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8:07: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生产塑料薄膜时,成卷前,需在薄膜表面进行涂硅油处理,起到隔离薄膜的作用,使成卷后相邻的薄膜之间互不粘连。生产出的塑料薄膜由若干辊轮输送至涂硅油装置,表面涂覆硅油后,经过卷轮成卷。目前涂硅油装置一般采用喷嘴将硅油直接喷射到薄膜表面。由于喷射孔数量有限,喷射孔附近区域硅油多,远离喷射孔区域硅油少,造成喷涂不均匀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防粘连箱,所述防粘连箱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辊轮,所述防粘连箱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与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联动齿轮,靠近驱动电机一侧的联动齿轮顶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联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同一个联动齿带,所述联动齿带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防粘连箱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刷油板,所述刷油板的上表面与限位滑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框的内壁,所述刷油板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与防粘连箱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粘连箱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油箱。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油箱的内部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油箱内部设置的储油腔相连通。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刷油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四个限位杆,四个限位杆的底端与同一个刷油海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刷油板的下表面与刷油海绵的上表面。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油管,所述油管远离油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刷油海绵的上表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联动齿带、刷油板、滚轮和油泵,当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联动齿轮旋转使联动齿带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滑框带动刷油板往复
滑动,储油箱通过油泵和油管将内部的硅油输送到刷油海绵内,刷油板带动刷油海绵往复滑动,从而将刷油海绵内的硅油均匀的涂在薄膜表面,减少对硅油的消耗,提高不粘连效果,进而提高薄膜的产品质量;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滚轮,利用滚轮与防粘连箱的上表面接触,减少了刷油板与防粘连箱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刷油板往复滑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和复位弹簧,在限位杆的限位下和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会使刷油海绵的下表面与薄膜的表面紧密贴合,保证涂油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面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驱动电机放大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的示意图。
16.图中:1、装置主体;2、防粘连箱;3、辊轮;4、安装板;5、驱动电机;6、联动齿轮;7、联动齿带;8、限位块;9、刷油板;10、限位滑框;11、滚轮;12、储油箱;13、油泵;14、油管;15、刷油海绵;16、限位杆;1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粘连箱2,防粘连箱2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辊轮3,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与安装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板4的上表面与驱动电机5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板4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联动齿轮6,靠近驱动电机5一侧的联动齿轮6顶端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联动齿轮6的外表面啮合有同一个联动齿带7,联动齿带7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块8,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刷油板9,刷油板9的上表面与限位滑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块8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框10的内壁,刷油板9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11,当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联动齿轮6旋转使联动齿带7通过限位块8和限位滑框10带动刷油板9往复滑动,储油箱12通过油泵13和油管14将内部的硅油输送到刷油海绵15内,刷油板9带动刷油海绵15往复滑动,从而将刷油海绵15内的硅油均匀的涂在薄膜表面,减少对硅油的消耗,提高不粘连效果,进而提高薄膜的产品质量。
20.具体的,如图2所示,滚轮11的外表面与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防粘连箱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油箱12,储油箱12的内部设置有油泵13,油泵13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油箱12内部设置的储油腔相连通,刷油板9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四个限位杆16,四个限位杆16的底端与同一个刷油海绵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滚轮11,利用滚轮11与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接触,减少了刷油板9与防粘连箱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刷油板9往复滑动的稳定性。
21.具体的,如图3所示,限位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刷油板9的下表面与刷油海绵15的上表面,油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油管14,油管14远离油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刷油海绵15的上表面,通过设置有限位杆16和复位弹簧17,在限位杆16的限位下和复位弹簧17的反作用力下会使刷油海绵15的下表面与薄膜的表面紧密贴合,保证涂油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联动齿轮6旋转使联动齿带7通过限位块8和限位滑框10带动刷油板9往复滑动,储油箱12通过油泵13和油管14将内部的硅油输送到刷油海绵15内,刷油板9带动刷油海绵15往复滑动,从而将刷油海绵15内的硅油均匀的涂在薄膜表面。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粘连箱(2),所述防粘连箱(2)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辊轮(3),所述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与安装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的上表面与驱动电机(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联动齿轮(6),靠近驱动电机(5)一侧的联动齿轮(6)顶端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联动齿轮(6)的外表面啮合有同一个联动齿带(7),所述联动齿带(7)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刷油板(9),所述刷油板(9)的上表面与限位滑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8)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框(10)的内壁,所述刷油板(9)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的外表面与防粘连箱(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粘连箱(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油箱(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12)的内部设置有油泵(13),所述油泵(13)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油箱(12)内部设置的储油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油板(9)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四个限位杆(16),四个限位杆(16)的底端与同一个刷油海绵(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刷油板(9)的下表面与刷油海绵(15)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油管(14),所述油管(14)远离油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刷油海绵(15)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的装置,属于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防粘连箱,所述防粘连箱内壁的正面与内壁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三个辊轮,所述防粘连箱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与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滚轮和油泵,当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联动齿轮旋转使联动齿带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滑框带动刷油板往复滑动,储油箱通过油泵和油管将内部的硅油输送到刷油海绵内,刷油板带动刷油海绵往复滑动,从而将刷油海绵内的硅油均匀的涂在薄膜表面,减少对硅油的消耗,提高不粘连效果,进而提高薄膜的产品质量。的产品质量。的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文 郑荣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森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