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急诊抢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9:0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抢救担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抢救担架。


背景技术:

2.急救担架用于搬运伤员和病人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确保人员被及时运送,提供最安全的体位,避免二次损伤,担架的种类较多,可分为软担架和硬担架,硬担架用于救援脊柱受伤的患者,同时还分为担架车、折叠担架、铲式担架、吊篮担架、楼梯担架、充气担架、简易担架等等不同类别。
3.公开号为cn207101438u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和拆卸的医疗急救担架,虽然实现了对担架自身担架杆的组装和拆卸功能,但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对担架进行抬起的两个工作人员如果身高差别较大的情况下,从两端对担架抬起运输的过程中,会比较吃力,且担架会发生倾斜,对患者的舒适度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抢救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抢救担架,包括两个上担架杆,所述上担架杆底部设置有下担架杆,所述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
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框,所述移动框设置于框体内部,所述移动框贯穿框体前侧壁,所述移动框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移动框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移动框前侧壁并与移动框转动连接,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条形板,所述移动框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条形板贯穿通槽并与通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条形板并与条形板通过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之间设置有底布,所述底布两侧分别与两个上担架杆和两个下担架杆一侧固定连接,底布为患者提供支撑。
8.优选的,所述移动框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第一螺纹杆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分别贯穿矩形板和条形板,竖杆贯穿矩形板后可以对移动框提供限位。
9.优选的,其中一个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贯穿另一个上担架杆和另一个下担架杆并分别与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出套筒外部并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转动后可以在套筒内部移动。
10.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上担架杆内部,所述转轴延伸出上担架杆外部,且转轴两端分别延伸入下担架杆内部并与下担架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端延伸出下担架杆外部,且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通过转轴,可以使上担架杆底
部在下担架杆顶部壁内部转动。
11.优选的,所述下担架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所述上担架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底部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依次贯穿第一矩形块和辅助板,且l形板顶部延伸入第二矩形块内部,第二矩形块可以对l形板顶部提供支撑限位。
12.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块一侧设置有定位栓,所述定位栓延伸入第二矩形块内部并与第二矩形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栓贯穿l形板,定位栓贯穿l形板后可以对l形板进行限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抢救担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一种急诊抢救担架,通过调节机构的设计,当需要根据两个工作人员的身高差异进行调节握把高度时,则转动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与条形板通过螺纹连接,所以当第一螺纹杆转动时,第一螺纹杆进行上下移动,则第一螺纹杆带动移动框移动,握把高度调节完成,有利于保持担架在救援过程中的平稳度,且相对于身高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倾斜搬运,更加省力。
15.2、一种急诊抢救担架,通过折叠机构的设计,在需要将本装置进行收纳时,当l形板被抽离至辅助板外部后,辅助板不再得到限位,随后将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之间进行折叠,在折叠完成后,转动第二转动板,上担架杆和下担架杆之间的距离得以调节至最短,从而在收纳时,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有利于本装置的储存和运输携带。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19.图3框体的翻转剖视图;
20.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21.图中:1、上担架杆;2、下担架杆;3、框体;4、调节机构;41、移动框;42、握把;43、第一螺纹杆;44、条形板;45、通槽;46、底布;47、矩形板;48、第一转动板;49、竖杆;491、套筒;492、第二螺纹杆;493、第二转动板;5、折叠机构;51、转轴;52、辅助板;53、第一矩形块;54、第二矩形块;55、l形板;56、定位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4.实施例一
25.结合图1至图4,一种急诊抢救担架,包括两个上担架杆1,上担架杆1底部设置有下担架杆2,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上均固定连接有框体3,框体3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4,
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5。
26.调节机构4包括移动框41,移动框41设置于框体3内部,移动框41贯穿框体3前侧壁,移动框41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42,移动框41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3,第一螺纹杆43贯穿移动框41前侧壁并与移动框41转动连接,框体3内部固定连接有条形板44,移动框41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槽45,条形板44贯穿通槽45并与通槽45相匹配,第一螺纹杆43贯穿条形板44并与条形板44通过螺纹连接。
27.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之间设置有底布46,底布46两侧分别与两个上担架杆1和两个下担架杆2一侧固定连接,移动框4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7,第一螺纹杆43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48,框体3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49,竖杆49分别贯穿矩形板47和条形板44,其中一个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筒491,套筒491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492,两个第二螺纹杆492分别贯穿另一个上担架杆1和另一个下担架杆2并分别与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49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493,第二螺纹杆492延伸出套筒491外部并与套筒491通过螺纹连接。
28.当需要根据两个工作人员的身高差异进行调节握把42高度时,则转动第一转动板48,第一转动板48带动第一螺纹杆43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43与条形板44通过螺纹连接,所以当第一螺纹杆43转动时,第一螺纹杆43进行上下移动,则第一螺纹杆43带动移动框41移动,握把42高度调节完成,有利于保持担架在救援过程中的平稳度,且相对于身高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倾斜搬运,更加省力。
29.实施例二
30.参阅图1-4,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折叠机构5包括转轴51,转轴51固定连接于上担架杆1内部,转轴51延伸出上担架杆1外部,且转轴51两端分别延伸入下担架杆2内部并与下担架杆2转动连接,转轴51一端延伸出下担架杆2外部,且转轴51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52,下担架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53,上担架杆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54,第一矩形块53底部设置有l形板55,l形板55依次贯穿第一矩形块53和辅助板52,且l形板55顶部延伸入第二矩形块54内部,第二矩形块54一侧设置有定位栓56,定位栓56延伸入第二矩形块54内部并与第二矩形块54通过螺纹连接,定位栓56贯穿l形板55。
3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当需要根据两个工作人员的身高差异进行调节握把42高度时,则转动第一转动板48,第一转动板48带动第一螺纹杆43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43与条形板44通过螺纹连接,所以当第一螺纹杆43转动时,第一螺纹杆43进行上下移动,则第一螺纹杆43带动移动框41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握把42高度调节完成,有利于保持担架在救援过程中的平稳度,且相对于身高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进行倾斜搬运,更加省力;
32.在需要将本装置进行收纳时,首先转动定位栓56,定位栓56转动后进行移动,当定位栓56移动出l形板55外部后,可直接将l形板55向底部抽出,当l形板55被抽离至辅助板52外部后,辅助板52不再得到限位,随后将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之间进行折叠,则上担架杆1可通过转轴51在下担架杆2内部转动而进行翻转,最终实现折叠目的,在折叠完成后,转动第二转动板493,第二转动板493带动第二螺纹杆492转动,第二螺纹杆492转动后在套筒491内部移动,第二螺纹杆492带动一侧的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移动,则当第二螺纹杆492完全移动至套筒491内部后,上担架杆1和下担架杆2之间的距离得以调节至最短,从而在收纳
时,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有利于本装置的储存和运输携带,且通过以上原理可知,重复以上相反步骤即可实现对本装置的重新伸展开来,从而投入使用,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有利于快速上手操作。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