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

2022-10-29 00:14: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外敷药领域内,中药外用贴敷法治疗颈椎病具有使用方便,直接作用于病发的位置的特点,因此是临床上治疗的常用方法。中药巴布剂是将适当比例的亲水性物质与中药提取物混匀后,涂布于无纺布上制成的贴膏剂,主要通过皮肤给药的一种外用制剂。贴膏剂携带不便,使用不便,并且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黑膏药的储存和透气也存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巴布剂亲水性强,载药量大,刺激性小,药物持久性强等优点,一经引入国内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现阶段的巴布剂制备工艺繁多,工艺特点各不相同各有优劣,目前的制备方式中,一方面是会采用添加化学药剂,以达到高得药性获得和保存,这便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刺激,对于敏感性人群,会有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是,目前制备巴布剂的工艺会采用高温煎熬以提取药汁,但高温也会一定程度上破坏中药的药性,进而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原料采取多种天然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并且对皮肤无刺激性,并且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效果明显,能有效治疗颈椎病。
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1,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将川乌、草乌、栀子、红花、南星、赤芍、香附、当归、山棱、羌活、独活、艾叶、千斤拔等干制中药称重后粉碎,并采用乙醇水溶液低温浸泡、萃取、压滤出药汁,然后采用转蒸发仪低温除掉乙醇,得到中药萃取液;
8.步骤2,基质的制备:将粘附剂加入至保湿剂中搅拌均匀,最后将填充剂加入,搅拌均匀备用;
9.步骤3,将中药提取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加热至50℃,脱气,得到膏状的巴布剂。
10.所述膏状的巴布剂利用刮涂式巴布膏剂涂布装置涂布于聚酯膜上,盖无纺布背衬,切割成适宜尺寸后密封保存。
11.所述中药提取液的中药原材料质量配比如下:
12.川乌10-40份、草乌10-40份、栀子5-20份、红花10-50份、南星10-50份、赤芍10-40份、香附20-80份、当归20-70份、山棱10-40份、羌活10-50份、独活10-50份、艾叶10-50份、千斤拔20-60份。
13.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原材料质量配比包括:
14.川乌30份、草乌30份、栀子15份、红花35份、南星35份、赤芍40份、香附60份、当归40份、山棱25份、羌活40份、独活40份、艾叶30份、千斤拔40份。
15.所述基质中的胶粘剂由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组成,所述填充剂由碳酸钙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聚乙二醇组成。
16.更进一步的,所述基质的质量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0-20份、碳酸钙10-25份、高岭土20-30份、聚丙烯酸10-30份、羧甲基纤维素10-15份、甘油10-20份。
17.所述中药提取液与基质的质量比为2-4:100。
18.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9.1.本发明的原料采取多种天然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并且对皮肤无刺激性,并且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效果明显,能有效治疗颈椎病。
20.2.本发明采用乙醇低温萃取,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药剂的药性,使其生产成本低,载药量大。
21.3.本发明的基质为水溶性的,易于融合药液,并且使巴布剂涂抹方便,保证皮肤接触面湿润性良好。
22.4.本发明的总体制造成本低,药效持久性好,见效快,减少了用药次数,为广大颈椎病人群所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24.实施例1
25.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
26.配比包括:
27.中药提取液;30g
28.基质:1000g。
29.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川乌30g、草乌30g、栀子15g、红花35g、南星35g、赤芍40g、香附60g、当归40g、山棱25g、羌活40g、独活40g、艾叶30g、千斤拔40g。
30.所述基质中的胶粘剂由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组成,所述填充剂由碳酸钙和高岭土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聚乙二醇组成;且所述基质的质量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0份、碳酸钙10份、高岭土20份、聚丙烯酸10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甘油10份;
31.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32.步骤1,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将川乌、草乌、栀子、红花、南星、赤芍、香附、当归、山棱、羌活、独活、艾叶、千斤拔等干制中药称重后粉碎,并采用80%乙醇水溶液(1500ml)低温浸泡,萃取36h,压滤出药汁,然后采用转蒸发仪于40℃下,除去乙醇,得到中药萃取液;
33.步骤2,基质的制备:将粘附剂加入至保湿剂中搅拌均匀,最后将填充剂加入,搅拌均匀备用;
34.步骤3,将中药提取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加热至50℃,脱气,得到膏状的巴布剂。
35.所述膏状的巴布剂利用刮涂式巴布膏剂涂布装置涂布于聚酯膜上,盖无纺布背衬,切割成适宜尺寸后密封保存。
36.实施例2
37.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
38.配比包括:
39.中药提取液;20g
40.基质:1000g。
41.所述中药提取液的配比包括:川乌30g、草乌30g、栀子15g、红花35g、南星35g、赤芍40g、香附60g、当归40g、山棱25g、羌活40g、独活40g、艾叶30g、千斤拔40g。
42.所述基质中的胶粘剂由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组成,所述填充剂由碳酸钙和高岭土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聚乙二醇组成;且所述基质的质量配比如下:聚乙二醇20份、碳酸钙25份、高岭土30份、聚丙烯酸30份、羧甲基纤维素15份、甘油20份;
43.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44.步骤1,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将川乌、草乌、栀子、红花、南星、赤芍、香附、当归、山棱、羌活、独活、艾叶、千斤拔等干制中药称重后粉碎,并采用60%乙醇水溶液(2000ml)低温浸泡,萃取48h,压滤出药汁,然后采用转蒸发仪于40℃下,除去乙醇,得到中药萃取液;
45.步骤2,基质的制备:将粘附剂加入至保湿剂中搅拌均匀,最后将填充剂加入,搅拌均匀备用;
46.步骤3,将中药提取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加热至50℃,脱气,得到膏状的巴布剂。
47.所述膏状的巴布剂利用刮涂式巴布膏剂涂布装置涂布于聚酯膜上,盖无纺布背衬,切割成适宜尺寸后密封保存。
48.实施例3
49.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巴布剂
50.配比包括:
51.中药提取液;40g
52.基质:1000g。
53.所述中药提取液的配比包括:川乌30g、草乌30g、栀子15g、红花35g、南星35g、赤芍40g、香附60g、当归40g、山棱25g、羌活40g、独活40g、艾叶30g、千斤拔40g。
54.所述基质中的胶粘剂由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组成,所述填充剂由碳酸钙和高岭土组成,所述保湿剂由甘油和聚乙二醇组成;且所述基质的质量配比如下:聚乙二醇15份、碳酸钙20份、高岭土25份、聚丙烯酸20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甘油15份;
55.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56.步骤1,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将川乌、草乌、栀子、红花、南星、赤芍、香附、当归、山棱、羌活、独活、艾叶、千斤拔等干制中药称重后粉碎,并采用50%乙醇水溶液(2500ml)低温浸泡,萃取32h,压滤出药汁,然后采用转蒸发仪于40℃下,除去乙醇,得到中药萃取液;
57.步骤2,基质的制备:将粘附剂加入至保湿剂中搅拌均匀,最后将填充剂加入,搅拌均匀备用;
58.步骤3,将中药提取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加热至50℃,脱气,得到膏状的巴布剂。
59.所述膏状的巴布剂利用刮涂式巴布膏剂涂布装置涂布于聚酯膜上,盖无纺布背衬,切割成适宜尺寸后密封保存。
60.药学实验
61.实验对象:实验组:实施例1到3;空白对照1组;对照组:一种氨基葡萄糖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201210061072.8)四组实验;空白对照1组。
62.1.镇痛实验
63.采用了观察小鼠20分钟内小鼠受刺激后的扭体次数及扭体反应(腹部收缩、身体扭曲、后肢伸展以及蠕动)来记录实验结果。
[0064][0065][0066]
阵痛率=(空白对照组扭体次数-用药扭体次数)/空白组扭体次数*100%
[0067]
扭体实验是测试阵痛率的经典实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有效的说明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来看,本发明制备的巴布剂是区别于现有工艺的巴布剂,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0068]
2.抗炎实验
[0069]
采用了观察小鼠敷用巴布剂后药物对作用点肿胀作用的结果来判断。先对小鼠进行预处理:二甲苯导致小鼠局部急性炎症。再对小鼠局部进行巴布剂敷用,观察1h,2h,34h后的局部肿胀厚度,进而判断药物的优劣。数据如下:
[0070][0071]
经过对比局部肿胀厚度可以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巴布剂,对于消炎消肿具有明显优势,其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于空白组。
[0072]
3.过敏性实验
[0073]
将实施例3组;空白一组;对照组4组;共50只小白鼠,将其敷在小白鼠的局部去毛部位,观察1h,2h,3h,4h后,分别记录作用部位的皮肤颜色以及肿胀情况。经过观察对比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巴布剂,对皮肤五毒无害,无刺激性。
[0074]
4.致突变实验
[0075]
本实验采用细菌回复突变实验,以及诱发培育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两个实验,分别做了十组对照,共20组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巴布剂对于治疗无畸变作用,以上两种方法也是医学上最常用的两种检验畸变的方法,可以有力的证明本巴布剂无畸变作用。
[0076]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