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拆卸预留管道的制作方法

2022-11-11 19:0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拆卸管道预留孔洞模板。


背景技术:

2.现代的高层建筑都安装有大量管道,如给排水、燃气、消防管道等,为了安装方便,在现浇混凝土顶板结构施工时,往往需要留置许多管道预留洞口,特别是高层建筑中的顶板预留洞口较多,洞口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管道安装质量。施工中一般采用木模板或普通管道进行预留,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木模板或普通管道容易粘连,导致混凝土终凝并达到拆模强度后,拆卸预留的木模板或是管道十分困难,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且在套管拆除时容易导致混凝土不同程度破坏,形成缺棱掉角现象,在后期安装完毕后,给管道周边封堵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可拆卸、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混凝土进入的预留管道。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可拆卸预留管道,包括:套管主体,套管主体为上下敞口的中空钢管;上盖体,所述上盖体设置所述套管主体的上端,上盖体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下盖体,所述下盖体套接在所述套管主体内部下端,下盖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塑料壳,所述塑料壳覆盖在套管主体的侧壁外侧和下盖体下端;螺杆,螺杆上同轴设有限位块,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通孔和塑料壳,并通过限位块将下盖体和塑料壳压紧固定,所述螺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混凝土模板固定的自攻螺丝。
6.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壳的材质为pvc塑料,塑料壳的厚度为0.3mm~0.5mm。
7.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主体和上盖体上设有卡槽结构,套管主体和上盖体通过卡槽结构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主体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壁开设有沿外壁延伸的第一卡槽,两个第一凸台之间有两个对称的凹坑;上盖体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宽度小于凹坑的宽度,第二凸台的内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形成卡槽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为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通过设置在螺杆上的螺纹与所述螺杆可拆卸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与螺杆垂直的手柄。
11.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上端固定有两个耳板,所述两个耳板上均开设有起重孔。
12.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管主体的外径。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一、本实用新型在套管主体的外套设一层塑料壳,塑料壳与混凝土直接接触,隔绝
了混凝土与套管主体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了混凝土与套管主体的粘连,使得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套管主体的拆除会更加容易,拆除套管主体又可以投入到其他浇筑施工过程,提高了周转的效率,减少了拆除时间,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塑料壳可以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进入套管主体的底部或是内部,从而提高了预留孔的质量;而塑料壳为一次性的,相较于套管主体更容易剥离,并且在管道安装前塑料壳也可对预留的孔洞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15.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自攻螺丝对下盖板进行固定和定位,下盖板套接在套管主体并对其形成定位,保证了浇筑过程预留孔的定位准确;上盖体与套管主体可拆卸固定,浇筑完成后,可以通过旋转螺杆直接将套管主体顶出,操作简单,拆除效率高。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主体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体底面立体图。
20.图中:1为套管主体,11为第一凸台,12为第一卡槽,13为凹坑,2为上盖体,21为螺纹孔,22为耳板,23为起重孔,24为第二凸台,25位第二卡槽25,3为下盖体,31为通孔,4为螺杆,41为自攻螺丝,42为限位块,5为塑料壳,9为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2所示,一种可拆卸预留管道,包括,套管主体1、上盖体2、下盖体3、塑料壳5和螺杆4,套管主体1,套管主体1为上下敞口的中空钢管。套管主体1上端可拆卸固定有上盖体2,上盖体2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21。套管主体1下端套接有下盖体3,下盖体3套接在套管主体1内部,下盖体3的外径略小于套管主体1的内径,安装和浇筑过程中,下盖体3对套管主体1形成定位,确保套管主体1的位置以及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下盖体3的中心开设有通孔31。
23.套管主体1的侧壁外侧和下盖体3下端覆盖有塑料壳5,塑料壳5用于隔离混凝土与套管主体1,确保在混凝土终凝后套管主体1可以较为轻松从孔洞中拆除取出。其中,套管主体1的高度以及塑料壳5的覆盖高度h需大于楼板的厚度d,以起到隔离的效果;上盖体2的直径大于套管主体1的外径2-5mm,起到封闭作用。
24.螺杆4的上端可拆卸固定与杆体垂直的手柄,也可以设置成外六方再通过扳手转动,螺杆4上同轴可拆卸的固定有限位块42,螺杆4穿过螺纹孔21、通孔31和塑料壳5,并通过限位块42将下盖体3和塑料壳5压紧固定,螺杆4下端设有用于与混凝土模板固定的自攻螺丝41,本实施例中,自攻螺丝41部位与螺杆4一体成型。其中,限位块42为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内螺纹与设置在螺杆4上的外螺纹配合,通过旋转限位螺母可以调节限位螺母的高度位置。
25.根据实际经验确定,塑料壳5的材质为pvc塑料,塑料壳5的厚度为0.3mm~0.5mm,该厚度下塑料壳不会在浇筑前损坏,后期从混凝土上剥离也较为轻松。
26.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套管主体1和上盖体2上设有卡槽结构,套管主体1和上盖体2通过卡槽结构可拆卸连接。其中套管主体1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凸台11,第一凸台11的外侧壁开设有沿外壁延伸的第一卡槽12,两个第一凸台11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凹坑13;上盖体2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凸台24,第二凸台24的宽度小于凹坑12,第二凸台24的内侧设有第二卡槽25,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25配合形成卡槽结构。另外,上盖体2和套管主体1也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上端”和“下端”指图1所示的工作状态的位置关系。
27.上盖体2上端还固定有两个耳板22,两个耳板22以盖体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可拆卸固定,两个耳板上均开设有起重孔23,如套管主体1卡在混凝土孔内,通过螺杆4无法取出时,可以采用其他装置通过起重孔23将套管主体1取出。
28.工作过程:使用时,将上盖体2安装到套管主体1上端,旋转上盖体2使其与套管主体1固定,将套管主体1和下盖体3连同塑料壳5一同通过螺杆4固定在模板9上,并通过限位块42压紧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继续向下拧紧螺杆4,此时向上的反作用力作用通过螺杆4传递到上盖体2,上盖体2带动套管主体1向上运动,从而取出实现套管主体1和塑料壳5分离,之后反向旋转螺杆4,使前段的自攻螺丝41与混凝土模板9脱离,最后将
29.套管主体1和下盖体3提起即可取出。
30.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