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系统的5G通信基站削峰填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0: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系统的5g通信基站削峰填谷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5g网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海量数据引发的能耗也必将成倍增长,移动通信网络的能耗问题进一步加剧,至此,通信行业成为一个高能耗行业,目前运营商opex支出已超过净利润,这是由于电费快速增长且占比高达26%左右,给运营商经营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急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降低基站电费支出。
3.传统基站电池仅用于市电停电时的应急备电,没有成为基站资产经营的一种生产工具,造成运营商较大的储能设备沉默和资产浪费。当前电力部门结合电网的负荷变化,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尖峰、高峰、平时、低谷等几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来鼓励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并节约能源。
4.目前的方法是采用锂电池实现削峰填谷,但是峰值放电时需要控制与电网连接的交流侧开关断开,即关闭ac/dc整流模块的输入电源,因原通信电源的交流输入开关都没有脱口装置,需要更换带脱口的开关才能实现,所以要实现控制断路器比较困难,而且还增加费用,并且工作时还需判断市电输入是否正常。
5.因此,如何在不改变市电、不改变原有的48v通信电源状态、不用判断市电是否正常的情况下,还能够完成峰时部分放电、谷时充满备电,达到错峰用电、降低电费支出,实现“零成本”备电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在不改变市电、不改变原有的48v通信电源状态、不用判断市电是否正常的情况下,达到错峰用电、降低电费支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系统的5g通信基站削峰填谷装置。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系统的5g通信基站削峰填谷装置,该装置的输入电压为ac380v市电输入,该装置的负载为5g基站负载2;该装置包括ac/dc整流模块1、智能锂电池模块3、bsu控制管理器4和触摸屏5;
9.智能锂电池模块3包括dc/dc双向功率模块31、bms电池管理模块32和锂电池33;bms电池管理模块32包括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温度采集器322、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电流采样电阻324、均衡电阻325和bms主控326;
10.ac380v市电输出端连接ac/dc整流模块1的市电输入端;ac/dc整流模块1的直流输出端连接5g基站负载2的直流输入端;ac/dc整流模块1的直流输出端智能锂电池模块3中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的直流输入端;
11.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的电池输入输出端连接锂电池33的电池输出输入端;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bms主控326的信号输出输入端;
12.锂电池33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输入端;锂电池33的温度采集输出端连接温度采集器322的温度采集输入端;锂电池33的电池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的电池组电压采集输入端;锂电池33的电流采样输出端连接电流采样电阻324的电流采样输入端;锂电池33的均衡电阻输入输出端连接均衡电阻325的均衡电阻输出输入端;
13.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温度采集器322、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和电流采样电阻324的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均衡电阻325的信号输入端和bms主控326的信号输入端;bms主控32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bsu控制管理器4的信号输出输入端;bsu控制管理器4的信号输出输入端连接触摸屏5的信号输入输出端。
14.优选的,ac/dc整流模块1用于将ac380v市电转换为48v直流输出。
15.优选的,bms主控326与bsu控制管理器4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
16.优选的,bsu控制管理器4与触摸屏5之间通过rs485连接。
17.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ac/dc整流模块将380v市电整流为直流电,经bsu控制管理器、智能锂电池模块、触摸屏共同完成。在峰值放电时,通过智能锂电池模块中的dc/dc双向功率模块进行自动升压(图3),不用关闭ac/dc整流模块就可以实现给5g基站负载供电,并且峰值供电后,如果市电异常,锂电池自动继续给5g基站负载供电;如果市电正常,ac/dc整流模块自动给锂电池充电(图2),而不用去判断市电是否异常,完全自动实现削峰填谷功能。该装置,通过市电与智能锂电池模块相互配合,解决了在不改变市电、不改变原有的48v通信电源状态、不用判断市电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完成了峰时部分放电(图3)、谷时充满备电(图2),达到错峰用电、降低电费支出,实现“零成本”备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是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系统的5g通信基站削峰填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谷时ac/dc整流模块给锂电池充电和给负载供电的路径示意图;
20.图3是峰值时通过智能锂电池模块升压给负载供电的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锂电池系统的5g通信基站削峰填谷装置,该装置的输入电压为ac380v市电输入,该装置的负载为5g基站负载2;该装置包括ac/dc整流模块1、智能锂电池模块3、bsu控制管理器4和触摸屏5;
22.智能锂电池模块3包括dc/dc双向功率模块31、bms电池管理模块32和锂电池33;bms电池管理模块32包括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温度采集器322、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电流采样电阻324、均衡电阻325和bms主控326;
23.ac380v市电输出端连接ac/dc整流模块1的市电输入端;ac/dc整流模块1的直流输出端连接5g基站负载2的直流输入端;ac/dc整流模块1的直流输出端智能锂电池模块3中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的直流输入端;
24.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的电池输入输出端连接锂电池33的电池输出输入端;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bms主控326的信号输出输入端;
25.锂电池33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输入端;锂电池33的温度采集输出端连接温度采集器322的温度采集输入端;锂电池33的电池组电压采集输出端连接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的电池组电压采集输入端;锂电池33的电流采样输出端连接电流采样电阻324的电流采样输入端;锂电池33的均衡电阻输入输出端连接均衡电阻325的均衡电阻输出输入端;
26.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温度采集器322、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和电流采样电阻324的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均衡电阻325的信号输入端和bms主控326的信号输入端;bms主控32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bsu控制管理器4的信号输出输入端;bsu控制管理器4的信号输出输入端连接触摸屏5的信号输入输出端。
27.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ac/dc整流模块1用于将ac380v市电转换为48v直流输出。
28.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bms主控326与bsu控制管理器4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
29.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实施方式三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bsu控制管理器4与触摸屏5之间通过rs485连接。
30.本新型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由ac/dc整流模块1、智能锂电池模块3、bsu智能控制管理器4和触摸屏5组成。
31.智能锂电池模块内含dc/dc双向功率模块31、bms电池管理模块32和锂电池33,dc/dc双向功率模块31用于实现双向升降压功能及限流功能;bms电池管理模块32中的单体电池电压采集器321、温度采集器322、电池组电压采集器323、电流采样电阻324对应用于采集电池运行参数,包括单体电池电压、温度、电池组电压、电流等信息;均衡电阻325用于实现均衡管理功能,bms主控326用于实现soc电池剩余容量计算、soh健康诊断和bsu智能控制管理器4之间的数据传输。soc电池剩余容量计算、soh健康诊断是通过采集的数据计算出来的。
32.bsu智能控制管理器4用于监测智能锂电池模块工作状态,根据设定好的充电时段及放电时段和soc阈值发送放电、充电或停止放电指令至智能锂电池模块,智能锂电池模块根据指令控制锂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停止放电或充电状态;触摸屏用于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和历史告警记录及相关参数的设置和查看。
33.图2是谷时ac/dc整流模块给锂电池充电和给负载供电的路径示意图;此时,ac380v市电通过ac/dc整流模块给5g基站负载和智能锂电池模块充电;
34.图3是峰值时通过智能锂电池模块升压给负载供电的路径示意图;此时,用电用户较多,智能锂电池模块向5g基站负载放电,维持5g基站负载正常用电。
35.bms电池管理模块是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
36.bsu控制管理器是battery stack unit的缩写。
37.该装置,通过市电与智能锂电池模块相互配合,解决了在不改变市电、不改变原有的48v通信电源状态、不用判断市电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完成了峰时部分放电(图3)、谷时充满备电(图2),达到错峰用电、降低电费支出,实现“零成本”备电的问题。
3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
特定情况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