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1 23:23: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3.钢结构适于承受冲击和动力荷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现有的钢结构之间在采用螺栓连接时,且预先在连接位置开设安装孔,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使钢结构之间的安装孔位置不一致,使螺栓无法便捷的穿过钢结构之间的安装孔,需不断的调整钢结构的位置,使安装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并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钢结构之间在采用螺栓连接时,且预先在连接位置开设安装孔,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使钢结构之间的安装孔位置不一致,使螺栓无法便捷的穿过钢结构之间的安装孔,需不断的调整钢结构的位置,使安装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并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影响安装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包括钢柱,所述钢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梁,所述钢柱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内壁与钢梁的表面接触,所述接触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靠近钢柱的一侧与钢柱紧密接触;
6.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加强筋和定位板,所述固定板与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靠近固定板和定位板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板和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靠近定位板和固定板的一侧分别与定位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内壁与钢梁的表面接触。
7.为了达到对接触板安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连接杆、第一连接板和气缸,所述安装板与接触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贯穿安装板的内部并延伸至接触板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与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右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左侧与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8.为了达到便于定位机构安装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的表面与固定板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开设有与燕尾块配合使用的燕尾槽,所述燕尾块的数量为若干个。
9.为了达到使定位机构与接触板固定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左侧延伸至接触板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栓的数量为四个,且活动连接在固定板内部的四角,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接触板固定连接。
10.为了达到便于安装机构与接触板活动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右侧与接触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连接在接触板内部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贯穿孔。
11.为了达到对两个连接板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底部和顶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贯穿有两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靠近接触板的一侧延伸至接触板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栓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二螺栓配合使用的螺纹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新型抗震钢结构,在使钢柱与钢梁安装连接前,将两个接触板安装在钢柱的表面,并通过安装机构,使接触板和钢柱紧密接触,将接触板紧固在钢柱的表面,在将固定板安装在接触板上,再将钢梁放置在定位板上,使定位板对钢梁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在支撑板和加强筋的作用下,使定位板对钢梁稳定支撑,从而使钢梁钢柱之间的安装孔位置可以保持在同一位置,便于将钢梁与钢柱进行连接,减小钢梁位置的调整,使安装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抗震钢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柱和钢梁的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板的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结构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板的剖视图。
19.图中,1、钢柱;2、定位机构;201、固定板;202、支撑板;203、加强筋;204、定位板;3、安装机构;301、安装板;302、连接杆;303、第一连接板;304、气缸;4、连接座;5、钢梁;6、接触板;7、燕尾块;8、燕尾槽;9、第一螺栓;10、贯穿孔;11、第二连接板;12、第二螺栓;13、通孔;14、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包括钢柱1,钢柱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钢梁5,钢柱1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接触板6,接触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的内壁与钢梁5的表面接触,接触板6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安装机构3,安装机构3靠近钢柱1的一侧与钢柱1紧密接触;
23.定位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支撑板202、加强筋203和定位板204,固定板201与接触板6固定连接,支撑板202靠近固定板201和定位板204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板201和定位板204固定连接,加强筋203靠近定位板204和固定板201的一侧分别与定位板204和固定板201固定连接,定位板204的内壁与钢梁5的表面接触。
24.在本实施例中:在使钢柱1与钢梁5安装连接前,将两个接触板6安装在钢柱1的表面,并通过安装机构3,使接触板6和钢柱1紧密接触,将接触板6紧固在钢柱1的表面,在将固定板201安装在接触板6上,再将钢梁5放置在定位板204上,使定位板204对钢梁5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在支撑板202和加强筋203的作用下,使定位板204对钢梁5稳定支撑,从而使钢梁5钢柱1之间的安装孔位置可以保持在同一位置,便于将钢梁5与钢柱1进行连接,减小钢梁5位置的调整,使安装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机构3包括安装板301、连接杆302、第一连接板303和气缸304,安装板301与接触板6活动连接,连接杆302贯穿安装板301的内部并延伸至接触板6的内部,第一连接板303的右侧与连接杆302的左侧固定连接,气缸304的右侧与安装板301固定连接,气缸304的左侧与第一连接板303的右侧固定连接。
26.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接触板6安装在钢柱1上时,通过气缸304工作,使气缸304推动第一连接板303移动,第一连接板303又会带动连接杆302在安装板301的内部移动并带动接触板6向钢柱1的方向移动,直至使安装板301和接触板6与钢柱1紧密接触为止,从而可以便于将定位机构2安装在使用位置,并且在钢梁5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拆卸,进行其他钢梁5的定位安装工作,进行循环使用。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接触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7,燕尾块7的表面与固定板201的内壁活动接触,固定板201的左侧开设有与燕尾块7配合使用的燕尾槽8,燕尾块7的数量为若干个。
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燕尾块7,可以便于将固定板201安装在接触板6的右侧,通过设置燕尾槽8,可以便于固定板201与燕尾块7接触并使固定板201移动至接触板6上。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固定板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栓9,第一螺栓9的左侧延伸至接触板6的内部,第一螺栓9的数量为四个,且活动连接在固定板201内部的四角,固定板201通过第一螺栓9与接触板6固定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螺栓9,通过第一螺栓9的穿过固定板201的内部,并进入接触板6内,可以将固定板201与接触板6安装,将固定板201固定在使用位置,通过将第一螺栓9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并活动连接在固定板201内部的四角,可以对固定板201的安装强度提升,加强固定板201的稳固性。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连接杆302的右侧与接触板6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302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连接在接触板6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安装板301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02配合使用的贯穿孔10。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贯穿孔10,可以便于连接杆302的左侧穿过安装板301的内部,并便于连接杆302在安装板301的内部移动。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接触板6的底部和顶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1的内部贯穿有两个第二螺栓12,第二螺栓12靠近接触板6的一侧延伸至接触板6的内部,第二连接板1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2配合使用的通孔13,接触板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2配合使用的螺纹槽14。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11和第二螺栓12,可以使两个接触板6进行连接,使两个接触板6之间形成整体,并可以将接触板6从钢柱1上拆卸下来,进行其他钢梁5的安装工作,通过设置通孔13和螺纹槽14,可以便于第二螺栓12穿过第二连接板11进入接触板6的内部,对接触板6进行固定。
35.工作原理:首先,在使钢柱1与钢梁5安装连接前,将两个接触板6安装在钢柱1的表面,使第二螺栓12穿过第二连接板11内部的通孔13并进入接触板6内部的螺纹槽14内,使两个接触板6形成整体,然后通过气缸304工作,使气缸304推动第一连接板303移动,第一连接板303又会带动连接杆302在安装板301的内部移动并带动接触板6向钢柱1的方向移动,直至使安装板301和接触板6与钢柱1紧密接触为止,将接触板6紧固在钢柱1的表面,随后通过固定板201在燕尾块7的表面移动至接触板6上,再通第一螺栓9将固定板201与接触板6紧固,最后将钢梁5放置在定位板204上,使定位板204对钢梁5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在支撑板202和加强筋203的作用下,使定位板204对钢梁5稳定支撑,从而使钢梁5钢柱1之间的安装孔位置可以保持在同一位置。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