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9:1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2.食物料理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机带动负载运动,从而容易使得电机带动负载运动时产生噪声,并传递至外界,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旨在降低食物料理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座组件、搅拌杯组件以及减震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组件上;所述减震件的一侧连接所述机座组件,另一侧抵持所述搅拌杯组件的外周侧壁,并将所述搅拌杯组件的侧壁与所述机座组件之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以改变所述搅拌杯组件的部分噪声的传递路径。
5.可选地,所述减震件包括:
6.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机座组件;和
7.抵持环,所述抵持环凸设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搅拌杯组件的一侧,并抵持所述搅拌杯组件的外周侧壁。
8.可选地,所述机座组件包括:
9.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朝向上方的让位口,所述搅拌杯组件插设于所述让位口内;和
10.隔音墙,所述隔音墙包裹至少部分所述搅拌杯组件;所述连接部夹持于所述让位口的顶端面与所述隔音墙的底端之间。
11.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顶端凸设有定位环,所述连接部对应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定位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抵持环凸设于所述环形凹槽朝向所述搅拌杯组件的槽壁;
12.且/或,所述抵持环与所述搅拌杯组件过盈配合,所述抵持环与所述搅拌杯组件的过盈量大于0,且不大于3mm;
13.且/或,所述连接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隔音墙之间的变形量大于0,且不大于3mm。
14.可选地,所述隔音墙包括:
15.外墙体,所述外墙体的底端连接所述底座;和
16.内墙体,所述内墙体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端之间夹设有所述连接部,且所述内墙体与所述外墙体之间形成有空气夹层,所述连接部夹持于所述让位口的顶端面与所述内墙体的底端之间。
17.可选地,所述内墙体开设有消音孔;
18.和/或,所述空气夹层内设有第一吸音棉。
19.可选地,所述搅拌杯组件包括:
20.杯体;和
21.杯座组件,所述杯座组件设于所述杯体的底部,并安装于所述机座组件上,所述抵持环抵持所述杯座组件的外周侧壁。
22.可选地,所述杯座组件包括:
23.杯座支架,所述杯座支架设于所述杯体的底部;和
24.杯罩,所述杯罩罩设于所述杯座支架外并用以安装于所述机座组件上,所述抵持环抵持所述杯罩的外周侧壁,所述杯罩并与所述杯座支架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25.可选地,所述空气层设有第二吸音棉;
26.和/或,所述空气层的厚度尺寸不小于5cm、且不大于10cm。
27.可选地,所述杯罩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底部,且所述侧部与所述杯座支架之间形成有所述空气层,所述抵持环抵持所述杯罩的侧部。
28.可选地,所述杯座支架与所述杯罩的底部之间夹设有缓冲密封圈。
29.可选地,所述机座组件内设有风扇,所述机座组件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风扇用以将所述进风孔的风吸进,并由所述出风孔吹出。
3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减震件的一侧连接机座组件,另一侧抵持搅拌杯组件的外周侧壁,则该减震件能够吸收一部分搅拌杯组件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搅拌杯组件侧向传递至机座组件上的振动能量,继而实现降低噪声的效果。并且上述减震件还将搅拌杯组件的侧壁与机座组件之间分隔成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如此可以改变搅拌杯组件振动时所产生的部分噪声的传递路径,例如将其本身向侧方传递的一部分噪声的传递路径改为向下方或向上方传递,进而增长了噪音传播的路径,使得噪音传播过程中衰减量加大,进一步实现了降低噪声的效果。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中的减震件的剖视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中机座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中机座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中搅拌杯组件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38.附图标号说明:
[0039][004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3]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4]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物料理机。
[004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该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座组件100、搅拌杯组件200以及减震件300,搅拌杯组件200安装于机座组件100上;减震件300的一侧连接机座组件100,另一侧抵持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并将搅拌杯组件200的侧壁与机座组件100之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以改变搅拌杯组件200的部分噪声的传递路径。
[0047]
搅拌杯组件200用以放置在机座组件100上,从而与机座组件100传动连接,从而使
得搅拌杯组件200能够正常工作。具体地,搅拌杯组件200包括杯体210和设于杯体210内的搅拌刀,搅拌刀安装于刀轴上,刀轴一端伸入杯体210内,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从而使得电机带动刀轴转动,继而刀轴带动搅拌刀转动。其中,机座组件100可包括电机壳和设于电机壳内的电机。或者搅拌杯组件200还包括杯座220,杯座220设于杯体210底部,杯座220内设有电机。
[0048]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机工作时,其带动刀轴,进而刀轴带动搅拌杯组件200振动。当搅拌杯组件200安装于机座组件100上时,则搅拌杯组件200与机座组件100之间硬性接触的地方会传递振动噪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减震件300的一侧连接机座组件100,另一侧抵持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则使得该减震件300可以吸收搅拌杯组件200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搅拌杯组件200侧向传递至机座组件100上的振动能量,进而降低噪声。通过设置上述减震件300,该减震件300将搅拌杯组件200的侧壁与机座组件100的之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则使得搅拌杯组件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更多地向下方(即机座组件100底部的方向)传递,从而改变了搅拌杯组件200的部分噪声的传递的方向和路径,例如将其本身向侧方传递的一部分噪声的路径改为向下方或者向上方传递,使得噪声的传递路径加长,继而实现降低噪声的效果。具体地,减震件300的材质可采用具有缓冲效果的材料,例如减震件30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材质、硅胶材质或者泡棉等。可以理解的是,减震件300可以套设于搅拌杯组件200外,也可以套设于机座组件100上,或者减震件300可以设于搅拌杯组件200与机座组件100之间,只要能够实现减震件300将搅拌杯组件200的侧壁与机座组件100之间的空间分隔呈至少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即可。具体地,减震件300可以仅是一个环状体,该环状体套设于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并抵持机座组件100的侧壁;或者减震件300在环状体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用以与机座组件100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者粘接的连接体;亦或者,减震件300为圆弧状,多个圆弧状减震件300共同围合在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并均与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抵接。减震件300可在围合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一圈,此时将搅拌杯组件200的侧壁与机座组件100之间分隔成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或者在上下方向围合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至少两圈,则可将搅拌杯组件200的侧壁与机座组件100之间分隔成更多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降低噪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上下方向”是以该食物料理机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基准所定义的方向,即杯盖位于杯体底壁的上方,机座组件的底壁位于搅拌杯组件的下方。
[004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减震件300的一侧连接机座组件100,另一侧抵持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则该减震件300能够吸收一部分搅拌杯组件200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搅拌杯组件200侧向传递至机座组件100上的振动能量,继而实现降低噪声的效果。并且通过减震件300将搅拌杯组件200的侧壁与机座组件100之间分隔成两个在上下方向相互隔离的腔体,则可以改变搅拌杯组件200振动时所产生的部分噪声的传递路径,例如将其本身向侧方传递的一部分噪声的传递路径改为向下方或向上方传递,进而增长了噪音传播的路径,使得噪音传播过程中衰减量加大,进一步实现了降低噪声的效果。
[0050]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减震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抵持环320,机座组件100具有嵌入空间,连接部310夹持于于机座组件100的嵌入空间内;抵持环320凸设于连接部310朝向搅拌杯组件200的一侧,并抵持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
[0051]
通过设置将连接部310夹持于机座组件100的嵌入空间内,则一方面可以保证减震件300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还避免通过过多的连接件将连接部310与机座组件100进行连接。具体地,连接部310与机座组件100可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通过抵持环320抵持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则该抵持环320能够对搅拌杯组件200的周向进行密封,从而可以避免搅拌杯组件200产生的噪声从其周向的任意位置向外扩散。
[005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抵持环320与搅拌杯组件200过盈配合,抵持环320与搅拌杯组件200的过盈量大于0,且不大于3mm。
[0053]
抵持环320与搅拌杯组件200过盈配合,且抵持环320与搅拌杯组件200的过盈量大于0,且不大于3mm,则一方面可以使得抵持环320能够紧密抵持杯座组件220,避免其与杯座组件220之间出现缝隙,另一方面还便于杯座组件220穿过抵持环320以顺利地安装于机座组件100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抵持环320与杯座组件220的过盈量可以为0mm、0.5mm、1mm、1.5mm、2mm、2.5mm或者3mm。
[0054]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机座组件100包括底座110和隔音墙120,底座110具有朝向上方的让位口,搅拌杯组件200插设于让位口内;隔音墙120包裹至少部分搅拌杯组件200;连接部310夹持于让位口的顶端面与隔音墙120的底端之间。
[0055]
如此设置,则隔音墙120还可对搅拌杯组件200的杯体210内产生的噪声进一步进行隔离,从而进一步提高降噪的效果。通过将连接部310夹设于底座110的让位口的顶端面与隔音墙120的底端之间,则一方面实现了减震件300连接于机座组件100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起到了对隔音墙120的内腔进行了密封的效果,避免搅拌杯组件200振动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隔音墙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缝隙进入隔音墙120内而产生空鼓噪音的现象。
[0056]
进一步地,连接部310于底座110与隔音墙120之间的变形量大于0,且不大于3mm。如此设置,则一方面可以使得连接部310能够起到密封底座110与隔音墙120之间的缝隙的效果;另一方面还便于隔音墙120能够正常安装于底座11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0于底座110与隔音墙120之间的变形量可以为0mm、0.5mm、1mm、1.5mm、2mm、2.5mm或者3mm。
[0057]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让位口的顶端面凸设有定位环110a,连接部310对应设有环形凹槽311,定位环110a插入环形凹槽311内,抵持环320凸设于环形凹槽311朝向搅拌杯组件200的槽壁。
[0058]
通过在让位口的顶端面凸设有定位环110a,连接部310对应设有环形凹槽311,定位环110a插入环形凹槽311内,则当减震件300安装于底座110上后,再将隔音墙120与底座110进行安装时,能够避免减震件300出现偏移现象,实现了减震件300良好、稳定的安装效果。通过将抵持环320凸设于环形凹槽311朝向搅拌杯组件200的槽壁,则便于抵持环320能够实现抵持搅拌杯组件200的外周侧壁的效果。
[0059]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5,隔音墙120包括外墙体122和内墙体121,外墙体122的底端连接底座110;内墙体121的底端与让位口的顶端面之间夹设有连接部310,且内墙体121与外墙体122之间形成有空气夹层。
[0060]
通过设置外墙体122和内墙体121,且外墙体122与内墙体121之间夹设有空气夹层,则使得该隔音墙120形成了双层中空的墙体结构,该隔音墙120起到了声屏障的作用,能够阻止直达声、隔离透射声,并使得绕射声的绕射路径较长,从而使得绕射声具有足够的衰减量,从而提高了隔音的效果。并且,声音还可在搅拌杯和隔音墙120之间、以及在隔音墙
120的外墙体122与内墙体121之间的间隙内进行反射,从而使得声音能量衰减,实现较好的隔音效果。另外,通过将连接部310夹持于让位口的顶端面与内墙体121的底端之间,则使得连接部310能够更加靠近搅拌杯组件200,进而一方面使得减震件300整体尺寸不会过大,从而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减震件300的整体连接强度。
[0061]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内墙体121开设有消音孔1211。
[0062]
通过在内墙体121上开设有消音孔1211,则使得该噪声传递到消音孔1211处时,能够被消音孔1211吸收一部分能量,进而也实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具体地,消音孔1211可以为圆形孔、矩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
[0063]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消音孔1211能够实现有效的消音效果,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消音孔1211为圆形孔,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不小于1mm,且不大于6mm。具体地,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可以为1mm、2mm、3mm、4mm、5mm或者6mm等。通过将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设置为不小于1mm、且不大于6mm,则使得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能够保持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内,进而保证声音通过该消音孔1211时,能够被消音孔1211内的空气所吸收,进而实现较好的降噪效果。
[0064]
基于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在上述范围内时,进一步地,消音孔1211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不同。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消音孔1211,且至少两个消音孔1211的直径尺寸不同,则可以过滤不同波长的声波,进而实现较好的降噪效果。具体地,较小直径尺寸的消音孔1211可以过滤短波长的声波,较大直径尺寸的消音孔1211可以过滤较长的波长的声波。
[0065]
当消音孔1211可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消音孔1211可呈矩阵方式排列,或者多个消音孔1211可呈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布。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消音孔1211的间距不小于30mm,从而避免相邻两个消音孔1211的间距过小反而导致相邻两个消音孔1211之间的位置对声波的反射效果较弱,进而使得至少两个消音孔1211近似组合形成一个尺寸较大的孔,反而降低降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消音孔1211的间距是指这两个消音孔1211的中心点之间的间距。
[0066]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内墙体121与外墙体122之间形成的空气夹层内可设有第一吸音棉123。如此设置,则使得噪音进入内墙体121与外墙体122之间的间隙后还能被第一吸音棉123吸收一部分声音能量,以减弱高频段出现的驻波共振现象,提高高频段的隔声量,从而实现更佳的降噪效果。
[0067]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搅拌杯组件200包括杯体210和杯座组件220,杯座组件220设于杯体210底部,并安装于机座组件100上;抵持环320抵持杯座组件220的外周侧壁。
[0068]
通过设置杯座组件220,则该搅拌杯组件200可以单独放置于台面或者桌面上。具体地,该杯座组件220内可设置有电机,杯体210内设有搅拌刀组件,搅拌杯组件200还包括刀轴,刀轴一端伸入杯体210内,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则电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与刀轴的传动连接结构,使得其振动过程中会将振动能量传递至刀轴,继而由刀轴传递至杯体210的侧壁和杯座组件220的侧壁。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抵持环320抵持杯座组件220的侧壁,则一方面可以避免传递至杯座组件220的振动能量侧向传递至机座组件100上,而是使得该振动的路径向下传播,从而增长了传播路径,实现了较好的降噪效果;另一方面,该抵持环320
抵持杯座组件220的侧壁,还使得抵持环320抵持杯座组件220的位置比较偏向搅拌杯组件200的下半部分,从而便于搅拌杯组件200安装于机座组件100上,避免因搅拌杯组件200与抵持环32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出现搅拌杯组件200无法准确安装至机座组件100的情况。
[006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杯座组件220包括杯座支架221和杯罩222,杯座支架221设于杯体210的底部;杯罩222罩设于杯座支架221外,并用以安装于机座组件100上,抵持环320抵持杯罩222的外周侧壁,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0070]
通过将杯座组件220的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则使得该杯座组件220的壳体形成双层中空结构,从而声音进入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之间后,能够被二者之间的空气层吸收一部分,从而降低了传播至杯座组件220外部的噪声。
[0071]
具体地,如图6所示,杯罩222包括底部2222和侧部2221,侧部2221连接于底部2222,且侧部2221与杯座支架221之间形成有空气层,抵持环320抵持杯罩222的侧部2222。
[0072]
通过在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的侧壁之间形成空气层,则进一步避免杯座组件220内的噪声向侧方传播。
[0073]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杯座支架221与底部2222之间夹设有缓冲密封圈224。
[0074]
可以理解的是,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的侧部2221通常通过底部2222进行连接,如此设置,则杯罩222的底部2222容易形成“声桥”,即杯座支架221振动时产生的声能会通过杯罩222的底部2222传递至杯罩222,进而显著降低隔声量。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的底部2222之间夹设有缓冲密封圈224,则减弱了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的底部2222之间的振动传递,进而降低了杯座支架221向杯罩222的侧部2221之间的振动传递,实现了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具体地,缓冲密封圈224可以为硅胶密封圈或者橡胶密封圈。
[0075]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空气层内设有第二吸音棉223。
[0076]
通过在空气层设有第二吸音棉223,则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使得噪音被传播至杯座支架221与杯罩222之间后,还能被第二吸音棉223吸收一部分声音,以减弱高频段出现的驻波共振现象,提高高频段的隔声量,从而实现更佳的降噪效果。
[0077]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空气层的厚度尺寸不小于5cm、且不大于10cm。
[0078]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层的厚度尺寸是指,杯座支架221至与杯座支架221相间隔设置的杯罩222之间的间距。定义空气层的厚度尺寸为d,通过将空气层的厚度尺寸d设置为不小于5cm、且不大于10cm,则一方面使得空气层能够阻隔足够的声音量,以避免更多的声音能量传播至外界中;另一方面还避免杯座组件220的尺寸过大。如果将空气层的厚度尺寸设置为小于5cm,则使得空气层的隔音量较小,难以出现显著的隔音效果。如果将空气层的厚度尺寸设置为大于10cm,则使得空气层的厚度过大,导致杯罩222的尺寸较大,进而使得整个杯座组件220的尺寸过大,占用过多的空间和增加了成本。
[0079]
为了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杯座支架221的面密度不小于20kg/m2,且不大于50kg/m2。
[0080]
通过将杯座支架221的面密度设置成不小于20kg/m2,则能够保证杯座支架221的面密度不会太小,进而保证足够的隔音效果。通过将杯座支架221的面密度设置成不大于50kg/m2,则避免杯座支架221的面密度过大导致杯座支架221的厚度过厚而使得成本增加,并且还可避免杯座支架221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缩水的情况。具体地,杯座支架221的面密度
可以设置为20kg/m2、25kg/m2、30kg/m2、35kg/m2、40kg/m2、45kg/m2或者50kg/m2。
[0081]
同样的,杯罩222的面密度也可设置为不小于20kg/m2,且不大于50kg/m2。
[0082]
通过将杯罩222的面密度设置成不小于20kg/m2,则能够保证杯罩222的面密度不会太小,进而保证一部分声音通过杯座支架221后,杯罩222依然具有足够的隔音效果。通过将杯罩222的面密度设置成不大于50kg/m2,则避免杯罩222的面密度过大导致杯罩222的厚度过厚而使得成本增加,并且还可避免杯罩222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缩水的情况。具体地,杯罩222的面密度可以设置为20kg/m2、25kg/m2、30kg/m2、35kg/m2、40kg/m2、45kg/m2或者50kg/m2。
[0083]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机座组件100内设有风扇130,机座组件100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140,风扇130用以将进风孔的风吸进,并由出风孔140吹出。
[0084]
具体地,机座组件100包括壳体,风扇130设于壳体内。壳体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控,风扇130用以将进风孔的风吸进,并由出风孔140吹出,则使得该风扇130可以对机座组件100内部其他部件以及电机进行散热等。另外,出风孔140可设于壳体的底部,可以理解的是,当搅拌杯组件200振动产生噪声时,噪声向下传递至出风孔140处后,可从出风孔140传出。
[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