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4:15: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面板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


背景技术:

2.tft-lcd液晶显示面板减薄过程中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需要夹具支撑使面板处于垂直状态不弯曲,面板安装完成后,将面板进入刻蚀液中进行减薄反应;在取出时,夹具与面板之间会有部分刻蚀液无法及时排出而继续反应,特别是上方夹具部分,导致面板与上夹具接触位置厚度偏薄,对面板的厚度均匀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包括横梁和阵列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卡齿,所述横梁的两侧设置卡耳;所述卡齿包括卡齿本体,所述卡齿本体呈菱形柱状结构,所述卡齿本体下端延伸设置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呈锥台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部包括呈菱形结构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沿其边缘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卡齿本体、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形成引流边,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卡齿本体、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形成引流边。
5.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部的尖端凹设“v”形凹口,所述“v”形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形成汇聚部。
6.进一步地,所述卡齿外包裹胶层。
7.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与所述卡齿为一体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下端呈梯形结构。
9.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卡齿设置为菱形结构,并且配合引流部,使得部分刻蚀液从面板上留下,部分通过引流部引流,并从引流部滴落;同时通过在引流部增设引流边,提高引流效果,并在引流部端部设置汇聚部促进蚀刻液的滴落;通过菱形结构的卡齿,将绝大多数的蚀刻液引流走,减少蚀刻液的残留。改善上卡齿位置附近端子“厚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卡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卡齿的仰视图;
14.附图标记如下:
15.1、横梁,2、卡齿,3、卡耳,4、引流边,21、卡齿本体,22、引流部,221、第一斜面,222、第二斜面,223、第三斜面,224、第四斜面,225、第一凹槽,226、第二凹槽,227、“v”形凹口,228、汇聚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如图1-3所示,包括横梁1和阵列设置在横梁1上的卡齿2,横梁1的两侧设置卡耳3;通过卡耳3将横梁1与篮架连接固定。卡齿2包括卡齿本体21,卡齿本体21呈菱形柱状结构,卡齿本体21下端延伸设置引流部22,引流部22呈锥台结构。相邻卡齿2之间形成固定面板的卡槽,面板的一侧置于卡槽中,以实现对面板的固定。其中,将卡齿本体21设置为菱形结构,其转角与面板接触,对面板进行支撑,使得卡齿本体21与面板线接触,对蚀刻液进行倒流,减少蚀刻液的残留。
1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引流部22包括呈菱形结构的第一斜面221、第二斜面222、第三斜面223和第四斜面224,第一斜面221和第三斜面223沿其边缘设置第一凹槽225和第二凹槽226,第一凹槽225与卡齿本体21、第二斜面222、第四斜面224形成引流边4,第二凹槽226与卡齿本体21、第二斜面222、第四斜面224形成引流边4。可见,第一斜面221和第三斜面224上均设置两条引流边4,以促进刻蚀液的引流,减少刻蚀液的残留。
1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引流部22的尖端凹设“v”形凹口227,“v”形凹口分别与第一斜面221、第三斜面223形成汇聚部228。每一侧的汇聚部228将每侧两条引流边4引流的刻蚀液进行汇聚,并促进刻蚀液的滴落,防止刻蚀液积聚在引流部22的端部,使得其在搬运晃动时,刻蚀液甩落至面板表面造成二次腐蚀。
2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卡齿2外包裹胶层。卡齿本体21与面板之间通过胶层铺垫,减少因卡齿本体21与面板之间接触面积较小造成破边。
2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横梁1与卡齿2为一体结构。
2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横梁1的下端呈梯形结构。促进横梁1上的蚀刻液滴落。
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和阵列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卡齿,所述横梁的两侧设置卡耳;所述卡齿包括卡齿本体,所述卡齿本体呈菱形柱状结构,所述卡齿本体下端延伸设置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呈锥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包括呈菱形结构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沿其边缘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卡齿本体、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形成引流边,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卡齿本体、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四斜面形成引流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的尖端凹设“v”形凹口,所述“v”形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形成汇聚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外包裹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卡齿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下端呈梯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减薄的上夹具,包括横梁和阵列设置在横梁上的卡齿,横梁的两侧设置卡耳;卡齿包括卡齿本体,卡齿本体呈菱形柱状结构,卡齿本体下端延伸设置引流部,引流部呈锥台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卡齿设置为菱形结构,并且配合引流部,使得部分刻蚀液从面板上留下,部分通过引流部引流,并从引流部滴落;同时通过在引流部增设引流边,提高引流效果,并在引流部端部设置汇聚部促进蚀刻液的滴落;通过菱形结构的卡齿,将绝大多数的蚀刻液引流走,减少蚀刻液的残留。改善上卡齿位置附近端子“厚度均匀性。度均匀性。度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凯利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