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菌液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2:55: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菌液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2.菌液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菌液进行浓缩。现有用于菌液浓缩的装置通常结构较复杂,且不利于回收菌液浓缩过程中的产生的清液,同时不利于设备管路的清洗。为此,需要一种菌液浓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液浓缩装置,该菌液浓缩装置机构紧凑,方便用于浓缩菌藻培养液。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菌液浓缩装置,包括原液桶、清水桶和浓缩液桶,所述原液桶的底部经原液管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原液供给管,所述原液供给管与超滤膜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超滤膜的产水端经出液管与清水桶相连接,所述清水桶的底部经清水管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还设置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与超滤膜的产水端相连接,所述超滤膜的进水端还连接有浓缩液输出管,所述浓缩液输出管与浓缩液桶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原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原液供给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浓缩液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6.进一步地,所述原液供给管上位于第三阀门与超滤膜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所述清洗管位于第四阀门与超滤膜的产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表。
7.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侧部的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及第一浮子流量计,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清水桶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液输出管上位于第五阀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浮子流量计及第七阀门,位于第二浮子流量计及第七阀门之间设置有与清水桶相连接的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
9.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九阀门、第十阀门,位于第九阀门与第十阀门之间连接有排水管以及与浓缩液桶相连接的支管。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十一阀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十二阀门。
11.进一步地,所述超滤膜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并竖向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清水桶的上端还设置有补液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菌液浓缩装置机构紧凑,方便用于浓缩菌藻培养液;同时操作使用方便,方便设备的清洗。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原液桶
ꢀꢀ
2-清水桶
ꢀꢀ
3-浓缩液桶
ꢀꢀ
4-原液管
ꢀꢀ
5-泵体
ꢀꢀ
6-原液供给管
ꢀꢀ
7-超滤膜
ꢀꢀ
8-出液管
ꢀꢀ
9-清水管
ꢀꢀ
10-清洗管
ꢀꢀ
11-浓缩液输出管
ꢀꢀ
12-第一阀门
ꢀꢀ
13-第二阀门
ꢀꢀ
14-第三阀门
ꢀꢀ
15-第四阀门
ꢀꢀ
16-第五阀门
ꢀꢀ
17-第一压力表
ꢀꢀ
18-第二压力表
ꢀꢀ
19-溢流管
ꢀꢀ
20-第六阀门
ꢀꢀ
21-第一浮子流量计
ꢀꢀ
22-第二浮子流量计
ꢀꢀ
23-第七阀门
ꢀꢀ
24-回收管
ꢀꢀ
25-第八阀门
ꢀꢀ
26-第九阀门
ꢀꢀ
27-第十阀门
ꢀꢀ
28-排水管
ꢀꢀ
29-支管
ꢀꢀ
30-第十一阀门
ꢀꢀ
31-第十二阀门
ꢀꢀ
32-补液管
ꢀꢀ
33-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16.参考图1
17.一种菌液浓缩装置,包括原液桶1、清水桶2和浓缩液桶3,所述原液桶的底部经原液管4与泵体5相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原液供给管6,所述原液供给管与超滤膜7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超滤膜的产水端经出液管8与清水桶相连接,所述清水桶的底部经清水管9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还设置有清洗管10,所述清洗管与超滤膜的产水端相连接,所述超滤膜的进水端还连接有浓缩液输出管11,所述浓缩液输出管与浓缩液桶相连接。
18.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各个管路启闭,所述原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2,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3,所述原液供给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4,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5,所述浓缩液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6。
19.本实施例中,为了观察原液压力,所述原液供给管上位于第三阀门与超滤膜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7;为了观察清水压力,所述清洗管位于第四阀门与超滤膜的产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表18。
20.本实施例中,所述超滤膜侧部的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19,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20及第一浮子流量计21,以便通过第一浮子流量计可观察通过溢流口流出的液体情况;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清水桶相连接。
21.本实施例中,所述浓缩液输出管上位于第五阀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浮子流量计22及第七阀门23,可通过第二浮子流量计观察清洗及菌藻浓缩情况。位于第二浮子流量计及第七阀门之间设置有与清水桶相连接的回收管24,所述回收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25。
22.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九阀门26、第十阀门27,位于第九阀门与第十阀门之间连接有排水管28,以便将多页的液体排出,以及与浓缩液桶相连接的支管29,以便根据需求将出液管内的水补充部分到浓缩液桶内。
23.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十一阀门30,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十二阀门31。
24.本实施例中,所述超滤膜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并竖向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清水桶的上端还设置有补液管32,所述原液管上还连接有具有阀门的排液管33。
25.本实施例中,所述浓缩液桶的底部还可以配置移动底座,以便浓缩液桶进行移动。
26.在使用时,关闭清水管的第二阀门、清洗管的第四阀门、浓缩液输出管的第五阀门以及支管上的第十二阀门;开启原液管的第一阀门、原液供给管的第三阀门、溢流管的第六阀门、出液管的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启动泵体,原液通过原液管经泵体、原液供给管,由超滤膜的进水端输入,由于超滤膜只能过滤水,因此,菌藻均留在了超滤膜的进水端侧,而过滤后的水则通过溢流管和出液管送入清水桶内。之后关闭原液管的第一阀门、原液供给管的第三阀门、溢流管的第六阀门、出液管的第九阀门以及回收管的第八阀门;开启清水管的第二阀门、清洗管的第四阀门、浓缩液输出管的第五阀门以及第七阀门,启动泵体,实行反冲洗动作,清水通过清水管经泵体、清洗管由超滤膜的产水端送入,将超滤膜内进水端侧的菌藻冲入浓缩液桶内,同时部分多余的清水经溢流管回流至清水桶内。冲洗到一定程度后,开启回收管内上的第八阀门,关闭第七阀门,一般清水回流至清水桶,避免浓缩菌液又被稀释,也可以进行设备管路的清洗。
27.本实用新型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8.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