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0:3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过程中,一般需采用保温板对建筑墙体进行防护,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
3.建筑保温墙板可以有效的对室内进行保温,但是建筑保温墙板的安装和拆卸不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建筑保温墙板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包括墙体和安装在墙体上的第一保温板,所述墙体上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一保温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底部与支撑板接触;所述第一保温板远离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第一保温板的底壁连通,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容纳槽插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保温板进行安装时,将第一保温板放到支撑板上,使支撑板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支撑,并且使限位板插入到容纳槽中,从而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支撑和固定,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拆卸时,先将限位板与支撑板分离,之后将第一保温板从支撑板上取下,第一保温板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
8.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管贯穿限位板并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通过锁紧螺栓与支撑板固定,便于对限位板进行安装和拆卸。
10.可选的,所述墙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插接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所述安装板靠近第一保温板的侧壁与所述墙体靠近所述第一保温板的侧壁平齐,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设置有沉头螺栓,所述沉头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墙体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保温板安装时,先对安装板进行安装,将保温板放入到容纳槽中,之后通过沉头螺栓将安装板与墙体固定,安装板靠近第一保温板的侧壁与墙体靠近第一保温板的侧壁平齐,不影响第一保温板下方的保温板安装。
12.可选的,所述墙体靠近所述第一保温板的一端固定有插杆,所述第一保温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杆插接的插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保温板进行安装时,使插杆与插孔对齐,之后将插杆和插孔插接,增加了第一保温板和墙体连接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插杆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中设置有弹簧和抵紧杆,所
述弹簧固定在抵紧杆与所述容纳孔的孔底之间,所述抵紧杆远离弹簧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插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抵紧杆的圆弧形端插接的凹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插入到插孔中时,随着插杆的插入,当抵紧杆的轴线与凹孔的轴线对齐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抵紧杆的圆弧形端抵紧凹孔,当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拆卸时, 用力向远离墙体的方向拉动第一保温板,抵紧杆被压到容纳孔中,抵紧杆增加了墙体与第一保温板的连接强度。
16.可选的,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为圆弧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为圆弧形,圆弧形便于插杆插入到插孔中。
18.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二保温板与所述墙体的安装方式和所述第一保温板与所述墙体的安装方式相同,所述第一保温板远离所述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保温板远离所述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相连通;
19.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内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墙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槽靠近所述墙体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杆插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槽靠近所述墙体的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杆插接的第二连接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保温板安装完成后,将连接块上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插入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使连接块插入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从而增加了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墙体的侧壁上固定有拉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第一保温板或者第二保温板进行拆卸时, 先拉动拉手,将连接块从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取出。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对第一保温板进行安装时,将第一保温板放到支撑板上,使支撑板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支撑,并且使限位板插入到容纳槽中,从而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支撑和固定,对第一保温板进行拆卸时,先将限位板与支撑板分离,之后将第一保温板从支撑板上取下,第一保温板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
25.2.安装板靠近第一保温板的侧壁与墙体靠近第一保温板的侧壁平齐,不影响第一保温板下方的保温板安装;
26.3.当插杆插入到插孔中时,随着插杆的插入,当抵紧杆的轴线与凹孔的轴线对齐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抵紧杆的圆弧形端抵紧凹孔,增加了第一保温板与墙体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体现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体现本技术中安装槽、安装板和支撑板的示意图。
29.图3是体现本技术中插杆和插孔的示意图。
30.图4是体现本技术中连接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安装槽 ;12、插杆;13、容纳孔;131、抵紧杆;132、弹簧;
2、第一保温板;21、容纳槽;22、插孔;221、凹孔;23、第一连接槽;231、第一连接孔;3、安装板;31、沉头孔;32、沉头螺栓;4、支撑板;41限位板;42、锁紧螺栓;5、第二保温板;51、第二连接槽;511、第二连接孔;6、连接块;61、第一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63、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参照图1和图2,建筑保温填充墙包括墙体1,墙体1上安装有第一保温板2,墙体1上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靠近第一保温板2的侧壁与墙体1靠近第一保温板2的侧壁平齐。
34.安装板3上开设有两个沉头孔31,沉头孔31内设置有沉头螺栓32,沉头螺栓32贯穿安装板3并与墙体1螺纹连接。
35.参照图1、图2和图3,安装板3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4,第一保温板2的底部与支撑板4接触,支撑板4位于第一保温板2底部的中间位置,支撑板4对第一保温板2起支撑的作用。
36.第一保温板2远离墙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与第一保温板2的底部连通。支撑板4远离安装板3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容纳槽21插接配合。
37.限位板41远离支撑板4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螺栓42,锁紧螺栓42贯穿限位板41并与支撑板4螺纹连接。墙体1靠近第一保温板2的一侧固定有插杆12,第一保温板2上开设有供插杆12插接的插孔22。
38.对第一保温板2进行安装时,先将安装板3插入到安装槽11中,之后将插杆12与插孔22对齐,使插杆12与插孔22插接,此时支撑板4与第一保温板2的底部接触,支撑板4对第一保温板2进行支撑。然后将限位板41插入到容纳槽21中,并通过锁紧螺栓42将限位板41和支撑板4固定。
39.插杆12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孔13,容纳孔13内设置有抵紧杆131和弹簧132,弹簧132的一端与抵紧杆131固定,弹簧132的另一端与容纳孔13的底壁固定。
40.抵紧杆131远离弹簧132的一端为圆弧形,插孔22的孔壁上开设有凹孔221。抵紧杆131的圆弧形端与凹孔221插接配合。将插杆12插入到插孔22中时,当插杆12的轴线与凹孔221的轴线重合时,抵紧杆131的圆弧形端凸出与容纳孔13的开口处,抵紧杆131的圆弧形端在弹簧132的作用下插入到凹孔221中。抵紧杆131的设置,增加了第一保温板2与墙体1连接的稳定性。
41.参照图4,第一保温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板5,第二保温板5与墙体1的安装方式和第一保温板2与墙体1的安装方式相同。第一保温板2远离墙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3,第二保温远离墙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51,第一连接槽23与第二连接槽51相互连通。第一连接槽23和第二连接槽51内插接有连接块6。
42.连接块6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第一连接槽23靠近墙体1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31,第一连接杆61与第一连接孔231插接配合;第二连接槽51靠近墙体1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1,第二连接杆62与第二连接孔511插接配合。连接块6远离墙体1的一侧固定有拉手63,拉手63便于拉动连接块6。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保温填充墙的实施原理为:对第一保温板2进行安装时,先
将安装板3与墙体1固定,之后将第一保温板2放到支撑板4上并且使插杆12插入到插孔22中,然后将限位板41插入到容纳槽21中,并且将限位板41与支撑板4固定;
44.之后对第二保温板5进行安装,将第二保温板5安装完成后,将连接块6放入到第一连接槽23和第二连接槽51中,并且使第一连接杆61插入到第一连接孔231中,第二连接杆62插入到第二连接孔511中。
45.对第一保温板2进行拆卸时,先将连接取下,之后拧松锁紧螺栓42,将限位板41取下,然后向外拉动第一保温板2,使第一保温板2与墙体1脱离。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