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和无动力自动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9:5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液体排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水排放控制时,常需要将一个管道或者箱体内的水排放至另一个管道或者箱体内,在该过程中,常采用一种排放通道,排放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排放通道分隔成储水腔和排放腔,隔板的上方具有与储水腔和排放腔相连通的连通口,当且仅当储水腔内的水位高于隔板的顶部高度时,储水腔内的水排放至排放腔内,以使储水腔内的水位不超过隔板的高度,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储存。
3.相关技术中,为使储水腔内的水不易与排放腔的水相互影响,储水腔和排放腔之间设置有水位阀,即:通过水位计和阀体相互配合,当水位件检测到储水腔内的水位达到预设高度时,阀体打开,储水腔内的水分进入排放腔内;当储水腔内的水分低于预设高度使,阀体关闭,以使储水箱内的水分不易与排放腔内的水分相互影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水位阀在对水位高度进行控制时,需要长期通电以使水位计对水位高度进行实时监测,消耗能量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水位控制时,减小能源的损耗,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包括储水段、排放段以及位于储水段和排放段之间的翻转板,所述储水段内开设有用于存放水的储水腔,所述排放段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排放段分隔成用于供水排放的排放腔和用于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等液位腔,所述等液位腔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储水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等液位腔相连通的连通管;
8.所述排放腔与所述储水腔之间设置有供所述翻转板转动套设的转动杆,所述翻转板包括上板部和下板部,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当所述翻转板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隔板与所述下板部相抵接;所述翻转板具有密封状态和开启状态,当所述翻转板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储水腔和所述等液位腔均与所述排放腔相互隔绝,当所述翻转板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储水腔与所述排放腔相互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通管,使储水腔内的液体进入等液位腔内,使储水腔内位于转动杆下方的液体对翻转板的扭矩与等液位腔内的液体对翻转板产生的扭矩相互抵接。当储水腔内的水位高于转动杆的高度时,储水腔内的液体超过转动杆高度的部分使翻转板转动的扭矩,从而使翻转板开启,从而使储水腔内的液体能够进入排放腔内,以实现当储水腔内的液体超过一定高度时,对储水腔内的液体进行排放;相比于等过液位阀控制排放的方式,该方式更加节省能源。
10.可选的,所述下板部上开设有供密封槽,当所述翻转板转动至密封状态时,所述隔
板嵌入所述密封槽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板转动至密封状态时,隔板嵌入密封槽内,以提高排放腔与等液位腔之间的密封性。
12.可选的,所述下板部的重量大于所述上板部的重量。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板由开启状态转动至密封状态时,翻转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转至密封状态;同时,当翻转板处于密封状态时,由于下板部的重量大于上板部的重量,所以此时翻转板不易朝向开启状态转动,且翻转板具有与隔板相抵紧的重力势能,以提高排放腔与等液位腔之间的密封性。
14.可选的,所述储水段的内侧壁设置有供所述翻转板转动嵌入的弧形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储水段上开设弧形槽,使翻转板翻转的过程中,翻转板的不易与储水段产生干涉的同时,增加翻转板与储水段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储水腔与排放腔之间的密封性。
16.可选的,所述翻转板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密封垫。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储水腔与排放腔之间的密封性。
18.可选的,所述翻转板的周向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密封垫嵌入的安装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密封垫与翻转板的连接更加稳定。
20.可选的,所述隔板从靠近所述翻转板的一侧到远离所述翻转板的一侧呈弧形布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密封垫与储水段内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储水腔与排放腔之间的密封性。
22.可选的,所述储水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等液位腔相连通的连通管。
23.可选的,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装置,包括上述无动力自动排放阀、储水箱以及排放箱,所述储水箱具有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排放箱具有与所述排放腔相连通的排水通道。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箱内液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储水箱内的液体进入储水腔的量增加,在液体的挤压作用下,翻转板打开,进而通过排放腔和排放通道进入排放箱内。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翻转板、等液位腔和连通管,以使储水腔内的液体在达到一定高度时,翻转板翻转开启,从而使储水腔内的液体进入排放腔内;
27.2.通过将下板部的重量大于上板部的重量,以使储水腔内的液体排放一定量后,翻转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转动至密封状态;
28.3.通过设置密封垫,使翻转板处于密封状态时,储水腔内的液体更加不易进入排放腔内。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无动力自动排放阀的剖视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垫与翻转板的爆炸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无动力自动排放装置的整体剖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储水段;11、储水腔;12、连通管;13、弧形槽;2、排放段;21、隔板;211、弯曲部;22、排放腔;23、等液位腔;3、翻转板;31、密封垫;311、凸出部;32、安装槽;33、上板部;34、下板部;35、密封槽;36、导向壁;4、转动杆;5、储水箱;51、进水通道;6、排放箱;61、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
35.参照图1,无动力自动排放阀包括储水段1、排放段2以及位于储水段1和排放段2之间的翻转板3,储水段1与排放段2一体连接,本实施例中,储水段1和排放段2均呈长方体状设置。储水段1内具有用于存放水的储水腔11,排放段2内设置有隔板21,隔板21将排放段2内的空腔分隔成供水排放的排放腔22以及等液位腔23,等液位腔23位于隔板21的下方。
36.参照图1,排放段2和储水段1之间设置有转动杆4,具体的,转动杆4水平设置,转动杆4的两端均与储水段1的内侧壁一体连接固定。翻转板3转动套设在转动杆4上,翻转板3具有密封状态和开启状态,当翻转板3转动至密封状态时,翻转板3与储水段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即翻转板3转动至竖直状态,定义此时翻转板3位于转动杆4的上方的部分为上板部33,翻转板3位于转动杆4下方的部分为下板部34,此时上板部33与储水段1的内侧壁相抵接,以使储水腔11与排放腔22相对密封。同时,此时隔板21与翻转板3的下板部34相抵接,以对翻转板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同时使排放腔22与等液位腔23相对密封。当翻转板3转动至开启状态时,储水腔11内的水通过排放腔22排出。
37.参照图1,储水段1上设置有连通管12,连通管12远离储水段1的一端与等液位腔23相连通,以使储水腔11内的水能够通过连通管12进入等液位腔23内。当翻转板3转动至密封状态时,等液位腔23内的水对翻转板3产生的扭矩与储水腔11对翻转板3产生的扭矩相反,且由于等液位腔23内的水来自于储水腔11以及隔板21的限制作用,以使等液位腔23内的水位高度小于等于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具体为: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大于隔板21靠近翻转板3一侧的高度时,由于此时等液位腔23内的水位仅能够达到隔板21靠近翻转板3一侧的高度,所以储水腔11内的水与下板部34的接触面积大于等液位腔23内的水与下板部34的接触面积,以使储水腔11内的水对翻转板3的扭矩大于等液位腔23内水对翻转板3产生的扭矩,从而使翻转板3抵紧隔板21,以使排放腔22和等液位腔23相互隔绝。
38.参照图1,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低于隔板21靠近翻转板3一侧的高度时,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和等液位腔23的水位高度相等。随着储水腔11内水位的逐渐增加,等液位腔23内的水位高度也逐渐增加,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高于隔板21靠近翻转板3一侧的高度时,储水腔11内的水对翻转板3产生的扭矩大于等液位腔23内的水对翻转板3的扭矩,以使翻转板3能够抵接隔板21。
39.参照图1,定义:储水腔11内位于转动杆4下方的水对翻转板3产生的扭矩为me91,储水腔11位于转动杆4上方的水对翻转板3所产生的扭矩为me92,等液位腔23对翻转板3产生的扭矩为me93。随着储水腔11内水位的继续升高,储水腔11内的水高度开始高于转动杆4的高度,转动杆4的高度仅略高于隔板21靠近翻转板3的高度, 所以me91仅略大于me93,当储水腔11内的水高度超过转动杆4高度一定距离时,me92与me93之和开始大于me91,此时翻
转板3打开,储水腔11内的水开始从排放腔22内排出。
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设置连通管12,此时下板部34与储水段1采用间隙配合,以使翻转板3处于关闭状态时,储水腔11内的水能够直接通过下板部34的周向外侧壁与储水段1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等液位腔23内。
41.参照图1与图2,进一步的,翻转板3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储水段1的内侧壁相抵接的密封垫31,以使翻转板3处于密封状态时,储水腔11与排放腔22之间的密封性良好。由于等液位腔23与储水腔11通过连通管12进行连通,所以等液位腔23和储水腔11无需相对密封,即翻转板3位于隔板21下方部位不需要设置密封垫31。
42.参照图2,为使密封垫31与翻转板3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翻转板3的周向外侧壁上开设有供密封垫31嵌入的安装槽32,本实施例中,密封垫31可采用橡胶垫、海绵垫等一些柔性垫,且密封垫31与安装槽32的槽壁通过防水胶水进行粘接固定。
43.参照图1与图2,进一步的,储水段1的顶部内侧壁开设有弧形槽13,弧形槽13的长度方向与转动杆4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弧形槽13的曲率圆心位于转动杆4的轴线上。同时,位于翻转板3上方的密封垫31具有与弧形槽13相适配的凸出部311。
44.参照图1与图2,同时,下板部34上开设有密封槽35,当翻转板3转动至密封状态时,隔板21嵌入密封槽35内,其中,下板部34上设置有导向壁36,导向壁36为密封槽35的下侧槽壁,导向壁36弯曲设置,以使隔板21嵌入密封槽35内的过程中,隔板21不易与下板部34产生干涉。
45.参照图1,其中,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略高于转动杆4所在高度,即翻转板3略微开启时,翻转板3的转动角度较小时,储水腔11内的水会进入等液位腔23内,再通过翻转板3与隔板21之间的间隙流入排放腔22内。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较高时,翻转板3转动角度较大,最大可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隔板21对翻转板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储水腔11的水直接排放至排放腔22内。
46.参照图1与图2,进一步的,下板部34的重量略大于上板部33的重量,从而当翻转板3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储水腔11内的水排放至排放腔22内后,翻转板3具有朝向密封状态转动的重力势能。下板部34的重量略大于上板部33的重量具体可以是:下板部34的高度大于上半部的高度,即:转动杆4的高度超过储水腔11总高度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是将上板部33内部呈空心设置,更或者是在下板部34内部加入密度更大的材料。
47.参照图1,隔板21从靠近翻转板3的一侧到远离翻转板3的一侧弯曲呈弧形板状设置,以使从连通管12进入等液位腔23内的水能够在隔板21的导向引流作用下,更加顺利地进入排放腔22内,减小等液位腔23内所产生的湍流。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阀的实施原理为: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低于隔板21的高度时,me91等于me93,此时由于下板部34与上半部之间的重量差,翻转板3处于密封状态;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在隔板21靠近翻转板3一侧高度与转动杆4的高度之间时,me91大于me93,此时翻转板3处于密封状态;当储水腔11内的水位高度高于转动杆4的高度时,me92开始逐渐增加,当me92 me93-me91能够克服下板部34与下板部34之间的重量差值所产生的扭矩时,翻转板3转动至开启状态,储水腔11内的水排出。
49.参照图3,基于上述无动力自动排放阀的原理,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放装置,无动力自动排放装置包括储水箱5、排放箱6以及位于储水箱5和排放箱6之间的无
动力自动排放阀,储水箱5具有与储水腔1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51,以对储水腔11进行供水,排放箱6具有与排放腔22相连通的排水通道61,以接收排放腔22排出的水。其中,进水通道51可以和储水段1一体连接,也可以与储水段1插接,且进水通道与储水段1密封性良好。同理,排水通道61可以与排放段2一体连接,也可以采用插接方式进行连接。
50.其中,储水箱5内的水不局限于排放至排放箱6内,也可以排放至其它容器或者管道内。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