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布式气浮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7:01: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气浮。


背景技术:

2.溶气气浮是目前水处理固液分离领域最常用设备之一。通过加压,使空气溶解于水,然后释放至常压,溶解于水的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将水中的悬浮物颗粒载浮与水面。再通过刮渣机将其浮于水面的悬浮物刮走,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目前气浮技术的应用,最常见的是平流式气浮,原理是溶气水微气泡与废水悬浮物在池一端充分接触后,向另一端做水平流动并实现固液分离,但在处理大水量的时候,受水力负荷限制,池体会设计较长,微气泡在水水中停留时间远短于水力停留时间,造成微气泡浓度分离区随水流逐渐降低,气浮池分离区末端无微气泡,变成无效区,负荷不均,池分离区利用率变低,造成气浮池建设尺寸大,成本高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气浮,其优点是能够通过溶气与污水在水处理单元内混合,使溶气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避免生成无效区,提高池体的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布式气浮,包括溶气系统,溶气系统通过溶气水释放管道连接有溶气水释放头,池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处理区、清水区和出水区,在所述处理区上方设置有刮渣机;
6.所述处理区内设置有水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圆锥形的倾斜面,所述溶气水释放头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下方开设有进水口,用于污水进入;所述壳体周围设置有清水收集管,与清水区连通,从所述壳体周围向清水区内抽取清水。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溶气系统通过加压使空气溶入清水,通过溶气水释放管道到达溶气水释放头处释放;处理区内负责使溶气水与污水混合,使微小的气泡带动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浮于水面,然后由刮渣机将其刮走,实现对污水的杂质去除;壳体内负责将溶气水释放头释放的气泡与进水处进入的污水混合,圆锥形的倾斜面有利于减小水流上升时对絮体的扰动,使杂质能更好的达到水面处;清水收集管将壳体周围完成除杂的清水抽取到清水区;通过在水处理单元内使溶气混入废水中,使溶气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避免生成无效区,提高池体的利用率。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溶气系统间连通设置有溶气罐回流管道,从清水区向溶气系统内抽取清水。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溶气系统内需求的清水可以直接从清水区内吸取,使溶气水能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出水区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打开时清水区与出水区连通,出水区上开设有出水口,将除去杂质的清水排出。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溶气罐回流管道完成清水的抽取后,将剩余的清水通
过出水区上开设的出水口排出,以此来完成污水的除杂工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环形管,环形管内部中空,开设有多个清水收集口;
13.所述清水收集管与所述环形管连通。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环形管上开设的多个清水收集口,从外壳周围均匀的吸收清水,将已经除杂完成的污水均匀的吸入清水区。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处理单元可根据处理区的面积和形状设置多个。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池体内处理区的各处都能进行污水处理,减少无效区,提高池体的利用率。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锥形的倾斜面收缩的一端朝向下方设置。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水流向上方运动时,通过向上不断扩大的开口,来减小水流上升时侧壁对絮体的扰动,使杂质能够更好的到达水面处。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覆盖有防腐蚀防氧化的涂层。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水处理单元长时间浸泡在污水中,表面发生氧化锈蚀,或者发生腐蚀而使其不能很好的完成污水处理工作。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 通过在水处理单元内使溶气混入废水中,使溶气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避免生成无效区,提高池体的利用率;
23.2.可以使溶气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的水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溶气系统;2、池体;3、处理区;4、清水区;5、出水区;6、刮渣机;7、水处理单元;8、进水管;9、清水收集管;10、溶气罐回流管;11、溶气水释放管道;12、溶气罐;13、溶气水释放头;71、壳体;76、进水口;73、环形管;74、清水出口;75、清水收集口;711、上层壳体;712、下层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参考图1,一种分布式气浮,包括池体2,池体2为土建池体2,内部空间分隔为处理区3,清水区4和出水区5,处理区3面积最大,用于将污水进行处理,清水区4和出水区5设置在处理区3的边角上,清水区4用于中转在处理区3内处理好的污水,出水区5上开设有出水孔,用于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出池体2外,清水区4和出水区5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打开时,清水区4与出水区5连通。
30.参考图1,在池体2外设置有容器系统,容器系统内主要结构为溶气罐12,将空气通过加压的方式溶入清水中,容器系统上连接有溶气水释放管道11,用于将溶有空气的水进
行输送,在溶气水释放管道11的端部连通有溶气水释放头13,通过溶气水释放头13将溶有空气的水释放。
31.参考图1和图2,在处理区3内,设置有水处理单元7,包括壳体71、进水口76和环形管73,壳体71分为上层壳体711和下层壳体712,上层壳体711为方形的金属壳,两端开口,下层壳体712为圆锥形的金属壳,大头一端与上层壳体711连通,小头一端封闭;下层壳体712的底端位置开设有进水口76,进水口76连接有进水管8,用于使污水进入壳体71内部;溶气系统1的溶气水释放头13设置在壳体71内部,圆锥形的金属侧壁可以在水流上升的过程中减少絮体的扰动,使污水中的杂质可以更好的到达水面处。
32.参考图1和图2,环形管73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矩形管,固定在上层壳体711和下层壳体712的连接位置,在环形管73的下端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清水收集口75。在环形管73的侧面,开设有一个清水出口74,清水出口74通过清水收集管9与清水区4连接,清水通过清水收集口75进入环形管73内,在通过清水出口74和清水收集管9进入清水区4,实现对去污后清水的收集。
33.清水区4与溶气系统1之间连接有溶气罐回流管10,将清水区4内的清水抽取回溶气罐12内,再进行溶气,实现溶气罐12内液体的循环利用。
34.参考图1,水处理单元7可根据池体2的面积和形状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水处理单元7,两个水处理单元7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相比于一个水处理单元7而言,可以两倍速度对污水进行处理。
35.参考图2,壳体71上覆盖有一层防腐蚀防氧化的涂层,在本实施例中,该涂层为不锈钢薄板,与壳体71适形贴合。
36.参考图1,在处理区3的上方,设置有刮渣机6,将处理污水过程中将气泡携带的残渣刮除,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集渣区,将残渣进行收集。
37.使用过程简述:将多个水处理单元7科学分布在池体2内,把污水接入污水进水口76,溶气系统1的溶气罐回流管10在清水区4内抽取清水,制备溶气水,溶气水经溶气水释放管道11末端的溶气水释放头13涌出,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均匀密布的小气泡,在混合释放筒体内与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水中的絮体上浮至液面,被刮渣机6刮走,送往集渣区,由于混合释放筒体,采用锥形的结构,增强了筒内上升水流的稳定性,避免絮体被破坏,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土建池体2中间层清水部分通过清水收集口75,流入清水收集管9内,在通过清水出口74,汇流到土建池清水区4,一部分留到出水区5,一部分被溶气系统1抽走,从而形成循环。
3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