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联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0-27 00:1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联接系统。


背景技术:

2.许多作为注射剂或以相当的递送形式给药的物质,例如cmr药物,其用于例如癌症治疗,并且其治疗应用主要旨在损伤生长密集的肿瘤细胞,在实际治疗应用之外具有相当大的潜在危险。由于它们的作用机制,这些物质中的一些本身是致癌的,这就是为什么必须避免与未接受治疗的人接触的原因。因此,封闭系统输送装置(cstd)越来越多地用于cmr药物的即用制剂制造。这种cstd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安全输送cmr药物或其他物质并在断开连接后进行干密封的联接系统,从而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例如通过联接构件的表面上的泄漏或液滴形成。
3.这种类型的联接系统通常与术语“干连接”、“自动自密封技术”或“封闭连接”相关联,并且对于实现封闭流体输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4.已知的联接系统在其操作和连接结构方面通常是复杂的,并且可能提供较差的流速。此外,如果没有保持密封表面的恒定表面压力,则流体残留物可能分别出现在密封表面和联接表面上。
5.所有现有系统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相对较大,这在患者附近的应用期间导致了缺点,并且至少是联接构件或配合联接构件由于其结构而分别提供联接表面和配合联接表面的较差的可接近性,从而妨碍了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与现有技术相关联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联接构件、配合联接构件和联接系统,其中相应的联接表面在断开连接状态下被干锁定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安全地操作。
7.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联接系统来解决,该联接系统包括:
8.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至少一个联接构件,包括:
9.联接构件壳体,其中所述联接构件壳体包括壳体部分,所述壳体部分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围绕密封构件容座,并且所述壳体部分包括在面向所述密封构件的内表面上的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
10.以及
11.用于与所述联接构件联接的配合联接构件,包括:
12.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其中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包括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
13.其中所述联接构件的所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构造成使得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和所述密封构件容座结构通过所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被联合地可移动地引导,特别是以相对于彼此的预定位置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和从属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他有利配置是显而易见的。
15.根据本发明,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联接系统包括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至少一个联接构件和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至少一个配合联接构件。用于封闭流体输送系统的联接构件包括:联接构件壳体,该联接构件壳体包括流体连接件和联接器侧,其中联接构件壳体提供从流体连接件朝向联接器侧延伸的纵向轴线;尖状物,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开口,该尖状物保持在壳体的布置在流体连接件处的尖状物容座中,并且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到联接构件壳体中,其中至少一个流体开口布置在尖状物的面向联接器侧的端部中;密封构件容座,所述密封构件容座布置在所述联接器侧上的所述联接构件壳体中;密封构件布置在所述密封构件容座中;其中所述联接构件壳体包括壳体部分,所述壳体部分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密封构件容座,并且包括在面向所述密封构件的内表面上的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其中具有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密封构件容座在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在距所述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和距所述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之间可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构造成使得所述密封构件容座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与所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接合的状态下在距所述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和距所述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所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提供螺纹的在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和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之间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相应的高度或长度,其大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此方向上的相应的高度或长度。
16.由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的相互作用,密封构件容座可以被固定以防止由于纯压缩或拉伸力而导致的意外移动。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对应于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密封构件容座的位置,而当达到连接状态时,优选地存在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其被提供用于与配合联接构件的流体连接。作为预防措施,应注意,术语“密封构件容座位置”不是指用于容纳密封构件的位置,而是指密封构件容座本身的位置。
17.关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或下文中的术语“螺纹”不限于等距螺纹或具有倾斜螺纹侧面的螺纹,而是总体上包括其中引导结构以螺旋方式形成的结构构造。
18.由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在纵向轴线方向上的螺纹高度/长度大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该方向上的高度/长度,因此待连接构件的另一引导结构(如稍后描述的配合联接构件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也可以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一起在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中被引导。螺纹的高度特别地设计成使得密封构件容座和待连接构件在它们的经由联接构件螺纹部分的联合引导期间以预定的表面压力相对于彼此保持在距流体连接件的最小距离处,直到到达密封构件容座位置。因此,螺纹高度是恒定的,特别是因为这也确保了引导路径上的恒定表面压力。由于待连接构件的引导结构(如配合联接构件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中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一起被引导以进行连接,因此在下文中关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部中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的引导的陈述可以类似地转移到联合引导。因此,出于简化的原因,每次不再明确地提及待连接构件的引导结构。
19.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联接到联接构件的配合联接构件包括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和配
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具有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和配合联接器侧,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具有从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朝向配合联接器侧延伸的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布置在配合联接构件壳体中,并且与配合联接构件壳体一起形成配合联接构件的配合联接器侧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包括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构造成使得所述配合联接构件通过所述联接构件的所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在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联接构件以被引导的方式可移动。
20.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可以例如形成为相对于纵向轴线径向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突出部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高度特别地小于或等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在纵向方向上的螺纹高度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纵向方向上的高度之间的差,使得其可以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一起在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中被引导。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在纵向方向上的高度可以被设计成匹配要提供在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和联接构件的密封构件之间的表面压力。
21.然而,为了增加模块性,在纵向方向上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也可以弹性地形成,使得从松弛的初始状态开始,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可以在纵向方向上被压缩。在初始状态下,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的高度因此也可以大于先前指定的差。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的弹性还可以补偿在纵向方向上与恒定螺纹高度的偏差。此外,联接壳体部分中的被引导的移动可能需要向其施加一些力,使得特别是关于由联接构件施加的预加载力的意外移动的风险降低。然而,可替代地或附加地,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也可以是可更换的,例如作为可以旋拧到配合联接构件上的环形构件。
22.根据本发明的联接系统构造成使得处于与配合联接构件连接的状态的联接构件的流体开口至少部分地布置在配合联接构件的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的面向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的一侧上,其中密封构件容座处于距联接构件的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位置。
23.通过将所述密封元件容座从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位置移动到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位置,以及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在所述联接器壳体螺纹部分中的通过联合引导的相应移动(其中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前表面和所述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前表面至少在所述尖状物的区域中以不透流体的方式彼此抵接),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和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在流体连接件的方向上沿着尖状物纵向移动。对于联接构件与配合联接构件通过尖状物的流体连接,联接系统构造成使得密封构件和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在联接构件的流体连接件的方向上一起移动到使得联接系统的尖状物的流体开口处于连接状态的程度,在该连接状态下,密封构件容座处于距联接构件的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位置,在所述配合联接器密封构件的背对所述配合联接器构件前表面的一侧上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突出到由所述配合联接器构件壳体封闭或形成的配合联接器构件流体通道中。因此,流体开口被密封构件和配合联接器密封构件连续密封,直到刚好达到连接状态之前。当联接构件和配合联接构件断开连接时,仍然在尖状物上的任何流体可以从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上擦除,从而降低在断开连接期间或之后流体泄漏的风险。
24.此外,联接构件的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形成为使得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和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可以,由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引导,一起移动,特别是以彼此的预定
位置关系移动。
25.预定位置关系可以例如对应于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和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的位置,其中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和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的相面对的表面以预定的表面压力彼此邻接。这可以例如通过恒定的螺纹高度结合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和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在纵向方向上的高度的适当尺寸设计来提供。
26.在联接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具有密封构件的密封构件容座处于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位置时,至少一个流体开口布置在密封构件内。
27.因此,关于前述意外移动的风险的降低,可以防止流体在断开连接状态下的泄漏。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构件容座包括密封构件容座凹槽,该密封构件容座凹槽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从面向联接器侧的前表面朝向流体连接件延伸,并且形成为使得包括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至少部分地可容纳在密封构件容座凹槽中。
29.因此,密封构件容座凹槽相对于联接器侧前表面在流体连接件的方向上形成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用作止动件。除了其作为止动件的功能之外,密封构件容座凹槽还可以用作待连接构件(例如配合联接构件)的定位辅助。为此目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凹槽可以形成为例如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环形外部凹入部分。联接构件壳体的内壁可以围绕该部分,以便形成用于待连接构件的环形容座部分,该环形容座部分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分别由联接构件壳体或其内壁在外部界定。当待连接构件的一部分接合在密封构件容座凹槽中时,例如直到其到达由密封构件容座凹槽形成的止动件,该部分覆盖密封构件容座的在联接器侧的方向上从止动件形成的部分。该重叠可以进一步密封联接构件与待连接构件(例如配合联接构件)的连接。此外,由此还可以限定待连接构件的位置,其中与其相关联的引导结构可以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一起插入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中。
30.特别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形成为内螺纹,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可容纳在该内螺纹中。
31.因此,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形成。然而,原则上,还可以将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形成为外螺纹,其中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至少部分地形成为与其对应的内螺纹。
32.在进一步的改进中,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螺纹,特别是至少两个相对的螺纹。
33.结合相应地彼此相对的至少两个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密封构件容座可以以位置更稳定的方式在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中被引导,因为由此防止了密封构件容座的倾斜。然而,螺纹的数量也可以小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的数量,例如,以便将密封构件容座以不同的取向插入联接构件壳体中和/或通过不同的螺纹提供密封构件容座的不同移动。
34.在一个实施例中,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的至少一个螺纹相对于纵向轴线延伸小于360
°
的角度,特别是基本上180
°
的角度。
35.因此,密封构件容座的引导移动可以在有限的旋转角度内发生,这简化了处理。另外,缩短的旋转角度(即,用于到达不包括若干圈的目标位置的旋转角度)有助于控制移动,
因为不必转若干圈。在这种情况下,光学或触觉标记构件可以支持移动控制。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的至少一个螺纹在其面向流体连接件的端部处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的正交部分。
37.因此,螺纹的倾斜在该部分上不连续。当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移动到正交部分中时,密封构件容座不会通过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施加纯拉伸力或压缩力而从该位置移动。因此,当正交部分对应于该位置时,正交部分能够确保密封构件容座在该位置的定位,特别是在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位置。
38.特别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的至少一个螺纹在其面向流体连接的端部处包括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在联接器侧的方向上相对于螺纹凹入。
39.当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移动到凹入部分中时,密封构件容座不会通过围绕纵向轴线施加纯旋转移动而移出该位置,而是必须首先移出凹入部分,例如,通过在流体连接件的方向上沿着纵向轴线向密封构件容座施加压缩力。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凹入部分中的定位优选地对应于密封构件容座在连接状态下的位置。凹入部分可以作为正交部分的替代或补充而设置。在凹入部分和正交部分的组合中,凹入部分优选地在螺纹的面向流体连接件的端部处在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的引导方向上跟随正交部分。例如,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首先沿着具有螺距的至少一个螺纹朝向流体连接件移动,然后到达正交部分,然后可以通过连续的旋转移动而移动到凹入部分中。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部分可相对于纵向轴线旋转。
41.因此,密封构件容座可以借助于壳体部分围绕纵向轴线的旋转移动经由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沿着纵向轴线移动。优选地,壳体部分是相对于壳体的其余部分可旋转地安装的部分,使得由壳体部分执行的旋转移动不会传递到壳体的其余部分。这有助于处理或连接和断开连接,特别是在例如另外的部件已经连接到流体连接件的情况下。
42.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密封构件容座可相对于纵向轴线和/或联接构件壳体旋转。
43.因此,不是或者不仅壳体部分旋转以用于经由与至少一个对应的螺纹接合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移动密封构件容座,而是或者还有密封构件容座旋转。
44.根据一个实施例,密封构件容座由弹性构件,特别是压缩弹簧构件,支撑在联接构件壳体中,弹性构件作用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并且被布置在流体连接件与密封构件容座之间。
45.经由弹性构件,密封构件容座可以在联接器侧的方向上预加载,使得密封构件容座在流体连接件的方向上的意外移动以及因此流体开口的意外释放的风险进一步降低。同时,预加载可以用于将密封构件容座从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小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自动移动回到距流体连接件距离最大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以便经由密封构件再次密封流体开口。
46.弹性构件可以被设计为压缩弹簧,即,例如被设计为螺旋弹簧,该压缩弹簧被布置在密封构件容座与流体连接件之间。然而,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弹性元件也可以由密封构件容座本身或密封构件形成。
47.为了能够在联接器侧将密封构件容座保持在壳体中而不管预加载,密封构件容座引导部分可能在断开连接状态下已经插入到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中。可替代地或附加地,联接构件壳体可以具有相应地与密封构件容座配合的结构。
48.根据一个实施例,配合联接构件壳体具有至少一个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该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包括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并且构造成可插入到如关于联接构件所描述的密封构件容座凹槽中。
49.这种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与密封构件容座凹槽配合的优点如关于密封构件容座凹槽所描述的那样。
50.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可以例如形成为面向配合联接器侧的端部部分,该端部部分相对于配合联接构件的在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的方向上邻接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突出部。径向突出部在纵向方向上的高度对应于或形成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的高度。另外,径向突出部与其余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一起可以形成纵向突出超过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的环,以用于接合联接构件的密封构件容座凹槽,这可以进一步密封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和联接构件的密封构件在径向方向上的连接。
附图说明
51.下面还通过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便利性和优点。
52.附图显示
53.图1是根据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联接构件的示例性第一实施例的联接构件在平行于联接构件壳体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
54.图2是在纵向轴线上的观察方向上的俯视图中的具有正交部分的流体连接件侧螺纹的示例性端部的截面;
55.图3是在纵向轴线上的观察方向上的俯视图中的具有凹入部分的流体连接件侧螺纹的另一示例性端部的截面;
56.图4是根据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配合联接构件的示例性第一实施例的配合联接构件在平行于配合联接构件壳体的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
57.图5是处于配合联接构件已经插入联接构件中的状态的具有根据图1的联接构件和根据图4的配合联接构件的联接系统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
58.图6是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5的联接系统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
59.图7是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根据图4和5的联接系统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
60.图8是处于配合联接构件已经插入联接构件中的状态的根据图7或图4和5的联接系统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
61.图9是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7和8或图4和5的联接系统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
62.图10是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联接系统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
63.图11是处于配合联接构件已经插入联接构件中的状态的根据图10的联接系统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
64.图12是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10和图11的联接系统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
具体实施方式
65.图1示出了示例性第一实施例中的联接构件100在平行于联接构件100的联接构件壳体10的纵向轴线l1的平面中的截面图。相交线a-a对应于图6中所示的联接系统300的相交线a-a。联接构件100的纵向轴线l1从流体连接件12朝向联接器侧13延伸。除了联接构件壳体10之外,联接构件100还包括:尖状物容座11;容纳在尖状物容座11中的尖状物30,尖状物30形成为流体通道;具有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的密封构件容座20;容纳在密封构件容座20中的密封构件23;以及布置在联接构件壳体10的流体连接件端部和密封构件容座20之间的弹性构件40。
66.联接构件壳体10包括围绕纵向轴线l1从联接构件壳体10的连接件侧部分朝向联接器侧13延伸的壳体部分10a。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部分10a优选地围绕纵向轴线l1可旋转地支撑。壳体部分10a还包括包含两个螺纹10c的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10b,然而,其中还可以提供更多或更少的螺纹10c。此处,螺纹10c各自形成为在流体连接件12方向上从联接器侧13延伸了180
°
的角度的螺旋槽。一个螺纹10c的一个联接器侧端部与另一个螺纹10c的联接器侧端部相对于纵向轴线l1相对。因此,螺纹10c的相应的流体连接件侧端部也相对于纵向轴线l1彼此相对。
67.在所示的断开连接状态下,密封构件容座20位于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大的位置,并且由两个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保持在联接构件壳体10中,每个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接合螺纹10c中的一个。要提供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主要用于密封构件容座20沿着纵向轴线l1从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大的位置到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的密封构件容座20的位置的引导移动,反之亦然。因此,密封构件20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设计保持在联接构件壳体10中,并且相应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通过沿着纵向轴线l1朝向流体连接件12移动密封构件容座20而仅完全接合相应的螺纹10c。
68.从图1中显而易见的,在纵向轴线l1的方向上的螺纹10c大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在该方向上的长度,即,螺纹10c在纵向轴线l1的方向上的高度/长度h1大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该方向上的高度/长度h2。在这里,螺纹的高度/长度h1是恒定的,以能够在引导路径上保持密封构件23和稍后将描述的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60的相对表面之间的表面压力恒定。因此,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螺纹10c中在纵向轴线l1的方向上可移动。由此,应当选择螺纹10c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延伸结合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该方向上的延伸程度,使得密封构件23仍然密封尖状物30的流体开口31,即使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抵靠螺纹10c的面向流体连接件12的边界亦然。因此,密封构件23布置在密封构件容座20中,并且尺寸设计成使得其在断开连接状态下完全围绕(即密封)流体开口31,该流体开口31布置在尖状物30的面向联接器侧13的端部部分中。
69.联接构件100还包括弹性构件40,弹性构件40在此由压缩弹簧形成。弹性构件40布置在联接构件壳体10中,并且抵靠流体连接件侧壳体部分和密封构件容座20被支撑。由此,密封构件容座20朝向联接器侧13被预加载,使得其在螺纹10c的背对流体连接件12的一侧上与密封构件容座结构22邻接而无需进一步施加力,并且在预加载下保持在该位置。
70.密封构件容座20还包括密封构件容座凹槽21,该密封构件容座凹槽21在纵向轴线l1的方向上从前表面20a朝向流体连接件12凹入。密封构件容座凹槽22围绕纵向轴线l1环形延伸,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由联接构件壳体10的内壁界定。
71.密封构件容座20从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大的位置朝向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或反之亦然)的移动通过根据要提供的移动方向将相应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在相应的螺纹10c中朝向流体连接件12和远离流体连接件12引导来进行。为此目的,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可以有意地设置成旋转移动。这对应于有意的旋入或旋出。然而,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如果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被可旋转地支撑,使得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由此自主地旋入或旋出,则根据要提供的移动方向施加压缩力或拉伸力可能就足够了。
72.在这一点上,还应注意,根据本技术,密封构件容座20从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大的位置朝向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或反之亦然)的移动被提供为用于与配合联接构件(如稍后描述的配合联接构件200或200')连接。根据前面和下面的解释,这种配合联接构件具有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如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其与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一起在螺纹10c中被引导以进行连接。因此,关于密封构件引导结构22的引导的说明同样适用于密封构件引导结构22和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的联合引导。
73.只要自主旋入或旋出原则上是可能的,或者出于其他固定考虑,可能有利的是,将相应的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在相应的螺纹10c中的位置固定在与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防止意外的位置变化。在图2和3中示出了用于这种位置锁定的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图2和3中的每一个在沿纵向轴线l1上的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示出了流体连接件侧上的螺纹10c的一个端部的截面。在每种情况下,实心箭头表示在联接器侧13的方向上的纵向轴线方向,而非实心箭头表示在流体连接件12的方向上的纵向轴线方向。
74.图2示出了流体连接件侧螺纹10c的示例性端部,其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l1的正交部分10d。当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移动到正交部分10d中时,施加的压缩力或拉伸力不会引起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的旋转移动。因此,降低了意外移动的风险。
75.可替代地,图3示出了流体连接件侧螺纹10c的示例性端部,其具有在实心箭头的方向上的凹入部分10e。当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移动到凹入部分10e中时,密封构件容座20的位置因此被固定,从而防止旋转移动。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的这个位置对应于处于连接状态的密封构件容座20的位置,在该位置中密封构件容座20处于距联接构件100的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严格地说,密封构件容座20的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由螺纹10c的仍具有螺距的部分与凹入部分10e之间的过渡的位置形成。然而,由于后向偏移在应用规模上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当密封构件引导结构22接合凹入部分10e时密封构件容座20的位置也被理解为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位置。
76.为了释放经由凹入部分10e的位置锁定,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必须首先在流体连接件12的方向上再次相对移动,以便能够克服凹入部分10e。通过提供弹性构件40进一步支持这种类型的位置保证。然而,根据图3的位置锁定不排除根据图2的位置锁定,因此也可以应用组合的位置锁定。
77.图4示出了根据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配合联接构件200的示例性第一实施例的配合联接构件200在平行于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的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l2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配合联接构件200包括具有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51和配合联接器侧52的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其中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具有从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51朝向配合
联接器侧52延伸的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l2。此外,配合联接构件包括密封构件60,该密封构件60布置在配合联接构件200的面向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中的配合联接器侧52的端部处,并且与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一起形成配合联接构件200的配合联接器侧前表面。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60在配合联接器侧上密封从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51朝向配合联接器侧52延伸的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55,在该示例中,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55与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l2同轴地延伸。
78.此外,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具有由配合联接构件壳体50在联接器侧52上的端部部分形成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包括形成为相对于纵向轴线l2径向向外延伸的两个突出部的两个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设置成与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诸如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10b)接合并在其中被引导。此外,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与其余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一起形成在纵向轴线l2的方向上突出超过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60的环,以用于与密封构件容座凹槽(如联接构件100的密封构件容座凹槽21)接合,这可以进一步密封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200和联接构件的密封构件在径向方向上的连接。
79.参考图5和6,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下面描述联接构件100与联接系统300中的配合联接构件200的相互作用。
80.为此目的,图5示出了处于配合联接构件已经插入联接构件中的状态的具有根据图1的联接构件和根据图4的配合联接构件的联接系统300在平行于纵向轴线l1或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l2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为了简单起见,此处未绘制相应的纵向轴线l1或l2。为此目的,参考图1和4。
81.通过将配合联接构件200插入联接构件100中,根据图5的密封构件容座20最初从其断开连接状态移动到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抵靠螺纹10c的面向流体连接件12的边界的位置,该断开连接状态具有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大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这对应于配合联接构件200的一位置,在该位置处,配合联接构件容座引导结构53邻接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并且可以与其一起移动到螺纹10c中。配合联接构件容座引导结构53和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在螺纹10c中的联合引导通过配合联接构件200和联接构件100之间根据旋入或旋出操作的相对旋转来实现。然而,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如果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以使得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由此自主地旋入或旋出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则根据要提供的移动方向施加压缩力或拉伸力可能就足够了。由于配合联接构件容座引导结构53和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之间的形状配合结合螺纹10c,配合联接构件容座引导结构60和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3的相对表面沿着螺纹10c以彼此位置固定的关系被引导。位置固定关系可以对应于最小表面压力,该最小表面压力可以进一步由弹性构件40的弹簧力支持。
82.通过在联接构件100中在流体连接件12的方向上移动配合联接构件200,然后可以实现连接状态,该连接状态旨在用于配合联接构件200和联接构件100的流体连接以进行流体交换。
83.为此目的,图6示出了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5的联接系统300在平行于纵向轴线l1或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l2的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同样,为了简单起见,未绘制相应的纵向轴线l1或l2,并且再次相应地参考图1和4。
84.例如,通过在壳体部分10a和/或密封构件容座20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时配合联接构件200的旋转或者还通过配合联接构件200和联接构件100朝向彼此移动,在此执行配合联接构件200的在联接构件100中在流体连接件12的方向上直到螺纹10c的流体连接件侧端部的移动,并且因此执行密封构件容座20直到螺纹10c的流体连接件侧端部的移动。因此,当配合联接构件容座引导结构53和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22已经到达螺纹10c的流体连接件侧端部时,密封构件容座20处于距流体连接件12距离最小的密封构件容座位置。该位置对应于连接状态,其中流体开口31经由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60的面向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51的一侧突出到流体通道60中,从而形成流体连接。
85.图7互补地示出了处于断开连接状态的根据图4和5的联接系统300的所有外部视图、沿着相交线a-a和相交线b-b的截面图、以及透视图的概览。这揭示了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进一步的设计特征。类似地,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联接系统300处于配合联接构件已经插入联接构件中的状态的概览,并且图9是处于连接状态。
86.图10至12示出了处于断开连接状态(图10)、配合联接构件已经插入联接构件中的状态(图11)、和连接状态(图12)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联接系统300'的相应概览。
87.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联接系统300'包括联接构件100'和配合联接构件200'。第二实施例的联接系统300'与第一实施例的联接系统30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配合联接构件200'和联接构件100'的对应设计。
88.配合联接构件200'包括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该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具有两个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这两个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与第一实施例的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相比在纵向轴线l2的方向上缩短。因此,联接构件100'的螺纹10c在纵向轴线l1的方向上也比联接构件100的螺纹更短。例如,通过缩短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联接构件100'中的螺纹10c的起点可以在流体连接件12的方向上进一步向后移动。因此,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的受引导移动以及因此联接构件100的密封构件容座20的移动(其随后暴露尖状物30的流体开口31)可以被延迟,直到密封构件容座20被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牢固地径向密封。适当的固定也可以可替代地或附加地通过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或53'来实现,所述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53或53'不直接设置在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54或54'的面向配合联接器侧52的端部处,而是仅从此处开始在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51的方向上凹入。
89.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特别地,除非合理地排除,否则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特征原则上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90.附图标记列表
91.10
ꢀꢀꢀꢀꢀ
联接构件壳体
92.10a
ꢀꢀꢀꢀ
壳体部分
93.10b
ꢀꢀꢀꢀ
联接构件壳体螺纹部分
94.10c
ꢀꢀꢀꢀ
螺纹
95.10d
ꢀꢀꢀꢀ
正交部分(螺纹)
96.10e
ꢀꢀꢀꢀ
凹入部分(螺纹)
97.11
ꢀꢀꢀꢀꢀ
尖状物容座
98.12
ꢀꢀꢀꢀꢀ
流体连接件
99.13
ꢀꢀꢀꢀꢀ
联接器侧
100.20
ꢀꢀꢀꢀꢀ
密封构件容座
101.20a
ꢀꢀꢀꢀ
前表面(密封构件容座)
102.21
ꢀꢀꢀꢀꢀ
密封构件容座凹槽
103.22
ꢀꢀꢀꢀꢀ
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
104.23
ꢀꢀꢀꢀꢀ
密封构件
105.30
ꢀꢀꢀꢀꢀ
尖状物
106.31
ꢀꢀꢀꢀꢀ
流体开口
107.40
ꢀꢀꢀꢀꢀ
弹性构件
108.50
ꢀꢀꢀꢀꢀ
配合联接构件壳体
109.51
ꢀꢀꢀꢀꢀ
配合联接构件流体连接件
110.52
ꢀꢀꢀꢀꢀ
配合联接器侧
111.53
ꢀꢀꢀꢀꢀ
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
112.54
ꢀꢀꢀꢀꢀ
配合联接构件引导结构部分
113.55
ꢀꢀꢀꢀꢀ
配合联接构件流体通道
114.60
ꢀꢀꢀꢀꢀ
配合联接构件密封构件
115.100
ꢀꢀꢀꢀ
联接构件
116.200
ꢀꢀꢀꢀ
配合联接构件
117.300
ꢀꢀꢀꢀ
联接系统
118.h1
ꢀꢀꢀꢀꢀ
螺纹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高度/长度
119.h2
ꢀꢀꢀꢀꢀ
密封构件容座引导结构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高度/长度
120.l1
ꢀꢀꢀꢀꢀ
纵向轴线(联接构件)
121.l2
ꢀꢀꢀꢀꢀ
配合联接构件纵向轴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