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清洁设备及回收桶的制作方法

2022-11-02 03:0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回收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各种可移动的清洁设备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例如家庭地面清洗机即为其中一种。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清洗机,通过抽吸功能将污水收集在回收桶内。
3.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清洗机,经常会出现回收桶的容积很大,能够收集的污水量却很少,换句话说,就是回收桶的回收能力差,回收桶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清洁设备及回收桶,以提高回收桶的空间利用率。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6.主机体,所述主机体上设有抽吸单元;
7.回收桶,所述回收桶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所述回收桶包括:
8.桶体,所述桶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吸水口及总出气口,所述桶体内具有多个独立的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分别具有子出气口,每个所述子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总出气口连通;
9.至少一个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分流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及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口分别与一个所述吸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出水口分别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容置腔。
10.可选地,所述吸水口为一个;
11.所述分流结构为一个,所述分流结构具有一个所述进水口。
12.可选地,所述吸水口为多个;
13.所述分流结构为一个,所述分流结构具有多个所述进水口;或者
14.所述分流结构为多个,每个所述分流结构分别具有一个所述进水口;或者
15.所述分流结构为多个,每个所述分流结构分别具有多个所述进水口。
16.可选地,所述分流结构为一个,所述分流结构的各所述出水口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出水口单独对应一个所述容置腔。
17.可选地,所述分流结构为多个,各所述分流结构上的各所述出水口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分流结构上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出水口分别单独对应一个所述容置腔。
18.可选地,所述总出气口设置在所述桶体的顶部的中心区域。
19.可选地,所述桶体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总出气口同心设置。
20.可选地,所述总出气口的外周设置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向所述桶体的内部延伸。
21.可选地,所述分流结构上的所述出水口远离所述桶体的底部及所述总出气口设置。
22.可选地,所述分流结构为与所述桶体一体成型的管状结构。
23.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24.主机体,安装有抽吸单元及回收桶,所述回收桶与所述抽吸单元相连通;
25.所述回收桶,包括:
26.桶体,所述桶体上具有吸水口及总出气口,所述桶体内具有至少两个容置腔,其中,两个容置腔分别具有子出气口,每个所述子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总出气口连通。
27.可选地,至少两个容置腔中,具有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置腔,两个相邻的所述容置腔之间通过通孔相连通。
28.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收桶,包括:
29.桶体,所述桶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吸水口及总出气口,所述桶体内具有多个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分别具有子出气口,每个所述子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总出气口连通;
30.至少一个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分流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及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口分别与一个所述吸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出水口分别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容置腔。
31.可选地,所述容置腔与相邻的所述容置腔之间通过通孔相连通。
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吸水口处总体吸力的情况下,通过在桶体内设置分流结构,以改变污水进入回收桶的方式,同时改变出风的方式,改善吸力不平衡问题,从而减小对回收桶内溶液液面的冲击,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提升回收桶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一种传统的回收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收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9.在实践本发明实施例中,发明人发现,在传统技术中,回收桶的回收能力差,回收桶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40.究其原因在于,对于有吸力作用的回收桶,水气分离方式主要采用吸力配合重力实现,根据液体和气体的质量差,使得液体受重力作用下沉,而气体随吸力电机作用排出。例如,参见图1,图1中所示即为一种传统的回收桶,回收桶的内腔是由分离腔和存储腔组成,分离腔高度越小(实线箭头所指即为分离腔高度),则回收桶的利用率就越高。而出风口
的吸力影响分离腔高度,吸力越小,分离腔高度越小。但是,对于吸水口而言,只有吸水口的吸力越大才能将地面的污水、污物等收集地越干净。此时,吸水口的吸力和出风口的吸力就产生了矛盾点。
41.由此可见,传统回收桶存在以下弊端:电机提供的出风口的吸力需要将污水及污渍收集到回收桶,但是,这样的吸力对回收桶内的水气分离而言太大,以至于分离腔高度较大,从而回收桶的回收能力受到限制。同时,若出风口的吸力太大,水汽容易进入电机,造成电机损坏。
42.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提供一种解决上题的清洁设备及回收桶,以提高回收桶的空间利用率。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收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
4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主机体(主机体图中未示出)及回收桶。
46.其中,主机体上设有抽吸单元(抽吸单元图中未示出)。回收桶安装在主机体上,回收桶包括桶体10及至少一个分流结构20。
47.其中,桶体10上具有至少一个吸水口11及总出气口12。桶体10内具有多个独立的容置腔13,每个容置腔13分别具有子出气口14,每个子出气口14分别与总出气口12连通,总出气口12与抽吸单元连通。分流结构20设置于桶体10内,分流结构20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1及多个出水口22,每个进水口21分别与一个吸水口11连通,每个出水口22分别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包含两个以及大于两个。
48.抽吸单元被配置为在工作时产生负压,使得通过总出气口12为回收桶提供抽吸气流。桶体10上的吸水口11的作用是在进行清洁作业时,通过抽吸气流吸入污水等脏物,吸水口11处的吸力越大就越容易将地面的污水、污物等吸入回收桶,使得地面清洁的越干净。吸水口11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定义吸水口11处的吸力为吸水力。
49.总出气口12的作用是连通抽吸单元,抽吸单元工作时产生负压,总出气口12处产生吸力,进而吸水口11处产生吸水力。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定义总出气口12处的吸力为吸气力。污水等脏物随着抽吸气流进入回收桶内,污水等脏物留在桶体10内,气体通过总出气口12离开桶体10。
50.污水随着抽吸气流进入吸水口11后,可通过与吸水口11连通的进水口21进入分流结构20,经过分流结构20的分流后,从吸水口11进入的一支流体,分成了多个支流,并通过多个出水口22流出,进而流入与多个出水口22对应的多个容置腔13内。容置腔13均为独立的密闭空间,从出水口22流出的流体中,污水等脏物留在容置腔13内,气体通过子出气口14流动至总出气口12,排出容置腔13。
51.参见图1,传统的回收桶中的进水口与出风口是直通的,出风口的吸力直接影响进
水口的吸力,为了保证进水口的吸力的情况下,导致出风口的吸力对于水气分离而言很大,以至于分离腔高度较大,从而回收桶的回收能力受到限制。
52.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吸水口11处的总体吸水力的情况下,通过在桶体10内设置分流结构20,相对改变出水口22的数量,即改变污水进入回收桶的方式,同时,相对改变出风口的数量,通过多个子出气口14实现出风,即改变回收桶内出风的方式,从而改善吸力不平衡问题,从而减小进水对回收桶内溶液液面的冲击,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提升回收桶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多个子出气口14分散了总出气口12的吸气力,可减少回收桶内水汽溢出的现象,减少水汽进入抽吸单元的概率。
53.继续参见图2及图3,下面以吸水口11为两个,容置腔13为四个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实线箭头为水流方向,虚线箭头为气流方向。
54.回收桶具有两个吸水口11,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对桶体10上的吸水口11的位置进行限定,吸水口11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在桶体10的底部、顶部或者桶体10的侧壁上均可,吸水口11的位置并不会影响分流结构20的出水口22的位置。
55.回收桶内划分为四个容置腔13,每个容置腔13分别具有一个独立子出气口14,四个独立的子出气口14与总出气口12连通,或者,总出气口12被分成四个独立的子出气口14。总出气口12与抽吸单元连通,抽吸单元工作时为总出气口12提供总吸力。
56.分流结构20为两个,每个分流结构20分别具有一个进水口21及两个出水口22,每个分流结构20分别通过进水口21与一个吸水口11连接,两个出水口22分别对应与两个容置腔13连通。分流结构20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分流结构20可为管状结构,与桶体10为分体结构,通过热熔等方式与桶体10连接。分流结构20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分流结构20为与桶体10一体成型的管状结构。在制作回收桶时,桶体10与分离结构一体成型,使得桶体10与分流结构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57.在保证吸水口11的吸水力的情况下,吸水口11将污水等脏物随着气流吸入回收桶内,流体经过进水口21进入分流结构20进行分流,从吸水口11进入的一支流体,分成了两个支流,并通过两个出水口22流出至对应的容置腔13内。由于经过分流,两个出水口22处的吸力降低,水流冲击力变小,对容置腔13内的液面冲击降低,使得液面更加平稳。
58.同时,四个容置腔13相互独立,因此,容置腔13的容置腔13布置使得各容置腔13内的吸力互不干扰,从而达到每个容置腔13的吸气力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远小于抽吸单元提供的总吸力,此时,由于吸力作用引起的容置腔13内液体逃逸现象极大缓解,减少水汽进入抽吸单元的概率,容置腔13内的液面也更加平稳,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使得容置腔13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水等物质,便提高了整个回收桶的回收能力。
59.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桶可应用在多种清洁设备中,清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清洗机器人、手持式清洗机、立式清洗机、商用清洗机等。以回收桶应用在手持式清洗机为例,清洗机包括主机体,主机体的一端设有供用户把持的把手,另一端设有地刷组件。主机体上设置有安装腔,回收桶安装在安装腔内。回收桶上的吸水口11与地刷组件的出气口连通,主机体上还设有抽吸单元,抽吸单元工作时产生负压,使得污水通过地刷组件吸入回收桶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桶除了可应用于清洗机上,还可应用于其他设备中,
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60.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吸水口11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相应地,分离结构的数量也可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下面对吸水口11及分流结构20的不同实现方式进行介绍。
61.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吸水口11为一个。回收桶吸取污水等脏物时,仅通过这一个吸水口11进入回收桶。相应地,分流结构20为一个,为匹配连接一个吸水口11,分流结构20具有一个进水口21。分流结构20通过进水口21与吸水口11连接,分流结构20的出水口22为多个,可对应连通多个容置腔13。
62.多个出水口22连通多个容置腔13的方式也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如,分流结构20为一个,分流结构20的各出水口22中,至少一部分出水口22单独对应一个容置腔13。参考图3中所示方式,每个出水口22分别独立对应连通一个容纳腔,这样可相对平均地将污水分配至各个容置腔13,以确保回收桶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再例如,每个容置腔13可对应连通多个出水口22,如分流结构20具有八个出水口22,每两个出水口22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再例如,一部分的出水口22单独对应一个容置腔13,另一部分的多个出水口22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设置,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63.吸水口11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吸水口11为多个。当吸水口11为多个时,分流结构20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
64.分流结构20为一个时,分流结构20具有多个进水口21,每个进水口21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吸水口11,从而多个吸水口11进入的流体,再经过多个出水口22分流至多个容置腔13中。相应地,每个出水口22可独立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也可一个容置腔13对应多个出水口22。
65.吸水口11为多个时,分流结构20也可为多个,每个分流结构20分别具有一个进水口21。此种方式下,每个吸水口11对应连接一个分流结构20,可参考图3中所示方式,回收桶具有两个吸水口11,分流结构20也为两个,每个分流结构20分别具有一个进水口21,每个进水口21与一个吸水口11连接。每个分流结构20分别独立为一个吸水口11进行分流。
66.分流结构20为多个时,多个分流结构20上的多个出水口22连通多个容置腔13的方式也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如,各分流结构20上的各出水口22中,至少一部分分流结构20上的至少一部分出水口22分别单独对应一个容置腔13。参考图3中所示方式,每个分流结构20上具有多个出水口22,每个出水口22可独立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或者,一个容置腔13对应多个出水口22,一个容置腔13对应多个出水口22时,容置腔13可对应一个分流结构20上的多个出水口22,也可对应不同分流结构20上的多个出水口22。再或者,各分流结构20上的各出水口22中,一部分分流结构20上的出水口22分别单独对应一个容置腔13,另一部分分流结构20上的一部分出水口22对应一个容置腔13。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67.吸水口11为多个,分流结构20也为多个时,每个分流结构20分别具有多个进水口21。每个分流结构20上的每个进水口21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吸水口11,从而从一部分的吸水口11进入的流体,可经同一个分流结构20分流后,再经过多个出水口22分流至多个容置腔13中。相应地,每个出水口22可独立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也可一个容置腔13对应多个出水口22。
6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合理分配回收桶的内部空间,多个容置腔13的形状可相同,当然,根据不同的需求,多个容置腔13的形状也可不相同,或者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相同。例如,参见图3,回收桶可平均分成四个容置腔13,每个容置腔13的形状均相同。同时,为了方便总出气口12与多个子出气口14连通,总出气口12设置在桶体10的顶部的中心区域。总出气口12可覆盖到每个容置腔13,同时覆盖的面积相同,容置腔13与总出气口12重叠的区域即可作为子出气口14。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各个容置腔13的子出气口14均设置在回收桶的顶部的中心区域,多个子出气口14围合形成总出气口12。
69.为进一步分散总出气口12的吸气力,桶体10内设置有连接柱30,连接柱30与总出气口12同心设置。一种可实现方式是,连接柱30的一端与桶体10的底部连接,另一端向顶部延伸,并延伸至总出气口12的下方。通过连接柱30对每个容置腔13的子出气口14具有遮挡作用,改变子出气口14的通风面积,改变气体的流动路径,增加了水气分离的时间,且达到减小吸气力的目的,缓解容置腔13内液体逃逸现象。同时,连接柱30还可用于连接隔离板31,多个隔离板31分别与桶体10的桶壁、桶底及连接柱30连接,以分隔出多个独立的容置腔13。若多个连接板在回收桶的中心区域连接时,连接板的厚度较小,连接强度较小,容易断裂。连接柱30的径向尺寸远大于隔离板31的厚度,可增强隔离板31的连接稳定性,以确保各容置腔13的独立密闭性。
70.继续参见图2,总出气口12的外周设置挡水板15,挡水板15向桶体10的内部延伸。通过挡水板15可对总出气口12具有遮挡作用,改变气体的流动路径,增加了水气分离的时间,避免气流直接流动至总出气口12,缓解容置腔13内液体逃逸现象。进一步地,挡水板15环绕于连接柱30的远离桶体10底部的一端,连接柱30配合挡水板15对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行改变,以提高水气分离效率。
71.进一步地,分流结构20上的出水口22远离桶体10的底部及总出气口12设置。参见图2及图3,分离结构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包括进水管及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形成t型结构,进水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即为进水口21,出水管的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即为出水口22。出水管远离桶体10底部设置,且出水管的出水口22向远离总出气口12的方向延伸,流体从出水口22流出后,使得液体受重力作用下沉,而气体随吸气力流向总出气口12。这种设置方式下,出水口22远离桶体10的底部及总出气口12,可减小对回收桶内溶液液面的冲击,同时还可减少回收桶内水汽溢出的现象。
72.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图2及图3,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主机体及回收桶。
73.其中,主机体上安装有抽吸单元及回收桶,回收桶与抽吸单元相连通。回收桶包括:桶体10,桶体10上具有吸水口11及总出气口12,桶体10内具有至少两个容置腔13,其中,两个容置腔13分别具有子出气口14,每个子出气口14分别与总出气口12连通。其中,总出气口12用于与抽吸单元连通。抽吸单元工作时为总出气口12提供总吸力,总吸力被多个子出气口14分散,分别为每个容置腔13提供吸力。
74.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吸水口11处的总体吸水力的情况下,相对改变出风口的数量,通过多个子出气口14实现出风,即改变回收桶内出风的方式,从而改善吸力不平衡问题,从而减小进水对回收桶内溶液液面的冲击,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提升回收桶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多个子出气口14分散了总出
气口12的吸气力,可减少回收桶内水汽溢出的现象,减少水汽进入抽吸单元的概率。
75.进一步地,桶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分流结构20,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分流结构20设置于桶体10内,分流结构20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1及多个出水口22,每个进水口21分别与一个吸水口11连通,每个出水口22分别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通过在桶体10内设置分流结构20,相对改变出水口22的数量,即改变污水进入回收桶的方式,从而减小进水对回收桶内溶液液面的冲击,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提升回收桶空间利用率。
76.参见图4,至少两个容置腔13中,具有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容置腔13,两个相邻的容置腔13之间通过通孔40相连通。通过通孔40可将相邻的两个容置腔13构成连通器,当液面未超过通孔40时,各个容置腔13可视为一个总的容置腔13,各个容置腔13分别存储对应出水口22流出的流体。当液面超过通孔40时,各个容置腔13分别可视为独立的容置腔13,同时,存储较多液体的容置腔13可通过通孔40将液体流向相邻的存储腔内,这样可平均地将污水分配至相邻的容置腔13内,多个容置腔13共同存储污水,以确保回收桶的整体空间利用率。
77.举例来说,结合图3,参见图4,回收桶内通过多个隔离板31将回收桶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容置腔13,通孔40设置在隔离板31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通孔40的位置不进行具体限定,通孔40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在隔离板31靠近底部的位置,或者中部位置均可。当液面超过通孔40时,各个容置腔13分别可视为独立的容置腔13,通过多个容置腔13上的子出气口14实现出风,分散了总吸力,从而使得由于吸力作用引起的容置腔13内液体逃逸现象极大缓解,减少水汽进入抽吸单元的概率,容置腔13内的液面也更加平稳,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使得容置腔13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水等物质,便提高了整个回收桶的回收能力。本发明实施例中,清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清洗机器人、手持式清洗机、立式清洗机、商用清洗机等。回收桶的技术特征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收桶的实现方式。
78.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清洁设备的基础上,参见图2及图3,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收桶,包括:桶体10及至少一个分流结构20。其中,桶体10上具有至少一个吸水口11及总出气口12。桶体10内具有多个独立的容置腔13,每个容置腔13分别具有子出气口14,每个子出气口14分别与总出气口12连通,总出气口12与抽吸单元连通。分流结构20设置于桶体10内,分流结构20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1及多个出水口22,每个进水口21分别与一个吸水口11连通,每个出水口22分别对应连通一个容置腔13。
79.进一步地,参见图4,回收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容置腔13与相邻的所述容置腔13之间通过通孔40相连通。
80.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帮助理解。下面的应用场景以清洗机为例。
81.应用场景一
82.当用户使用清洗机进行清洁工作时,污水从吸水口吸入回收桶,污水经过分流结构的进水口进入分流结构进行分流,将一支水流,分成了多支水流,分别通过多个出水口流出至对应的多个容置腔内。由于经过分流,出水口处的吸力降低,水流冲击力变小,对容置腔内的液面冲击降低,使得液面更加平稳。同时,气体经过多个子出气口流至总出气口,多
个容置腔的吸气力均减小,远小于抽吸单元提供的总吸力,此时,水气分离效率提高,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使得容置腔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水等物质,便提高了整个回收桶的回收能力。
83.应用场景二
84.当用户使用清洗机进行清洁工作时,污水从吸水口吸入回收桶,污水经过分流结构的进水口进入分流结构进行分流,将一支水流,分成了多支水流,分别通过多个出水口流出至对应的多个容置腔内。由于经过分流,出水口处的吸力降低,水流冲击力变小,对容置腔内的液面冲击降低,使得液面更加平稳。
85.同时,气体经过多个子出气口流至总出气口,多个容置腔的吸气力均减小,远小于抽吸单元提供的总吸力,此时,由于吸力作用引起的容置腔内液体逃逸现象极大缓解,减少水汽进入抽吸单元的概率。
86.应用场景三
87.当用户使用清洗机进行清洁工作时,污水从吸水口吸入回收桶,污水经过分流结构的进水口进入分流结构进行分流,将一支水流,分成了多支水流,分别通过多个出水口流出至对应的多个容置腔内。由于经过分流,出水口处的吸力降低,水流冲击力变小,对容置腔内的液面冲击降低,使得液面更加平稳。
88.当液面超过通孔后,当液面超过通孔时,各个容置腔分别可视为独立的容置腔,通过多个容置腔上的子出气口实现出风,分散了总吸力,从而使得由于吸力作用引起的容置腔内液体逃逸现象极大缓解,减少水汽进入抽吸单元的概率,容置腔内的液面也更加平稳,改善水气分离效率,降低了回收桶内分离腔的占比,使得容置腔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污水等物质,便提高了整个回收桶的回收能力。
8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