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07:22: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骨料及高强度纤维等组成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韧性及超高耐久性,其研究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并逐步在高层建筑、大跨桥梁、既有结构加固等工程领域推广应用,国内现行规范t/cecs10107-2020《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要求》和gb50082-201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混凝土收缩试验为无约束的自由收缩性能测试,这往往与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约束作用的情况不符,对于实际工程中uhpc在不同程度约束状态下的收缩问题,采用现行规范中自由收缩测试方法得到结论缺乏真实性,因此,急需一种对约束收缩测试装置,提高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收缩测量变形的准确度与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壁设置有模板,且模板沿着主体框架中垂线呈对称分布,所述主体框架外壁粘贴有应变片,且应变片沿着主体框架中垂线呈对称分布,所述主体框架左侧放置有风扇,且风扇的中垂线与主体框架的中垂线相重合。
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上表面放置风速计,且风速计竖直中心线与主体框架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底端上表面设置有锚钉,且锚钉设置有八个。
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底端上表面设置有刀口,且刀口设置有三个,所述刀口的中垂线与主体框架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且刀口设置在两个所述模板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底端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右侧外壁设置有提手,且提手外壁套设有橡胶垫。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1.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模板限位作用,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主体框架中间部分较细,从而减少了主体框架中间部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减少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的时间,风扇距主体框架端部一米,通过风扇转动,使风扇向主体框架吹风,主体框架中心部位的风速-m/s,高速气流通过主体框架上表面,可对主体框架内混凝土表面进行风干,加快主体框架内混凝土的凝固,减少了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通过应变片贴在不锈钢板的两侧中部,通过动静态应变仪监测钢板应变,采样频率min一次,从而对
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进行测试。
12.其二:本实用新型观察风速计,来调整风扇风力大小,确保试件中心部位的风速-m/s,通过锚钉为主体框架内混泥土提供约束力,降低混泥土在主体框架内的流动性,通过三个刀口为主体框架内混泥土提供轴向约束力,降低混泥土在两个模板之间的流动性,降低了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框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框架;2、模板;3、锚钉;4、刀口;5、风速计;6、应变片;7、风扇;8、提手;9、橡胶垫;10、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图4共同所示的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内壁设置有模板2,且模板2沿着主体框架1中垂线呈对称分布,主体框架1外壁粘贴有应变片6,且应变片6沿着主体框架1中垂线呈对称分布,主体框架1左侧放置有风扇7,且风扇7的中垂线与主体框架1的中垂线相重合,主体框架1上端呈开口状,将超高性能混凝土从主体框架1上端倒入主体框架1内部,主体框架1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承接,通过两个模板2限位作用,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主体框架1中间部分较细,从而减少了主体框架1中间部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减少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的时间,风扇7距主体框架1端部一米,通过风扇7转动,使风扇7向主体框架1吹风,主体框架1中心部位的风速3-5m/s,高速气流通过主体框架1上表面,可对主体框架1内混凝土表面进行风干,加快主体框架1内混凝土的凝固,减少了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通过应变片6贴在不锈钢板的两侧中部,通过动静态应变仪监测钢板应变,采样频率5min一次,从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进行测试,温度20
±
2℃,相对湿度rh=60
±
5%,通过比较不锈钢板的应变发展,评价混凝土收缩应力σ,σ=e

ε
钢e钢
为常数,200~210gpa,ε

为实测值。
21.主体框架1上表面放置风速计5,且风速计5竖直中心线与主体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通过风速计5,可对主体框架1上方流通的风进行测速,通过观察风速计5,来调整风扇7风力大小,确保试件中心部位的风速3-5m/s。
22.主体框架1底端上表面设置有锚钉3,且锚钉3设置有八个,通过锚钉3为主体框架1内混泥土提供约束力,降低混泥土在主体框架1内的流动性。
23.主体框架1底端上表面设置有刀口4,且刀口4设置有三个,刀口4的中垂线与主体
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且刀口4设置在两个模板2之间,通过三个刀口4为主体框架1内混泥土提供轴向约束力,降低混泥土在两个模板2之间的流动性,降低了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时间。
24.主体框架1底端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10,通过橡胶层10,降低了主体框架1与地面接触时对地面造成的破坏。
25.主体框架1右侧外壁设置有提手8,且提手8外壁套设有橡胶垫9,通过提手8,方便人员对主体框架1进行抓取,通过橡胶垫9,为人员抓取提手8提供了舒适性。
26.首先主体框架1上端呈开口状,将超高性能混凝土从主体框架1上端倒入主体框架1内部,主体框架1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承接,通过两个模板2限位作用,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主体框架1中间部分较细,从而减少了主体框架1中间部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减少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测试的时间,风扇7距主体框架1端部一米,通过风扇7转动,使风扇7向主体框架1吹风,主体框架1中心部位的风速3-5m/s,高速气流通过主体框架1上表面,可对主体框架1内混凝土表面进行风干,加快主体框架1内混凝土的凝固,减少了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通过应变片6贴在不锈钢板的两侧中部,通过动静态应变仪监测钢板应变,采样频率5min一次,从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约束收缩进行测试,温度20
±
2℃,相对湿度rh=60
±
5%,通过比较不锈钢板的应变发展,评价混凝土收缩应力σ,σ=e

ε
钢e钢
为常数,200~210gpa,ε

为实测值,然后通过风速计5,可对主体框架1上方流通的风进行测速,通过观察风速计5,来调整风扇7风力大小,确保试件中心部位的风速3-5m/s,通过锚钉3为主体框架1内混泥土提供约束力,降低混泥土在主体框架1内的流动性,随后通过三个刀口4为主体框架1内混泥土提供轴向约束力,降低混泥土在两个模板2之间的流动性,降低了混凝土凝固所需的时间,通过橡胶层10,降低了主体框架1与地面接触时对地面造成的破坏,最后通过提手8,方便人员对主体框架1进行抓取,通过橡胶垫9,为人员抓取提手8提供了舒适性。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