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7:04: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薄玻璃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玻璃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2.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主要应用于折叠手机玻璃盖板,其具有可折弯,轻折痕的特性,在新型折叠手机产品上被广泛的需求,行业内一般的超薄玻璃厚度在0.12-0.15mm。但由于超薄玻璃的结构较薄,在边缘位置容易产生尖端应力集中效应从而导致玻璃破裂,因此utg的生产良率较低。为了提升utg的结构强度,需对utg产品周圈边缘进行强化,包括通过打磨加工进行物理抛光强化以及通过蚀刻液进行化学强化,减少边缘位置处的微裂纹,提升产品的整体强度性能,达到折叠手机玻璃盖板使用强度需求。同时由于utg结构过薄,传统的玻璃加工方法无法直接对单片utg直接进行加工打磨。
3.目前utg主要采用叠片的方式对多片utg进行整体边缘加工,但目前传统叠片解决方案在“点胶-叠片-保压”流程中,容易造成叠片胶水空胶、胶水层厚度不均等问题,从而在后续cnc边缘加工工序中造成产品的破裂,从而导致产品的加工良率低的问题。同时传统叠片加工方案急需改善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玻璃叠片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薄玻璃叠片装置,包括转移机构、检测机构、堆叠机构、点胶机构及保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于所述转移机构的上游侧,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玻璃物料的位置参数,所述堆叠机构设于所述转移机构的下游侧,所述堆叠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滑设于所述x轴移动组件上的y轴移动组件、滑设于所述y轴移动组件上的z轴转动组件、设于所述z轴转动组件上的承载治具,所述转移机构、所述堆叠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控制连接;所述点胶机构和所述保压机构靠近所述承载治具设置。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转移导轨、转移驱动组件及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滑动设于所述转移导轨上,所述转移驱动组件设于所述转移导轨上并与所述抓取组件驱动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移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第一丝杠滑动配合。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薄玻璃叠片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上料平台及第一上料移动组件,所述第一上料平台通过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转移导轨对接;
9.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二上料平台及第二上料移动组件,所述第二上料平台通过所述第二上料移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ccd相机组件、y轴微调组件及x轴微调组件,所述ccd相机组件设于所述y轴微调组件上,且所述ccd相机组件的镜头向上朝向所
述转移机构,所述y轴微调组件设于所述x轴微调组件上;
11.优选地,所述y轴微调组件包括第一滑台及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台可沿y轴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可锁紧所述第一滑台的第一锁紧件,所述ccd相机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台上;所述x轴微调组件包括第二滑台及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台可沿x轴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上设有可锁紧所述第二滑台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滑座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台上;
12.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于底座上的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滑座并排设置,其中,任意一组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滑台也滑动设于另一组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滑座上,两组所述检测机构的ccd相机组件的镜头沿y轴方向相背离。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治具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和设于所述容置槽外侧的两个居中气缸,两个所述居中气缸的推动端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朝向所述容置槽中间;
14.优选地,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沿x轴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x轴滑座、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x轴驱动组件,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导轨、沿y轴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y轴滑座、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y轴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于所述x轴滑座上,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电机和旋转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y轴滑座上,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承载治具固定于所述旋转座上;
15.优选地,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x轴驱动电机、与所述x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x轴丝杠,所述x轴滑座与所述x轴丝杠滑动配合,所述y轴驱动组件包括y轴驱动电机、与所述y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y轴丝杠,所述y轴滑座与所述y轴丝杠滑动配合;
16.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边缘设有凹陷的流道。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导轨、点胶组件和点胶驱动组件,所述点胶导轨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点胶组件滑设于所述点胶导轨上,所述点胶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点胶导轨上并与所述点胶组件驱动连接;
18.优选地,所述点胶驱动组件包括点胶驱动电机、与所述点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点胶丝杠,所述点胶组件设于点胶滑座上,所述点胶滑座与所述点胶丝杠滑动配合。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点胶机构还包括z轴微调组件,所述z轴微调组件包括第三滑台及第三滑座,所述第三滑座固定于所述点胶滑座上,所述第三滑台可沿z轴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座上,所述第三滑座上设有可锁紧所述第三滑台的第三锁紧件,所述点胶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台上。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压机构包括保压导轨、保压驱动组件和弹性胶头,所述保压导轨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弹性胶头滑设于所述保压导轨上,所述保压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保压导轨上并与所述弹性胶头驱动连接,所述弹性胶头具有朝下的压合面;
21.优选地,所述保压驱动组件包括保压驱动电机、与所述保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保压丝杠,所述弹性胶头设于保压滑座上,所述保压滑座与所述保压丝杠滑动配合。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薄玻璃叠片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导轨、下料驱动组件及抓手组件,所述下料导轨沿x轴方向延伸并设于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下游侧,所述下料驱动组件滑动设于所述下料导轨上,所述下料驱动组件的驱
动端连接所述抓手组件。
2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4.本技术提供的超薄玻璃叠片装置,堆叠流程采用检测机构进行定位,并通过转移机构及堆叠机构进行x轴、y轴及z轴旋转的位置调整,多次点胶和一次保压相结合,完成堆叠的自动化,在叠片过程中,针对相比一般的超薄玻璃更薄的超薄玻璃(厚度在0.01mm-0.1mm),考虑到更薄的超薄玻璃,重量更轻,更易滑动,因此超薄玻璃之间在每次点胶后会产生一定的滑动,在叠片过程中更易出现对位不准的问题,在后续磨边时更易碎,本技术实现了相邻两玻璃之间对位更精准 点胶更均匀,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对位方式精度更高,实现高精度配合,提高叠片的对位精度,让每一层的玻璃对位后无偏移,减少移动偏差,从而实现utg堆叠对位的精确,以及均匀保压叠片,从而达到细化产品边缘平整度,提高了边缘的强度,防止叠片时易破片的问题,并且由于对位更精准,可以减少叠片保压后进行cnc磨边的加工余量,进而减少了超薄玻璃在现有技术中进行cnc磨边加工时边缘易崩边碎裂等不良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良率,由于每次叠片后自动修正位置,点胶更均匀,厚度更加均匀,内部无气泡,这样对于超薄玻璃,解决了在叠多片之后再进行整体保压时,超薄玻璃易碎的问题,还减小了后续化学强化时蚀刻液可能腐蚀玻璃大面,既提高了良率,又保证了可以实现整体保压,且由于叠了多层之后再进行一次保压,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示出了图1所示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示出了图1所示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示出了图1所示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示出了图1所示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堆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示出了图1所示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示出了图1所示超薄玻璃叠片装置的保压机构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4.100-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1-机架;10-上料机构;11-第一上料平台;111-吸气孔;12-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3-第一滑轨;14-限位件;15-第二上料平台;16-第二上料移动组件;20-转移机构;21-转移导轨;22-转移驱动组件;221-第一驱动电机;222-第一丝杠;23-抓取组件;231-抓取驱动件;232-抓取件;30-检测机构;31-ccd相机组件;311-镜头;312-光源;32-y轴微调组件;321-第一滑台;322-第一滑座;323-第一锁紧件;33-x轴微调组件;331-第二滑台;332-第二滑座;333-第二锁紧件;40-堆叠机构;41-x轴移动组件;411-x轴驱动电机;412-x轴丝杠;42-y轴移动组件;421-y轴驱动电机;422-y轴丝杠;43-z轴转动组件;431-旋转电机;432-固定座;44-承载治具;441-容置槽;45-居中驱动件;46-第一导轨;461-x轴滑座;47-第二导轨;471-y轴滑座;48-旋转座;50-点胶机构;51-点胶驱动组件;511-点
胶驱动电机;512-点胶丝杠;52-点胶组件;53-点胶导轨;531-点胶滑座;54-z轴微调组件;541-第三滑台;542-第三滑座;543-第三锁紧件;60-保压机构;61-保压驱动组件;611-保压驱动电机;612-保压丝杠;62-弹性胶头;63-保压导轨;631-保压滑座;70-下料机构;71-下料导轨;72-下料驱动组件;721-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2-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3-抓手组件;731-抓手驱动件;732-下料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实施例一
41.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用于对超薄玻璃进行叠片,以便于后续加工。所述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能够提高多片超薄玻璃叠片时堆叠的层数,提高效率,保证堆叠位置的精确性、胶层厚度的均匀性以及后续加工的良率、稳定性。从而在后续边缘cnc加工后,达到细化产品边缘平整度,提升产品整体强度的目的。
42.所述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包括上料机构10、转移机构20、检测机构30、堆叠机构40、点胶机构50、保压机构60及下料机构70。所述上料机构10、转移机构20、检测机构30、堆叠机构40、点胶机构50、保压机构60及下料机构70分别设于机架101上。所述上料机构10、所
述检测机构30及所述堆叠机构40沿所述转移机构20的转移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料机构10用于放置待堆叠的玻璃物料。所述转移机构20、所述堆叠机构40与所述检测机构30控制连接。所述转移机构20用于将所述上料机构10上的玻璃物料进行一一抓取,并转移至所述堆叠机构40上。所述检测机构30用于对所述转移机构20抓取的玻璃物料进行检测,以确定被抓取的玻璃物料的位置参数,位置参数主要是指上料产品四条边的坐标位置。所述堆叠机构40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机构30检测得到的产品特征进行位置调整,以便于所述转移机构20将抓取的玻璃物料依次精准的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40上。所述点胶机构50和所述保压机构60靠近所述堆叠机构40设置。所述点胶机构50用于在所述转移机构20将玻璃物料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40后,对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40上的玻璃物料进行点胶作业。所述保压机构60用于对所述堆叠机构40上承载的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进行保压,完成叠片。所述下料机构70用于对所述堆叠机构40上保压结束的玻璃物料进行下料。
43.其中,请参阅图5,所述堆叠机构40包括x轴移动组件41、y轴移动组件42、z轴转动组件43及承载治具44。所述y轴移动组件42滑设于所述x轴移动组件41上。所述z轴转动组件43滑设于所述y轴移动组件42上。所述承载治具44设于所述z轴转动组件43上。检测机构30、堆叠机构40分别设于转移机构20的上、下游侧,通过转移机构20将玻璃物料从检测机构30向堆叠机构40转移,通过检测机构30获得待叠放玻璃物料的位置参数,通过堆叠机构40获得承载治具44上已叠放玻璃物料的位置,堆叠机构40根据已叠放玻璃物料的位置及待叠放玻璃物料的位置参数,控制承载治具44绕z轴转动,使承载治具44上已叠放玻璃物料与待叠放玻璃物料的方位一致,通过转移机构20及y轴移动组件42,将待叠放玻璃物料转移至已叠放玻璃物料上方;每片玻璃物料叠放好之后,通过点胶机构50在玻璃物料上方进行点胶;多层玻璃物料叠放到位后,然后通过保压机构60进行整体保压。由此实现了玻璃物料叠片整个流程的自动化,且通过每次叠片获取待叠放玻璃物料和已叠放玻璃物料的位置,控制转移机构20进行x轴、y轴移动组件42进行y轴及z轴转动组件43绕z轴的位置调整,确保待叠放玻璃物料和已叠放玻璃物料对位到位,提高了对位精度。
44.针对相比一般的超薄玻璃更薄的超薄玻璃(厚度在0.01mm-0.1mm),重量更轻,本技术考虑了超薄玻璃之间在每次点胶后会更容易产生一定滑动的问题,实现了相邻两玻璃之间对位更精准,还使得相邻两玻璃间的胶水更均匀。
45.由于对位更精准,可以减少叠片保压后进行cnc磨边的加工余量,进而减少了超薄玻璃在现有技术中进行cnc磨边加工时边缘易崩边碎裂等不良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46.由于胶水更均匀(每次叠片后自动修正位置,厚度更加均匀,内部无气泡),这样对于超薄玻璃,解决了在叠多片之后再进行整体保压时,超薄玻璃易碎的问题,还减小了后续化学强化时蚀刻液可能腐蚀玻璃大面,既提高了良率,又保证了可以实现整体保压,由于叠了多层之后再进行一次保压,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47.具体的,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上料机构10包括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用于放置待上料的玻璃物料。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滑动设于所述机架101上,且位于所述转移机构20的上游侧。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设于所述机架101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连接。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在所述机架101上滑动。
48.具体的,请参阅图1,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定义x轴为所述转移机构20抓取玻璃物料
进行移动的方向,以及所述下料机构70下料的方向;定义y轴为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驱动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在所述机架101上滑动的方向;定义z轴为上下高度方向;其中,x轴、y轴及z轴相互垂直。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定义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9.所述上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一滑轨13及限位件14。所述第一滑轨13设于所述机架101上,且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通过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13上。所述限位件14设于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上,所述限位件14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在第一滑轨13上的移动距离。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10还包括第二上料平台15及第二上料移动组件16。所述第二上料平台15通过所述第二上料移动组件16同样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轨13上。所述第二上料移动组件16设于所述机架101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第二上料平台15连接。所述第二上料移动组件16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料平台15在所述机架101上滑动。
51.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二上料平台15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的玻璃物料。在对超薄玻璃进行叠片时,若在堆叠的最上面和最下面叠片分别采用厚玻璃作为防护玻璃,则对堆叠完毕的整体叠片进行固定更合适,更有利于提高后续加工的良率。因此,采用两个上料平台分别对厚玻璃和超薄玻璃物料进行上料,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及加工的良率。当然,也可使用一个上料平台,并在其上层叠放置厚玻璃、多个超薄玻璃及另一厚玻璃,同样能提高加工良率;还可以是两个上料平台同时进行超薄玻璃物料的上料,不限于此。
52.可以理解的,所述限位件14设置两组,且两组限位件1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及所述第二上料移动组件16上,以分别对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二上料平台15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14为限位磁铁,所述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及所述第二上料移动组件16分别为气缸,每组所述限位磁铁分别设于对应气缸的两端,用于吸附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二上料平台15,实现平台的定位。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二上料平台15旁还设有开关按钮,人工放置好玻璃物料在平台上后,按下按钮,则装置开始自动叠片。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二上料平台15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吸气孔111,以对放置于其上的玻璃物料进行吸附固定。所述吸气孔111通过吸气管道控制,以确保上料时吸附的稳定性。
56.请同时参阅图3,转移机构20包括转移导轨21、转移驱动组件22及抓取组件23。所述转移导轨21沿x轴延伸。所述第一滑轨13与所述转移导轨21对接。所述抓取组件23滑动设于所述转移导轨21上,所述转移驱动组件22设于所述转移导轨21上并与所述抓取组件23驱动连接。所述转移驱动组件22用于带动所述抓取组件23在所述转移导轨21上沿x轴移动。所述抓取组件23用于对上料机构10上的玻璃物料进行抓取,以及将所述玻璃物料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40上。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移驱动组件2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21及第一丝杠222。所述第一丝杠222沿x轴方向沿伸。所述抓取组件23设于所述第一丝杠222的活动端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222连接。所述抓取组件23与所述第一丝杠2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丝杠222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1的旋转驱动,转化为沿x轴方向的直
线驱动,以带动所述抓取组件23沿x轴移动。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21为伺服马达,以精确控制沿x轴移动的距离。所述第一丝杠222与所述转移导轨21为一体结构。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组件23包括抓取驱动件231及抓取件232。所述抓取驱动件231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222的活动端。所述抓取驱动件23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抓取件232。所述抓取件232用于抓取玻璃物料。所述抓取驱动件231用于带动所述抓取件232沿z轴移动,以使所述抓取件232对所述上料机构10上的玻璃物料进行抓取,以及将所述玻璃物料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40上。
6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驱动件231为电缸。所述抓取件232为吸气抓手,以便于控制抓取力道,以防止对上述玻璃物料造成损伤。
61.请同时参阅图4,检测机构30包括ccd相机组件31、y轴微调组件32及x轴微调组件33。所述ccd相机组件31设于所述y轴微调组件32上,且所述ccd相机组件31的镜头311向上朝向所述转移机构20。所述y轴微调组件32设于所述x轴微调组件33上。所述ccd相机组件31用于对所述抓取组件23抓取的玻璃物料的产品特征进行检测。由于检测机构30共有两组ccd相机组件31以及对应的ccd相机组件,但常规的产品的产品特征至少包括四条边的位置特征,所以在产品拍摄固定的情况下,每组ccd相机组件31的ccd摄像头至少需要同时抓取2条边的位置特征信息,才能满足特征信息收集的需求。但由于上料产品尺寸大小不一,ccd相机组件在高度方向上调节距离有限,在一些情况下单个ccd相机组件无法同时拍摄到产品而收集到对应的产品边的位置信息,因此需要对ccd相机组件位置进行微调。所述y轴微调组件32用于对所述ccd相机组件31沿y轴方向的位置进行微调。所述x轴微调组件33用于对所述ccd相机组件31沿x轴方向的位置进行微调。对于不同批次的大小不同的玻璃产品,在开始叠片前,检测机构通过x轴y轴方向上的调整,确保拍摄到的图像产品位于图像中间。
62.具体的,所述ccd相机组件31包括镜头311及光源312。所述镜头311设于所述y轴微调组件32上,且检测端沿z轴向上,以对抓取组件23吸附的玻璃物料进行拍摄。所述光源312用于对玻璃物料进行补光,以便于所述镜头311的拍摄。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11可自行进行z轴方向的位置调整。
64.所述y轴微调组件32包括第一滑台321、第一滑座322及第一锁紧件323。所述镜头311及光源312均设于所述第一滑台321上。所述第一滑台321沿y轴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座322上。所述第一滑座322滑动设于所述x轴微调组件33上。所述第一锁紧件323设于所述第一滑座322上。所述第一锁紧件323用于将所述第一滑台321锁紧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座322上。
65.所述x轴微调组件33包括第二滑台331、第二滑座332及第二锁紧件333。所述第二滑台331沿x轴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座332上。所述第二滑座332设于所述机架101上。所述第二锁紧件333设于所述第二滑座332上。所述第二锁紧件333用于将所述第二滑台331锁紧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座332上。所述第一滑座322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台331上。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323为锁紧把手。所述第二锁紧件333为锁紧螺丝。
6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台321沿y轴方向沿伸,所述第一滑座322沿y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台321上。所述第二滑台331沿x轴方向沿伸,所述第一滑台321沿x轴方向滑
动设于所述第二滑台331上。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cd相机组件31包括两组,两组ccd相机组件31中的镜头311分别精确对位玻璃物料的一组对角。通过光源312对位玻璃物料的两角,并调节好ccd系统后,即可实现玻璃物料的精准对位。
69.具体的,所述检测机构30包括设于底座上的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滑座332并排设置。其中,任意一组所述检测机构30的第二滑台331也滑动设于另一组所述检测机构30的第二滑座332上,使得第二滑台331的移动更稳定。两组所述检测机构30的ccd相机组件31的镜头311沿y轴方向相背离,从而对位玻璃物料上相应的一组对角。
70.请同时参阅图5,所述承载治具44用于承载所述转移机构20抓取的玻璃物料。所述x轴移动组件41用于带动所述y轴移动组件42沿x轴移动。所述y轴移动组件42用于带动所述z轴转动组件43沿y轴移动。所述z轴转动组件43用于带动所述承载治具44沿z轴进行旋转。所述x轴移动组件41、y轴移动组件42及z轴转动组件43配合所述ccd相机组件31,实现承载治具44沿x轴方向的移动、沿y轴方向的移动及沿z轴方向的旋转,从而使转移机构20能够将所述玻璃物料精准的堆叠于所述承载治具44上,并将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送至保压机构60进行保压,最后送至所述下料机构70对保压结束的玻璃物料进行下料。
71.z轴转动组件43通过结合ccd光源对玻璃物料两角定位的线条与承载治具44底座边框线条之间存在的角度差,对堆叠进行角度补偿。
72.具体的,检测机构30与堆叠机构40之间配合的原理是:预设承载治具44上玻璃物料在预设位置后一个角(本实用新型内为左上角)和其对角位置的连线为第一线段,第一线段的中点为第一中点;镜头311拍摄玻璃物料与预设位置对应的第一个角和其对角,获得第一个图像;对第一个图像中两个角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将两个角进行连线,形成第二线段,第二线段的中点设为第二中点;计算第一中点所在第一线段与第二中点所在第二线段之间的夹角为α,则承载治具44应通过z轴转动组件43对应调整角度α;计算第一中点与第二中点延x、y轴的距离为a和b,则转移驱动组件22带动吸取的玻璃物料沿x轴方向移动a,y轴移动组件42带动承载治具44沿y轴方向移动b;最后抓取组件23放下玻璃物料在承载治具44上,完成一片玻璃物料的对位上料。
7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堆叠机构40还包括居中驱动件45。所述居中驱动件45设于所述承载治具44上。所述居中驱动件45用于对所述承载治具44上承载的玻璃物料进行推动,以矫正所述玻璃物料在承载治具44上的位置。
74.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居中驱动件45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居中驱动件45分别设于所述承载治具44的两侧位置,以分别从x轴方向及y轴方向对所述玻璃物料进行推动。
75.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治具44的顶部设有容置槽441,容置槽441的底面的边缘设有凹陷的流道,居中驱动件45设于所述容置槽441外侧。两个居中驱动件45的推动端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朝向所述容置槽441的中间,以在放置玻璃物料后将玻璃物料向与容置槽441的相邻两内壁推,从而使其位于承载治具44的中部,实现位置的矫正。后续玻璃物料整体叠片好后,在保压机构60下方进行保压时,多余的胶水可通过凹陷的流道排出,进行集中收集。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居中驱动件45为居中气缸。
77.具体为,对转移机构20在承载治具44上放置玻璃物料和点胶机构50对玻璃物料进行点胶的过程中,玻璃物料在承载治具44上发生的偏移滑动情况进行矫正。由于在上述过程中,玻璃物料与胶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超薄玻璃可能会在点胶胶水的上方产生一定的滑动,从而有一定的偏位,这时再通过居中气缸对可能产生偏移的产品进行居中修正。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组件41为用于驱动承载治具44沿x轴移动的x轴驱动组件,具体包括x轴驱动电机411及x轴丝杠412。所述x轴丝杠412沿x轴方向沿伸。所述y轴移动组件42设于所述x轴丝杠412的活动端上。所述x轴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与所述x轴丝杠412连接。所述x轴丝杠412用于将所述x轴丝杠412的旋转驱动,转化为沿x轴方向的直线驱动。
79.所述y轴移动组件42为用于驱动承载治具44沿y轴移动的y轴驱动组件,具体包括y轴驱动电机421及y轴丝杠422。所述y轴丝杠422沿y轴方向沿伸。所述z轴转动组件43设于所述y轴丝杠422的活动端上。所述y轴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与所述y轴丝杠422连接。所述y轴丝杠422用于将所述y轴驱动电机421的旋转驱动,转化为沿y轴方向的直线驱动。
80.所述z轴转动组件43包括旋转电机431及固定座432。所述固定座432设于所述y轴丝杠422的活动端上。所述旋转电机431固定设于所述固定座432上,且旋转电机431的输出轴与所述承载治具44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31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以使所述承载治具44沿z轴方向旋转。
8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堆叠机构40还包括第一导轨46、第二导轨47及旋转座48。所述第一导轨46沿x轴方向沿伸至所述保压机构60处。所述第一导轨46上滑动设有x轴滑座461。所述x轴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导轨46上,具体的,所述x轴丝杠412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46上。所述x轴滑座461与所述x轴丝杠41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47固定设于所述x轴滑座461上。所述x轴移动组件41用于带动所述y轴移动组件42在所述第一导轨46上沿x轴移动。所述第二导轨47沿y轴方向沿伸。所述第二导轨47上滑动设有y轴滑座471。所述y轴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导轨47上,具体的,所述y轴丝杠422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47上。所述y轴滑座471与所述y轴丝杠422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座432固定于所述y轴滑座471上。所述z轴转动组件43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47上。所述y轴移动组件42用于带动所述z轴转动组件43在所述第二导轨47上沿y轴移动。所述旋转座48设于所述z轴转动组件43的驱动端上。所述承载治具44设于所述旋转座48上。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轴驱动电机411、y轴驱动电机421及旋转电机431为伺服马达,以精确控制沿x轴、y轴移动的距离及沿z轴旋转的角度。所述x轴丝杠412与所述第一导轨46为一体结构。所述y轴丝杠422与所述第二导轨47为一体结构。
83.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治具44根据待叠片玻璃物料的y位置和已叠片玻璃物料的y位置进行y轴方向上的调整,使得在y轴方向上一致。多片玻璃物料叠片整体完成后,承载治具44通过x轴移动组件41驱动,沿x轴方向移动至保压机构60下方进行保压。
84.请同时参阅图6,点胶机构50包括点胶驱动组件51及点胶组件52。所述点胶驱动组件51与所述点胶组件52驱动连接。所述点胶驱动组件51用于带动所述点胶组件52沿y轴移动,以将所述点胶组件52移动至所述承载治具44的玻璃物料上方。所述点胶组件52用于在所述玻璃物料上进行点胶。
85.所述点胶驱动组件51配合所述堆叠机构40的x轴移动组件41,以实现在玻璃物料
上任意预设点胶图案的涂覆。
8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驱动组件51包括点胶驱动电机511及点胶丝杠512。所述点胶丝杠512沿y轴方向沿伸。所述点胶组件52设于所述点胶丝杠512的活动端上。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11的输出轴与所述点胶丝杠512连接。所述点胶丝杠512用于将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11的旋转驱动,转化为沿y轴方向的直线驱动。
8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构50还包括点胶导轨53。所述点胶导轨53沿y轴方向沿伸。所述点胶导轨53上滑动设有点胶滑座531。所述点胶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点胶导轨53上,具体的,所述点胶丝杠512连接于所述点胶导轨53上。所述点胶滑座531与所述点胶丝杠512滑动配合。所述点胶组件52固定于所述点胶滑座531上。所述点胶组件52滑动设于所述点胶导轨53上。所述点胶驱动组件51用于带动所述点胶组件52在所述点胶导轨53上沿y轴移动。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机构50还包括z轴微调组件54。所述z轴微调组件54设于所述点胶丝杠512的活动端上且滑动设于所述点胶导轨53上。所述点胶组件52设于所述z轴微调组件54上。所述z轴微调组件54用于对所述点胶组件52沿z轴方向的位置进行微调。
89.具体的,所述z轴微调组件54包括第三滑台541、第三滑座542及第三锁紧件543。所述点胶组件52设于所述第三滑台541上。所述第三滑座542设于所述点胶丝杠512的活动端上。所述第三滑座542固定于所述点胶滑座531上。所述第三滑座542沿z轴方向沿伸,所述第三滑台541沿z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三滑座542上。所述第三锁紧件543设于所述第三滑座542上。所述第三锁紧件543用于将所述第三滑台541锁紧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座542上。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组件52为点胶气动控制模组,通过气动控制系统协同调节点胶胶点的大小及出胶量。
91.请同时参阅图7,保压机构60包括保压驱动组件61及弹性胶头62。所述保压驱动组件61与所述弹性胶头62驱动连接。所述保压驱动组件61用于带动所述弹性胶头62沿z轴移动,以将所述弹性胶头62抵持于所述承载治具44的玻璃物料上。所述弹性胶头62与所述承载治具44配合,使承载于所述承载治具44上的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被充分保压。
92.所述弹性胶头62采用u型胶头,富含弹性且压力均匀,u型胶头的端面截面呈u型,即底部中间略微突起,这种形状可以保证在下压叠片玻璃的过程中,突出部分先压到玻璃的中间部位,进行先行按压,且在下压的过程中,中间部位的压力略微大于边缘部位的压力,从而使得胶水向边缘进行充分的扩散,在整体胶层厚度均匀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了边缘胶层的厚度,从而可以避免蚀刻液通过边缘的孔隙进入玻璃,而腐蚀玻璃的大面。根据设定不同硬度的硅胶,即可通过下压距离来控制下压压力,可以实现多层utg同时进行保压而utg产品不破碎。并且,由于采用的是底部平整的胶头,保压时,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之间的胶层中的胶水受力均匀一致,可保证保压后,每层胶层的厚度都一样,可不用测量叠片之间胶层的厚度。同时由于是堆叠后一起进行保压,总的叠片厚度可达到10-20层,且能使叠片中胶水在点胶保压后,无内部气泡杂质且厚度均匀的分布在堆叠玻璃之间,确保cnc抛光加工工序可以在高抛光精度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生产良率。
93.所述x轴移动组件41带动所述承载治具44沿x轴移动至所述弹性胶头62下方,以配合保压机构60实现对玻璃物料的保压。
9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压驱动组件61包括保压驱动电机611及保压丝杠612。所
述保压丝杠612沿z轴方向沿伸。所述弹性胶头62设于所述保压丝杠612的活动端上。所述保压驱动电机611的输出轴与所述保压丝杠612连接。所述保压丝杠612用于将所述保压驱动电机611的旋转驱动,转化为沿z轴方向的直线驱动。
9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压机构60还包括保压导轨63。所述保压导轨63沿z轴方向沿伸。所述保压导轨63上滑动设有保压滑座631。所述保压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保压导轨63上,具体的,所述保压丝杠612连接于所述保压导轨63上。所述保压滑座631与所述保压丝杠612滑动配合。所述弹性胶头62固定于所述保压滑座631上。所述弹性胶头62滑动设于所述保压导轨63上。所述保压驱动组件61用于带动所述弹性胶头62在所述保压导轨63上沿z轴移动。
96.下料机构70包括下料导轨71、下料驱动组件72及抓手组件73。所述下料导轨71沿x轴方向沿伸,且设于所述x轴移动组件41的下游侧。所述下料驱动组件72滑动设于所述下料导轨71上,所述下料驱动组件7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抓手组件73。
9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驱动组件72包括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及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所述抓手组件73包括抓手驱动件731及下料抓手732。所述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所述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滑动设于所述下料导轨71上。所述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抓手驱动件731。所述抓手驱动件73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下料抓手732。所述下料抓手732用于在所述抓手驱动件731的驱动下抓取保压结束的玻璃物料。所述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在所述下料导轨71上沿x轴移动,以在所述保压机构60及外界之间进行玻璃物料的转移。所述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用于带动所述抓手驱动件731沿z轴移动,以使所述下料抓手732对承载于所述承载治具44上的玻璃物料进行抓取。
9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沿x轴移动,以将所述承载治具44上的玻璃物料抓取转移到uv固化传送带上,完成胶水的uv固化。
9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设于所述保压机构上。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及抓手驱动件731分别为气缸及其相对应的气路接口。
101.保压机构60进行保压时,所述下料抓手732可在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及第二下料移动组件722的带动下,移动到一边进行避让,给弹性胶头62下压空间,防止撞机;在保压完成后,弹性胶头62在保压驱动组件61的驱动下,沿z轴方向退回至原点后,所述下料抓手732再移动到弹性胶头62的下方,对保压结束的玻璃物料进行抓取。
102.本技术提供的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所有机构均设置在机架101上,上料机构10、检测机构30、堆叠机构40依次摆放开,转移机构20位于其上方;点胶机构50位于堆叠机构40上方;保压机构60及下料机构70则靠近点胶机构50同样位于堆叠机构40上方。这样布局可实现产品整体单向流通,同时保证产品的精确性,稳定性,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得到最大的利用率。
103.传统叠片加工方案由于缺乏标准自动化“上下料流程-点胶-叠片-保压”流程,一次叠片片数一般为3-5片,无法堆叠10片以上产品,因此加工效率低。本技术通过人工放置玻璃物料在第一上料平台11及第二上料平台15上,第一上料移动组件12及所述第二上料移
动组件16驱动其来回移动,将玻璃物料传送到位后,由抓取组件23吸取玻璃物料,并经过镜头311对玻璃物料进行拍摄,得到的产品特征,从而对玻璃物料进行了视觉定位,随后,通过x轴移动组件41、y轴移动组件42、z轴转动组件43对承载治具44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抓取组件23将吸取的玻璃物料精准放置在承载治具44上。随后由点胶驱动组件51配合所述堆叠机构40的x轴移动组件41,使点胶组件52按设定好的路径和胶量在承载治具44上的玻璃物料进行点胶操作。随后反复多次进行玻璃物料的“上料-点胶”过程,实现多片玻璃物料的堆叠。在达到设定目标数量的堆叠层数后,x轴移动组件41带动所述承载治具44移动至所述弹性胶头62下方,通过弹性胶头62对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进行保压,完成叠片作业。随后,通过下料抓手732进行抓取,并通过第一下料移动组件721送至外界,进行后续处理。加工效率搞,能够实现叠片产品整体稳固,以便后续cnc加工的需求。
104.由于对位叠片之前的超薄玻璃的边缘是未加工的,此时的产品相对于最终产品的外形尺寸是更大的,因此,在叠片过程中,产品的任何偏转、偏移都会使得叠片后超薄玻璃的未重叠部分面积增大,同时也会增大超薄玻璃边缘加工工序中需要去除的深度,使得整体加工效率降低,甚至在加工时导致不良品的增加。本技术提供的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通过点胶和胶头保压相结合,中间装配堆叠流程采用镜头311定位以及抓取组件23吸取程序完成自动化上下料,并配合堆叠机构40进行自动对位,在叠片过程中,实现高精度配合,提高叠片的对位精度,让每一层的玻璃对位后无偏移,减少移动偏差,从而实现utg堆叠对位的精确,以及均匀保压叠片,从而达到细化产品边缘平整度,防止叠片时易破片的问题,提升后续utg进行加工时的效率及良率。
105.实施例二
106.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用于对超薄玻璃进行叠片。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基础上做出的改进,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一,区别之处在于:
107.所述转移导轨21、所述第一导轨46及所述下料导轨71均沿x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便于使整体设备在x轴方向上移动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方便位置的调整,也有助于提高在对位时的精度。
108.所述第一滑轨13及点胶导轨53均沿y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便于在x轴方向设置的整体设备中,进行上料机构10及点胶机构50的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方便位置的调整,也有助于提高在上料及点胶时对位的精度。
109.实施例三
1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超薄玻璃叠片装置100的超薄玻璃的叠片方法,用于对超薄玻璃进行叠片,便于后续加工,所述叠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步骤s101:将玻璃物料放置于上料机构上。
112.步骤s102:通过转移机构将所述上料机构上的玻璃物料抓取。
113.步骤s103:通过检测机构对所述转移机构抓取的玻璃物料进行检测,以确定被抓取的所述玻璃物料的产品特征。
114.步骤s104:堆叠机构根据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得到的产品特征进行位置调整。
115.步骤s105:所述转移机构将抓取的玻璃物料精准的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上。
116.步骤s106:通过点胶机构对放置于所述堆叠机构上的玻璃物料进行点胶作业。
117.步骤s107:重复上述上料点胶过程,直至堆叠预设数量,得到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
118.具体的,重复执行步骤s102、s103、s104、s105及s106,使得玻璃物料在堆叠机构上一一叠放,直至堆叠预设数量,得到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
119.步骤s108:通过保压机构对所述堆叠机构上承载的堆叠完毕的玻璃物料进行保压,完成叠片。
120.步骤s109:通过下料机构对所述堆叠机构上叠片后的玻璃物料进行下料。
12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2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