叶14的下方,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
57.连通管16,连接在所述上料器13的下方,连通上料器13与下料器17;
58.下料器17,连接在所述连通管16的下方,发酵饲料从所述下料器17的下方下料口中落下。
59.使用者先将发酵饲料放入上料器13中,发酵饲料进入到上料器13中之后,粉碎桨叶14与搅拌桨15随即同步进行转动,通过粉碎桨叶14与搅拌桨15的转动,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保证发酵饲料的搅拌均匀,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继而穿过连通管16到达下料器17,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从下料器17底端落下。
60.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包括:
61.转接口21,设置在所述下料器17的下方,连通发酵饲料搅拌机构1与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之间;
62.输送电机22,安装在所述转接口21的下方,为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的动力源;
63.输送管道23,为圆柱形管道,与所述输送电机22连接,所述输送管道23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输送桨,对搅拌完成之后的发酵饲料进行输送;
64.输送口24,连接在所述输送管道23的末端。
65.发酵饲料落入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上的转接口21;通过输送电机22进行工作,输送电机22带动输送管道23内部的螺旋状的输送桨进行转动此处为简单机械结构,附图中并未做多余赘述,通过输送管道23内部的螺旋状输送桨转动,将进入到输送管道23内部的发酵饲料进行输送,发酵饲料最终穿过输送管道23从输送口24中落下。
66.如图5-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包括:
67.平铺板31,为矩形平直板状,所述输送口24放置在所述平铺板31的上方,发酵饲料平铺在所述平铺板31的上方;
68.限位板32,安装在所述平铺板31的两端,对发酵饲料进行限位,避免发酵饲料落下。
69.所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还包括:
70.安装柱33,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板32的上方,支撑所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
71.承接块34,连接在所述安装柱33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所述移动横梁35设置在两组承接块34之间;
72.移动横梁35,与所述承接块34连接,所述移动横梁35与安装柱33呈垂直状安装。
73.往复电机36,为所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的总输出动力源,所述为往复电机36的型号优选为et-dcm2513r。
74.滚动轮37,连接在所述往复电机36的下方,实现在所述移动横梁35的滚动;
75.连接块38,安装在所述往复电机36的下方;
76.连接杆39,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38的下方;
77.铺平轴31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9的下方,所述铺平轴310呈圆柱状,所述铺平轴310的表面呈环绕状开设有槽沟,增大摩擦,实现对发酵饲料更好的铺平;
78.发酵饲料穿过输送口24落入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上方的平铺板31,随后启动往复电机36,通过往复电机36的工作,往复电机36随即带动滚动轮37进行往复滚动,滚动轮37继而带动连接块38在移动横梁35上进行往复横移,连接块38下方的连接杆39与之同步保持横移,连接杆39从而带动铺平轴310保持同步横移,铺平轴310继而在平铺板31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随着铺平轴310的往复横移,从而对堆积的发酵饲料进行平铺,将发酵饲料平铺在平铺板31上方,实现发酵饲料的均匀平铺,最大限度的增大发酵饲料与空气的接触,保证发酵饲料的通风,从而保证发酵饲料中发酵菌的最大限度存活,增加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
79.如图8-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包括:
80.回吸口41,搭接在所述平铺板31的上方,为凹状开口;
81.转接室42,与所述回吸口41相连接,所述转接室42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使得回吸口41产生回吸风,对平铺板31上方放置的发酵饲料进行吸附;
82.所述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还包括:
83.注料管道43,与所述转接室42连接,被吸附的发酵饲料由转接室42进入到注料管道43并由注料口44落下;
84.注料口44,连接在所述注料管道43的底端。
85.安装支架45,支撑输送器46以及输送链带47;
86.输送器46,为动力源,使得输送链带47能进行转动,进行发酵饲料罐48的输送;
87.输送链带47,安装在所述输送器46的上方,对发酵饲料罐48的输送;
88.发酵饲料罐48,放置在所述输送链带47的上方,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
89.在发酵饲料平铺通风之后,随即启动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内部的转接室42,转接室42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气流通过回吸口41对平铺板31上方的发酵饲料进行回吸,发酵饲料从而穿过回吸口41进入转接室42,发酵饲料随即穿过转接室42进入到注料管道43,发酵饲料随即穿过注料管道43从注料口44落下;同时,输送器46进行同步工作,输送器46上方的输送链带47进行传送,输送链带47上方的发酵饲料罐48进行同步移动,控制发酵饲料罐48到达注料口44下方,发酵饲料从而从注料口44进入到发酵饲料罐48,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实现了对发酵饲料的生产储存一体化,提高了饲料生产储存全机械化,提高了发酵饲料生产效率。
90.实施例2:
91.如图1-图10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生产克氏原螯虾发酵饲料的装置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2.s1:在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发酵饲料放入上料器13中,发酵饲料进入到上料器13中之后,通过内置驱动机构的工作,带动粉碎桨叶14与搅拌桨15随即同步进行转动,通过粉碎桨叶14与搅拌桨15的转动,对发酵饲料进行搅拌,保证发酵饲料的搅拌均匀,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继而穿过连通管16到达下料器17,搅拌之后的发酵饲料从下料器17底端落下;
93.s2:发酵饲料随即落入到发酵饲料输送机构2上的转接口21;通过输送电机22进行工作,输送电机22带动输送管道23内部的螺旋状的输送桨进行转动(此处为简单机械结构,附图中并未做多余赘述),螺旋桨为螺旋状输送叶片,通过输送管道23内部的螺旋状输送桨转动,其螺旋状输送叶片将进入到输送管道23内部的发酵饲料进行输送,发酵饲料最终穿过输送管道23从输送口24中落下;
94.s3:发酵饲料穿过输送口24落入到发酵饲料铺平机构3上方的平铺板31,此时由于输送口24输送的原因,发酵饲料落到平铺板31上之后将会持续叠加在一起,形成“小山状”,随后启动往复电机36,通过往复电机36的工作,往复电机36随即带动滚动轮37进行往复滚动,滚动轮37继而带动连接块38在移动横梁35上进行往复横移,连接块38下方的连接杆39与之同步保持横移,连接杆39从而带动铺平轴310保持同步横移,铺平轴310继而在平铺板31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随着铺平轴310的往复横移,从而对堆积成“小山状”的发酵饲料进行往复横移压动,对堆积成“小山状”的发酵饲料进行平铺,将发酵饲料平铺在平铺板31上方,实现发酵饲料的均匀平铺,最大限度的增大发酵饲料与空气的接触,保证发酵饲料的通风,从而保证发酵饲料中发酵菌的最大限度存活,增加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
95.s4:在发酵饲料平铺通风之后,随即启动发酵饲料灌装机构4内部的转接室42,转接室42的内部设置有回吸风扇,产生回吸气流,气流通过回吸口41对平铺板31上方的发酵饲料进行回吸,发酵饲料从而穿过回吸口41进入转接室42,发酵饲料随即穿过转接室42进入到注料管道43,发酵饲料继而穿过注料管道43从注料口44落下;同时,输送器46进行同步工作,输送器46上方的输送链带47进行传送,输送链带47上方的发酵饲料罐48进行同步移动,控制发酵饲料罐48到达注料口44下方,发酵饲料从而从注料口44进入到发酵饲料罐48,对发酵饲料进行储存,实现了对发酵饲料的生产储存一体化,提高了饲料生产储存全机械化,提高了发酵饲料生产效率。
9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