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

2022-10-29 01:42: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2.引流用的负压吸引装置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等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
3.目前,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常用于引流量较大、伤口面积较大的伤口部位,对于引流液较少、伤口面积较小的伤口不能够精准控制和记录引流量,临床上,常将20ml的注射器注射口封闭,并将其抽至预设刻度后用针帽抵住注射器活塞柄,以阻值注射器活塞柄回弹,进而控制较小伤口的引流量,但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医护人员操作时可能因注射器注射口密封不良或活塞柄固定不牢而失败,进而需要重新操作,浪费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效率,而且操作过程中因操作时间常而注射器内易进入病菌,进而感染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控制面积较小伤口引流量操作不便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且开口朝左的卡槽,主体左端设有位于卡槽上方的刻度线,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上设有前端伸出滑槽的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杆,l形杆上设有可插入卡槽内的卡块,滑杆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压杆,压杆上端经左低右高的连杆与l形杆铰接连接,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后且前侧与滑槽连通的通孔,通孔为圆形且其内径等于引流管的直径,主体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通孔的挡板,主体后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前且可遮挡通孔的盖板。
6.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简化了操作步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被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1,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且
开口朝左的卡槽2,主体1左端设有位于卡槽2上方的刻度线3,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4,活塞板4上设有前端伸出滑槽的滑杆5,滑杆5上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杆6,l形杆6上设有可插入卡槽2内的卡块7,滑杆5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压杆8,压杆8上端经左低右高的连杆9与l形杆6铰接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后且前侧与滑槽连通的通孔10,通孔10为圆形且其内径等于引流管的直径,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通孔10的挡板11,主体1后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前且可遮挡通孔10的盖板12。
13.为了便于压杆8的移动,所述的压杆8为t形且其阶梯面经第一弹簧13与滑杆5上端面固定连接。
14.为了便于挡板11的移动,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右侧与通孔10连通的移动槽,挡板11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挡板11左端经第二弹簧14与移动槽固定连接,挡板11后端面为前右后左的倾斜面。
15.为了使盖板12与主体1拆卸连接,所述的主体1与盖板12内侧壁过盈配合。
16.为了避免盖板12丢失,所述的盖板12经拉绳与主体1固定连接。
17.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滑槽连通的密封槽,滑杆5上设有可插入密封槽内的压板,压板后端设有可与密封槽过盈配合的密封垫15,主体1为透明材料。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盖板12盖在主体1上,活塞板4与滑槽左侧壁接触,刻度线3零刻度值与滑槽左侧壁平齐的初始状态,向下按动压板,第一弹簧13被压缩,同时,压板带动连杆9上端向下移动,连杆9下端带动l形杆6向左移动,l形杆6带动卡块7向左移动;
19.当卡块7脱离卡槽2时,保持对压板向下的压力并向前拉动压板,压板带动滑杆5向前移动,滑杆5带动活塞板4、压板、l形杆6同步向前移动,滑槽内产生负压,压板带动密封垫15向前移动,密封垫15脱离密封槽,同时,l形杆6带动卡块7向前移动,卡块7相对于刻度线3向前移动,通过卡块7相对于刻度线3刻度值的相对位置判断可引流量的大小;
20.当卡块7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松开压板,压板在第一弹簧13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压板经连杆9带动l形杆6向右移动,l形杆6带动卡块7向右移动,当卡块7插入对应的卡槽2内后,卡块7与刻度线3对应的刻度值及为可抽取引流量的最大值,此时,向后移动盖板12;
21.当盖板12脱离主体1后,松开盖板12,由于盖板12经拉绳与主体1固定连接,盖板12并不对丢失,移动主体1,使引流管插入通孔10内,此时,向后移动主体1,引流管相对于主体1向前移动,当引流管与挡板11倾斜面接触时,随着主体1的向后移动,引流管推动挡板11向左移动,第二弹簧14被压缩,当挡板11脱离通孔10后,继续向后移动主体1,直至引流管侧壁与挡板11接触,此时,挡板11在第二弹簧14弹力作用下挤压引流管,增加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
22.挡板11与引流管接触后,患者伤口内的液体经引流管、通孔10进入滑槽内,当引流液完全流出后,向前拉动主体1,引流管相对于通孔10向后移动,当引流管脱离挡板11后,挡板11在第二弹簧14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直至与移动槽右侧壁接触,此时,将盖板12盖在主体1上通过观察进入滑槽内的液体量判断引流量即可。
2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盖板12、压板及密封垫15,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病菌进入通槽内而感染患者的现象。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可主体、可前后移动的
活塞板、可前后移动的滑杆、可上下移动的压杆、可左右移动的l形杆、可左右移动且可前后移动的卡块及刻度线,简化了操作步骤,避免了因注射器密封不严或固定不牢而操作失败的现象,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与精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设有盖板、压板及弹性垫,降低了患者被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且开口朝左的卡槽(2),主体(1)左端设有位于卡槽(2)上方的刻度线(3),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4),活塞板(4)上设有前端伸出滑槽的滑杆(5),滑杆(5)上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l形杆(6),l形杆(6)上设有可插入卡槽(2)内的卡块(7),滑杆(5)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压杆(8),压杆(8)上端经左低右高的连杆(9)与l形杆(6)铰接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后且前侧与滑槽连通的通孔(10),通孔(10)为圆形且其内径等于引流管的直径,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通孔(10)的挡板(11),主体(1)后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前且可遮挡通孔(10)的盖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8)为t形且其阶梯面经第一弹簧(13)与滑杆(5)上端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右侧与通孔(10)连通的移动槽,挡板(11)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挡板(11)左端经第二弹簧(14)与移动槽固定连接,挡板(11)后端面为前右后左的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与盖板(12)内侧壁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2)经拉绳与主体(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滑槽连通的密封槽,滑杆(5)上设有可插入密封槽内的压板,压板后端设有可与密封槽过盈配合的密封垫(15),主体(1)为透明材料。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负压吸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控制面积较小伤口引流量操作不便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且开口朝左的卡槽,主体左端设有刻度线,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上设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有L形杆,L形杆上设有可插入卡槽内的卡块,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压杆,压杆上端经左低右高的连杆与L形杆铰接连接,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朝后且前侧与滑槽连通的通孔,主体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通孔的挡板,主体后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前且可遮挡通孔的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简化了操作步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被病菌感染的可能性。低了患者被病菌感染的可能性。低了患者被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梦丹 王鑫 朱金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