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线接头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21:44: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分线接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线接头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对在柜子内部进行照明装置安装时,通常是一个驱动电源通过分线盒连接多个光源,而分线盒上需要安装与光源对应的导线,这样会使得多个导线走向分布交叉凌乱,使用安装麻烦。尤其是在柜子内部不同的位置上均需要安装光源,因此会造成与分线盒连接的导线长度不一,用户需要配置不同长度的导线,造成导线浪费。有时需要两个导线接通起来组装成一个更长的导线使用,但目前市场上缺少对应的产品实现两个导线的组装,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分线接头,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线接头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分线接头本体,所述分线接头本体包括分线壳,所述分线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插接导线的接头端,所述分线壳内设置有导电板,所述接头端内设置有两个插电杆,所述插电杆的内端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分线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互扣合连接。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槽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下槽口,中间设置有第一内槽,所述导电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槽中,所述插电杆通过导块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槽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上槽口,中间设置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一上槽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钩板,所述第二卡钩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向卡槽,所述第二上槽口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缺口卡槽。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第一下槽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缺口卡槽,所述第二下槽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钩板,所述第一卡钩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卡槽。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导线包括两个母端体、导线体,所述导线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母端体之间,所述母端体插接至所述接头端内,并与所述插电杆电连接。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导线体包括两个导电线体和防火外皮,两个所述导电线体设置在所述防火外皮内,所述防火外皮包括第一防火皮套、第二防火皮套,所
述第一防火皮套设置在所述第二防火皮套内,所述第二防火皮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骨架条机构,并且所述第一防火皮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骨架条机构对应的防火槽,并且所述防火槽内设置有液体阻燃剂。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线接头,所述骨架条机构包括c型外皮、内撑骨架条,所述c型外皮的两端与所述防火槽的槽口密封连接,所述内撑骨架条包括密封套层、多个内皮套层、第一定型杆以及多个弧形内撑扇叶,所述密封套层设置在所述c型外皮内,所述第一定型杆设置在所述密封套层内,多个所述弧形内撑扇叶螺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型杆上,多个所述内皮套层则依次设置在所述弧形内撑扇叶上,所述c型外皮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防火皮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定型杆,所述c型外皮上设置有防护耐磨外皮。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线接头的制造工艺,包括:
13.步骤一:选取导电板,在导电板上的对应位置焊接插电杆;
14.步骤二:将上述焊接好的导电板、插电杆放置到第一壳体内,然后将第二壳体扣合到第一壳体上。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线接头,该分线接头包括:分线接头本体,这里分线接头本体包括分线壳,分线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接头端,其中,分线壳内安装有导电板,接头端内设置有两个插电杆,插电杆的内端与导电板电连接,接头端用于插接导线,这样操作人员则可以将两个导线通过该分线接头本体接通起来,这样就通过该分线接头本体将两个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更长的导线,实现了导线的延长,这样在柜子内部进行照明布线时,可以提高导线的利用效率,避免导线浪费。
17.本发明所述的分线接头及其制造工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中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中分线接头本体与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中导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母端壳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母端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中防火外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图9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中内撑骨架条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中减震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中减震加固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图1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图13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3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36.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线接头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分线接头本体100,所述分线接头本体100包括分线壳1,所述分线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插接导线4的接头端10,所述分线壳1内设置有导电板11,所述接头端10内设置有两个插电杆12,所述插电杆12的内端与所述导电板11电连接。
3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线接头,该分线接头包括:分线接头本体100,这里分线接头本体100包括分线壳1,分线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接头端10,其中,分线壳1内安装有导电板11,接头端10内设置有两个插电杆12,插电杆12的内端与导电板11电连接,接头端10用于插接导线4,这样操作人员则可以将两个导线4通过该分线接头本体100接通起来,这样就通过该分线接头本体100将两个导线4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更长的导线,实现了导线的延长,这样在柜子内部进行照明布线时,可以提高导线的利用效率,避免导线浪费。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线壳1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相互扣合连接。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分线壳1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这里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二者之间是相互扣合连接的,这样方便对该分线壳1进行安装和拆卸。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下槽口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下槽口22,中间设置有第一内槽23,所述导电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槽23中,所述插电杆12通过导块121与所述导电板11电连接。
4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槽口3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上槽口32,中间设置有第二内槽33。
4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下槽口21,另一端开设有第二下槽口22,中间开设有第一内槽23,对应地,在第二壳体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上槽口31,另一端开设有第二上槽口32,中间开设有第二内槽33,这样第一下槽口21、第一上槽口31对应起来,第一内槽23和第二内槽33,以及第二下槽口22和第二上槽口32均构成上述的接头端10,第一内槽23、第二内槽33对应起来构成容纳导电板11的内腔,这样使得该分线接头本体100方便安装组合。其中,导电板11安装在第一内槽23中,而四个插电杆12则分别通过导块121与导电板11,方便用户使用。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槽口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板24,所述第一卡板2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缺口卡槽25,所述第二下槽口2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钩板26,所述第一卡钩板2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卡槽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槽口31的侧壁上设置
有第二卡钩板34,所述第二卡钩板3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向卡槽35,所述第二上槽口3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板36,所述第二卡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缺口卡槽37。
4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下槽口21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卡板24,在第一卡板24的下方开设有第一缺口卡槽25,在第二下槽口2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钩板26,第一卡钩板26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导向卡槽27。对应地,在第一上槽口31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卡钩板34,第二卡钩板34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导向卡槽35;在第二上槽口32的侧壁安装有第二卡板36,在第二卡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缺口卡槽37,这样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相互扣合时,第二卡钩板34则沿着第一卡板24向下移动,进而第二卡钩板34卡入到第一缺口卡槽25内,而第一卡板24则卡到第二导向卡槽35中,同时,第一卡钩板26沿着第二卡板36向上移动,第一卡钩板26卡入到第二缺口卡槽37内,第二卡板36则卡到第一导向卡槽27内,这样就使得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相互扣合住了。
4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4包括两个母端体5、导线体6,所述导线体6设置在两个所述母端体5之间,所述母端体5插接至所述接头端10内,并与所述插电杆12电连接。
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导线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导线4包括两个母端体5、导线体6,两个母端体5则安装在导线体6之间,所以使用该分线接头本体100时,这里母端体5插接至接头端10内,并与接头端10内的两个插电杆12电连接起来,方便将两个短一些的导线4组成为长导线使用。
47.如图9-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体6包括两个导电线体61和防火外皮62,两个所述导电线体61设置在所述防火外皮62内,所述防火外皮62包括第一防火皮套621、第二防火皮套622,所述第一防火皮套621设置在所述第二防火皮套622内,所述第二防火皮套62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骨架条机构64,并且所述第一防火皮套6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骨架条机构64对应的防火槽623,并且所述防火槽623内设置有液体阻燃剂624。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到导线体6的具体结构,该导线体6包括两个导电线体61和防火外皮62,使得该导线体6具有防火阻燃的效果;具体地,两个导电线体61安装在防火外皮62内,这里防火外皮62则包括第一防火皮套621、第二防火皮套622,这里将第一防火皮套621安装在第二防火皮套622内,两个导电线体61穿设在第一防火皮套621内,在第二防火皮套622的外周壁上设计有多个骨架条机构64,同时在第一防火皮套621的外周壁上设计有多个防火槽623,进而第一防火皮套621内位于防火槽623内的部位则变得薄了一些,这里防火槽623与骨架条机构64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在防火槽623内设置有液体阻燃剂624,液体阻燃剂624采用jfrp阻燃材料,流动性好且不会产生有毒气体,该导线4受热燃烧时会发生形变进而内部挤压第一防火皮套621内变薄的部位,使得与防火槽623对的变薄部位破裂后内的液体阻燃剂挤出进入到第一防火皮套621内,从而包覆在导电线体61外部,避免持续燃烧引燃柜子,同时耐高温效果好,产生烟气较少;
49.本实施例中还通过上述骨架条机构64使得该导线体6具有一端的强度,具有防止挤压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按照布线使用要求,按照操作人员将其弯曲成一定形状后并保持该形状,满足布线使用的要求。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架条机构64包括c型外皮65、内撑骨架条66,所述c型外皮65的两端与所述防火槽623的槽口密封连接,所述内撑骨架条66包括密封套层661、多个内皮套层662、第一定型杆663以及多个弧形内撑扇叶664,所述密封套层661设置在所述c型外
皮65内,所述第一定型杆663设置在所述密封套层661内,多个所述弧形内撑扇叶664螺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定型杆663上,多个所述内皮套层662则依次设置在所述弧形内撑扇叶664上,所述c型外皮65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防火皮套621之间设置有第二定型杆652,所述c型外皮65上设置有防护耐磨外皮651。
5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骨架条机构6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骨架条机构64包括c型外皮65、内撑骨架条66,这里c型外皮65的两端与防火槽623的槽口密封连接的,c型外皮65构成一容纳腔体,这里该腔体内安装了内撑骨架条66,进一步地,该内撑骨架条66包括密封套层661、多个内皮套层662、第一定型杆663以及多个弧形内撑扇叶664,这里密封套层661位于在c型外皮65内的,密封套层661的下部分则伸入到防火槽623内将防火槽623密封住,而第一定型杆663则安装在密封套层661内,多个弧形内撑扇叶664安装在第一定型杆663,而多个内皮套层662则依次安装在弧形内撑扇叶664上,这样将多个弧形内撑扇叶664固定住并使得多个弧形内撑扇叶664呈螺旋状地散开,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防止该导线体6发生挤压变形,其中,在c型外皮65的端部与第一防火皮套621之间设置有第二定型杆,这里第一定型杆663、第二定型杆652均采用金属的,具有较好的定型保持力;在c型外皮65上设计了防护耐磨外皮651,增加该导线体6的使用寿命。
52.如图5-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端体5包括第一母端壳51、第二母端壳52,所述第一母端壳51上设置有第一导筒槽53、第一导线槽54,所述第二母端壳5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筒槽53对应的第二导筒槽55,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线槽54对应的第二导线槽56,所述导线体6卡接在所述第一导线槽54、第二导线槽56内,所述导线体6连接有两个导筒体7,所述导筒体7卡接在所述第一导筒槽53、第二导筒槽55之间。
5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母端体5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母端体5包括第一母端壳51、第二母端壳52,这里在第一母端壳51上开设了第一导筒槽53、第一导线槽54,在第二母端壳52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筒槽53对应的第二导筒槽55,以及与第一导线槽54对应的第二导线槽56,这样当第一母端壳51、第二母端壳52二者相互扣合时,第一导筒槽53、第二导筒槽55之间则构成了放置两个导筒体7的空间,导筒体7卡接在第一导筒槽53、第二导筒槽55之间,而第一导线槽54、第二导线槽56之间构成了放置导线体6的空间,使得导线体6卡接在第一导线槽54、第二导线槽56内,导线体6连接有两个导筒体7,通过导筒体7则与插电杆12插接实现导通。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筒体7包括外插头71、两个内筒体72,两个所述内筒体72设置在所述外插头71内,所述内筒体72上设置有弧形延长板73,所述弧形延长板73通过减震加固机构74与所述导线体6的导电线体61连接。
5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导筒体7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导筒体7包括外插头71、两个内筒体72,具体地,两个内筒体72设置在外插头71内,而内筒体72上设置有弧形延长板73,这里导线体6的导电线体61则延长到弧形延长板73内,一般而言,二者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但是只采用焊接连接的话,则发生震动时容易使得导电线体61、弧形延长板73发生开裂或断裂,所以在导电线体61、弧形延长板73重合连接的部位上还配合了减震加固机构74,所以当该导线4受到外力作用时母端体5内的该减震加固机构74在母端体5内增加减震功能,降低了母端体5内发生损坏。
56.如图12-图1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加固机构74包括两个外夹块741、两
个内夹块742,所述内夹块742设置在所述外夹块741内,两个所述内夹块742设置在所述弧形延长板73的外部并且所述导电线体61穿设在两个所述内夹块742内,两个所述外夹块741通过多个第一外挡板743连接,所述外夹块741的端面上设置有弹簧槽744、内滑槽745,所述弹簧槽744、内滑槽745之间设置有内挡环757,并且所述弹簧槽744、内滑槽745内设置有双t型弹簧杆746,所述双t型弹簧杆746上设置有内推弹簧756,所述内推弹簧756延伸至所述弹簧槽744内并抵顶所述内挡环757,所述双t型弹簧杆746的t型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滑槽745内。
5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减震加固机构74包括两个外夹块741、两个内夹块742,这里两个外夹块741抵顶在第一导筒槽53、第二导筒槽55的内壁之间,将内夹块742安装在外夹块741内,进一步地,将两个外夹块741对接到弧形延长板73、导电线体61重合的部位外,进而两个内夹块742则位于弧形延长板73的外部并且导电线体61穿设在两个内夹块742内,这里两个外夹块741对接并在外部通过多个第一外挡板743连接,在外夹块741的端面上开设有弹簧槽744、内滑槽745,进一步地,弹簧槽744、内滑槽745之间安装有内挡环757,并且弹簧槽744、内滑槽745内安装有双t型弹簧杆746,在双t型弹簧杆746上安装了内推弹簧756,内推弹簧756则延伸至弹簧槽744内并抵顶内挡环757,并且双t型弹簧杆746的t型端758滑动地安装在内滑槽745内,所以当发生外力震动时,两个外夹块741则在内推弹簧756的作用下保持着支撑状态,而内部的两个内夹块742则进一步地对导电线体61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夹块74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747、两个第二滑动槽748,所述内夹块742上设置有两个滑块749,所述滑块749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748内,所述第一滑动槽747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外挡板750,所述第一滑动槽747内设置有减震机构75,所述减震机构75包括减震件751,所述减震件751上设置有两个翅片752,两个所述翅片752分别与所述内夹块742的内壁、所述外夹块741的内壁连接,所述翅片752上设置有条形槽753,所述条形槽753内设置有螺柱754,所述螺柱754的螺帽755用于紧固所述翅片752。
5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外夹块74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747、两个第二滑动槽748,这里内夹块742上具有两个滑块749,滑块749则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滑动槽748内,同时在第一滑动槽747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外挡板750,第二外挡板750起到遮挡作用;在第一滑动槽747内安装有减震机构75,而减震机构75包括减震件751,该减震件751上具有两个翅片752,两个翅片752分别与内夹块742的内壁、外夹块741的内壁连接,在翅片752上开设有条形槽753,在条形槽753内安装有螺柱754,螺柱754的螺帽755用于紧固翅片752,所以当发生震动时两个内夹块742通过减震机构75在两个外夹块741中的发生往复移动,以此吸收震动能量,进而防止弧形延长板73、导电线体61重合的部位发生开裂或断裂。
60.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分线接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61.步骤一:选取导电板11,在导电板11上的对应位置焊接插电杆12;
62.步骤二:将上述焊接好的导电板11、插电杆12放置到第一壳体2内,然后将第二壳体3扣合到第一壳体2上。
6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5.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