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9:25: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避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路上的车辆日益增多,对着汽车数量的增多,伴随着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一般当发生交通是事故的时候,人们的反应能力较弱,只能通过车身的外壳进行重冲撞来抵消碰撞产生的作用力,无法在碰撞发生前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发生,因此急需要一种汽车智能避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6651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固定装置,底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报警器、开源单片机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安装有检测装置,开源单片机的顶部安装有物联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电源,上述装置中的底座和真空吸盘之间是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作业的,但是由于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身会伴随这路面的不平整而进行不间断的抖动作业,当车辆发生剧烈的震动时,底座和真空吸盘之间的减震效果较差,不能将车辆通过真空吸盘传递的震动进行有效的减震作业,进而容易使连接杆发生断裂,从而使底座上的零部件与真空吸盘脱离,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并且增加了装置的使员工成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从而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巨大的的颠簸和抖动,可以有效的将真空吸盘传递至底座的作用力进行减震作业,从而有效的对底座顶端的零部件进行保护作业,避免底座和真空吸盘分离,节约了装置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的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包括底座和真空吸盘,所述底座和电动伸缩杆之间通过多个减震机构连接,底座的顶端中部区域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无线收发器和开源单片机,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报警器,报警器的顶端安装有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报警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激光测量仪,每个减震机构均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安装在底座的底端和真空吸盘的顶端,每个固定板的对立面均安装有支柱和第一弹簧,支柱位于第一
弹簧的内部,每个第一弹簧的对立面均安装有滑板,每个滑板的中部区域均设置有通孔并分别与每个支柱滑动连接,两个滑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弹簧连接,每个第二弹簧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阻尼器,每个滑板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每个第一连接件远离滑板的一端均旋转安装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均旋转安装有第二连接件,每个第二连接件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板,每个两个相邻夹板之间均通过第七弹簧连接,每个第七弹簧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三阻尼器。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环形护板,真空吸盘的顶端安装有环形支撑槽,环形支撑槽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滑槽并通过限位机构与环形护板滑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环形限位板,环形限位板安装在环形支撑槽的内侧壁上,环形限位板上纵向旋转安装有多个连接轴,每个连接轴上均安装有限位辊并与环形护板的外侧壁贴合。
10.再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支撑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垫。
11.再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环形护板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二防滑垫。
12.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限位辊的表面均涂装有防滑层。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通过底座、无线收发器、开源单片机、报警器和激光测量仪的配合,对车辆即将到来的碰撞进行提前的判断和警报作业,通过真空吸盘,底座和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使装置固定贴合在车辆的车身处并与障碍物检测传感器进行长度的调节作业,通过固定板、支柱、第一弹簧、滑板、第二弹簧和第一阻尼器的配合,对底座和真空吸盘进行纵向的减震作业,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杆、第二连接件、夹板、第七弹簧和第三阻尼器的配合,对每个滑板进行横向的减震作业,从而对装置纵向的作用力进行卸力作业,从而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巨大的的颠簸和抖动,可以有效的将真空吸盘传递至底座的作用力进行减震作业,从而有效的对底座顶端的零部件进行保护作业,避免底座和真空吸盘分离,节约了装置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板、支柱和第一弹簧等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标记:1、底座;2、真空吸盘;3、电动伸缩杆;4、无线收发器;5、开源单片机;6、报警器;7、障碍物检测传感器;8、激光测量仪;9、固定板;10、支柱;11、第一弹簧;12、滑板;13、第二弹簧;14、第一阻尼器;15、第一连接件;16、连接杆;17、第二连接件;18、夹板;19、第七弹簧;20、第三阻尼器;21、环形护板;22、环形支撑槽;23、环形限位板;24、连接轴;25、限位辊;26、第一防滑垫;27、第二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包括底座1和真空吸盘2,底座1和电动伸缩杆3之间通过多个减震机构连接,底座1的顶端中部区域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无线收发器4和开源单片机5,电动伸缩杆3的顶端安装有报警器6,报警器6的顶端安装有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报警器6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激光测量仪8,每个减震机构均包括两个固定板9,两个固定板9分别安装在底座1的底端和真空吸盘2的顶端,每个固定板9的对立面均安装有支柱10和第一弹簧11,支柱10位于第一弹簧11的内部,每个第一弹簧11的对立面均安装有滑板12,每个滑板12的中部区域均设置有通孔并分别与每个支柱10滑动连接,两个滑板12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弹簧13连接,每个第二弹簧13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阻尼器14,每个滑板12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件15,每个第一连接件15远离滑板12的一端均旋转安装有连接杆16,每个连接杆16远离第一连接件15的一端均旋转安装有第二连接件17,每个第二连接件17远离连接杆16的一端均安装有夹板18,每个两个相邻夹板18之间均通过第七弹簧19连接,每个第七弹簧19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三阻尼器20,该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通过底座1、无线收发器4、开源单片机5、报警器6和激光测量仪8的配合,对车辆即将到来的碰撞进行提前的判断和警报作业,通过真空吸盘2,底座1和电动伸缩杆3的配合,使装置固定贴合在车辆的车身处并与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进行长度的调节作业,通过固定板9、支柱10、第一弹簧11、滑板12、第二弹簧13和第一阻尼器14的配合,对底座1和真空吸盘2进行纵向的减震作业,通过第一连接件15、连接杆16、第二连接件17、夹板18、第七弹簧19和第三阻尼器20的配合,对每个滑板12进行横向的减震作业,从而对装置纵向的作用力进行卸力作业,从而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巨大的的颠簸和抖动,可以有效的将真空吸盘2传递至底座1的作用力进行减震作业,从而有效的对底座1顶端的零部件进行保护作业,避免底座1和真空吸盘2分离,节约了装置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底座1的底端安装有环形护板21,真空吸盘2的顶端安装有环形支撑槽22,环形支撑槽22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滑槽并通过限位机构与环形护板21滑动连接,通过环形支撑槽22和环形限位板23的配合,对底座1和真空吸盘2之间的零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作业,限位机构包括环形限位板23,环形限位板23安装在环形支撑槽22的内侧壁上,环形限位板23上纵向旋转安装有多个连接轴24,每个连接轴24上均安装有限位辊25并与环形护板21的外侧壁贴合,通过环形限位板23、连接轴24和限位辊25的配合,对环形护板21的外侧壁进行有效的限位作业。
23.还需要说明的是,环形支撑槽2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防滑垫26,通过安装第一防滑垫26,对环形支撑槽22的外侧壁进行保护作业,环形护板2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二防滑垫27,通过安装第二防滑垫27,对环形护板21的外侧壁进行保护作业,每个限位辊25的表面均涂装有防滑层,通过涂装防滑层,增大了限位辊25与环形护板21外侧壁贴合时的摩擦力,从而使环形护板21缓慢的在环形支撑槽22上进行滑动作业。
24.综上所述,该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避碰装置在使用时,将电动伸缩杆3吸附在车身,启动电动伸缩杆3,对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的高度进行调节作业,通过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对车身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检测作业,将检测的信息传递至开源单片机5进行分析作业,当分析障碍物对车辆造成威胁时,通过激光测量仪8对障碍物进行测量并将数据传递至开源
单片机5进行再次的分析,当分析的结果确实对车辆造成危险时,通过报警器6进行报警作业,并通过无线收发器4将分析的结果传递至车辆内部,从而使司机进行有效的避让作业,当车身的震动比较剧烈时,车身的颠簸产生的作用力经过真空吸盘2传递至固定板9和支柱10并通过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3的伸缩对作用力进行初步的减震作业,通过滑板12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连接件15、连接杆16、第二连接件17和夹板18后通过第七弹簧19对其进行再次的减震作业,从而保障底座1顶端的零部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1、真空吸盘2、无线收发器4、开源单片机5、报警器6、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和激光测量仪8均与已经公开的专利:cn2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4665第七弹簧19u为同一型号,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