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22:43: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
1.本技术为2020年1月22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第202080000066.4号的发明名称为“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第202080000066.4号中国专利申请为2020年1月21日递交的pct申请第pct/cn2020/073634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产品的亮度、对比度等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可以作为背光源。在mini led作为背光源与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结合时,通过控制分区内的mini led的开关,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相当的高对比度。另一方面,mini led还可以直接制作成大尺寸的显示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
5.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电极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第二电极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位于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在位置为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区,每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在位置为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走线连接,所述第一走线穿过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区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区以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走线连接,所述第二走线穿过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区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区以外;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发光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之一为正极走线,另一个为负极走线。
6.在一些示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交替排列,且位于同一行的所述发光单元和与该行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走线的排列顺序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一走线的排列顺序相同。
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走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区的所述第一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区以外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区的所述第二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区以外的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
接部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设置且彼此绝缘。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发光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与靠近所述发光板的第一边缘的至少一行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中,所述第一走线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区远离所述发光板的第一边缘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区远离所述发光板的第一边缘的一侧。
9.在一些示例中,发光板包括:多个发光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发光区包括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各所述发光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位于靠近该发光区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彼此相接的角落处,发光区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发光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所述多个发光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第一发光区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第二发光区,所述一行第一发光区位于一个所述发光板的第一边缘,所述一列第二发光区位于一个所述发光板的第二边缘,所述多个发光区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尺寸小于各所述第三发光区的尺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各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尺寸小于各所述第三发光区的尺寸。
11.在一些示例中,发光板还包括: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至少之一,位于所述发光板的边缘。所述第一绑定区位于所述一行第一发光区内,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一列第二发光区内,所述一行第一发光区内,所述第一绑定区位于各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区的第一边的一侧;所述一列第二发光区内,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各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第二发光区的第二边的一侧。
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与所述第一走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极走线同层设置。
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走线包括第三走线和第四走线,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三个发光子单元,所述三个发光子单元之一与所述第三走线连接,所述三个发光子单元的另外两个与所述第四走线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走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走线的宽度。
14.在一些示例中,与所述第二绑定区所在第二发光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中,所述第四走线位于所述第三走线远离所述第二绑定区的一侧。
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绑定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一电极条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极走线的数量;所述第二绑定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条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电极走线的数量。
16.在一些示例中,位于所述发光板的第二边缘的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所述第三发光区中,所述第二电极走线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走线与所述第四走线均通过第三连接部与相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且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均位于所述发光单元靠近所述第二绑定区的一侧。
17.在一些示例中,各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子单元,各所述发光单元中,相邻发光子单元之间设置的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仅为与所述相邻发光子单
元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走线。
18.在一些示例中,各所述发光子单元包括连接线路单元以及与所述连接线路单元连接的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位于所述连接线路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每个所述连接线路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每个所述电接触点对包括第一电极接触点和第二电极接触点,每个所述连接线路单元中,各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点彼此电连接,各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点彼此电连接,且所述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中仅一个电接触点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连接。
19.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发光板。所述发光板为显示面板。
20.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第一电极走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第二电极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位于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包括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和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所在位置为一个第一连接线路区,每个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所在位置为一个第二连接线路区,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与所述第一走线连接,所述第一走线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区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区以外,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与所述第二走线连接,且所述第二走线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区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区以外;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连接线路单元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连接线路单元组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之一为正极走线,另一个为负极走线。
21.在一些示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所述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中,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交替排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区和所述第二走线的排列顺序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区和所述第一走线的排列顺序相同。
2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走线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区的所述第一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区以外的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区的所述第二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区以外的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设置且彼此绝缘。
2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与所述第一走线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极走线同层设置。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25.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27.图3为沿图1所示的bb线所截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图7分别为图4所示发光板的三个不同位置处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将图4所示的发光板与驱动板绑定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32.图10为图9所示的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4.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3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发光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第一电极走线。多个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在衬底基板上;第一电极走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每个第一发光单元所在位置为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区,每个第二发光单元所在位置为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区,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一走线连接,第一走线穿过第一发光单元区且位于第二发光单元区以外,第二发光单元与第二走线连接,第二走线穿过第二发光单元区且位于第一发光单元区以外。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与多个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包括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情况下,穿过发光单元所在发光单元区的第一电极走线仅为与该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从而可以将发光单元的尺寸设计的较小,以实现高密度显示或高对比度显示。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线路板以及显示装置进行描述。
37.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发光板包括衬底基板100、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多个发光单元200以及第一电极走线300。多个发光单元2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在衬底基板100上。图1以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为例进行描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一方向为行方向,第二方向为列方向为例进行描述,这里的列方向和行方向是相对的,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也可以互换,也就是第一方向也可以指列方向,第二方向也可以指行方向。
38.如图1所示,每个发光单元200所在位置为一个发光单元区20,即一个发光单元200位于一个发光单元区20内。第一发光单元2011位于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区内,第二发光单元2012位于一个第二发光单元区内。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发光单元200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011
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012,各第一发光单元2011与相应的第一走线310连接,各第二发光单元2012与相应的第二走线320连接,且仅与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穿过该发光单元200所在发光单元区20。
39.例如,与第一发光单元2011连接的第一走线310穿过该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的发光单元区20,即第一发光单元区,不与该第一发光单元2011连接的第二走线320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区以外;同理,与第二发光单元2012连接的第二走线320穿过该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的发光单元区20,即第二发光单元区,不与该第二发光单元2012连接的第一走线310位于该第二发光单元区以外。
40.例如,发光单元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光二极管为电流驱动器件,其信号线的流通电流高于普通显示产品。随着发光二极管尺寸的微小化,基板上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增多,一根驱动线(如第一电极走线)上负载也相应的变大,从而需要对薄膜金属走线进行优化以降低电阻功耗以及温升。与一般的将一行发光单元(例如一行像素)与一条第一电极走线连接的情况相比,本公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部分与第一走线连接,另一部分与第二走线连接,可以减少每条第一电极走线连接的发光单元的数量,进而有效降低每条第一电极走线上的电流,以降低第一电极走线的功耗。
41.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与一行多个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包括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情况下,仅与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穿过该发光单元所在发光单元区,而与发光单元不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设置在该发光单元区以外的位置,从而可以将发光单元的尺寸设计的较小,以实现高密度显示或高对比度显示。
42.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发光单元200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子单元201,各发光单元200中,相邻发光子单元201之间设置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仅为与相邻发光子单元201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
43.例如,如图1所示,以第一发光单元2011包括三个发光子单元201为例,相邻发光子单元201之间设置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为第一走线310,该第一走线310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发光子单元201之一连接。
44.本公开实施例中,仅与发光单元包括的发光子单元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穿过相邻发光子单元之间的间隙,以将发光单元包括的相邻发光子单元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小(例如,相邻发光子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以为75微米),进而可以将发光单元的尺寸设计的较小以提高显示画面的精细度。
45.例如,位于发光单元区以外的第一电极走线不会影响发光单元的尺寸,因此可以将该部分第一电极走线的线宽设计的比穿过发光单元区的第一电极走线的线宽大,以减小电阻,降低功耗。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为了方便第一电极走线的制作,也可以将穿过发光单元区的第一电极走线的线宽设计为与位于发光单元区以外的第一电极走线的线宽相等。
46.例如,如图1所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多个发光单元201中,第一发光单元2011和第二发光单元2012交替排列,且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单元200和与该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中,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发光单元2011和第二走线320的排列顺序与第二发光单元2012和第一走线310的排列顺序相同。也就是,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发光单元区位
置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排列顺序与第二发光单元区位置处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排列顺序相反。
47.例如,如图1所示,以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2011和第二发光单元2012为例,且以正y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上为例,与第一发光单元2011连接的第一走线310可以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发光单元区20的下侧,与第二发光单元2012连接的第二走线320也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发光单元区20的下侧,从而可以减小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减小发光单元的尺寸。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一发光单元区与第二走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发光单元区与第一走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为例进行描述。
48.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走线3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第一连接部330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发光单元区20的第一走线310和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发光单元区20以外的第一走线310。
49.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部340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发光单元区20的第二走线320和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发光单元区20以外的第二走线320。
50.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位于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2011和第二发光单元2012之间,且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交叉设置且彼此绝缘。
51.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走线310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发光单元区20的第一走线310和位于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发光单元区20以外的第一走线310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则第一连接部3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以实现连接两部分第一走线。同理,第二走线320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发光单元区20的第二走线320和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发光单元区20以外的第二走线320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则第二连接部34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52.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发光单元2011所在发光单元区20与第二走线320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发光单元2012所在发光单元区20与第一走线310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则第一连接部330与第二连接部340彼此交叉。为了使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彼此绝缘,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可以设置在不同层。
53.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可以为对同一材料进行同一步图案化工艺中形成的结构。
54.例如,如图1所示,发光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走线400。例如,第一电极走线300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第二电极走线400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发光单元200连接,第一电极走线300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形成网状结构以实现无源驱动。本公开以第一电极走线为负极走线,第二电极走线为正极走线为例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两者还可以互换,即第一电极走线可以为正极走线,第二电极走线可以为负极走线。
55.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电极走线400位于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第二电极走线400与第一走线310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之一与第一走线310同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的另一个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的连接部通过位于第二电极走
线400以外的过孔实现与第一走线310或第二走线320的电连接。
56.例如,如图1所示,一条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多条彼此分隔的第一走线310,该条第一电极走线30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330以连接彼此分隔的第一走线310。多个第一连接部330中的第一部分与第一走线310同层设置,第二部分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多个第一连接部33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替设置。同理,一条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多条彼此分隔的第二走线320,该条第一电极走线300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340以连接彼此分隔的第二走线320。多个第二连接部340中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走线320同层设置,第二部分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多个第二连接部34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替设置。上述彼此分隔的第一走线(第二走线)指两条第一走线(第二走线)的物理位置是分隔的,但不限于两者是电连接的。
57.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走线3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部330连接,且这两个第一连接部330之一与第一走线310同层,另一个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例如,与第一走线310同层的第一连接部330可以与第一走线310为一体结构。同理,第二走线3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部340连接,且这两个第二连接部340之一与第二走线320同层,另一个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与第二走线320同层的第二连接部340可以与第二走线320为一体结构。
58.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一与第一走线同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与第二电极走线同层设置,既可以防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连接,还可以避免额外增加新的金属膜层而增加发光板的厚度。
59.例如,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发光单元20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子单元201,发光子单元201包括连接线路单元210以及与连接线路单元210连接的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220,发光二极管芯片220位于连接线路单元21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一侧。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包括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211,每个电接触点对211包括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中,各正极接触点2111彼此电连接,各负极接触点2112彼此电连接,且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211中仅一个电接触点对211与发光二极管芯片220连接,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211中的其他电接触点对211作为备用电接触点对2110。当与一个电接触点对连接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发生不良,或者电接触点对发生断线等问题而导致发光二极管芯片不能发光时,通过在其他任一备用电接触点对上连接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实现对该发光子单元的修复。本公开以第二电极接触点为正极接触点,第一电极接触点为负极接触点为例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两者可以互换。
60.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以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包括两个电接触点对211为例,则其中一个电接触点对与发光二极管芯片220连接,另一个电触点对作为备用电接触点对。但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
61.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为mini led。例如,mini led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00的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大于500微米。例如,mini led的尺寸可以为0.1mm
×
0.17mm。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发光二极管芯片也可以为微发光二极管芯片(micro led)。由于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尺寸较小,例如,每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尺寸占发光单元所在的像素区域/发光区域的比例很低(例如2%左右),所以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其有充足的空间用于设置备用的电接触点对。
62.例如,连接线路单元还可以包括三个或者更多个电接触点对,在连接线路单元包括三个以上电接触点对时,其中一个电接触点对与发光二极管芯片连接,其他电接触点对作为备用的电接触点对。例如,发光二极管芯片发生不良的情况可以包括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或者断路,此时,可以通过切断发生不良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负极与负极走线的连接,然后将备用的发光二极管芯片连接到备用的电接触点对上,以实现对发光子单元的修复。需要说明的是,与备用的电接触点对连接的备用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与发生不良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应为发射相同颜色光的芯片。
63.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还包括正极连接部212,正极连接部212与第一走线310同层设置,且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中的正极接触点2111通过正极连接部212与第二电极走线400连接。例如,正极连接部212可以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500实现与第二电极走线400的电连接。
64.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还包括与各负极接触点2112连接的负极连接部213,负极连接部213位于负极接触点2112远离正极接触点2111的一侧,负极接触点2112通过负极连接部213与第一电极走线300连接,且负极连接部213的至少部分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没有交叠。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第二电极走线以及第一电极走线均至少部分不交叠的负极连接部,可以在发光二极管芯片发生不良时,采用例如激光切割等手段对负极连接部进行切割,以断开负极接触点与第一电极走线的连接,实现发光子单元的修复。通过设置负极连接部,可以避免切割过程影响第二电极走线以及第一电极走线。
65.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发光单元200可以包括沿y方向排布的不同颜色发光二极管芯片220,设置发光二极管芯片220的电触点对旁边预留沿y方向排布的一列备用电触点对2110,防止出现坏点影响显示效果。因工艺问题或其他原因导致已经连接到电接触点对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不亮或显示效果差时,可以在备用的电接触点对上重新连接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并用激光切断与出现问题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负极连接的负极连接部,使得电流从新连接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上流过。本公开实施例对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摆放顺序以及数量不作限制,在满足光学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兼容,可以根据实际的光学和电路需要调整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个数和位置。
66.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电极走线400包括第三走线410和第四走线420,每个发光单元200包括三个发光子单元201,三个发光子单元201之一与第三走线410连接,三个发光子单元201的另外两个与第四走线420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将每个发光单元与两个第二电极走线连接,可以使得一种颜色的发光子单元能够被独立控制。
67.例如,发光单元可以包括红光发光子单元、绿光发光子单元以及蓝光发光子单元。由于绿光发光单元和蓝光发光单元的起亮电压(指器件亮度达到1cd/m2时的工作电压)相近,而红光发光子单元的起亮电压与上述两者的起亮电压相差较大,将红光发光子单元单独连接至第三走线,而将绿光发光子单元和蓝光发光子单元连接至第四走线,可以保证各发光子单元都被施加相应的起亮电压,既可以节省电能,又可以防止对某一种颜色发光子单元加载过载的电压。
68.例如,沿第一方向,第四走线420的宽度大于第三走线410的宽度。
69.例如,第三走线410可以与红光发光子单元连接,第四走线420可以与绿光发光子
单元以及蓝光发光子单元连接。当绿光发光子单元以及蓝光发光子单元是通过对第四走线420输入较大电流而实现发光时,即控制绿光发光子单元以及蓝光发光子单元发光的电流比控制红光发光子单元发光的电流大时,为了稳定温升等特性,第四走线420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三走线410的宽度。
70.例如,图3为沿图1所示的bb线所截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例如,如图3所示,衬底基板100可以为玻璃基板。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设置有线路连接单元的玻璃基板替代通常使用的基板,例如背光源或显示面板中用于电连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印刷电路板(pcb板),可以克服一般pcb基材的散热性能不良的问题;并且,由于玻璃基板不易变形,所以在制作大尺寸发光板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以及驱动成本。
71.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走线310、第二走线320以及第二电极走线400的材料例如可以为铜等导电材料。以上述走线的材料为铜为例,则两个铜层可以采用溅射方法沉积在衬底基板上,也可以采用电镀方式形成在衬底基板上。例如,第一走线、第二走线以及第二电极走线的厚度越大,功耗越低,当发光板作为显示面板时,其显示效果越好。
72.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电极走线40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03,第一缓冲层103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第二电极走线400与第一走线310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缓冲层104、平坦层105以及钝化层106。平坦层105的材料可以为树脂,平坦层105的厚度越大,位于其两侧的走线层之间耦合电容越小。第二缓冲层104以及钝化层106的材料均可以为氮化硅,用于避免平坦层105与两侧金属层直接接触而发生粘附力不好的问题。
73.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缓冲层104、平坦层105以及钝化层106中设置有过孔区500,以使正极连接部212可以与第二电极走线400电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以过孔区500包括两个过孔501为例,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过孔。
74.例如,如图3所示,线路连接单元21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107,绝缘层107包括两个过孔以分别暴露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发光二极管芯片220位于绝缘层107远离线路连接单元210的一侧,且发光二极管芯片220包括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绝缘层107中的过孔与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电连接。
75.例如,如图3所示,正极接触点2111与正极连接部212一体设置,且正极连接部212通过多个过孔500与正极走线400连接,以使第二电极走线400与发光二极管芯片220的正极电连接。
76.例如,如图3所示,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同层设置,且彼此间隔。
77.例如,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远离衬底基板100的表面可以与正极连接部212远离衬底基板100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包括分别伸入绝缘层107的两个过孔的两个凸起,发光二极管芯片220包括的正极和负极通过上述过孔与电接触点对的凸起电连接。上述凸起可以通过半色调掩模工艺形成。
78.例如,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图7分别为图4所示发光板的三个不同位置处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光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区10。例如,发光板还包括绑定区,位于发光区10内,绑定区可以绑定柔性电路板(fpc)以实现在发光板的正面绑定fpc,从而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79.例如,绑定区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绑定区610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
第二绑定区620的至少之一,绑定区位于发光板的边缘,绑定区设置在位于发光板边缘的发光区10内。
80.例如,如图4所示,相邻发光区10之间可以没有距离,也可以有一定间距,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81.例如,如图4所示,各发光区10包括一个发光单元区20,各发光区10内的发光单元200位于靠近该发光区10的第一边01和第二边02彼此相接的角落处,第一边01和第二边01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
82.例如,各发光区10的形状为矩形,发光区10的相邻的第一边01和第二边02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边01和第二边02相交形成一直角03,各发光区10内的发光单元区20位于靠近该发光区10的直角03的位置处。也就是,发光单元200位于发光区10内靠近其一个夹角的位置处,以正y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向上,x方向所指的方向为向右为例,则发光单元200位于发光区10的左上角。发光单元在满足工艺条件下极限靠近玻璃基板(即衬底基板)的边缘,以减小发光板的边框尺寸。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发光区内的发光单元设置在左上角,还可以设置在右上角、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只要发光单元位于靠近发光区的四个直角之一的位置即可,以将发光板制作为具有窄边框的显示面板。
83.例如,在发光区10内的发光单元200位于其左上角时,发光区10内,发光单元200的右侧以及下侧用于设置第一电极走线以及绑定区。也就是,发光区10内,发光单元200远离直角03所在的第一边01的位置以及发光单元200远离直角03所在第二边02的位置可以设置第一电极走线以及绑定区。本公开实施例将发光单元设置在发光区的一个夹角位置处,通过压缩发光单元包括的发光子单元之间的间距和优化第一电极走线的布置,既可以提高发光板用于显示面板时的显示画面精度,又可以将fpc绑定到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的发光区内,从而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84.例如,如图5-6所示,发光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101,与靠近第一边缘101的至少一行多个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中,第一走线310位于第二发光单元区2012远离第一边缘101的一侧,且第二走线320位于第一发光单元区2011远离第一边缘101的一侧。
85.例如,图5所示的第一行发光单元200为最靠近一个第一边缘101的第一行发光单元200,图6所示的第二行发光单元200为最靠近另一个第一边缘101的最后一行发光单元200。如图5所示,与第一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中,第一走线310位于第二发光单元区2012远离第一边缘101的一侧,且第二走线320位于第一发光单元区2011远离第一边缘101的一侧,从而,可以使得发光单元200尽量靠近衬底基板100的第一边缘101,以实现窄边框。如图6所示,与最后一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中,第一走线310位于第二发光单元区2012远离第一边缘101的一侧,且第二走线320位于第一发光单元区2011远离第一边缘101的一侧,从而避免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与第一绑定区610包括的第一电极条61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0的方向交叠,为第一绑定区610预留足够空间,以将fpc的一部分绑定在发光板的正面,进而实现窄边框。
86.例如,如图5所示,与第一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二电极走线400在沿y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的正投影远离第一绑定区的边界不超过第一行发光单元200在该直线上的正投影远离第一绑定区的边界,即第二电极走线400的上边界不超过第一行发光单元200的上边
界,以在发光板的上侧实现窄边框。
87.例如,如图4-7所示,位于第二边缘102的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第三发光区13中,第二电极走线400包括位于发光单元20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的第三连接部430。
88.例如,如图5所示,第三连接部430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部分431和第二部分432,第三走线410通过第三连接部430的第一部分431与一个发光子单元连接,第四走线420通过第三连接部430的第二部分432与另外两个发光子单元连接。
89.例如,如图5所示,通过设置第三连接部430,第三走线410和第四走线420可以均位于发光单元200靠近第二绑定区620的一侧,以使发光单元远离第二绑定区的一侧不设置走线,进而在发光板的左侧实现窄边框。
90.例如,第三连接部430的第一部分431可以与第三走线410为一体结构,第三连接部430的第二部分432与第四走线420同层,第三连接部430还包括第三部分433,第三部分433与第二电极走线400不同层设置,第三连接部430的第二部分432通过第三部分433实现与第四走线420的连接。
91.例如,如图5所示,发光单元200位于发光区10的左上角,位于发光板左上角的发光区10内,发光单元200的左侧以及上侧均没有设置超过其边缘的走线,可以使发光板的左侧和上侧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并且,本公开实施例将第二电极走线设置在与其连接的发光单元的远离衬底基板左侧的位置,可以防止对衬底基板的左侧边缘进行切割时,对第二电极走线造成损伤。
92.例如,根据设备切割精度、绝缘层覆盖走线金属层防止裸露走线的距离要求,衬底基板的边缘与发光单元之间需预留0.25毫米甚至更大的边框。为了减小这一边框限制,在采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走线设置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先将衬底基板的边缘与发光单元之间拘留不小于0.3毫米的虚设空间,然后通过研磨(研磨的精度更高)的方式,使得衬底基板的边缘与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11毫米,以进一步实现窄边框。
93.例如,如图4所示,发光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绑定区610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绑定区620。
94.例如,如图4所示,发光板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102,多个发光区10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第一发光区11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第二发光区12,一行第一发光区11位于一个第一边缘101,一列第二发光区12位于一个第二边缘102。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一绑定区610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区11,第二绑定区620可以位于第二发光区12为例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例如,多个发光区10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区13,第三发光区13包括位于发光板中间区域的发光区,也包括位于发光板的另一个第一边缘101以及另一个第二边缘102的发光区。也就是,发光区10中除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第一发光区11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第二发光区12以外的发光区均为第三发光区13。沿第一方向,各第二发光区12的尺寸小于各第三发光区13的尺寸;且沿第二方向,各第一发光区11的尺寸小于各第三发光区13的尺寸。
95.例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可以为显示面板。当将多个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进行拼接以形成大尺寸显示面板时,相邻显示面板之间会存在一定宽度的拼接缝。上述第二发光区12和第一发光区11位于靠近拼接缝的边缘,且沿第一方向,第二发光区12的尺寸与拼接缝的尺寸之和与第三发光区13的尺寸大致相同;沿第二方向,第一发光区11的尺寸
与拼接缝的尺寸之和与第三发光区13的尺寸大致相同。由此,上述包括拼接缝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上,各发光区的尺寸均相同,位于各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一发光区或第二发光区与第三发光区的显示效果相同。当上述大尺寸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相当于拼接缝位于发光区内,可以实现无缝拼接显示效果。
96.例如,以两个发光板在x(y)方向拼接为例,第一个发光板的靠近第二个发光板一列(行)发光单元与第二个发光板的靠近第一个发光板的一列(行)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等于任一发光板中相邻两列(行)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无缝拼接显示效果。
97.例如,以两个发光板进行拼接为例,则发光板上的绑定区位于发光板的远离拼接缝的边缘位置处,即以图4所示的发光板为用于拼接的一个发光板为例,则另一个发光板拼接在图4所述发光板的上侧或者左侧,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拼接缝的宽度,更好的实现无缝拼接显示效果和更高分辨率的显示产品。例如,以四个发光板进行拼接为例,发光板上的绑定区位于发光板的远离拼接缝的边缘位置处,可以进一步减小拼接缝的宽度。由此,在拼接的发光板的数量较少时,通过将拼接缝设计在非绑定区所在的边缘,有利于减小拼接缝的宽度和更高分辨率的显示产品。
98.例如,如图4-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区10内的发光单元200位于其左上角,则发光板的最右侧一列发光区为第二发光区12,最下侧一行发光区为第一发光区11,发光板其他位置的发光区为第三发光区13。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当发光单元位于发光区的右上角时,第二发光区可以为位于发光板最左侧一列发光区,第一发光区可以为位于发光板最下侧一行发光区。
99.例如,如图4所示,在发光板的最右侧一列发光区为第二发光区12,最下侧一行发光区为第一发光区11时,上述拼接缝位于发光板的右侧和下侧,以分别与一行第一发光区和一列第二发光区结合,形成类似于一行第三发光区和一列第三发光区的显示效果。相邻显示面板之间的拼接缝与其中一个显示面板的第一发光区(或第二发光区)邻接,与另一个显示面板的第三发光区邻接,从而相当于拼接缝位于其中一个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内,实现无缝拼接显示效果。本公开实施例对拼接缝相当于位于哪个显示面板的发光区不作限制,只要拼接缝与显示面板的第一发光区或第二发光区邻接以实现无缝拼接效果即可。
100.例如,如图6-7所示,部分第一发光区11包括第一绑定区610,部分第二发光区12包括第二绑定区620,即第一绑定区610可以位于第一边缘的中间,第二绑定区620可以位于第二边缘的中间。位于发光板边缘的发光单元、绑定区与发光板边缘以外的拼接缝构成的区域的显示效果与位于发光板中间区域的第三发光区的显示效果相当,实现了无缝拼接的效果。
101.例如,图4所示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尺寸可以为1.6英寸,包括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显示面板的尺寸可以为7.1英寸。将上述多个显示面板进行拼接可以得到145英寸的大尺寸显示装置,甚至289英寸的大尺寸显示装置。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显示面板拼接成上述尺寸的显示装置,以电路驱动能力及生产效率最大化为基础,可以设计不同大小的显示面板,以拼接出不同尺寸的超高清显示产品。
102.例如,如图4-6所示,第一绑定区610位于一行第一发光区11内,第二绑定区620位于一列第二发光区12内。第一发光区11内,第一绑定区610位于各发光单元200远离第一发光区11的第一边01的一侧;第二发光区12内,第二绑定区620位于各发光单元200远离第二
发光区12的第二边02的一侧。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发光单元设置在发光区的一个夹角位置处,发光区中空余的空间可以用于设置绑定区,以将fpc绑定在发光板的正面,进而实现窄边框。
103.图8为将图4所示的发光板与驱动板绑定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700的一端位于第二发光区12的第二绑定区内,柔性印刷电路板700的另一端弯折到发光板的背面,且与位于发光板背面的驱动板800绑定,柔性印刷电路板700的弯折部分位于拼接缝内。
104.例如,如图5-7所示,与第二绑定区620所在第二发光区12内的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二电极走线400中,第四走线420位于第三走线410远离第二绑定区620的一侧。由于沿第一方向,第四走线420的宽度大于第三走线410的宽度,将第四走线420设置在第三走线410远离第二绑定区620的一侧,既可以满足第三走线410与第四走线420的宽度要求,又可以避免第二电极走线400与第二绑定区620的电极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0的方向有交叠,从而为第二绑定区620预留足够空间,进而实现窄边框。
105.例如,如图5-7所示,除与第二绑定区620所在第二发光区12外,与其他发光区10内的发光单元200连接的第二电极走线400中,第三走线410既可以位于第四走线420靠近第二绑定区620的一侧,也可以位于第四走线420远离第二绑定区620的一侧,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106.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绑定区620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一列第二电极条621,在第二绑定区620所在第二发光区12内,位于第二电极走线400与第二电极条621之间的部分第一电极走线302沿第一方向延伸。
107.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电极条621的数量大于第一电极走线300的数量。故第二电极条可以包括与第一电极走线绑定的绑定电极条以及悬空的虚设电极条,各虚设电极条之间、各绑定电极条之间以及相邻的虚设电极条和绑定电极条之间基本可以为等间距均匀设置。例如虚设电极条可以用于测试电学性能等特性,也可以作为与第一电极走线绑定的备用电极条。
108.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电极条的数量大于第一电极走线的数量,且第二绑定区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较大,便于第一电极走线直接在延伸方向上与第二电极条实现电连接,可以避免第一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既可以节省用于设置扇形布线区的空间,利于实现窄边框,又有利于减小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
109.例如,如图4-7所示,由于第二绑定区620没有延伸至发光板的右下角,将与最后一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第一电极走线300设置在发光单元200远离第一绑定区610的一侧,还可以保证与最后一行发光单元200连接第一电极走线300靠近第二绑定区620的部分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至第二绑定区620内的第二电极条621位置处,以实现与第二电极条621绑定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第一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利于实现窄边框。
110.例如,如图4和图7所示,由于第二绑定区620位于发光板的第二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一电极走线300在连接至第二电极条621之前包括与沿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部分301。例如,与最后一行发光单元连接的部分第一电极走线301会向右上方延伸实现与第二电极条621连接的同时,避免第一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与第一行发光单元连接的部分走线301会向右下方延伸实现与第二电极条621连接的同时,避免第一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
线区,利于实现窄边框。
111.例如,如图4和图6所示,由于第一绑定区610位于发光板的第一边缘的中间位置,第二电极走线400在连接至第一电极条611之前包括与沿第二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部分401。例如,与最后一列发光单元连接的部分第二电极走线401会向左下方延伸,以实现与第一电极条611连接的同时,避免第二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利于实现窄边框;与第一列发光单元连接的部分第二电极走线401会向右下方延伸,以实现与第一电极条611连接的同时,避免第二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利于实现窄边框。
112.例如,如图7所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条621的数量大于延伸至第二绑定区620的第一电极走线300的数量,在实现电极均匀分布的同时,可以避免第一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利于实现窄边框。
113.例如,如图6所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条611的数量大于延伸至第一绑定区610的第二电极走线400的数量。例如,第一电极条也包括与第二电极走线绑定的绑定电极条以及悬空的虚设电极条,各虚设电极条之间、各绑定电极条之间以及相邻的虚设电极条和绑定电极条之间基本可以为等间距均匀设置。例如虚设电极条可以用于测试电学性能等特性,也可以作为与第二电极走线绑定的备用电极条。
114.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条的数量大于第二电极走线的数量,且第一绑定区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较大,便于第二电极走线直接在延伸方向上与第一电极条实现电连接,可以避免第二电极走线形成扇形布线区,既可以节省用于设置扇形布线区的空间,利于实现窄边框,又有利于减小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
115.例如,如图7所示,在各发光单元包括三个发光子单元时,与一行发光单元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的数量为六条。在第二发光区,未经发光单元区的三条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与穿过发光单元区的三条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距离相同,以在保证第一电极走线不形成扇形布线区的同时,实现了第二绑定区内的电极的均匀分布。
116.例如,如图7所示,除了第二发光区以外的发光区中,未穿过发光单元区的三条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间距可以小于穿过发光单元区的三条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间距,以防止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短路,并留出冗余设计空间以便于后续设计其他电学器件。并且,在上述情况中,通过压缩发光单元区以外的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保留更过空间用于增加发光单元区以外的第一电极走线的宽度,以降低功耗。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除了第二发光区以外发光区中,未穿过发光单元区的三条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间距可以等于或者大于穿过发光单元区的三条第一电极走线之间的间距,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117.图1-8所示的发光板可以为显示面板,发光单元为像素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的发光子单元为子像素。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既可以通过减小发光单元的尺寸以实现精细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实现窄边框。当该显示面板用于拼接形成大尺寸显示装置时,还可以实现无缝拼接的显示效果。
118.当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板还可以作为背光源以与液晶显示面板结合,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119.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多个显示面板。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既可以通过减小发光单元的尺寸以实现精细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实现窄边
框。包括上述多个显示面板的大尺寸显示装置还可以实现无缝拼接的显示效果。
120.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如图9-10所示,线路板包括衬底基板100以及位于衬底基板100上的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在衬底基板上100,图9以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为例进行描述。
121.如图9-10所示,每个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所在位置为一个连接线路区21。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和多个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各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与相应的第一走线310连接,各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与相应的第二走线320连接,且仅与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穿过该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所在连接线路区21。
122.例如,与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连接的第一走线310穿过该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所在的连接线路区21,即第一连接线路区,不与该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连接的第二走线320位于该第一连接线路区以外;同理,与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连接的第二走线320穿过该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所在的连接线路区21,即第二连接线路区,不与该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连接的第一走线310位于该第二连接线路区以外。
123.例如,如图9-10所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一行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中,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和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交替排列,且位于同一行的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和与该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中,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和第二走线320的排列顺序与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和第一走线310的排列顺序相同。
124.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与一行多个连接线路单元组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包括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的情况下,仅与连接线路单元组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穿过该连接线路单元组所在连接线路区,而与连接线路单元组不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设置在该连接线路区以外的位置,从而可以将连接线路单元组的尺寸设计的较小,以实现高密度显示或高对比度显示。
125.例如,如图9所示,以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邻的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和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为例,且以正y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上为例,与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连接的第一走线310可以位于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所在连接线路区21的下侧,与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连接的第二走线320也可以位于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所在连接线路区21的下侧,从而可以减小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相邻连接线路单元组之间的距离,以减小连接线路单元组的尺寸。本公开实施例以第一连接线路区与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所在连接线路单元区与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为例进行描述。
126.例如,如图9-10所示,第一电极走线3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第一连接部330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所在连接线路区21的第一走线310和位于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所在连接线路区21以外的第一走线310;第二连接部340的两端分别连接穿过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所在连接线路区21的第二走线320和位于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所在连接线路区21以外的第二走线320。也就是,与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第一走线310和第一连接部330,与第二连接线
路单元组2102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第二走线320和第二连接部340。
127.例如,如图9-10所示,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线路单元组2101和第二连接线路单元组2102之间,且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交叉设置且彼此绝缘。
128.例如,如图9-10所示,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129.例如,如图9-10所示,线路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走线400,第二电极走线400位于第一走线310和第二走线320与衬底基板100之间,第二电极走线400与第一走线310所在膜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之一与第一走线310同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的另一个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的连接部通过位于第二电极走线400以外的过孔实现与第一走线310或第二走线320的电连接。
130.例如,如图9-10所示,一条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多条彼此分隔的第一走线310,该条第一电极走线30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330以连接彼此分隔的第一走线310。多个第一连接部330中的第一部分与第一走线310同层设置,第二部分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多个第一连接部33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替设置。同理,一条第一电极走线300包括多条彼此分隔的第二走线320,该条第一电极走线300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340以连接彼此分隔的第二走线320。多个第二连接部340中的第一部分与第二走线320同层设置,第二部分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多个第二连接部34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替设置。
131.例如,如图9-10所示,与第一走线310同层的第一连接部330可以与第一走线310为一体结构,且彼此分隔的两条第一走线310分别通过绝缘层包括的过孔连接至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的第一连接部330的两端。同理,与第二走线320同层的第二连接部340可以与第二走线320为一体结构,且彼此分隔的两条第二走线320分别通过绝缘层包括的过孔连接至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同层的第二连接部340的两端。
132.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一与第一走线同层设置,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与第二电极走线同层设置,既可以防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连接,还可以避免额外增加新的金属膜层而增加发光板的厚度。
133.例如,如图10所示,每个连接线路单元组2100包括多个连接线路单元210,各连接线路单元210包括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211,每个电接触点对211包括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中,各正极接触点2111彼此电连接,各负极接触点2112彼此电连接。上述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211中仅一个电接触点对211的正极接触点2111和负极接触点2112被配置为分别与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连接线路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该至少两个电接触点对中的一个电接触点对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芯片,其他电接触点对作为备用电接触点对。当与其中一个电接触点对连接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发生不良,或者电接触点对发生断线等问题而导致发光二极管芯片不能发光时,通过在其他任一备用的电接触点对上绑定发光二极管芯片,可以实现对该发光子单元的修复。本公开以第二电极接触点为正极接触点,第一电极接触点为负极接触点为例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两者可以互换。
134.例如,如图10所示,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还包括正极连接部212,正极连接部212
与第一电极走线300同层设置,且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中的正极接触点2111通过正极连接部212与第二电极走线400连接。
135.例如,如图10所示,每个连接线路单元210还包括与各负极接触点2112连接的两个负极连接部213,负极连接部213位于负极接触点2112远离正极接触点2111的一侧,负极接触点2112通过负极连接部213与第一电极走线300连接,且负极连接部213的至少部分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走线400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没有交叠。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第二电极走线以及第一电极走线均至少部分不交叠的负极连接部,可以在发光二极管芯片发生不良时,采用例如激光切割等手段对负极连接部进行切割,以断开负极接触点与第一电极走线的连接,实现发光子单元的修复。通过设置负极连接部,可以避免切割过程影响第二电极走线以及第一电极走线。
136.图9-10所示的线路板为图1-8所示的发光板中除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外的结构,该线路板的具体特征也与图1-8所示的线路板相同。因此,在图9-10的实施例中关于线路板的特征均可以参考图1-8对应的实施例。该线路板可以应用于显示面板,也可以应用于背光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板既可以通过减小线路单元组的尺寸以实现精细的显示效果,还可以实现窄边框。
137.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38.(1)本公开的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139.(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40.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