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1:23: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带液氮冷屏的液氢超导管道依次连接的超导能源管道系统起始站a、超导能源管道系统中续站b和超导能源管道系统终点站c,所述带液氮冷屏的液氢超导管道包括液氢输送管道、液氮冷屏层、外部保冷层和设置在液氢输送管道内部的超导电缆组,在液氢输送管道外部分段设置有液氮冷屏层,每段液氮冷屏的底部和顶部分别通过管道接入液氮供应管道和氮气回收管道,所述氮气回收管道通过管道连接氮气再液化装置,氮气再液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液氮供应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能源管道系统起始站a包括第一电力接入整流站、第一常温电缆组、第一低温电缆组、第一转换接头、第一液氢储罐、电解水装置、氢气液化装置、第一超导电缆组和第一液氢输送管道,其中:所述第一电力接入整流站、第一常温电缆组、第一低温电缆组、第一转换接头、第一超导电缆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力接入整流站、电解水装置、氢气液化装置、第一液氢储罐、第一液氢输送管道依次连接;第一低温电缆组、第一转换接头、第一超导电缆组设置在第一液氢储罐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能源管道系统中续站b包括第二液氢储罐、第二转换接头、第二低温电缆组、第二常温电缆组、第二电力接入整流站、第三常温电缆组、第三低温电缆组、第三转换接头、第三液氢储罐、第二超导电缆组、第二液氢输送管道,其中:第二转换接头、第二低温电缆组、第二常温电缆组、第二电力接入整流站、第三常温电缆组、第三低温电缆组、第三转换接头、第二超导电缆组依次连接,第二转换接头、第二低温电缆组设置在第二液氢储罐中,第三低温电缆组、第三转换接头、第二超导电缆组设置在第三液氢储罐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氢储罐的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与氢气再液化装置连接,氢气再液化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三液氢储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氢储罐的液相通过管道与液氢泵连接,液氢泵通过管道与第三液氢储罐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能源管道系统终点站c包括第二超导电缆组、第二液氢输送管道、第四液氢储罐、第四转换接头、第四低温电缆组、第四常温电缆组、电力接出逆变站、液氢增压装车设施、氢气加热增压装置、氢气发电装置,其中:第二超导电缆组、第四转换接头、第四低温电缆组、第四常温电缆组、电力接出逆变站依次连接,第二超导电缆组、第四转换接头、第四低温电缆组设置在第四液氢储罐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液氢储罐的气相通过管道与氢气加热增压装置连接,氢气加热增压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与氢气发电装置、电力接出逆变站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液氢储罐的液相通过管道与液氢增压装车设施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液氢输送管道内部设置有三角形的支撑滑轮组,在支撑滑轮组上架设超导电缆,在液氢
输送管道和液氮冷屏层之间设置内部绝热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能源管道系统中续站b由结构完全相同的中续站b1、b2、
……
b
n
依次串联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液氮冷屏的直流超导液氢能源管道系统,包括通过带液氮冷屏的液氢超导管道依次连接的超导能源管道系统起始站A、超导能源管道系统中续站B和超导能源管道系统终点站C,所述带液氮冷屏的液氢超导管道包括液氢输送管道、液氮冷屏层、外部保冷层和设置在液氢输送管道内部的超导电缆组,在液氢输送管道外部分段设置有液氮冷屏,每段液氮冷屏的底部和顶部分别通过管道接入液氮供应管道和氮气回收管道。本实用新型能应用于大型新能源基地进行直流超导输送电力,富裕的电力可以用于电解水制氢,制成的氢气通过液化后可以提供实现超导的低温环境,进而整个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传输、氢电协同互补等优势。同互补等优势。同互补等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秦博宇 廖勇 吴秋伟 刘清友 王国荣 张谦君 王艳 胡一凡 朱海燕 敬佳佳 刘武 董立臣 陈石义 张琳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精智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