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23:2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边坡支护施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高层建筑中、包括群体性的小区住宅工程,大型地下车库、商场等均涉及到深基坑的开挖施工,针对深基坑的施工,首先则是考虑边坡的支护安全,现有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法主要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锚杆挡墙支护、排桩、锚喷支护及大放坡等一系列形式,各式的支护形式针对不同的基坑开挖深度、周边地质环境、建设环境等均各有差异。设计者亦或是建设者在进行边坡支护设计或施工时,往往未对边坡土层的具体构造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仅仅采用笼统的一种边坡支护的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尤其是基坑周边的渗水下陷,未考虑整体边坡支护控制体系的关键构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考虑不周或施工时控制不到位,在遇突发状况或连续雨季时,基坑周边坡顶位置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形成下渗,容易造成边坡失稳的安全事故发生。
3.常规的基坑周边即坡顶位置的处理大多是临时道路加砖砌排水沟,坡顶仅采用喷浆一起带过,没有考虑喷浆的渗水大、砖砌排水沟在使用过程中的断裂渗水及整体的截排水效果,故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本发明根据总平面开挖布置图,按照环形基坑设置混凝土临时道路,在道路内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截水沟,截水沟距离坡顶边缘线1m,修整基坑周围地表,坡顶转角向截水沟的排水坡度a%,a%为5%-10%;井点降水按要求布置基坑周边;道路每隔30-50m设置集水井、排水管,道路外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排水沟,过滤后排至市政管网。有效保证地表水及时排出,不向基坑内或地下渗入,减小坡面雨水冲刷,可以有效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安全性,确保基坑安全,且可以有效控制临时道路路基的下陷。
6.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7.步骤一、根据总平面开挖布置图,按照环形基坑设置混凝土临时道路,混凝土临时道路路面设置向外的排水坡度b,b可以是2%-5%,硬化道路每隔30-50m在道路两侧设置集水井,集水井暗敷100-200mm的排水管连通,排水管设置5-10cm的排水高度差;
8.步骤二、在道路内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截水沟,坡向集水井,截水沟距离坡顶边缘线1m,修整基坑周围地表,坡顶转角向截水沟10%的排水坡度混凝土硬化;
9.步骤三、在道路外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排水沟,坡向集水井,过滤后排至市政管网。
10.有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水管为给水过路管。
11.有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水管连通波纹管截水沟和波纹管排水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3.本发明主要是根据总平面开挖布置图,按照环形基坑设置混凝土临时道路,在道路内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截水沟,例如截水沟距离坡顶边缘线1m,修整基坑周围地表,坡顶转角向截水沟a%的排水坡度;井点降水按要求布置基坑周边;道路每隔30米设置集水井、排水管,道路外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排水沟,过滤后排至市政管网。有效保证地表水及时排出,不向基坑内或地下渗入,减小坡面雨水冲刷,可以有效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安全性,确保基坑安全,且可以有效控制临时道路路基的下陷;明敷波纹管可以及时有效的清理淤泥垃圾且可以保证雨水不会下渗,即使出现损坏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修复,有效保证地表水及时排出,阻止地下水下渗,减小坡面雨水冲刷。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示意图。
16.图中:1-波纹管截水沟;2-混凝土临时道路;3-集水井;4-排水管;5-坡顶转角;6-波纹管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19.实施例
20.如图1所示: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1.步骤一、根据总平面开挖布置图,按照环形基坑配置混凝土临时道路2,混凝土临时道路2路面包括向外2%-5%的排水坡度,硬化道路每隔30-50m在道路两侧设置集水井3,集水井暗敷100-200mm的排水管4,排水管4设置5-10cm的排水高度差;
22.步骤二、在道路内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截水沟1,坡向集水井,波纹管截水沟1距离坡顶转角5带坡硬化边缘线1m,修整基坑周围地表,坡顶转角5向波纹管截水沟5%-10%的排水坡度混凝土硬化;
23.步骤三、在道路外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排水沟6,坡向集水井,过滤后排至市政管网。
24.排水管为给水过路管,排水管4连通波纹管截水沟1和波纹管排水沟6。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总平面开挖布置图,按照环形基坑配置混凝土临时道路,混凝土临时道路路面包括向外b%的排水坡度,硬化道路每隔30-50m在道路两侧设置集水井,集水井暗敷100-200mm的排水管,排水管设置5-10cm的排水高度差;步骤二、在道路内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截水沟,坡向集水井,波纹管截水沟距离坡顶转角带坡硬化边缘线1m,修整基坑周围地表,坡顶转角向波纹管截水沟a%的排水坡度、混凝土硬化;步骤三、在道路外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排水沟,坡向集水井,过滤后排至市政管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顶转角向波纹管截水沟a%的排水坡度混凝土硬化,a%为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临时道路路面包括向外b%的排水坡度,b%为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为给水过路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排水管连通波纹管截水沟和波纹管排水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下渗基坑周边坡顶截排水施工工艺,属于边坡支护施工领域,包括根据总平面开挖布置图,按照环形基坑设置混凝土临时道路,在道路内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截水沟,截水沟距离坡顶边缘线1m,修整基坑周围地表,坡顶转角向截水沟5%-10%的排水坡度;井点降水按要求布置基坑周边;道路每隔30-50m设置集水井、排水管,道路外侧设置明敷波纹管排水沟,过滤后排至市政管网。有效保证地表水及时排出,不向基坑内或地下渗入,减小坡面雨水冲刷,可以有效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安全性,确保基坑安全,且可以有效控制临时道路路基的下陷。且可以有效控制临时道路路基的下陷。且可以有效控制临时道路路基的下陷。


技术研发人员:汪程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