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纯电重卡的暖风系统及补水箱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2: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纯电重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纯电重卡的暖风系统及补水箱。


背景技术:

2.作为货物运输主力的陆路货物运输发展迅猛,大宗货物的运输主要是依靠重卡,但由于机动车产量的增多加剧了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而重型卡车排放比例更高,所以应运出现了纯电重卡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3.目前,纯电重卡驾驶室的暖风系统包括暖风芯体和补水箱。其中,暖风芯体普遍位置较高,使冷却液无法加注满,从而使暖风芯体存在空气,除气缓慢,无法除尽,进而导致冷却液在循环时的通畅性较差,进而影响暖风系统的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热效果较好的纯电重卡的暖风系统及补水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补水箱,包括:
6.箱体,其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进液口,底部具有出液口;
7.至少两个折流机构,沿竖向层叠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各所述折流机构均包括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上的多个导向件;
8.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纵向的其中一端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供液体流动的通道;相邻两所述折流机构的通道分列于所述箱体纵向的相对两端;
9.多个所述导向件沿所述箱体的纵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箱体的其中一横向端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通路,相邻两所述通路分列于所述箱体横向的相对两端,使液体沿所述折流机构的多个通路由所述隔板的纵向一侧弯折流动至另一侧。
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分列于所述箱体横向两侧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沿纵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沿纵向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11.所述第一导向件呈板状,并沿横向延伸;
12.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第二导向板以及连接两第二导向板的过渡板,所述第二导向板沿横向延伸,所述过渡板沿纵向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件。
1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折流机构还包括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均沿纵向延伸,各所述连接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一导向件的端部;
14.所述连接板包括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的中部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箱体端部之间的端部连接板。
1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折流机构还包括多个消泡板;
16.各所述导向件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消泡板,且多个所述消泡板沿所述导向件的长度
方向间隔设置。
1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导向件的纵向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消泡板;
18.各所述消泡板垂直于所述导向件。
1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折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上的消声板;所述消声板与该折流机构的通道分列于所述隔板的纵向两侧,且所述消声板由上至下向该折流机构的通道倾斜。
2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口在位于顶部的所述折流机构的消声板的上方;
21.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纵向的中部。
2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折流机构中,位于最低端的隔板在所述箱体的最低液位的下方。
2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层所述折流机构中的第二导向件分列于所述箱体的横向两侧。
2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与所述进液口间隔设置,且所述注入口与所述出液口错位设置;
25.所述注入口处还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注入口相通。
2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纯电重卡的暖风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暖风芯体以及如上所述的补水箱,所述补水箱设置于所述暖风芯体的下游。
2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8.本发明的暖风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暖风芯体和补水箱,且补水箱设置于暖风芯体的下游。补水箱的进液口位于顶部,出液口位于底部,并通过折流机构对冷却液的折流作用,延长了进入箱体内的冷却液在箱体内的流动路径,充分地使冷却液中的气体在箱体内析出并排向外界,从而保证了整个暖风系统的制热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中补水箱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中补水箱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中折流机构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补水箱;11、箱体;111、进液口;112、出液口;113、注入口;114、排气口;12、上支架;13、下支架;14、液位窗;15、折流机构;151、隔板;152、第一导向件;1531、第二导向板;1532、过渡板;154、连接板;155、消泡板;156、消声板;158、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3.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34.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5.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重卡的暖风系统,以用于为驾驶室提供热空气,而使驾驶室温度升高。
36.其中,暖风系统包括泵、暖风芯体和补水箱。
37.暖风芯体上具有供冷却液进入的进水口和供冷却液流出的出水口。
38.泵用于提供冷却液流动的动力。
39.补水箱与暖风芯体串联设置,并位于暖风芯体的下游。补水箱用于补充冷却液以及除去冷却液中的气体。
40.图1示出了补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补水箱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补水箱1包括箱体11、安装支架、液位窗14以及位于箱体11内的至少两折流机构15。通过折流机构15对冷却液的折流作用,延长了进入箱体11内的冷却液在箱体11内的流动路径,充分地使冷却液中的气体在箱体11内析出并排向外界,从而保证了整个暖风系统的制热效果。
41.具体地,箱体11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为方便描述,定义箱体1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为横向,箱体11的高度方向为竖向。
42.本实施例中,箱体11的横向一侧具有台阶,而使箱体11的下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1的具体结构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43.箱体11的顶部具有进液口111,底部具有出液口112。进液口111用于供冷却液进入箱体11内,出液口112用于供冷却液流出箱体11。本实施例中,进液口111处设有进液管,出液口112处设有出液管。
44.箱体11顶部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注入口113,且注入口113与进液口111间隔设置。注入口113用于在暖风系统安装完毕后,向整个暖风系统注入冷却液。
45.具体地,进液口111设置于箱体11长度方向的一侧,注入口113设置于箱体11长度方向的中部。出液口112设置于箱体11长度方向的中部,且出液口112与注入口113错位设置。其中,中部是指除去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包括长度方向的中心在内的区域。
46.箱体11顶部还设有排气口114,排气口114设置于注入口113处,并与注入口113相通。排气口114用于将箱体11内的气体排出。
47.液位窗14设置于箱体11的侧部,用于供操作人员观察箱体11内的液位。
48.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箱体11顶部的上支架12和设置于箱体11底部的下支架13。具体地,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分列于箱体11长度方向的两侧。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上均开设有螺栓孔,以用于与紧固件配合而实现箱体11的安装。
49.本实施例中,下支架13和液位窗14位于箱体11的同侧。
50.至少两个折流机构15沿竖向层叠设置于箱体11的容置空间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折流机构15的数量为四个。其他实施例中,折流机构15还可以为三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具体依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51.图3示出了折流机构15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3,各折流机构15均包括隔板151、设置于隔板151上的多个导向件。
52.隔板151设置于箱体11的容置空间内,且隔板151与箱体11纵向的其中一端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供液体流动的通道158。具体地,隔板151呈方形,其四个侧边中,三个侧边与箱体11内壁连接,位于隔板151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与箱体11纵向的端部具有间隔而形成供液体流动的通道158。
53.相邻两折流机构15的通道158分列于箱体11纵向的相对两端。即,多个折流机构15
的通道158依次交替设置于箱体11的左侧和右侧。示例性地,位于顶层的折流机构15的通道158位于左侧,与顶层相邻的折流机构15的通道158位于右侧,下一折流机构15的的通道158位于左侧,
……
,依次交替设置。
54.多个导向件沿箱体11的纵向间隔设置,且各导向件与箱体11的其中一横向端部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通路,相邻两通路分列于箱体11横向的相对两端,且各导向件中的任意相邻两通路相通,使液体沿折流机构15的多个通路由隔板151的纵向一侧弯折流动至另一侧。具体可参阅图2,冷却液沿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由箱体11横向的第一端流动至第二端,再弯折后返回至第一端,
……
,依次弯折的流动,实现由箱体11纵向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55.具体地,导向件包括分列于箱体11横向两侧的第一导向件152和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152和第二导向件沿纵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导向件152与第二导向件沿纵向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56.本实施例中,各导向件沿横向的尺寸大于箱体11横向尺寸的一半,而使第一导向件152和第二导向件沿纵向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
57.具体地,第一导向件152呈板状,并沿横向延伸。第一导向件152的一端与箱体11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1之间具有间隔而想成通路。
58.第二导向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第二导向板1531以及连接两第二导向板1531的过渡板1532,第二导向板1531沿横向延伸,过渡板1532沿纵向延伸,并靠近第一导向件152。即,第二导向件成u字形,且开口远离第一次导向件。
59.过渡板1532与箱体11端部之间也具有间隔而形成通路。且第二导向件所形成的通路与第一导向件152形成的通路相通并分列于箱体11横向的两侧。
60.进一步地,各折流机构15还包括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板154。各连接板154均沿纵向延伸,各连接板154均设置于第二导向件远离第一导向件152的端部。具体地,连接板154设置于第二导向板1531上相对于过渡板1532的一端,且连接板154与过渡板1532错位设置。
61.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54与远离第一导向件152的箱体11的横向一端之间具有间隔。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154也可以贴合于远离第一导向件152的箱体11的横向一端。具体依据实际选择。
62.其中,连接板154板包括设置于相邻两第二导向件之间的中部连接板154以及设置于第二导向板1531与箱体11端部之间的端部连接板154。
63.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52和第二导向件的数量均为三个,中部连接板154的数量为两个,端部连接板154的数量也为两个。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52、第二导向件以及中部连接板154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设置。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导向件可以均呈板状,并均沿横向延伸。各导向件均与箱体11的横向一端连接,另一端具有间隔,而形成通路。且任意相邻的两导向件形成的通路分列于箱体11的横向两侧。
65.进一步地,各折流机构15还包括多个消泡板155。
66.其中,各导向件上均设有多个消泡板155,且多个消泡板155沿导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各导向件的纵向两侧均设有多个消泡板155。
67.具体地,第一导向件152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消泡板155,且第一导向件152纵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消泡板155。
68.第二导向件中,第二导向板1531相互远离的侧面上设有多个消泡板155,多个消泡板155沿第二导向板15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过渡板1532上也设有消泡板155。
69.本实施例中,各消泡板155垂直于导向件,例如,设置于第一导向件152上的消泡板155垂直于第一导向件152,即沿纵向延伸;设置于第二导向板1531上的消泡板155垂直于第二导向板1531,即沿纵向延伸;设置于过渡板1532上的消泡板155垂直于过渡板1532,即沿横向延伸。
70.其他实施例中,消泡板155与导向件之间的夹角还可以呈锐角。
71.消泡板155用于在冷去液流动时,通过消泡板155的边缘刺破气泡,使气泡爆裂,释放气体,从而使气体能够排出。
72.进一步地,各折流机构15还包括设置于隔板151上的消声板156。消声板156与该折流机构15的通道158分列于隔板151的纵向两侧,且消声板156由上至下向该折流机构15的通道158倾斜。
73.进液口111在位于顶部的折流机构15的消声板156的上方。
74.因此,冷却液通过进液口111进入箱体11时,冷却液先落至顶层的折流机构15的消声板156上,由于该消声板156具有倾斜面,利于水流的平稳流动,减少水滴声音的产生。
75.降落至消声板156上的冷却液依次通过多个通路,从而由消声板156处流动至通道158处,通过通道158而流动至下一层的折流机构15处。
76.上一层折流机构15的冷却液流至下一层折流机构15时,依然是落至消声板156上,再由消声板156处弯折流动至通道158处。再由通道158处流动至下一层折流机构15。
77.直至最后一层折流机构15时,冷却液流动至箱体11底部,通过箱体11底部的出液口112输出。
78.进一步地,多个折流机构15中,位于最低端的隔板151在箱体11的最低液位的下方。
79.进一步地,相邻两层折流机构15中的第二导向件分列于箱体11的横向两侧。
80.本实施例中的暖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81.冷却液通过注入口113加注至指定液位后,暖风开启,泵驱动冷却液流动至暖风芯体处,经过暖风芯体后,再流动至补水箱1处。通过进液口111进入补水箱1,进入补水箱1的冷却液弯折流动,直至到达出液口112。
82.在补水箱1内通过多个折流机构15延长了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从而使冷却液中的气体能够充分的析出。
83.且通过设置消泡板155,利用消泡板155的边缘刺破气泡,使气泡爆裂,释放气体,从而使气体能够排出。
84.进一步地,设置倾斜的消声板156,消声板156与通道158相互配合,减少了水滴声音的产生。
8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6.本发明的暖风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暖风芯体和补水箱,且补水箱设置于暖风芯体的下游。补水箱的进液口位于顶部,出液口位于底部,并通过折流机构对冷却液的折流作
用,延长了进入箱体内的冷却液在箱体内的流动路径,充分地使冷却液中的气体在箱体内析出并排向外界,从而保证了整个暖风系统的制热效果。
87.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