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护墙层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2:05: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墙层板系统。


背景技术:

2.室内装修时多会为了增加收纳空间或者美观效果,会在墙上进行打孔,然后通过螺丝将层板固定在墙面上,这种装修不可逆,安装后整体性不强,在想要改变装修风格时需要专业装修工人进行较长时间的墙面拆装,重装成本高,费时长,且拆卸后墙体上就会遗留明显痕迹,会破坏整体墙面,外观不佳。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墙层板系统,该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承重能力强,整体性高,且无需在墙面打孔,施工工期短,成本低。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墙层板系统,包括:
7.安装于墙体的护墙板和层板,上下两个所述护墙板间设置有连接件;
8.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板和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顶部相连,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相连,所述上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下支撑板间形成固定槽,所述层板靠近所述固定槽一侧倾斜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槽配合将所述层板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9.现有技术中,层板的安装一般采用明装式,直接用螺丝固定在墙面上,但这种方式在施工时需要在墙面上钻孔,安装拆卸不便,且一旦拆卸墙面上会遗留明显痕迹,美观性差,安装整体性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墙层板系统,该系统将护墙板与层板相结合,通过在护墙板间设置连接件对层板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在墙面上单独打孔,解决了拆卸遗留问题;同时通过连接部与固定槽配合的安装方式,将连接部插入固定槽中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而且能够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层板的承重能力;另外,该系统使用护墙板对墙面进行装饰,无需对墙面进行粉刷,大大缩短了工期和施工成本。
10.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层板的固定凸起;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固定凸起相适配的卡接部。固定凸起与卡接部间相互卡位形成层板的受力支撑点,保证了层板的承重能力。使用时,先使连接部水平,插入固定槽中,然后将层板放平,使固定凸起与卡接部间相互卡接,从而完成了层板的安装。
11.优选的,所述层板靠近所述固定槽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块,当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固定槽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护墙板间相抵触。通过设置限位块,并利用限位块和护墙板板面相抵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层板的承重能力。
12.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6-15
°
。进一步的,连接部与水平面间的
夹角为8
°

13.优选的,所述层板底部设置有灯槽,所述层板靠近所述固定槽一端端部设置有安装孔。使用时,将led灯装入灯槽中,电源线通过安装孔与led灯相连。
14.优选的,所述连接部数量为多个,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多个所述连接部之间。进一步的,连接部的数量为三个,包括两端的两个较短的连接部以及中间的较长的连接部。安装孔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中间的连接部与左边的连接部之间以及中间的连接部与右边的连接部之间。
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墙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
16.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上部和所述下支撑板下部均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护墙板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接件相适配的插槽。进一步的,插接件为倒刺结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的护墙层板系统利用护墙板与层板间的搭配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拆卸遗留的问题,同时兼顾到了层板的承重问题,且安装方便,层板和护墙板整体性高;另外,使用护墙板装修方式就不需要对墙体重新批水泥粉刷,也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墙层板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墙层板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层板卡入连接件前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层板卡入连接件时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层板完全卡入连接件的示意图。
28.其中:
29.10-层板;
ꢀꢀꢀꢀꢀꢀꢀꢀꢀꢀꢀꢀꢀꢀꢀꢀꢀꢀꢀꢀꢀꢀ
101-灯槽;
30.102-连接部;
ꢀꢀꢀꢀꢀꢀꢀꢀꢀꢀꢀꢀꢀꢀꢀꢀꢀꢀꢀ
103-卡接部;
31.104-安装孔;
ꢀꢀꢀꢀꢀꢀꢀꢀꢀꢀꢀꢀꢀꢀꢀꢀꢀꢀꢀꢀ
105-限位块;
32.20-护墙板;
ꢀꢀꢀꢀꢀꢀꢀꢀꢀꢀꢀꢀꢀꢀꢀꢀꢀꢀꢀꢀꢀ
201-插槽;
33.30-连接件;
ꢀꢀꢀꢀꢀꢀꢀꢀꢀꢀꢀꢀꢀꢀꢀꢀꢀꢀꢀꢀꢀ
301-连接板;
34.302-支撑部;
ꢀꢀꢀꢀꢀꢀꢀꢀꢀꢀꢀꢀꢀꢀꢀꢀꢀꢀꢀꢀ
303-下支撑板;
35.304-上支撑板;
ꢀꢀꢀꢀꢀꢀꢀꢀꢀꢀꢀꢀꢀꢀꢀꢀꢀꢀ
305-插接件;
36.306-固定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
41.实施例
42.参阅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墙层板系统,包括:安装于墙体的护墙板20和层板10,上下两个护墙板20间设置有连接件30;
43.其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30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301、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板304和水平设置的下支撑板303,上支撑板304与连接板301顶部相连,下支撑板303与连接板301的底部相连,上支撑板304、连接板301和下支撑板303间形成固定槽,层板10靠近固定槽一侧倾斜向上延伸形成连接部102,连接部102与固定槽配合将层板10固定在连接件30上。连接部102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6-15
°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02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8
°

44.继续参阅图3,上支撑板304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层板10的固定凸起306;连接部102向上延伸形成与固定凸起306相适配的卡接部103。
45.其中,层板10靠近固定槽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块105,当连接部 102插入固定槽时,限位块105与护墙板20间相抵触。
46.继续参阅图3,连接板301靠近墙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302。
47.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板304上部和下支撑板303下部均设置有插接件305,护墙板20端部设置有与插接件305相适配的插槽201。插接件305为倒刺结构。
48.如图4-5所示,层板10底部设置有灯槽101,层板10靠近固定槽一端端部设置有安装孔104。使用时,将led灯装入灯槽101中,电源线通过安装孔 104与led灯相连。
49.其中,连接部102数量为多个,安装孔104设置在多个连接部102之间。进一步的,连接部102的数量为三个,包括两端的两个较短的连接部102以及中间的较长的连接部102。安
装孔104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中间的连接部 102与左边的连接部102之间以及中间的连接部102与右边的连接部102之间。
50.本实施例的层板10安装如图6-8所示,安装时,先使连接部102水平,将连接部102插入固定槽中,然后将层板10放平,使固定凸起306与卡接部 103间相互卡接,从而完成了层板10的安装。
51.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承重能力强,整体性高,且无需在墙面打孔,施工工期短,成本低。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