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晶粒转移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16:30: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载板承载机构上方,并插入载板承载机构内,在载板承载机构内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载板承载机构下方对应设有转移平台,载板承载机构用于水平承载待转移晶粒的蓝膜载板,转移平台上装置有空玻璃载板;晶粒转移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吸附腔体,吸附腔体的底部为开放面,该开放面处可拆卸地连接有探针帽(638),吸附腔体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上述吸附腔体内竖直设有探针(6311),探针(6311)在吸附腔体内上下升降运动,并穿过上述载板承载机构及探针帽(638)向下顶刺载板承载机构内蓝膜载板上的晶粒,使晶粒转移至转移平台上的玻璃载板上;上述探针帽(638)的底部围绕探针(6311)穿出部位通过真空负压力向上吸附蓝膜载板上的蓝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移支板(631)、转移升降电机(632)及晶粒转移组件,其中,上述转移支板(631)竖直设置;上述转移升降电机(632)设置在转移支板(631)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晶粒转移组件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转移支板(631)上,并与转移升降电机(632)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粒转移组件包括转移支座(633)、驱动部件、吸附部件、探针(6311)及探针帽(638),其中,上述转移支座(63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转移支板(631)上,并通过丝杆帽及丝杆与转移升降电机(632)的输出端连接,转移升降电机(632)通过驱动丝杆旋转带动丝杆帽升降运动,丝杆帽带动转移支座(633)升降运动;上述驱动部件设置于转移支座(633)上,并输出向下的动力;上述吸附部件设置在驱动部件下方,吸附部件内设有吸附腔体,吸附腔体与外部真空发送装置连接,驱动部件的输出端穿入吸附腔体向下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6311)连接在驱动部件输出端下部,探针下部设有锥形下探部(63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帽(638)为上部开放的帽体结构,探针帽(638)可拆卸地连接在吸附腔体的下部,封合吸附腔体的底部开放面;上述探针帽(638)的底面为吸附平面(6314),吸附平面(6314)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探孔(6315),探孔(6315)内径不大于探针(6311)外径,探针(6311)的锥形下探部(6313)向下穿过探孔(6315)将晶粒下顶转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孔(6315)的周沿开设有至少两个辅助吸孔(6316),辅助吸孔(6316)在探孔(6315)周沿部位产生负压吸附平面,以便吸附下探晶粒周围的晶粒载体。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634)及驱动轴(635),其中,上述驱动电机(634)竖直设置在转移支座(633)的侧壁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驱动轴(635)竖直连接于驱动电机(634)的输出端上,并向下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件包括连接座(636)及吸附座(637),其中,上述连接座(636)设置于驱动电机(634)下方,并固定在转移支座(633)的侧壁上,连接座(636)内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贯通的插孔,插孔内径不小于驱动轴(635)的外径,驱动轴(635)由上而下穿过插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座(637)连接于连
接座(636)的底部,吸附座(637)内部设有吸附腔体,吸附腔体的上部与插孔连通,驱动轴(635)由上而下插入吸附腔体内,且通过密封圈密封与吸附座(637)的连接处;上述吸附座(637)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639),气孔(639)处连接有真空接头,以便与外部真空发生装置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635)的底部设有探针安装座(6310);所述探针安装座(6310)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探针安装座(6310)的侧壁上开设有分割槽,所述分割槽从探针安装座(6310)的外壁延伸至安装孔,将探针安装座(6310)沿圆周方向分割为至少两块安装夹块,探针(6311)插入安装孔内后,通过从外部套上卡环,卡环向内的压力使按照夹块向内夹紧探针(63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粒转移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吸附腔体,吸附腔体的底部为开放面,该开放面处可拆卸地连接有探针帽,吸附腔体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吸附腔体内竖直设有探针,探针在吸附腔体内上下升降运动,并穿过上述载板承载机构及探针帽向下顶刺载板承载机构内蓝膜载板上的晶粒;探针帽的底部围绕探针穿出部位通过真空负压力向上吸附蓝膜载板上的蓝膜。本发明采用锥形下探部与探孔相配合,利用探孔内径大于锥形下探部外径,且小于探针外径设计,并在探针周围布设辅助吸孔,通过探帽接触蓝膜后利用辅助吸孔形成的真空负压向上吸住蓝膜晶,防止下探部位周围蓝膜形变情况,有效保证晶粒位置稳定性避免掉落。保证晶粒位置稳定性避免掉落。保证晶粒位置稳定性避免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郑灿升 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优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