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09:4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农村生活污水装置大多数包括依次设置且依次连通的过滤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污水进入过滤池,过滤池通入污水并对污水初步过滤,缺氧池对污水厌氧净化,好氧池对污水好氧净化,沉淀池对污水沉淀并排出,并通过在好氧池设置曝气装置以及气提回流装置,气提回流装置将好氧池产生的硝化液回流到缺氧池。但是,由于曝气装置以及气提回流装置分别采用不同的动力组件驱动,使得动力组件较为复杂,且曝气装置的曝气孔位置固定,曝气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够是动力组件更简单,提高曝气效果。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空压机、气提回流装置、依次设置且依次连通的过滤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内底面设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曝气架,所述曝气架设有多个第一曝气孔,所述曝气架上端设有与多个第一曝气孔均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安装有旋转接口,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入口伸入好氧池内且位置低于曝气架,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出口伸入缺氧池内,所述气提回流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空压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接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空压机输出口连接,所述旋转气缸通过第三管道与空压机输出口连接。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气缸的入气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空压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气缸的出气口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出气口位置处于曝气架与气提回流装置的入口之间,所述第四管道装有防止液体进入旋转气缸的单向阀。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四管道的出口连接有固定安装在好氧池内的曝气环,所述曝气环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与第四管道出口连通的第二曝气孔。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曝气孔的孔径。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出气方向从内往外朝上倾斜。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出气方向与水平面成30-45度夹角。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安装有第一调压阀以及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管道安装有第二调压阀以及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三管道安装有第三调压阀以及第三流量调节阀。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入口位置低于所述气提回流装置的出口位置。
12.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空压机、气提回流装置、过滤池、
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旋转气缸、曝气架、第一曝气孔、进气口、旋转接口、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相互配合,空压机能够同时驱动气提回流装置、曝气架以及旋转气缸工作,无需多组动力组件协调动作,使得动力组件更简单,且旋转气缸带动曝气架旋转,使得曝气架能够一边旋转一边往好氧池内的污水喷气,提高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布局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气缸、曝气架以及曝气环的气路原理图;
17.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视图。
18.图中:1、空压机;2、气提回流装置;3、过滤池;4、缺氧池;5、好氧池;6、沉淀池;7、旋转气缸;8、曝气架;9、第一曝气孔;10、进气口;11、旋转接口;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第四管道;16、单向阀;17、曝气环;18、第二曝气孔;19、第一调压阀; 20、第一流量调节阀;21、第二调压阀;22、第二流量调节阀;23、第三调压阀;24、第三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20.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空压机1、气提回流装置2、依次设置且依次连通的过滤池3、缺氧池4、好氧池5以及沉淀池6,实际上,所述过滤池3设有进水管,上一工序收集回来的污水通过过滤池3的进水管进入过滤池3,所述沉淀池6上部设有出水管,经过沉淀后的污水通过沉淀池6上部的出水管离开。并且,过滤池3与缺氧池4之间通过隔板或者隔墙隔开,过滤池3上部的设有出水管将污水导入缺氧池4;缺氧池4与好氧池5之间通过隔板或者隔墙隔开,缺氧池4上部的设有出水管将污水导入好氧池5;好氧池5与沉淀池6之间通过隔板或者隔墙隔开,好氧池5上部的设有出水管将污水导入沉淀池6;并且过滤池3出水管的进水位置高度、缺氧池4出水管的进水位置高度、好氧池5出水管的进水位置高度以及沉淀池6出水管的进水位置高度依次降低,使得污水依次进入并离开过滤池3、缺氧池4、好氧池5以及沉淀池6。具体地,所述过滤池3可以是设有砂质的过滤池3或者活性炭过滤层(图中无画出),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所述缺氧池4内可以是设有悬浮球填料(图中无画出),便于吸附厌氧微生物吸附;所述好氧池5内可以是设有阿科曼生态基填料(图中无画出),便于吸附好氧微生物;污水经过多层吸附最后在沉淀池6沉淀污泥,并通过沉淀池6的出水管排出。
21.所述好氧池5内底面设有旋转气缸7,所述旋转气缸7的输出端安装有曝气架8,所述曝气架8设有多个第一曝气孔9,所述曝气架8上端设有与多个第一曝气孔9均连通的进气口10,实际上,曝气架8可以是多条相互连通的管道,使得进气口10为第一曝气孔9提供空气;所述进气口10安装有旋转接口11,实际上,所述旋转接口11的旋转轴心与旋转气缸7输
出端的旋转轴心重合;所述旋转接口11两端能够相对旋转,使得曝气架8旋转时旋转接口11能够往曝气架8的进气口10;所述旋转气缸7启动后带动曝气架8旋转,使得曝气架8能够一边旋转一边往好氧池5内的污水喷气,提高曝气效果。
22.所述气提回流装置2的入口伸入好氧池5内且位置低于曝气架8,所述气提回流装置2的出口伸入缺氧池4内,往气提回流装置2的入口通过压缩空气时,气提回流装置2的入口出的液体上升并从气提回流装置2的初六流出,实现将好氧池5内的污水回流到缺氧池4,使得好氧池5内产生的部分硝化液再次回流到缺氧池4再次生物降解,减少离开好氧池5内的硝化液浓度。所述气提回流装置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一一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提回流装置2的入口位置优选低于所述气提回流装置2的出口位置,使得起到回流装置的入口更接近缺氧池4的底部。
23.所述气提回流装置2通过第一管道12与空压机1输出端连接,为气提回流装置2提供压缩空气驱动气提回流装置2工作;所述旋转接口11通过第二管道13与空压机1输出口连接,为曝气架8提供压缩空气实现通过第一曝气孔9往好氧池5喷出空气;所述旋转气缸7通过第三管道14与空压机1输出口连接,为旋转气缸7提供压缩空气以驱动曝气架8旋转。所述空压机1能够同时驱动气提回流装置2、曝气架8以及旋转气缸7工作,无需多组动力组件协调动作。具体地,所述第一管道12优选安装有第一调压阀 19以及第一流量调节阀20,以调整进入到气提回流装置2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所述第二管道13安装有第二调压阀21以及第二流量调节阀22,以调整进入到曝气架8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所述第三管道14安装有第三调压阀23以及第三流量调节阀24,以调整进入到旋转气缸7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
24.本实用新型的曝气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空压机1、气提回流装置2、过滤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旋转气缸7、曝气架8、第一曝气孔9、进气口10、旋转接口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3以及第三管道14相互配合,空压机1能够同时驱动气提回流装置2、曝气架8以及旋转气缸7工作,无需多组动力组件协调动作,使得动力组件更简单,且旋转气缸7带动曝气架8旋转,使得曝气架8能够一边旋转一边往好氧池5内的污水喷气,提高曝气效果。
25.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旋转气缸7的入气口通过第三管道14与空压机1 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气缸7的出气口优选连接有第四管道15,所述第四管道15的出气口位置处于曝气架8与气提回流装置2的入口之间,所述第四管道15装有防止液体进入旋转气缸7的单向阀16,所述单向阀16起到只能供旋转气缸7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道15排出气体和液体并防止气体和液体通过第四管道15从旋转气缸7的出气口进入到旋转气缸7内,旋转气缸7 停止工作时,防止污水通过第四管道15进入旋转气缸7破会旋转旋转气缸 7;旋转气缸7工作时,压缩空气从旋转气缸7的出气口境内过第四管道15 排出与好氧池5内的污水接触,进一步提高曝气效果,同时减少对气提回流装置2的入口吸液的影响。
26.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管道15的出口优选连接有固定安装在好氧池5内的曝气环17,所述曝气环17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与第四管道15出口连通的第二曝气孔18,使离开旋转气缸7的压缩空气通过多个曝气管。实际上,所述第二曝气孔18的孔径优选大于第一曝气孔9的孔径,由于第一曝气孔9 相对好氧池5旋转,较少的孔径能够使压缩空气与污水充分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曝气孔18的出气方向优选从内往外朝上倾斜,以使第二曝气孔18朝
曝气架8外侧喷射压缩空气,提高曝气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曝气孔18的出气方向优选与水平面成30-45度夹角,确保第二曝气孔18喷出的压缩空气朝外移动到曝气架8的外侧并朝上移动。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