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叠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6:5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叠片技术是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叠片技术的快慢和精度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生产线的产能与电芯制造成本。电芯制备过程中需要正负极片交替叠放,同时正负极片间需有隔膜隔离极片,现有的叠片生产线大都采用一个叠片台配套一套正、负极输送线,正、负极输送线分布于叠片台两侧,通过上方的机械手直线往复运动将极片转运至叠片台上进行叠片。因此,在叠片生产线一次生产过程中只能生产一个电芯,叠片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叠片生产线叠片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叠片生产线。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片生产线,包括:第一制片输送线和第二制片输送线,相对间隔设置;叠片装置,所述叠片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每个所述叠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制片输送线对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制片输送线上形成第一取料位;转运输送线,沿所述第一制片输送线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制片输送线接驳设置,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出端靠近所述叠片装置设置,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出端上形成第二取料位,所述第二取料位和所述第一取料位分设于所述叠片装置相对的两侧。
5.可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制片输送线的上方,且沿所述第二制片输送线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制片输送线的上方。
6.可选地,所述第一制片输送线和所述第二制片输送线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放卷装置、极片制极耳装置和极片裁切输送装置,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入端与所述极片裁切输送装置接驳设置。
7.可选地,所述极片裁切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正极片料带或负极片料带;吸附输送带,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下游,所述吸附输送带沿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切割机构,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吸附输送带的间隔处设置;输出输送带,设置于若干个所述吸附输送带的下游,适于接收并输送所述吸附输送带输出的正极片体或负极片体,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输送带接驳设置。
8.可选地,所述输出输送带包括接驳输送带、下料输送带和剔废输送带,所述接驳输送带和所述下料输送带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接驳输送带和所述下料输送带之间形成废料掉落区,所述剔废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接驳输送带、所述废料掉落区和所述下料输送带的上方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接驳输送带与所述吸附输送带接驳设置,所述转运输送线的输入端与所述下料输送带接驳设置。
9.可选地,所述吸附输送带包括吸附区和释放区,所述吸附区和所述释放区沿所述吸附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释放区设置于所述吸附区的两侧,所述接驳输送带具有与所述吸附输送带输送速度相同的第一输送状态,还具有大于所述吸附输送带的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状态。
10.可选地,所述叠片生产线还包括后处理线,所述后处理线设置于所述叠片装置的下游,所述叠片装置和所述后处理线之间设置有转运装置。
11.可选地,所述后处理线包括热压分离装置,所述热压分离装置能够接收所述转运装置转运的电芯。
12.可选地,所述转运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入端与所述下料输送带接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接驳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叠片装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取料位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所述下料输送带适于吸附正极片体或负极片体的第一面,所述第一输送带适于吸附正极片体或负极片体的第二面,所述第二输送带适于吸附正极片体或负极片体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对。
13.可选地,所述叠片装置包括:叠台机构;正极纠偏机构和负极纠偏机构,分设于所述叠台机构的两侧,所述正极纠偏机构靠近所述第二取料位设置,所述负极纠偏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取料位设置;上料机构,可移动设置,适于将所述正极纠偏机构上的正极片体和所述负极纠偏机构上的负极片体上料至所述叠台机构;摆动放料机构,与所述叠台机构对应设置,适于带动隔膜往复移动。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生产线,将叠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制片输送线对应间隔的设置,使用转运输送线将第一制片输送线上的极片体朝向叠片装置转运,以便于叠片装置叠片时使用,并且,可以将叠片装置设置有若干个,以同时在若干个叠片装置上进行叠片,正极片体和负极片体的使用方便,叠片效率高。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生产线,设置有极片裁切输送装置,利用驱动机构和吸附输送带驱动极片料带运动,使极片料带连续设置于若干个吸附输送带上,然后,利用切割机构将极片料带在相邻两个吸附输送带之间切断,因此,可以将极片料带一次性切割形成多个极片体,并且,利用输出输送带实现多个极片体的输送,提高了极片的裁切效率以及输送效率。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生产线,利用接驳输送带、剔废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交替的对极片体的两面进行吸附,能够对极片体相对的两面进行除尘。
18.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生产线,利用剔废输送带能够将不合格极片体输送至对应废料掉落区处破真空,以将不合格极片体剔除,并且对于合格的极片体能够由接驳输送带转运至下料输送带,极片体的剔废与输送简单方便。
19.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生产线,在极片体由吸附输送带向接驳输送带转运过程中,接驳输送带和吸附输送带保持相同的输送速度,保证吸附输送带和接驳输送带不会对极片体产生拉扯,保证极片体质量,在极片体脱离吸附输送带的吸附区后,接驳输送带加速输送,以增大相邻极片体之间的间隔,为后续叠片过程使用极片体做好准备。
2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片生产线,通过设置热压分离装置,在对电芯进行热
压的同时能够将电芯裁分形成若干个电芯单体,电芯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叠片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叠片生产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裁切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极片裁切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输出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替代实施方式提供的模切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料带、极片体和极片单元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30.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料带、极片体和极片单元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第一制片输送线;200、第二制片输送线;210、第一取料位;300、转运输送线;310、第二取料位;320、第一输送带;330、第二输送带;400、后处理线;500、正极片料带;510、正极片体;511、正极片单元;600、负极片料带;610、负极片体;611、负极片单元;10、叠片装置;11、叠台机构;12、正极纠偏机构;13、负极纠偏机构;20、极片放卷装置;30、极片制极耳装置;40、极片裁切输送装置;41、驱动机构;411、辊体;42、吸附输送带;421、吸附区;422、释放区;423、带体;424、输送辊;43、切割机构;431、支撑台;432、裁切部;44、输出输送带;441、接驳输送带;442、下料输送带;443、剔废输送带;45、模切辊机构;451、凹模辊;4511、凹模刃口;452、凸模辊;4521、凸模刃口;50、转运装置;60、热压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7.如图1至图7所示的叠片生产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叠片装置10和转运输送线300。第一制片输送线100和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相对间隔设置,叠片装置10设置有若干个,每个叠片装置10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对应间隔设置,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上形成第一取料位210。转运输送线300沿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入端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接驳设置,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出端靠近叠片装置10设置,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出端上形成第二取料位310,第二取料位310与第一取料位210分设于叠片装置10相对的两侧。
3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取料,可以将叠片装置10设置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上方。当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用于正极片体的制片,相应的,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则用于负极片体的制片;当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用于负极片体的制片,相应的,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则用于正极片体的制片。
39.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制片输送线100和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相互平行设置,若干个转运输送线300均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第一制片输送线100和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均与转运输送线300相互垂直。
40.当然,转运输送线300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和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也可以呈其他夹角设置。
41.将叠片装置10对应间隔的设置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其中一个的上方,使用转运输送线300将第一制片输送线100上的极片体朝向叠片装置10转运,以便于叠片装置10叠片时使用,并且,可以将叠片装置10设置有若干个,以同时在若干个叠片装置10上进行叠片,正极片体510和负极片体610的使用方便,叠片效率高。
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叠片装置10设置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上方,且沿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入端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接驳设置,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上方,并且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出端与叠片装置10在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输送方向上对应设置,第一取料位210设置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上且位于叠片装置10远离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出端的一侧。
43.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和图2,沿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输送方向,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出端(第二取料位310)、叠片装置10和第一取料位210依次间隔设置。
4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和图2,若干个叠片装置10均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对应设置。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若干个叠片装置10可以分别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或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相对应,只需相应的设置转运输送线300,调整转运输送线300的接驳位置和输送方向即可。
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制片输送线100为正极制片输送线,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为负
极制片输送线。
46.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制片输送线100和第二制片输送线200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极片放卷装置20、极片制极耳装置30和极片裁切输送装置40,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入端与极片裁切输送装置40接驳设置。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极片裁切输送装置40包括驱动机构41、吸附输送带42、切割机构43和输出输送带44。驱动机构41适于驱动极片料带朝向吸附输送带42运动,吸附输送带42设置于驱动机构41的下游,吸附输送带42沿驱动机构41的驱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切割机构43对应相邻两个吸附输送带42的间隔处设置,切割机构43能够将位于若干个吸附输送带42上的极片料带切割形成若干个极片体。输出输送带44设置于若干个吸附输送带42的下游,输出输送带44能够接收并输送吸附输送带42输出的极片体,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入端与输出输送带44接驳设置。
48.值得说明的是,在驱动机构41驱动极片料带向前运动之前,使吸附输送带42启动以具有一定的输送速度,使极片料带输送到吸附输送带42上时的速度与吸附输送带42的输送速度相同,保证极片料带与吸附输送带42之间不存在相对移动,以保证极片料带不会产生拉扯变形。当极片料带即将覆盖所有吸附输送带42之前,驱动机构41的驱动速度和吸附输送带42的输送速度同步减速,并当极片料带覆盖所有吸附输送带42时,驱动机构41和吸附输送带42均停止输送。
49.利用驱动机构41和吸附输送带42驱动极片料带运动,使极片料带连续设置于若干个吸附输送带42上,然后,利用切割机构43将极片料带在相邻两个吸附输送带42之间切断,因此,可以将极片料带一次性切割形成多个极片体,并且,利用输出输送带44实现多个极片体的输送,提高了极片的裁切效率以及输送效率。
50.值得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41的驱动方向、吸附输送带42的输送方向以及输出输送带44的输送方向同向设置。
5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输送带42设置有四个,切割机构43设置有三个。当三个切割机构43同时进行切割工作时,可以将极片料带切割形成三个极片体,每个极片体包括一个极片单元;当只有位于中间位置的切割机构43进行切割工作时,可以将极片料带切割形成一个极片体,每个极片体包括两个连续的极片单元。当然,吸附输送带42和切割机构43也可以设置有更多个,可以切割形成更多个的极片体,每个极片体可以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极片单元。
5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吸附输送带42的宽度与切割形成的极片单元的宽度相同。值得说明的是,每个吸附输送带42的宽度也可以是每个极片单元的宽度的整数倍(n倍),例如2倍、3倍等,因此,当若干个切割机构43同时工作时,可以将极片料带切割形成若干个极片体,每个极片体包括n个极片单元。
53.如图1和图2所示,输出输送带44包括接驳输送带441、下料输送带442和剔废输送带443。接驳输送带441和下料输送带442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接驳输送带441和下料输送带442之间形成废料掉落区,剔废输送带443设置于接驳输送带441、废料掉落区和下料输送带442的上方并沿输送方向延伸设置。接驳输送带441与吸附输送带42接驳设置,转运输送线300的输入端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的下料输送带442接驳设置,第一取料位210设置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下料输送带442上。
54.值得说明的是,剔废输送带443为真空输送带。剔废输送带443不仅具有剔除不合格极片体的功能,还具有对合格极片体进行输送的功能。
55.利用剔废输送带443能够将不合格极片体输送至对应废料掉落区处破真空,以将不合格极片体剔除,并且对于合格的极片体能够由接驳输送带441转运至下料输送带442,极片体的剔废与输送简单方便。
56.值得说明的是,请参阅图6,接驳输送带441和下料输送带442的上表面为输送面,剔废输送带443的下表面为输送面;接驳输送带441和下料输送带442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剔废输送带44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57.利用接驳输送带、剔废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交替的对极片体的两面进行吸附,能够对极片体相对的两面进行除尘。
58.如图4所示,吸附输送带42包括吸附区421和释放区422,吸附区421和释放区422沿吸附输送带42的输送方向设置,释放区422设置于吸附区421的两侧。接驳输送带441具有与吸附输送带42输送速度相同的第一输送状态,还具有大于吸附输送带42的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状态。
59.在极片体由吸附输送带42向接驳输送带441转运过程中,接驳输送带441和吸附输送带42保持相同的输送速度,保证吸附输送带42和接驳输送带441不会对极片体产生拉扯,以保证极片体质量,在极片体脱离吸附输送带42的吸附区421后,接驳输送带441加速输送,以增大相邻极片体之间的间隔,为后续叠片过程使用极片体做好准备。
6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吸附输送带42包括带体423和输送辊424,输送辊424相对间隔设置有一对,带体423绕设于一对输送辊424上。带体423位于一对输送辊424之间的部分形成上述的吸附区421,带体423与一对输送辊424相对应的部分形成上述的释放区422。
61.在本实施例中,接驳输送带441为真空输送带。
62.值得说明的是,在切割完成后,若干个吸附输送带42同步将若干个极片体向前输送,当靠近接驳输送带441的吸附输送带42上的极片体向前输送至接驳输送带441上,接驳输送带441和吸附输送带42同时吸附极片体并保持同步的输送速度向前输送极片体。当该极片体的尾端由吸附输送带42的吸附区421进入到释放区422,接驳输送带441保持对该极片体的吸附,并加速向前输送,使该极片体与位于其后的极片体之间产生一定的间距。
63.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切割完成、若干个吸附输送带42向前输送若干个极片体的同时,驱动机构41同步向前驱动极片料带,使后续的极片料带再次覆盖于吸附输送带42上,准备下一次的切割。
64.如图3和图5所示,切割机构43包括支撑台431和裁切部432,支撑台431位于相邻两个吸附输送带42之间,支撑台431的支撑面与吸附输送带42的输送面平齐,裁切部432与支撑台431对应设置。通过设置支撑台431在裁切过程中对极片料带进行支撑,保证极片料带的裁切稳定性和裁切精度。
65.值得说明的是,裁切部432位于支撑台431的正上方。
66.在本实施例中,裁切部432为激光切割机构43。
67.当然,裁切部432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切割设备。
68.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4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对的一对辊体411,一对辊体411中的至
少一个为驱动辊。极片料带从一对辊体411之间穿过,极片料带与一对辊体411滚动相接,利用辊体411与极片料带之间的摩擦力,对极片料带向前驱动。利用驱动辊对极片料带进行驱动,驱动过程稳定。
69.作为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极片裁切输送装置40还可以包括模切辊机构45,如图7所示,模切辊机构45包括对应设置的凹模辊451和凸模辊452,凹模辊451上设置有凹模刃口4511,凸模辊452上设置有凸模刃口4521,凹模刃口4511与凸模刃口4521相适配,极片料带从凹模辊451和凸模辊452之间穿过,并经凹模刃口4511和凸模刃口4521配合裁切成型。
7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极片料带包括正极片料带500和负极片料带600,极片体包括正极片体510和负极片体610,极片单元包括正极片单元511和负极片单元611。
71.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请参阅图8和图9,上述的正极片体510包括若干个连续设置的正极片单元511,上述的负极片体610包括若干个连续设置的负极片单元611,如图8所示,若干个正极片单元511或若干个负极片单元611可以呈一排连续设置,如图9所示,若干个正极片单元511或若干个负极片单元611可以呈两排连续设置。
72.如图2所示,转运输送线300包括第一输送带320和第二输送带330,第一输送带320的输入端与位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的下料输送带442接驳设置,第一输送带320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330的输入端接驳设置,第二输送带330的输出端与叠片装置10对应设置,下料输送带442适于吸附正极片体510的第一面,第一输送带320适于吸附正极片体510的第二面,第二输送带330适于吸附正极片体510的第一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为正极片体510的相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320的输入端对应设置于下料输送带442的上方,第一输送带320的输出端对应设置于第二输送带330的输入端的上方。利用第一输送带320能够将下料输送带442上输送的正极片体510转运出来,并且再经过第二输送带330使正极片体510位于第二输送带330的上表面,便于叠片装置10的取用。
7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接驳”设置是指极片体能够在两条输送带之间进行转运。
74.如图2所示,叠片装置10包括叠台机构11、正极纠偏机构12、负极纠偏机构13、上料机构和摆动放料机构。正极纠偏机构12和负极纠偏机构13分设于叠台机构11的两侧,正极纠偏机构12靠近第二取料位310设置,负极纠偏机构13靠近第一取料位210设置。上料机构可移动设置,以向叠片装置10输送正极片体510和负极片体610,摆动放料机构与叠台机构11对应设置,以带动隔膜往复移动实现z叠。
75.值得说明的是,将正极片体510、隔膜和负极片体610进行叠片,则可以形成一个电芯,将电芯按照正极片单元511和负极片单元611的位置进行裁切,形成的每个电芯单体包括层叠设置的正极片单元511、隔膜和负极片单元611。
76.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电芯的生产要求,电芯叠片的最下层和最上层均需要为负极片,因此,本实施例中电芯的最下层和最上层均为负极片体,那么裁切形成的电芯单元的最下层和最上层均为负极片单元。
77.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正极纠偏机构12位于第二输送带330的输出端和叠台机构11的一侧之间,负极纠偏机构13位于第一取料位210和叠台机构11的另一侧之间。
78.值得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上料机构将转运输送线300上的正极片体510转运至正极纠偏机构12、将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上的负极片体610转运至负极纠偏机构13,上料机构也可以将正极纠偏机构12上的正极片体510转运至叠台机构11、将负极纠偏机构13上的负极片体610转运至叠台机构11。或者是,上料机构只用于将正极纠偏机构12上的正极片体510转运至叠台机构11、将负极纠偏机构13上的负极片体610转运至叠台机构11,额外设置转运机械手将转运输送线300上的正极片体510转运至正极纠偏机构12、将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上的负极片体610转运至负极纠偏机构13。
79.在本实施例中,正极纠偏机构12包括一个正极纠偏台,正极纠偏台上设置有推动部,推动部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推动正极片体510,使正极片体510移动至预定位置;负极纠偏机构13包括一个负极纠偏台,负极纠偏台上设置有推动部,推动部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推动负极片体610,使负极片体610移动至预定位置。
80.如图1所示,叠片生产线还包括后处理线400,后处理线400设置于叠片装置10的下游,叠片装置10和后处理线400之间设置有转运装置50。通过转运装置50,将叠片装置10上叠片完成的电芯转运至后处理线400进行后处理工序。
8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处理线400设置于第一制片输送线100和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尾端,转运装置50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龙门机械手,其中一个龙门机械手沿若干个叠片装置10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另一个龙门机械手沿后处理线400的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具体的,请参阅图1,其中一个龙门机械手沿图1中左右方向设置,另一个龙门机械手沿图1中上下方向设置。
82.如图1所示,后处理线400包括热压分离装置60,热压分离装置60能够接收转运装置50转运的电芯,并对电芯进行热压,在热压的同时对电芯进行裁分,以形成若干个电芯单体。
83.如图1所示,热压分离装置60的下游还可以设置有其他后处理装置,例如贴胶、贴二维码装置等。
84.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叠片生产线时,正极片料带500经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的极片放卷装置20放卷,并经第一制片输送线100的极片制极耳装置30、吸附输送带42和切割机构43形成正极片体510,正极片体510经过接驳输送带441的输送和剔废输送带443剔除不合格正极片体510,使合格的正极片体510输送至下料输送带442;当正极片体510输送至下料输送带442与转运输送线300的接驳位置时,接驳输送至第一输送带320上,并经第二输送带330朝向叠片装置10输送。负极片料带600经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极片放卷装置20放卷,并经第二制片输送线200的极片制极耳装置30、吸附输送带42和切割机构43形成负极片体610,负极片体610经过接驳输送带441的输送和剔废输送带443剔除不合格负极片体610,使合格的负极片体610输送至下料输送带442。上料机构将第二输送带330输出端(第二取料位310)的正极片体510转运至正极纠偏机构12、将下料输送带442(位于第二制片输送线200)上第一取料位210处的负极片体610转运至负极纠偏机构13,并且,将纠偏完成的正极片体510和负极片体610分别上料至叠台机构11,并配合摆动放料机构放隔膜进行叠片。
85.根据上述描述,本专利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86.1.生产线布局简单、合理,且可以与多个叠片装置配合,实现多个叠片装置的同时叠片,提高叠片效率;
87.2.利用正极片体和负极片体进行叠片形成电芯,将电芯热压分离后可形成多个电芯单体,提高生产效率;
88.3.对不合格极片体能够实现剔废,生产过程闭环控制,提升电芯质量。
8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