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秸秆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3:1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锅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秸秆燃烧炉。


背景技术:

2.根据秸秆的入炉形态不同将秸秆燃烧炉分为秸秆捆烧炉、秸秆散烧炉和秸秆成型燃料炉,因秸秆入炉的形态不同导致其密度不同,从而在燃烧时的热值和所需风量也不相同,因此上述三种炉的炉型设计完全不同。
3.现有的秸秆燃烧炉均以机械炉排(例如链条炉排、往复炉排、摇动炉排等)作为一次燃烧布风设备,秸秆捆干燥、预热所需要的热量均依靠热辐射方式获得。因此,目前秸秆燃烧炉设计的燃料湿度不大于20%、燃料热值不低于3000千卡/公斤,低于设计负荷运行时最高可烧燃料的湿度为30%。由于秸秆在打捆时湿度均在40%、热值在2000千卡/公斤左右,所以现有秸秆燃烧炉无法直接对高湿度、低热值的秸秆燃烧,否则将难以对秸秆充分干燥,而且对一次燃烧的负荷强度也无法保证。
4.另外,现有的秸秆燃烧炉产生的烟气直接向大气排放,高温烟气容易对大气产生污染,造成气温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燃烧炉,旨在实现对秸秆捆充分干燥,降低烟气排放温度,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秸秆燃烧炉,包括第一炉体、第二炉体和排烟罩,其中,
7.第一炉体形成预热部;第二炉体沿燃料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炉体连通,所述第二炉体包括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燃烧部和燃尽部,所述第一炉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二炉体的尾端封闭;所述排烟罩设于所述第二炉体外部,所述排烟罩具有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预热部连通,出气端向外排出烟气。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烟罩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上方,且所述排烟通道位于所述第二炉体的上方。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秸秆燃烧炉还包括:
10.冷却罩,设于所述排烟罩外,所述冷却罩与所述排烟罩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空间,所述冷却空间用于填充冷却介质;
11.连接罩,设于所述排烟罩的后端,所述连接罩形成进气端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的折返腔;以及
12.导气机构,设于所述冷却空间之内,所述导气机构的进气端与所述折返腔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导气机构的出气端用于排出烟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罩与所述排烟罩之间具有隔热空间,所述隔热空间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冷却罩和所述排烟罩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气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折返腔连通,所述连接罩位于所述冷却罩内,所述秸秆燃烧炉还包括:
15.导气罩,位于所述导气机构的上游,所述导气罩内设有导气室,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导气管的进气端分别与所述导气室连通。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气罩上开设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上设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具有遮蔽所述清理口的关闭状态,以及使所述清理口与外部连通的开启状态。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炉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燃尽部下游的存渣部,所述存渣部的底部开设有排渣口,且所述排渣口封盖有盖板。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秸秆燃烧炉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炉体下部的第一鼓风组件,所述第一鼓风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风嘴,所述第一风嘴与所述第二炉体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二炉体内输送空气。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鼓风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鼓风组件以所述第二炉体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秸秆燃烧炉还包括在所述输送方向设于所述第二炉体上部的第二鼓风组件,且所述第二鼓风组件与所述燃烧部连通,所述第二鼓风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炉体的周向分布的第二风嘴,所述第二风嘴用于向所述燃烧部内通入空气。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秸秆燃烧炉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秸秆燃烧炉在第二炉体的尾端封闭,在第一炉体的前端开设进料口使预热部与外部连通,燃烧使得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内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因此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内的烟气只能向进料口流动,从而使预热部内的温度升高。高温烟气和燃烧的热辐射同时对秸秆捆加热,加速对秸秆捆的干燥,降低秸秆捆的湿度,确保一次燃烧的负荷。高温烟气流动至预热部后,进入排烟通道内,沿排烟通道流动并向外排出。烟气沿排烟通道流动延长了烟气在秸秆捆直燃炉内的停留时间,使烟气自然冷却,避免高温烟气直接排出对大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秸秆燃烧炉的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秸秆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秸秆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秸秆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第一炉体;101、预热部;102、进料口;2、第二炉体;201、燃烧部;202、燃尽部;203、存渣部;2031、排渣口;204、第二清渣口;3、炉篦;4、第一风嘴;5、连接罩;501、折返腔;6、冷却罩;601、壳体;602、端盖;7、第一导气管;8、第二导气管;9、导气罩;901、导气室;
10、防爆管;11、支撑板;12、排烟罩;1201、排烟通道;13、第二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秸秆燃烧炉进行说明。秸秆燃烧炉,包括第一炉体1、第二炉体2和排烟罩12:第一炉体1具有预热部101;第二炉体2沿燃料的输送方向与第一炉体1连通,第二炉体2包括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燃烧部201和燃尽部202,第一炉体1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102,第二炉体2的尾端封闭;排烟罩12设于第二炉体2外部,排烟罩12具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排烟通道1201,排烟通道1201的进气端与预热部101连通,出气端向外排出烟气。
30.将秸秆从进料口102送入预热部101内进行预热,随着更多的秸秆捆逐步顶入预热部101中,先进入预热部101的秸秆捆就能随着后续秸秆捆的顶入逐渐向后面的部域移动,秸秆捆在燃烧部201内进行燃烧放热,并逐渐变成灰烬,随后灰烬被后续放热的秸秆捆推入燃尽部202内继续燃烧。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秸秆燃烧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秸秆燃烧炉在第二炉体2的尾端封闭,在第一炉体1的前端开设进料口102使预热部101与外部连通,燃烧使得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内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因此第一炉体1和第二炉体2内的烟气只能向进料口102流动,从而使预热部101内的温度升高。高温烟气和燃烧的热辐射同时对秸秆捆加热,加速对秸秆捆的干燥,降低秸秆捆的湿度,确保一次燃烧的负荷。高温烟气流动至预热部101后,进入排烟通道1201内,沿排烟通道1201流动并向外排出。烟气沿排烟通道1201流动延长了烟气在秸秆捆直燃炉内的停留时间,使烟气自然冷却,避免高温烟气直接排出对大气造成污染。
32.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秸秆燃烧炉通常沿燃料的输送方向在前端设置进口,后端设置出口,秸秆捆从进口进入后沿炉膛依次移动至出口,并由出口排出。因此现有的秸秆燃烧炉的烟气也是从进口向出口流动,预热区的热量仅来着热辐射,干燥效果差,影响燃烧负荷。
33.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是指在燃料的输送方向上的方位。
34.可选的,第一炉体1与第二炉体2可以为一体构件,也可以为分体构件。
35.可选的,进料口102设于第一炉体1前端的下部,因高温烟气向上流动,设置在第一炉体1下部的进料口102可以减少烟气从进料口102排出的几率。
36.可选的,第一炉体1的前端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向预热部101内通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的流向与秸秆捆的输送方向一致,可以加速秸秆捆的燃烧。另外,高压空气进入预热部101内可以将加速秸秆捆表面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对秸秆捆干燥。
37.可选的,第二炉体2上开设有第二清渣口204,第二清渣口204可以对燃烧部201和燃尽部202内的灰烬进行清理,同时可以方便观察秸秆捆的燃烧情况,及时处理燃烧故障。
38.可选的,第二炉体2包括筒体和盖设与筒体端部的封板,筒体和封板可以为一体构件,也可以为分体构件。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排烟罩12设置在第二炉体2的上方,且排烟通道1201位于第二炉体2的上方。
40.因高温烟气向上排放,将排烟通道1201设置在第二炉体2的上方有利于烟气进入排烟通道1201内,及时排出炉膛内的烟气。
41.可选的,排烟通道1201设有两个,两个排烟通道1201沿第二炉体2的轴线对称设置,增加排烟通道1201可以加快烟气的排放速度,使炉膛内具有足够的空气对秸秆捆进行燃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秸秆燃烧炉还包括冷却罩6、连接罩5和导气机构,冷却罩6设于排烟罩12外,冷却罩6与排烟罩12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空间,冷却空间用于填充冷却介质;连接罩5设于排烟罩12的后端,连接罩5形成进气端与排烟通道1201的折返腔501;导气机构设于冷却空间内,导气机构的进气端与折返腔501的出气端连通,导气机构的出气端用于排出烟气。
43.本实施例中烟气排出排烟通道1201后,进入折返腔501内,然后由折返腔501进入导气机构中,并由导气机构的出气端排出。烟气在导气机构内与冷却介质发生热交换,降低烟气的温度,避免高温烟气排出造成大气污染。
44.可选的,第一导气管7的轴线平行于输送方向。
45.可选的,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油或盐。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冷却罩6与排烟罩12之间具有隔热空间,隔热空间内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分别与冷却罩6和排烟罩12连接。
47.隔热空间可以降低冷却罩6外部的温度,避免灼烧操作人员,提高使用中安全性。提高冷却罩6的连接稳定性。
4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导气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气管7和第二导气管8,第一导气管7的进气端与折返腔501连通,连接罩5位于冷却罩6内,秸秆燃烧炉还包括导气罩9,导气罩9位于导气机构的上游,导气罩9内设有导气室901,第一导气管7的出气端和第二导气管8的进气端分别与导气室901连通。
49.烟气从预热部101进入排烟通道1201内,流出排烟通道1201后进入折返腔501,并由折返腔501进入第一导气管7内,然后从第一导气管7的出气端排入导气室901内,最后进入第二导气管8由第二导气管8的出气端排出。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进一步延长了烟气的流动路径,而且烟气分别在第一导气管7和第二导气管8内流动时与冷却介质发生热交换,通过两次热交换进一步降低烟气的温度。
50.具体地,冷却罩6形成秸秆燃烧炉的外壁。
51.可选的,冷却罩6包括设于排烟罩12外部的壳体601,以及盖设于壳体601尾端的端盖602。
5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导气罩9上开设有清理口,清理口上设有清理门,清理门具有遮蔽清理口的关闭状态,以及使清理口与外部连通的开启状态。
53.需要对第一导气管7或第二导气管8进行清理时,切换清理门至开启状态,对第一导气管7或第二导气管8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确保第一导气管7和第二导气管8通畅,避免第一导气管7或第二导气管8堵塞影响烟气的排出,若造成烟气积聚容易出现爆炸风险。
5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二炉体2还包括位于燃尽部202下游的存渣
部203,存渣部203的底部开设有排渣口2031,且排渣口2031封盖有盖板。
55.随着秸秆捆的推入,燃尽部202完全燃烧的灰烬会推入存渣部203,通过开启盖板可以将灰烬从排渣口2031排出。在不需要排渣时,关闭盖板,确保第二炉体2内的气流稳定。
56.可选的,盖板一侧与第二炉体2转动连接。
5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秸秆燃烧炉还包括设于第二炉体2下部的第一鼓风组件,第一鼓风组件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风嘴4,第一风嘴4与第二炉体2连通,用于向第二炉体2内输送空气。
58.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在燃烧部201下部侧壁设置第一风嘴4进行直接配风,取代了通过炉排进行配风的结构,第一风嘴4提高了助燃空气的穿透能力,爆炸了一次燃烧的负荷强度,进而能够使秸秆捆充分燃烧。
59.需要说明的是,生物质锅炉供入的一次风(空气)占燃烧所需要全部空气量的2/3以上,是决定燃料燃烧强度的主要因素。现有的生物质锅炉的一次风均是通过炉排或布风板供入炉膛,通过炉排孔隙的空气流速仅为2米/秒左右,这样的风速不能穿透致密的秸秆捆,只能使燃烧仅在秸秆捆表面进行,极大地影响了燃烧强度和燃烧速度。本社部中的一次布风是通过第一风嘴4实现的,通过风嘴的空气流速达到50米/秒,可以穿透秸秆捆,使燃烧向秸秆捆纵深发展,有效提高了燃烧强度。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鼓风组件设有两组,两组第一鼓风组件以第二炉体2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通过从第二炉体2的两侧同时向燃烧部201内通入空气,提高燃烧强度和燃烧速度。
61.可选的,第一鼓风组件可以设置在燃烧部201,也可以设置在燃烧部201和燃尽部202,确保燃尽部202内的灰烬充分燃烧。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秸秆燃烧炉还包括在输送方向设于第二炉体2上部的第二鼓风组件,且第二鼓风组件与燃烧部201连通,第二鼓风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二炉体2的周向分布的第二风嘴13,第二风嘴13用于向燃烧部201内通入空气。
63.由于秸秆燃料挥发成分含量较高,并且以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气体状态快速析出,这些可燃性气体密度较小,易聚集在燃烧部201的上部,通过第二风嘴13在燃烧部201顶部持续供气,有利于使聚集于燃烧部201顶部的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保证秸秆捆燃烧的充分性。将多个第二风嘴13沿第二炉体2的周向依次设置,确保向燃烧部201的上部均匀通入空气,使燃烧部201内的秸秆捆充分燃烧。
6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二炉体2的底部开设有出渣口,第二炉体2上设有炉篦3,炉篦3位于出渣口。
65.秸秆捆燃烧后形成灰渣,大块灰渣落在炉篦3上,小块灰渣穿过炉篦3排出第二炉体2。另外,当炉篦3上承载的灰渣达到一定重量后,被炉篦3分割为小块灰渣排出第二炉体2。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将第二炉体2内的灰渣及时排出,避免灰渣积聚在第二炉体2内影响秸秆捆的燃烧。
66.可选的,燃烧部201或燃尽部202开设有出渣口,也可以在燃烧部201和燃尽部202均开设出渣口。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