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顶封模具及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9:11: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顶封模具,其用于热封极耳胶(4)与铝塑膜(3),所述极耳胶(4)沿第一方向包覆在极耳(1)上,所述极耳(1)在第二方向的一端设置在电芯本体(2)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2)的方向外延,所述电芯本体(2)设置在相对粘合的两片铝塑膜(3)之间,且所述极耳胶(4)上未粘设在所述极耳(1)上的两端均形成有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结构(42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模具包括:两个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封头(5),所述封头(5)上朝向所述铝塑膜(3)的一侧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51)和两个第二平面(52),所述第二平面(52)位于所述封头(5)的端部,所述第一平面(51)与所述第二平面(52)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51),所述第二平面(52)更靠近所述铝塑膜(3)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面(51)与两个所述第二平面(52)之间均设置有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斜面结构(53),且多个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与多个所述第一斜面结构(42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封头(5)用于分别抵压两片所述铝塑膜(3)时,一个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与一个所述第一斜面结构(421)相贴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极耳(1)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极耳(1)的长度方向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52)的倾斜角为0
°‑
90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且远离所述第一平面(51)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52)的倾斜程度逐渐减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52)的倾斜角之差为5
°‑
1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铝塑膜(3)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有封装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封头(5)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封装区域的长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51)与所述第二平面(52)之间的相对距离为0.05mm-1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面(51)的尺寸等于所述极耳(1)的尺寸。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51)与每个所述第二平面(52)之间的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的数量设置有2-5个。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封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平面(51)与一个所述第二平面(52)之间的多个所述第二斜面结构(53)的长度为所述极耳(1)长度的10%-30%。10.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封模具进行顶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顶封模具及软包电池。顶封模具包括:两个相对且对称设置的封头,封头上朝向铝塑膜的一侧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和两个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位于封头的端部,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相对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更靠近铝塑膜设置,且第一平面与两个第二平面之间均设置有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斜面结构,且多个第二斜面结构与多个第一斜面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封头用于分别抵压两片铝塑膜时,一个第二斜面结构与一个第一斜面结构相贴合。该顶封模具能够使铝塑膜与极耳胶上的各个第一斜面结构之间的粘合较为紧密。各个第一斜面结构之间的粘合较为紧密。各个第一斜面结构之间的粘合较为紧密。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 冯玉川 覃青波 李清晖 王明辉 何泓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春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