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8:1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充气泵。


背景技术:

2.充气泵主要用于对需要充气的轮胎、游泳圈等物件进行充气,并且体积小巧可收纳至车内,传统式的车载充气泵一般需要通过电源连接线连接车上的点烟器插座,才可使用,因此使用相当不方便,所以有了带内置电池的车载充气泵,其将电池电充满即可进行使用,但是其仅实现充气功能,同时充气泵内部蓄电池仅对充气泵的充气装置供电,导致在户外时野营时必须配备充电宝或移动电源设备、以及照明灯,致使外出自驾旅游或野营时必须携带充气泵、充电宝和照明灯,致使携带物件较多,占用空间,不方便。
3.因此,如何使得充气泵能够同时进行充气与照明操作且使得充气泵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充气泵能够同时进行充气与照明操作且使得充气泵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充气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安装设置有充气装置、及控制系统,充气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受控制系统控制;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与壳体连接,照明装置包括:立柱机壳,立柱机壳与壳体连接;透光罩,透光罩与壳体连接,且透光罩包覆于立柱机壳外壁;发光件,发光件与壳体连接,且发光件设于立柱机壳与透光罩之间,发光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受控制系统控制。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的出气位置设置于立柱机壳的端部区域,照明装置中的发光件设置于立柱机壳与壳体的接壤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发光件优选为一种led灯板,且发光件绕立柱机壳的周缘环绕设置,保证发光件能够发出较为均匀且强力的光线,保证车载充气泵在给类似轮胎等物品充气时,能够提供亮度足够的光源。同时,立柱机壳外壁包覆有透光罩,由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能够从透光罩中传递出来,且由于透光罩为一种侧壁均为透光的结构制成,因此车载充气泵的照明装置产生的光亮能够向着四周发散产生,照明广度较大,能够减小照明死角。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盖板,盖板与透光罩连接,盖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孔;立柱机壳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孔,且第二出风孔凸出立柱机壳设置;其中,透光罩包覆于立柱机壳外壁时,第二出风孔穿过第一出风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孔,当拆卸下来的透光罩需要重新与壳体安装时,盖板上所设置的第一出风孔便能起到一定的引导限位作用,使得第二出风孔能够较为精准的找到第一出风孔进行对齐并伸入,从而实现透光罩与壳体的精准装配。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盖板设有第一进风孔,第一进风孔环绕第一出风
孔设置;立柱机壳设有第二进风孔,第二进风孔环绕第二出风孔设置;其中,第一进风孔贴合第二进风孔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还设置有进风孔,第一进风孔设置于盖板处,且第一进风孔呈花瓣发散设置,同时第一进风孔绕第一出风孔的周缘环绕设置,一定程度上增大进风孔的进风面积,保证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的使用效率。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滤网,滤网夹设于第一进风孔与第二进风孔之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滤网的设置能够避免进气过程中的粉尘或是灰尘进入壳体的安装空间中,从而避免对充气装置的影响。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与透光罩连接,且支撑件设置于靠近盖板的位置,支撑件凸出透光罩外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车载充气泵需要竖直放置时,可将支撑件的平面与地面或桌面接触,从而达到车载充气泵在竖直状态下的平稳放置。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提手件,提手件与壳体转动连接,且提手件设于远离立柱机壳的一端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提手件可进行手提,便于移动充气泵,或者可通过提手件将车载充气泵挂置在户外的高位,提供照明作用。同时,提手件可进行转动,便于提手件的收纳,减小车载充气泵的收纳体积。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还包括:散光件,散光件贴合于立柱机壳的外壁,且散光件夹设于立柱机壳与透光罩之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光件具体为一种光面纸板结构,使得发光件产生的光亮经过光面纸板进行反光,接着经过反光的光亮能够从透光罩内发散出,同时散光件对立柱机壳的侧壁全覆盖设置,并利用光面纸板的反光面使得光线发散均匀,以在照明时充分进行光照,提升照明效果。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电池,电池固定设置于安装空间,电池与主控模块电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对输出的充电功率进行提升控制;第一充电接口,第一充电接口与电池的充电端分别与充放电控制模块的充电功率输出端电路连接,且第一充电接口贯穿壳体设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提高车载充气泵的充放电效率。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模数转换器,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电路连接并受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充电接口分别与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电路连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使得车载充气泵能够实现双向充电需求,即可以使用车载充气泵对用户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第二充电接口分别与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电路连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所能到达的效果:使得车载充气泵能够适配更多的充放电设备,提高车载充气泵的适用范围,使得车载充气泵不局限于单口传输。
附图说明
25.图1为车载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的俯视图;
30.图6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车载充气泵;100、壳体;110、第一散热孔;120、第二散热孔;200、照明装置;210、立柱机壳;220、透光罩;230、发光件;240、第二出风孔;250、第二进风孔;300、盖板;310、第一出风孔;320、第一进风孔;400、滤网;500、支撑件;600、提手件;700、散光件;800、第一凹槽;900、放置平面;2、控制系统;21、主控模块;22、第一充电接口;23、第二充电接口;24、充放电控制模块;241、微控制单元;242、模数转换器;243、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5、控制按键;26、显示模块;27、启停按键;2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4.实施例一:
35.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气泵1,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安装设置有充气装置、及控制系统2,充气装置与控制系统2连接并受控制系统2控制;照明装置200,照明装置200与壳体100连接,照明装置200包括:立柱机壳210,立柱机壳210与壳体100连接;透光罩220,透光罩220与壳体100连接,且透光罩220包覆于立柱机壳210外壁;发光件230,发光件230与壳体100连接,且发光件230设于立柱机壳210与透光罩220之间,发光件230与控制系统2电连接且受控制系统2控制。
36.在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为一种体积较小,便于便携使用的车载充气泵1,其中,壳体100与立柱机壳210均为一种筒状结构,便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充气泵1进行收纳,进一步地,立柱机壳210与壳体100一体成型设置,提高筒状结构的车载充气泵1的使用强度,其中,参见图1,立柱机壳210与壳体100分为由左右两部分拼接而成,使用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装配方式。
37.其中,车载充气泵1的出气位置设置于立柱机壳210的端部区域,照明装置200中的发光件230设置于立柱机壳210与壳体100的接壤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发光件230优选为一种led灯板,且发光件230绕立柱机壳210的周缘环绕设置,保证发光件230能够发出较为均匀且强力的光线,保证车载充气泵1在给类似轮胎等物品充气时,能够提供亮度足够的光源。同时,立柱机壳210外壁包覆有透光罩220,由发光件230所发出的光线能够从透光罩220中传递出来,且由于透光罩220为一种侧壁均为透光的结构制成,因此车载充气泵1的照明
装置200产生的光亮能够向着四周发散产生,照明广度较大,能够减小照明死角。
38.同时,由于车载充气泵1自身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散热较为重要,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充气泵1使用led灯组,能够减小灯件发光产生的热量,在保证照明强度的前提下,减小发光件230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小车载充气泵1在充气使用过程中的散热负载。
39.实施例二:
40.参加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还包括:盖板300,盖板300与透光罩220连接,盖板300上设有第一出风孔310;立柱机壳210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孔240,且第二出风孔240凸出立柱机壳210设置;其中,透光罩220包覆于立柱机壳210外壁时,第二出风孔240穿过第一出风孔310。
41.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00与透光罩220的端部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便于对盖板300更换,具体来说,参见图3,盖板300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透光罩220连接,由于第二出风孔240设置于立柱机壳210上,因此第二出风孔240凸出立柱机壳210的外壁平面设置,从而便于车载充气泵1执行充气操作。
42.其中,透光罩220与壳体100同样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当发光件230发生故障时,便于操作人员对发光件230进行更换,同时,盖板300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孔310,当拆卸下来的透光罩220需要重新与壳体100安装时,盖板300上所设置的第一出风孔310便能起到一定的引导限位作用,使得第二出风孔240能够较为精准的找到第一出风孔310进行对齐并伸入,从而实现透光罩220与壳体100的精准装配。
43.实施例三:
44.参见图2与图3,本实施例中,盖板300设有第一进风孔320,第一进风孔320环绕第一出风孔310设置;立柱机壳210设有第二进风孔250,第二进风孔250环绕第二出风孔240设置;其中,第一进风孔320贴合第二进风孔250设置。
4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还设置有进风孔,第一进风孔320设置于盖板300处,且第一进风孔320呈花瓣发散设置,同时第一进风孔320绕第一出风孔310的周缘环绕设置,一定程度上增大进风孔的进风面积,保证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的使用效率。
46.同时,对应盖板300上第一进风孔320的设置形状,在立柱机壳210上设置有同样发散结构的第二进风孔250,且第一进风孔320与第二进风孔250对齐设置,保证进风效率,由于盖板300的设置,且盖板300能够相对安装部进行旋转,当透光罩220第一时间装配至壳体100上时,第一进风孔320与第二进风孔250不是对齐设置,此时便可通过转动盖板300对第一进风孔320的位置进行调整,直至第一进风孔320与第二进风孔250能够对齐。
4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风孔320与第二进风孔250均为散热系统中的进风孔,结合图5,位于壳体100远离立柱机壳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孔110与第二散热孔120,第一散热孔110、第二散热孔120与第一进风孔320、第二进风孔250构成散热风道,用于对车载充气泵1内充气装置运行时所产生热量的排出,从而提高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的散热效率。
48.实施例四:
49.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还包括:滤网400,滤网400夹设于第一进风孔320与第二进风孔250之间。
50.滤网400的设置能够避免进气过程中的粉尘或是灰尘进入壳体100的安装空间中,从而避免对充气装置的影响。
51.实施例五:
52.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还包括:支撑件500,支撑件500与透光罩220连接,且支撑件500设置于靠近盖板300的位置,支撑件500凸出透光罩220外壁。
5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00为一种橡胶材质构成,同时,支撑件500为一种环形结构,支撑件500嵌设于透光罩220所开设的第一凹槽800内,当支撑件500嵌设于第一凹槽800内时,至少部分的支撑件500是会高于透光罩220的表面,使得支撑件500直接与桌面等平面接触,从而避免了车载充气泵1直接与桌面或是较为粗糙的地面接触,从而减小车载充气泵1的损耗,其中,支撑件500的设置可使车载充气泵1平稳的放置在平面上。
54.其中,具体来说,车载充气泵1需要竖直放置时,可将支撑件500的平面与地面或桌面接触,从而达到车载充气泵1在竖直状态下的平稳放置。
55.进一步地,支撑件500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与透光罩220连接,当支撑件500损坏后,便于支撑件500的更换。
56.进一步地,参见图4,在透光罩220的侧壁,以及壳体100的侧壁位置,设置有放置平面900,壳体100的放置平面900的位置设置有控制按键25,同样的,在控制按键25的相对位置,同样设置有放置平面900,也即放置平面900在壳体100以及透光罩220的两侧相对设置。放置平面900的设置便于车载充气泵1处于倒伏状态下的存放放置,当车载充气泵1处于倒伏状态下时,此时便可让放置平面900接触地面或是桌面,从而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充气泵1不会发生随意滚动的现象。
57.实施例六:
58.参见图1与图4,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还包括:提手件600,提手件60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且提手件600设于远离立柱机壳210的一端设置。
59.在本实施例中,提手件600可进行手提,便于移动充气泵,或者可通过提手件600将车载充气泵1挂置在户外的高位,提供照明作用。同时,提手件600可进行转动,便于提手件600的收纳,减小车载充气泵1的收纳体积。
60.优选的,提手件600可以是软性橡胶材质制成,软性的提手件600使得手提较为舒适,提手件600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00的另一端进行销轴铰接。
61.实施例七:
62.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车载充气泵1还包括:散光件700,散光件700贴合于立柱机壳210的外壁,且散光件700夹设于立柱机壳210与透光罩220之间。
6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散光件700具体为一种光面纸板结构,使得发光件230产生的光亮经过光面纸板进行反光,接着经过反光的光亮能够从透光罩220内发散出,同时散光件700对立柱机壳210的侧壁全覆盖设置,并利用光面纸板的反光面使得光线发散均匀,以在照明时充分进行光照,提升照明效果。
64.实施例八:
65.参见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2包括:主控模块21;电池28,电池28固定设置于安装空间,电池28与主控模块21电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24,充放电控制模块24与主控模块21电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24用于对输出的充电功率进行提升控制;第一充电接
口22,第一充电接口22与电池28的充电端分别与充放电控制模块24的充电功率输出端电路连接,且第一充电接口22贯穿壳体100设置。
66.进一步地,充放电控制模块24包括:微控制单元241;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模数转换器242,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分别与微控制单元241电路连接并受微控制单元241控制,第一充电接口22分别与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电路连接。
67.进一步地,控制系统2还包括:第二充电接口23,第二充电接口23分别与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电路连接。
68.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2包括主控模块21、第一充电接口22、以及对输出的充电功率进行提升控制的充放电控制模块24,电池28对控制系统2内的各部分组件进行供电,同时保证车载充气泵1正常的充气操作。主控模块21采用cpu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为市面可采购得到的常规技术,所以未示出,电池28、充气装置、充放电控制模块24分别与主控模块21相连并受其控制,电池28的充电端和第一充电接口22分别与充放电控制模块24的充电功率输出端相连,第一充电接口22和充气装置的气体输出口分别贯穿壳体100;其中,充放电控制模块24包括微控制单元241、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微控制单元241录入有充电控制程序和相应协议而工作,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分别与微控制单元241相连并受其控制,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均为现有可购买得到的常规的技术,所以未示出,并且模数转换器242采用位高精度模数转换器242,第一充电接口22分别与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和模数转换器242相连,微控制单元241中录入有给移动终端设备的电池28充电的pd3.0/pps、qc2.0、qc3.0、apple 2.4abc1.2快充协议和给充气泵内的电池28充电的pd2.0/pps、qc2.0快充协议,其中,由第一充电接口22和/或第二充电接口23输入的电压电流经充放电控制模块24进行电压升压,且升压后的电压与电流得到充放电控制模块24所输出的充电功率,以对充气泵内部的电池28进行充电,或者由电池28输出的电压电流经充放电控制模块24进行电压升压,且升压后的电压与电流得到充放电控制模块24所输出的充电功率,以对电连接在第一充电接口22和第二充电接口23上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69.当需要对电连接在第一充电接口22和/或第二充电接口23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时,模数转换器242将充电接口的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微控制单元241根据数字信号识别移动终端的快充协议,此时微控制单元241内录入的程序系统自动匹配相应快充协议进行控制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升压,使得电池28输出至充电接口的充电功率进行提升,以达到对电连接在充电接口上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快速充电的目的。
70.其中,第一充电接口22具体为一种type-c接口,第二充电接口23为一种usb充电接口。其中,第一充电接口22与第二充电接口23上部还可加设有盖体结构,便于对第一充电接口22与第二充电接口23起到防尘作用。
71.优选地,控制系统2还包括显示模块26、控制按键25和启停按键27,显示模块26、控制按键25和启停按键27分别与主控模块21相连并受其控制,且壳体100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通过卡扣安装有透光面板,控制按键25和启停按键27贯穿透光面板,透光面板覆盖于显示面板上方。显示模块26主要显示充气气压和电池28的电量,控制按键25主要对需充气轮胎进行充气时需要达到的气压进行预设,且气体输出端口处设置有与主控模块21相连的气压
感应器,气压感应器用于感应充气时的气压。
72.其中,优选的,主控模块21、微控制单元241、双向升降压电压变换器243、模数转换器242、显示模块26、控制按键25和启停按键27均集成在pcb板,pcb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空间,透光罩220、壳体100、立柱机壳210均采用绝缘材料,一般采用塑料材质。
73.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