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1:19: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和安装在所述支撑主体内部的中冷器部分(a)和热交换器部分(b),所述支撑主体上设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以及与所述介质通道联通的冷却介质流入口(5)和冷却介质流出口(6);所述冷却介质流入口(5)位于所述支撑主体靠近所述中冷器部分(a)的位置,所述冷却介质流出口(6)位于所述支撑主体靠近所述热交换器部分(b)的位置;所述支撑主体上还设有供所述冷却介质按照目标流量流出所述介质通道的旁通通道和控制阀(c),所述旁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介质通道联通,另一端与所述控制阀(c)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中冷器部分(a)的中冷器容纳部和用于放置所述热交换器部分(b)的热交换器容纳部,所述中冷器容纳部与所述热交换器容纳部之间通过隔板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容纳部上还设有供压缩空气流入至所述中冷器部分(a)的压缩空气入口(1),以及供所述压缩空气从所述中冷器部分(a)流出的压缩空气出口(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1)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口(2)分别位于所述中冷器容纳部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容纳部的顶部还设有供冷却液流入至所述热交换器部分(b)的冷却液入口(3),以及供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热交换器部分(b)流出的冷却液出口(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入口(3)和所述冷却液出口(4)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器容纳部的顶部左右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通道和所述控制阀(c)位于所述热交换器容纳部上靠近所述中冷器容纳部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为一体铸造而成的支撑主体。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流经所述中冷器部分(a)后的压缩空气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热交换器部分(b)后的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部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c)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控制阀(c)的开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件的第一检测温度,并与压缩空气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计算出需要流经所述中冷器部分(a)的冷却介质的第一流量;实时获取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件的第二检测温度,并与冷却液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计算出需要流经所述热交换器部分(b)的冷却介质的第二流量;确定所述第一流量与所述第二流量的差值作为所述控制阀(c)的目标流量,并根据所述控制阀(c)的目标流量控制所述控制阀(c)的开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安装在支撑主体内部的中冷器部分和热交换器部分,支撑主体上设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以及与介质通道联通的冷却介质流入口和冷却介质流出口;冷却介质流入口位于支撑主体靠近中冷器部分的位置,冷却介质流出口位于支撑主体靠近热交换器部分的位置;支撑主体上还设有供冷却介质按照目标流量流出介质通道的旁通通道和控制阀,旁通通道的一端与介质通道联通,另一端与控制阀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降低漏液风险,精简发动机的布置,方便维修;且可以根据发动机冷却需求,调整流经中冷器部分和热交换器部分的冷却介质流量,优化机体冷却,降低发动机油耗,最大化的释放发动机性能。化的释放发动机性能。化的释放发动机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旺 申浩 周隽钖 张靖 李振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