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插式连接器和插式连接器配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21:55: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对配插式连接器的插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式连接器具有:触点接收体,所述触点接收体中接收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的对配接触元件的接触元件;与所述触点接收体连接的电缆接收体,所述电缆接收体中可以接收用于连接所述触点接收体的至少一个接触元件的电缆;以及至少局部采用弹性设计的锁扣装置,通过所述锁扣装置可将所述插式连接器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锁扣在一起,其中所述锁扣装置具有第一端,所述锁扣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触点接收体的插接面(steckgesicht)上,并且,其中所述锁扣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插式连接器和对配插式连接器的插式连接器配置。


背景技术:

2.这类插式连接器是所谓的rj-45插头,特别是可作为数据插式连接器例如应用于电信领域。插式连接器的触点接收体在连接状态下借助于锁扣装置保持在被设计成插座的对配插式连接器中,与此同时,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在锁扣装置的弹性作用下压抵对配插式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弹性安装的对配接触元件,借此可在插式连接器与对配插式连接器之间形成浮动式接触。
3.这样的插式连接器例如披露于de 10 2012 111 125 b4中。该案中的锁扣装置采用长形设计,其中锁扣装置的第一端与触点接收体固定连接,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注塑方式形成在电缆接收体上,从而与电缆接收体固定连接。为了获得弹性效果,锁扣装置在两端之间呈弧形。制造插式连接器时,这种设计需要在注塑过程中增加模具和装备投入。特别是当电缆成角度地出线时,将变得更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式连接器和一种插式连接器配置,其特点是更易制造。
5.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而达成。本发明的有用技术方案和有利的进一步方案提供于从属权利要求中。
6.根据本发明的插式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锁扣装置的第二端上形成有第一锁扣臂和第二锁扣臂,其中在锁扣位置上,两个锁扣臂锁扣在电缆接收体上。
7.根据本发明,锁扣装置不再一体形成于电缆接收体上,而是电缆接收体和锁扣装置独立地分开制造。通过分开制造,特别是通过为电缆接收体和锁扣装置分别设置单独的注塑工序,可以减轻注塑工艺的难度。对于电缆接收体来说,这就可以通过一个模具组件来实现不同的电缆出线方向,而不需要使用滑块。只有当插式连接器的所有部件都组装完毕,并且需要将插式连接器插入并连接到对配插式连接器上时,才通过两个锁扣臂将锁扣装置锁扣并固定在电缆接收体上。优选以某种方式将锁扣臂锁扣在电缆接收体上,使得锁扣装置在锁扣位置上可以继续施加弹性作用,而锁扣装置不会非期望地从电缆接收体上脱落。
两个锁扣臂有助于形成锁扣装置在电缆接收体上的对称性锁扣。另一方面,锁扣装置却可与触点接收体一体形成。例如,锁扣装置可以以注塑方式形成在触点接收体上。触点接收体和锁扣装置都可由塑料材料形成,特别是可由同一种塑料材料形成。
8.为了形成锁扣,优选在电缆接收体上形成第一下切口,第一锁扣臂在锁扣位置上锁扣在第一下切口上,并且在电缆接收体上形成第二下切口,第二锁扣臂在锁扣位置上锁扣在第二下切口上。在锁扣位置上,锁扣臂可以从下方勾住下切口,其中每个锁扣臂各对应一个下切口。通过使锁扣臂从下方勾住下切口,可以在锁扣臂与下切口之间形成形状配合式连接,进而在电缆接收体与锁扣装置之间形成形状配合式连接,这就可以在锁扣装置与电缆接收体之间实现特别可靠和稳定的连接。为了形成形状配合式连接,锁扣臂优选具有与下切口的轮廓相匹配的形状。
9.两个下切口优选形成在电缆接收体的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上。如此一来,锁扣臂就可以锁扣在电缆接收体的侧面。也就是说,锁扣臂在电缆接收体上的锁扣优选横向于锁扣装置的主延伸平面,或者说横向于锁扣装置的形成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的纵向方向。为了形成锁扣,两个锁扣臂在到达锁扣位置之前优选先沿着电缆接收体受到侧向导引。两个下切口优选相互对称地形成在两个侧面上。所述侧面优选形成电缆接收体的横向面。两个锁扣臂优选相互平行延伸,以使两个锁扣臂彼此隔开。如此一来,电缆接收体在锁扣位置上就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两个锁扣臂之间。
10.锁扣臂可各自具有第一臂部和形成自由端的第二臂部,在锁扣位置上,锁扣臂可借助第二臂部锁扣在电缆接收体上,其中第二臂部可与第一臂部成角度地形成。锁扣臂可由此呈l形。第一臂部优选比用于将锁扣臂锁扣在触点接收体上的第二臂部长。与对配插式连接器连接时,锁扣臂的第二臂部优选平行于插式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延伸。锁扣臂的第一臂部则优选横向于插接方向延伸。
11.为了解除插式连接器与对配插式连接器的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锁扣装置来解除插式连接器的锁扣装置与对配插式连接器的对配锁扣元件的锁扣。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锁扣装置可具有用于操作锁扣装置的抓握面。
12.抓握面可在锁扣装置的第二端上布置在第一锁扣臂与第二锁扣臂之间。这使得使用者操作锁扣装置的效果能够直接影响锁扣臂,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就能进行最简单的操作。两个锁扣臂优选直接连接到抓握面。锁扣臂优选精确地彼此相对,以便能将锁扣臂对称地连接到抓握面。
13.抓握面优选被设计为可横向于两个锁扣臂延伸。抓握面可与两个锁扣臂形成一个u形。在锁扣装置与电缆接收体的连接状态下,这个u形可以环扣电缆接收体的一部分。抓握面可横向于插式连接器与对配插式连接器连接时的插接方向延伸。抓握面优选与在锁扣装置的两端之间延伸的连接部位于一个平面内。锁扣臂优选分别在一个横向于抓握面和连接部所形成的平面的平面内延伸。
14.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抓握面,抓握面可以呈圆段形状(kreisabschnittsform)。通过圆段形状可以将抓握面设计得尽可能宽,从而可防止使用者的手指在操作锁扣装置时滑脱。圆段形状的弧形部分优选远离锁扣装置的第一端。圆段形状例如可以是半圆形。
15.分开制造电缆接收体和锁扣装置的可能性能使电缆接收体的设计更具变化,而不会增加难度。优选地,可以制造和使用不同的电缆接收体,其因不同的电缆出线方向而有别
于彼此。电缆接收体优选具有第一端,电缆接收体通过该第一端与触点接收体连接。此外,电缆接收体优选具有第二端,该第二端上形成有可供电缆插入的开口。电缆接收体的两端可以互成180
°
角,以使两端相互对齐。然而,电缆接收体的第二端也可以与电缆接收体的第一端成角度地形成。该角度优选由90
°
角形成。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也可以形成任意其他角度,特别是40
°
与160
°
之间的角度。
16.本发明的目的进一步还通过一种插式连接器配置而达成,其具有如上所述进行设计和进一步设计的插式连接器以及对配插式连接器,其中对配插式连接器具有接收开口,插式连接器可以以其触点接收体沿插接方向插入接收开口,其中在接收开口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对配锁扣元件,该对配锁扣元件在插入状态下与插式连接器的锁扣装置锁扣在一起。
附图说明
17.下面将参照附图并借助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8.其中:
19.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插式连接器在锁扣装置与电缆接收体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插式连接器在锁扣装置与电缆接收体处于锁扣位置时的示意图,
21.图3为带有锁扣装置的触点接收体的示意图,电缆接收体未予图示,
22.图4为图1所示的插式连接器连接有电缆时的示意图,
23.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插式连接器在电缆成角度地出线时的示意图,
24.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插式连接器在电缆成角度地出线时的示意图,
25.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插式连接器在电缆成角度地出线时的示意图,
26.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插式连接器在电缆成角度地出线时的示意图,以及
27.图9为插式连接器配置的示意图,该插式连接器配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插式连接器以及对配插式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图1和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插式连接器100的两个不同位置。插式连接器100形成一个特别是可用于数据传输的rj45插头。
29.插式连接器100具有触点接收体110,该触点接收体中接收一个或多个接触元件。插式连接器100通常形成一个多极插式连接器100,其中触点接收体110中例如可接收并安置八个接触元件。当插式连接器100与图9中示意性所示的对配插式连接器200处于连接状态时,这些接触元件可与对配插式连接器200的对配接触元件电性接触。
30.电缆400连接至接触元件,为此,电缆400被插入插式连接器100的电缆接收体111。电缆接收体111具有第一端112,电缆接收体111在该第一端上与触点接收体110连接。此外,电缆接收体111具有第二端113,该第二端上形成有开口114,如图4至图8所示,电缆400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电缆接收体111。
31.插式连接器100进一步具有可将插式连接器100与对配插式连接器200锁扣在一起的锁扣装置115。锁扣装置115至少局部采用弹性设计。
32.锁扣装置115具有第一端116,锁扣装置115通过该第一端连接在触点接收体110的
插接面117上。此外,锁扣装置115具有与第一端116相对的第二端118。锁扣装置115的连接部119形成在锁扣装置115的两端116、118之间。连接部119呈窄条形。连接部119平行于插接方向s延伸,插式连接器100可沿着该插接方向移动和插入,以连接到对配插式连接器200。
33.锁扣装置115的第一端116永久地,特别是不可拆开地固定在触点接收体110上。在此处所图示的技术方案中,锁扣装置115与触点接收体110一体形成。因此,锁扣装置115和触点接收体110可由同一种材料形成。举例而言,锁扣装置115和触点接收体110可由塑料材料形成,特别是可由同一种塑料材料形成。
34.第二端118可用于将锁扣装置115固定在电缆接收体111上。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锁扣装置115仍与电缆接收体111分离,并且锁扣装置115尚未固定在电缆接收体115上。图2则示出锁扣位置,在该锁扣位置上,锁扣装置115被保持并固定在电缆接收体111上。
35.为了将锁扣装置115固定到电缆接收体111上,在锁扣装置115的第二端118上形成有第一锁扣臂120和第二锁扣臂121。这两个锁扣臂120、121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锁扣位置上与电缆接收体111锁扣。为此,电缆接收体111具有两个下切口122、123,这样,第一锁扣臂120可以从下方勾住第一下切口122,第二锁扣臂121可以从下方勾住第二下切口123。
36.锁扣装置115在锁扣位置上具有弹性作用,但不存在锁扣装置115脱离电缆接收体111的风险。
37.两个锁扣臂120、121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锁扣臂120、121彼此隔开地形成。
38.锁扣臂120、121各自具有第一臂部124和邻接第一臂部125的第二臂部125。第二臂部125形成各锁扣臂120、121的自由端。锁扣臂120、121分别借助第二臂部125实现与电缆接收体111的下切口122、123的锁扣。第二臂部125的长度比第一臂部124短。第二臂部125的长度优选小于第一臂部124的一半长度。
39.两个锁扣臂120、121的第二臂部125均与第一臂部124成角度地形成。锁扣臂120、121由此而分别呈l形。在此处所图示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臂部125与第一臂部124之间所成的角度为α=90
°

40.下切口122、123的轮廓与锁扣臂120、121的形状或锁扣臂120、121的第二臂部125的形状相匹配,使得锁扣臂120、121的第二臂部125能以形状配合方式与下切口122、123接合。两个下切口122、123的轮廓被设计成可以在下切口122、123区域内方便地从注塑模具中脱模。
41.两个下切口122、123形成于电缆接收体111的第一端112,电缆接收体111以该第一端布置在触点接收体110上。
42.两个下切口122、123形成在电缆接收体111的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126、127上,其中这两个侧面126、127横向于插接方向s延伸。因此,锁扣装置115在此并不是保持在电缆接收体111的顶部,而是保持在电缆接收体111的侧面。在如图2所示的锁扣位置上,锁扣装置115的第二端118跨越电缆接收体111。
43.为了转移到锁扣位置,锁扣臂120、121沿着电缆接收体111的两个侧面126、127被侧向导引,直至锁扣臂120、121勾住下切口122、123。锁扣臂120、121在沿侧面126、127受导引时张开,或者说锁扣臂120、121被电缆接收体110撑开。与下切口122、123扣合时,锁扣臂120、121重又回弹而离开这个外偏位置,从而将电缆接收体110的第一端112夹紧在两个锁扣臂120、121之间。
44.锁扣装置115的第二端118进一步具有抓握面128,使用者可通过该抓握面来操作锁扣装置115。抓握面128在两个锁扣臂120、121之间延伸。两个锁扣臂120、121分别以其第一臂部124直接连接到抓握面128。抓握面128相对于两个锁扣臂120、121如此定位,使得抓握面128与两个锁扣臂120、121一起形成一个u形。如此一来,锁扣装置的第二端118具有一种马镫形状115。
45.抓握面128与连接部119一起形成一个t形。抓握面128与连接部119在一个平面内延伸。两个锁扣臂120、121分别在一个横向于连接部119和抓握面128所形成的平面的平面内延伸。
46.抓握面128呈圆段形状,在此为半圆形。抓握面128的半圆形的弧形部分远离锁扣装置115的第一端116。
47.图3连同锁扣装置115一起示出触点接收体110,但未示出电缆接收体111。由于锁扣装置115的特殊设计,电缆接收体111可以与锁扣装置115和触点接收体111分开制造,这使得电缆接收体111在设计方面可以有如图4至图8中的示例所示的更大变化,但不会明显增加难度。
48.在图4至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中,触点接收体110和锁扣装置115总是采用相同设计。然而,电缆接收体111在电缆400的电缆出线方向方面总是有不一样的设计。
49.在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中,电缆接收体111的两端112、113对齐,因而互成180
°
角布置。
50.而在图5至图8所示的技术方案中,电缆接收体111的第二端113与第一端112成角度地形成,其中在所有技术方案中,两端112、113均互成90
°
角延伸。
51.图9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如图1和图2所示的插式连接器100以及对配插式连接器200的插式连接器配置300。对配插式连接器200具有接收开口210,插式连接器100的触点接收体110和至少部分的锁扣装置115可插入该接收开口中。接收开口210中形成有对配锁扣元件211,该对配锁扣元件在插入位置上与插式连接器100的锁扣装置115配合,以将插式连接器100保持在对配插式连接器200上。
52.附图标记说明
53.100
ꢀꢀꢀꢀꢀꢀꢀꢀꢀꢀꢀꢀꢀꢀꢀꢀꢀꢀꢀꢀꢀ
插式连接器
54.110
ꢀꢀꢀꢀꢀꢀꢀꢀꢀꢀꢀꢀꢀꢀꢀꢀꢀꢀꢀꢀꢀ
触点接收体
55.111
ꢀꢀꢀꢀꢀꢀꢀꢀꢀꢀꢀꢀꢀꢀꢀꢀꢀꢀꢀꢀꢀ
电缆接收体
56.112
ꢀꢀꢀꢀꢀꢀꢀꢀꢀꢀꢀꢀꢀꢀꢀꢀꢀꢀꢀꢀꢀ
第一端
57.113
ꢀꢀꢀꢀꢀꢀꢀꢀꢀꢀꢀꢀꢀꢀꢀꢀꢀꢀꢀꢀꢀ
第二端
58.114
ꢀꢀꢀꢀꢀꢀꢀꢀꢀꢀꢀꢀꢀꢀꢀꢀꢀꢀꢀꢀꢀ
开口
59.115
ꢀꢀꢀꢀꢀꢀꢀꢀꢀꢀꢀꢀꢀꢀꢀꢀꢀꢀꢀꢀꢀ
锁扣装置
60.116
ꢀꢀꢀꢀꢀꢀꢀꢀꢀꢀꢀꢀꢀꢀꢀꢀꢀꢀꢀꢀꢀ
第一端
61.117
ꢀꢀꢀꢀꢀꢀꢀꢀꢀꢀꢀꢀꢀꢀꢀꢀꢀꢀꢀꢀꢀ
插接面
62.118
ꢀꢀꢀꢀꢀꢀꢀꢀꢀꢀꢀꢀꢀꢀꢀꢀꢀꢀꢀꢀꢀ
第二端
63.119
ꢀꢀꢀꢀꢀꢀꢀꢀꢀꢀꢀꢀꢀꢀꢀꢀꢀꢀꢀꢀꢀ
连接部
64.120
ꢀꢀꢀꢀꢀꢀꢀꢀꢀꢀꢀꢀꢀꢀꢀꢀꢀꢀꢀꢀꢀ
锁扣臂
65.121
ꢀꢀꢀꢀꢀꢀꢀꢀꢀꢀꢀꢀꢀꢀꢀꢀꢀꢀꢀꢀꢀ
锁扣臂
66.122
ꢀꢀꢀꢀꢀꢀꢀꢀꢀꢀꢀꢀꢀꢀꢀꢀꢀꢀꢀꢀꢀ
下切口
67.123
ꢀꢀꢀꢀꢀꢀꢀꢀꢀꢀꢀꢀꢀꢀꢀꢀꢀꢀꢀꢀꢀ
下切口
68.124
ꢀꢀꢀꢀꢀꢀꢀꢀꢀꢀꢀꢀꢀꢀꢀꢀꢀꢀꢀꢀꢀ
第一臂部
69.125
ꢀꢀꢀꢀꢀꢀꢀꢀꢀꢀꢀꢀꢀꢀꢀꢀꢀꢀꢀꢀꢀ
第二臂部
70.126
ꢀꢀꢀꢀꢀꢀꢀꢀꢀꢀꢀꢀꢀꢀꢀꢀꢀꢀꢀꢀꢀ
侧面
71.127
ꢀꢀꢀꢀꢀꢀꢀꢀꢀꢀꢀꢀꢀꢀꢀꢀꢀꢀꢀꢀꢀ
侧面
72.128
ꢀꢀꢀꢀꢀꢀꢀꢀꢀꢀꢀꢀꢀꢀꢀꢀꢀꢀꢀꢀꢀ
抓握面
73.200
ꢀꢀꢀꢀꢀꢀꢀꢀꢀꢀꢀꢀꢀꢀꢀꢀꢀꢀꢀꢀꢀ
对配插式连接器
74.210
ꢀꢀꢀꢀꢀꢀꢀꢀꢀꢀꢀꢀꢀꢀꢀꢀꢀꢀꢀꢀꢀ
接收开口
75.211
ꢀꢀꢀꢀꢀꢀꢀꢀꢀꢀꢀꢀꢀꢀꢀꢀꢀꢀꢀꢀꢀ
对配锁扣元件
76.300
ꢀꢀꢀꢀꢀꢀꢀꢀꢀꢀꢀꢀꢀꢀꢀꢀꢀꢀꢀꢀꢀ
插式连接器配置
77.400
ꢀꢀꢀꢀꢀꢀꢀꢀꢀꢀꢀꢀꢀꢀꢀꢀꢀꢀꢀꢀꢀ
电缆
78.s
ꢀꢀꢀꢀꢀꢀꢀꢀꢀꢀꢀꢀꢀꢀꢀꢀꢀꢀꢀꢀꢀꢀꢀ
插接方向
79.α
ꢀꢀꢀꢀꢀꢀꢀꢀꢀꢀꢀꢀꢀꢀꢀꢀꢀꢀꢀꢀꢀꢀꢀ
角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