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1:4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2.医用耦合剂是一种由新一代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它的ph值为中性,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干燥,不易酸败,超声显像清晰,粘稠性适宜,无油腻性,探头易于滑动,可湿润皮肤,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润滑性能好,易于展开。
3.如公开号为cn108514686a的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安装架的下端安装有锁紧装置,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挤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固定架上的固定电机,固定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固定架上,固定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固定旋转板,固定旋转板上设置有平面螺纹。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医院使用瓶体耦合剂过程中存在需要人工对瓶体耦合剂进行挤压,瓶体内耦合剂较少时,很难将耦合剂尽数挤出,借助挤压设备对耦合剂瓶体进行处理,缺少相应的固定工具,需要人工借助现有工具进行固定,耦合剂规格不同,需要人工对固定工具进行调节。
4.但是该专利中医用耦合剂的瓶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外部污染物容易进入耦合剂瓶体内对耦合剂造成污染,降低了耦合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超声波显像的清晰度。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医用耦合剂的瓶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外部污染物容易进入耦合剂瓶体内对耦合剂造成污染,降低了耦合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超声波显像的清晰度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包括一侧开口设置的壳体和固定装设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瓶体本体,所述瓶体本体下半部穿过所述支撑板;
8.还包括:
9.防护壳,所述防护壳放置在所述壳体内底壁对应所述瓶体本体的位置,所述防护壳为顶部开口设置,所述防护壳顶部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支撑板底部对应所述第一磁体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为磁性相反设置,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接触时,瓶体本体下半部位于所述防护壳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连接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壳、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连接组件的配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防护壳使瓶体本体下半部被封闭,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瓶体本体,提高了耦合剂的质量和超声波显像清晰度。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引导杆,两个所述引导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两侧内壁,所述引导杆外周面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靠近所述瓶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电热片;
12.所述滑筒周向侧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对应所述滑筒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壳一侧相铰接,当所述防护壳与所述壳体内底壁接触时,所述电热片与所述瓶体本体相接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筒、电热片和连杆的配合,当使用耦合剂时,操作人员向下拉防护壳能够带动电热片运动,最终使电热片与瓶体本体接触,对瓶体本体下半部进行加热,减小耦合剂使患者产生的不适感。
14.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排料组件,所述排料组件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放置板顶部开设有通孔,瓶体本体穿过所述通孔,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放置板下方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转动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架,且所述丝杠外周面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外周面两段螺纹处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瓶体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瓶体本体上半部设置有固定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置板、电机、丝杠、滑块和挤压块的配合,电机工作能够带动两个挤压块相向运动,对瓶体本体进行挤压,使瓶体本体内的耦合剂能够充分的排出,从而减小了医疗成本。
1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转动穿过所述壳体内顶壁,且所述螺纹套顶端延伸至所述壳体上方,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底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顶壁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固定壳滑动穿过所述限位杆,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夹持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螺纹套、固定壳、限位杆和夹持部的配合,能够对瓶体本体上半部进行固定,防止对瓶体本体进行挤压时瓶体本体发生晃动,从而使耦合剂能够被充分的排出,减小了医疗成本。
18.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若干个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顶壁,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若干个所述滑动杆底部共同设置有压板,所述套筒外周面与对应所述滑动杆外周面共同套设有弹簧;
19.所述固定壳相对两内壁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外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对应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压板一侧相铰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筒、弹簧、固定块和联动杆的配合,使得压板向下运动至接触瓶体本体后,两个固定块相向运动,将瓶体本体两侧固定,防止对瓶体本体进行挤压时瓶体本体发生晃动,从而使耦合剂能够被充分的排出,减小了医疗成本。
21.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顶壁设置有若干个电动推杆,若干个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均与所述放置板顶部相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推杆的设置,使得挤压块能够竖直向下运动,对瓶体本体的各个位置进行挤压,从而使耦合剂能够被充分的排出,节约了资源,减小了医疗成本。
23.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杀菌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紫外线杀菌灯的设置,对防护壳内进行消杀,防止瓶体本体的瓶口处产生污染物,从而提高了耦合剂的质量。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瓶体本体,提高了耦合剂的质量和超声波显像清晰度,其具体内容如下;
26.1、设置有防护壳、第一磁体、第二磁体、滑筒、电热片和连杆,通过防护壳、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配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防护壳使瓶体本体下半部被封闭,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瓶体本体,提高了耦合剂的质量和超声波显像清晰度;通过滑筒、电热片和连杆的配合,当使用耦合剂时,操作人员向下拉防护壳能够带动电热片运动,最终使电热片与瓶体本体接触,对瓶体本体下半部进行加热,减小耦合剂使患者产生的不适感;
27.2、设置有放置板、电机、丝杠、滑块和挤压块,通过放置板、电机、丝杠、滑块和挤压块的配合,电机工作能够带动两个挤压块相向运动,对瓶体本体进行挤压,使瓶体本体内的耦合剂能够充分的排出,从而减小了医疗成本。
28.3、设置有螺杆、螺纹套、固定壳、限位杆、套筒、弹簧、固定块和联动杆,通过螺杆、螺纹套、固定壳、限位杆、套筒、弹簧、固定块和联动杆的配合,使得压板向下运动至接触瓶体本体后,两个固定块相向运动,将瓶体本体两侧固定,防止对瓶体本体进行挤压时瓶体本体发生晃动,从而使耦合剂能够被充分的排出,减小了医疗成本,且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瓶体本体进行固定,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31.图3为本发明的正剖图(放置瓶体本体的状态);
32.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放大图;
33.图5为本发明的正剖图(不放置瓶体本体的状态);
34.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的放大图;
35.图7为本发明图5中c处的放大图;
36.图8为本发明的上剖图。
37.图中:1、壳体;2、支撑板;3、瓶体本体;4、防护壳;5、第一磁体;6、第二磁体;7、连接组件;71、引导杆;72、滑筒;73、电热片;74、连杆;8、排料组件;81、放置板;82、通孔;83、支撑架;84、丝杠;85、滑块;86、连接杆;87、挤压块;88、电机;89、固定组件;891、螺纹套;892、螺杆;893、固定壳;894、限位杆;9、夹持部;91、套筒;92、滑动杆;93、压板;94、弹簧;95、横杆;96、固定块;97、联动杆;10、电动推杆;11、紫外线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瓶体耦合剂处理医疗器械,包括一侧开口设置的壳体1和固定装设在壳体1内的支撑板2。壳体1内设有瓶体本体3,瓶体本体3下半部穿过支撑板2。瓶体本体3下半部为倒置的圆锥形设置,能够部分通过支撑板2。
40.壳体1内设置有排料组件8。排料组件8包括放置板81,放置板81设置在壳体1内。放置板81顶部开设有通孔82,瓶体本体3穿过通孔82。不同尺寸的瓶体本体3均不会与通孔82内壁相接触。放置板8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83,放置板81下方设置有丝杠84,丝杠84转动穿过两个支撑架83。
41.丝杠84外周面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杠84外周面两段螺纹处均螺纹连接有滑块85,两个滑块85关于瓶体本体3中心线镜像设置。滑块85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6,连接杆86靠近瓶体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87。放置板8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8,电机88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84传动连接。
42.电机88工作带动丝杠84转动,丝杠84带动两个滑块85相向运动,滑块85带动连接杆86运动,连接杆86带动挤压块87运动,从而使两个挤压块87相向运动,逐渐靠近瓶体本体3。挤压块87接触瓶体本体3后,继续运动,挤压瓶体本体3,使耦合剂从瓶体本体3底部的瓶口排出。
43.壳体1内顶壁设置有若干个电动推杆10,若干个电动推杆10输出端均与放置板81顶部相连接。电动推杆10工作带动放置板81向下运动,放置板81带动挤压块87向下运动,从而使瓶体本体3内的耦合剂更充分的排出。
44.瓶体本体3上半部设置有固定组件89。固定组件89包括螺纹套891,螺纹套891转动穿过壳体1内顶壁,且螺纹套891顶端延伸至壳体1上方。螺纹套891外周面固定设置有转把,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螺纹套891。螺纹套891内螺纹连接有螺杆892,螺杆892底部延伸至壳体1内。
45.螺杆892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893,固定壳893底部为开口设置,固定壳893位于瓶体本体3正上方。壳体1内顶壁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杆894,固定壳893滑动穿过限位杆894,限位杆894防止转动螺纹套891时,螺杆892和固定壳893跟随螺纹套891同步转动。
46.固定壳893内设置有夹持部9。夹持部9包括若干个套筒91,套筒91设置在固定壳893内顶壁。套筒9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92,若干个滑动杆92底部共同设置有压板93,套筒91外周面与对应滑动杆92外周面共同套设有弹簧94。
47.固定壳893相对两内壁均设置有横杆95,横杆95外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块96。固定块96一侧铰接有联动杆97,联动杆97远离对应固定块96的一端与压板93一侧相铰接。
48.安装瓶体本体3时,将瓶体本体3放置在支撑板2上,然后转动螺纹套891,螺纹套891带动螺杆892向下运动,螺杆892带动固定壳893向下运动,固定壳893向下运动时,压板93首先接触到瓶体本体3的顶部,然后固定壳893继续向下运动,弹簧94被压缩,压板93相对于横杆9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联动杆97运动,联动杆97带动固定块96运动,直至固定块96与瓶体本体3相接触并夹紧瓶体本体3,松开螺纹套891。
49.瓶体本体3下半部为软质材料设置,能够挤压产生形变,瓶体本体3的上半部硬度较高,固定块96不会使瓶体本体3上半部产生形变,且弹簧94的弹力不会使瓶体本体3的竖直方向发生弯曲。
50.还包括防护壳4,防护壳4放置在壳体1内底壁对应瓶体本体3的位置,防护壳4为顶
部开口设置。防护壳4内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杀菌灯11,紫外线杀菌灯11对防护壳4内进行消杀,防止瓶体本体3的瓶口处产生污染物,从而提高了耦合剂的质量。
51.防护壳4顶部设置有第一磁体5,支撑板2底部对应第一磁体5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6,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为磁性相反设置。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均为环形设置,且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接触时,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之间的吸引力大于防护壳4的重力。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接触且防护壳4没有受到外部作用力时,防护壳4不会掉落。当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接触时,瓶体本体3下半部位于防护壳4内。
52.壳体1内设置有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包括两个引导杆71,两个引导杆71分别设置在壳体1相对两侧内壁,且防护壳4向上运动时不会接触到引导杆71。引导杆71外周面滑动连接有滑筒72,滑筒72靠近瓶体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电热片73,电热片73能够滑动穿过对应引导杆71。电热片73发热能够对瓶体本体3进行热传递,使瓶体本体3内的耦合剂的温度升高,防止低温耦合剂对患者造成不适。
53.滑筒72周向侧铰接有连杆74,连杆74远离对应滑筒72的一端与防护壳4一侧相铰接。当防护壳4与壳体1内底壁接触时,电热片73与瓶体本体3相接触。
54.在使用耦合剂时,操作人员向下拉防护壳4,防护壳4运动带动连杆74运动,连杆74带动滑筒72滑动,滑筒72带动电热片73运动,当防护壳4向下运动至与壳体1内底壁接触时,防护壳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静止,电热片73与瓶体本体3接触,对耦合剂进行加热。当不使用耦合剂时,操作人员向上提防护壳4,电热片73朝向远离瓶体本体3的方向运动,且电热片73不会与防护壳4相干涉。直至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接触,将瓶体本体3下半部遮住,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瓶体本体3。
55.工作原理:
56.安装瓶体本体3时,将瓶体本体3放置在支撑板2上,然后转动螺纹套891,螺纹套891带动螺杆892向下运动,螺杆892带动固定壳893向下运动,固定壳893向下运动时,压板93首先接触到瓶体本体3的顶部,然后固定壳893继续向下运动,弹簧94被压缩,压板93相对于横杆9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联动杆97运动,联动杆97带动固定块96运动,直至固定块96与瓶体本体3相接触并夹紧瓶体本体3,松开螺纹套891。
57.在使用耦合剂时,操作人员向下拉防护壳4,防护壳4运动带动连杆74运动,连杆74带动滑筒72滑动,滑筒72带动电热片73运动,当防护壳4向下运动至与壳体1内底壁接触时,防护壳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静止,电热片73与瓶体本体3接触,对耦合剂进行加热。然后启动电机88,电机88工作带动丝杠84转动,丝杠84带动两个滑块85相向运动,滑块85带动连接杆86运动,连接杆86带动挤压块87运动,从而使两个挤压块87相向运动,逐渐靠近瓶体本体3。挤压块87接触瓶体本体3后,继续运动,挤压瓶体本体3,使耦合剂从瓶体本体3底部的瓶口排出。
58.当瓶体本体3内耦合剂较少时,启动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10工作带动放置板81向下运动,放置板81带动挤压块87向下运动,从而使瓶体本体3内的耦合剂更充分的排出。
59.当不使用耦合剂时,操作人员向上提防护壳4,电热片73朝向远离瓶体本体3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接触,将瓶体本体3下半部遮住,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瓶体本体3。
6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6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