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体悬挂育苗方法与流程

2022-10-22 07:2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植物种苗的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悬挂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幼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现有技术中的草莓育苗,通常是直接将草莓种苗栽入土中,而后通过塑料膜封盖,以及定期浇水的方式实现育苗,且由于此方法操作简单,因此在农业活动中被广泛使用,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草莓育苗方式不断地被替代,取而代之的科学的、高效的育苗方式,且逐渐成为农业种植育苗领域的主流趋势。
3.传统的育苗方式草莓幼苗自由生长无法控制草莓幼苗的株距,进而造成草莓幼苗分布稠密不均,另外土壤中存在的害虫也极易对草莓幼苗造成危害,无法杜绝土传病害的发生,且传统的育苗方式为了让草莓幼苗在温室环境中快速生长,多是在草莓幼苗外部布置密封性的薄膜,且通气方式是在薄膜上扎穿多个孔位,此方法容易造成内部通风效果不佳,影响草莓幼苗的健康成长,也会导致草莓幼苗的单位面积产量下降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悬挂育苗方法,解决了传统草莓育苗方式种植分布参差不齐,且容易发生土传病害,通风效果差,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体悬挂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育苗棚搭建:首先埋设左右侧的第一个根立柱,随后以左右侧第一根立柱为基准向后平行等间距的埋设30~40根立柱,确定单个育苗棚的宽度和长度,再在铺设完成的左右侧立柱顶部均焊接金属方管,焊接完成后,金属方管的内侧再焊接等间距的30根平行钢管,得到地基棚部分,随后在金属方管的顶部焊接90根弧形钢管,且每隔3个弧形钢管的底部焊接加固钢管,加固钢管的底部与平行钢管的顶部焊接,再在平行钢管的底部焊接3个纵向长条钢管,最后顶部铺设大棚膜,大棚四周及顶部设置通风装置,即得到搭建完成的单个立柱育苗连栋温室大棚;
7.步骤二、草莓幼苗育苗及放置:将草莓幼苗放入以栽培土为容器基质的育苗盆中培育,随后将育苗盆转移至温室大棚,根据3个纵向长条钢管的朝向进行紧密式纵向排布,排布的育苗盆均为2排,中间剩余大棚空间为观察行走通道;
8.步骤三、攀爬线布置:育苗盆外侧上部开设有透孔,将攀爬线的一端绑紧在育苗盆的透孔内,另一端绑在纵向长条钢管上,绑定的攀爬线处于绷紧状态,且2排育苗盆的攀爬线相互错开,即完成攀爬线布置;
9.步骤四、悬挂生长:草莓幼苗经过7~15天生长,茎叶部分发育成型,幼苗由于生长
习性,茎叶向外生长延伸,接触绷紧的攀爬线后,人工辅助其进行攀爬式s形爬升生长;
10.步骤五、温湿度管理:温室大棚内采用锅炉采暖加热,并通过棚内安装的高压喷雾装置进行棚内补湿,温度控制在26.5~27.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72~78%,且每隔3~5小时开启通风装置,持续通风20~30分钟。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左右侧第一根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5m,且以左右侧第一根立柱为基准向后平行等间距设置的立柱间距均为1.5~2m。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在育苗盆上纵向铺设滴灌带,给草莓幼苗进行灌溉操作时,控制供水量为18%~19%,灌溉水源的时间在上午的5~8点最佳,并保证在晚上到来之前已基本干燥。
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攀爬线使用前需要进行杀菌,其杀菌处理方式为:将需要使用的攀爬线准备齐全,并通过裁剪剪成相同的长度,随后统一放入紫外线杀菌机中,在波长为2~3纳米下,杀菌20~30分钟,得到杀菌后的攀爬线。
14.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草莓幼苗生长7~15后,萌发1~2叶片后,每天晚上7点至次日6点需要通过补光灯补光,补光持续周期为25~30天,育苗时间32~38天。
15.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大部分草莓幼苗的茎叶向外延伸生长会接触攀爬线,而小部分的草莓幼苗会无规则生长,不接触攀爬线,对无规则生长的草莓幼苗茎叶通过人工将茎叶以s形绕在靠近的攀爬线上,并通过铁丝绑定茎部位置,铁丝长度为8~9厘米,从而引导草莓幼苗的正确生长方向。
16.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温湿度管理期间,草莓幼苗每隔10~13天,需采用多菌灵杀菌剂对草莓幼苗进行2~3次喷洒,杀菌除霉。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悬挂育苗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通过搭建育苗棚确定育苗范围和数量,再将草莓种苗放置到以栽培土为容器基质的育苗盆中,再到攀爬线的杀菌和布置,再调整草莓幼苗的生长方向,以及最后的调控育苗大棚中的温度、湿度、通风度和灌溉水量,既使得草莓幼苗排布整齐,也使得草莓幼苗生长处于稳定的环境中,进而提高草莓幼苗的成苗率,且杜绝了传统草莓育苗土传病害的发生。
19.2、本发明通过在搭建育苗棚时,设置的多个通风装置对大棚内部进行快速通风,且配合攀爬线进行使用,使得整个育苗空间不会由于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使地悬挂在不同高度的草莓幼苗发育不整齐,每隔一段时间开启一次通风装置有利于整个空间的温度均一,缩小了不同高度悬挂的草莓幼苗生根发育的差距。
20.3、本发明通过立体悬挂育苗方法,使草莓幼苗的生长期比常规育苗的苗种生长周期增加了1~1.5个月,提高了草莓幼苗的质量,以及幼苗的成活率,且发根率可达到90.0%以上,成苗率达到85%以上,与传统的平地育苗相比,单位面积育苗数提高4~6倍以上,规则的排布,使草莓幼苗生长得更加规律整齐,且内部通风设施、大棚搭建材料等都比较容易获得,且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草莓幼苗种植密度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草莓育苗棚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草莓幼苗培育棚光照强度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草莓幼苗培育棚温度变化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草莓幼苗培育棚湿度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悬挂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一、育苗棚搭建:首先埋设左右侧的第一个根立柱,随后以左右侧第一根立柱为基准向后平行等间距的埋设30~40根立柱,确定单个育苗棚的宽度和长度,再在铺设完成的左右侧立柱顶部均焊接金属方管,焊接完成后,金属方管的内侧再焊接等间距的30根平行钢管,得到地基棚部分,随后在金属方管的顶部焊接90根弧形钢管,且每隔3个弧形钢管的底部焊接加固钢管,加固钢管的底部与平行钢管的顶部焊接,再在平行钢管的底部焊接3个纵向长条钢管,最后顶部铺设大棚膜,大棚四周及顶部设置通风装置,即得到搭建完成的单个立柱育苗连栋温室大棚;
30.步骤二、草莓幼苗育苗及放置:将草莓幼苗放入以栽培土为容器基质的育苗盆中培育,随后将育苗盆转移至温室大棚,根据3个纵向长条钢管的朝向进行紧密式纵向排布,排布的育苗盆均为2排,中间剩余大棚空间为观察行走通道;
31.步骤三、攀爬线布置:育苗盆外侧上部开设有透孔,将攀爬线的一端绑紧在育苗盆的透孔内,另一端绑在纵向长条钢管上,绑定的攀爬线处于绷紧状态,且2排育苗盆的攀爬线相互错开,即完成攀爬线布置;
32.步骤四、悬挂生长:草莓幼苗经过7~15天生长,茎叶部分发育成型,幼苗由于生长习性,茎叶向外生长延伸,接触绷紧的攀爬线后,人工辅助其进行攀爬式s形爬升生长;
33.步骤五、温湿度管理:温室大棚内采用锅炉采暖加热,并通过棚内安装的高压喷雾装置进行棚内补湿,温度控制在26.5~27.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72~78%,且每隔3~5小时开启通风装置,持续通风20~30分钟。
34.通过搭建育苗棚确定育苗范围和数量,到草莓幼苗的育苗和放置,再到攀爬线的杀菌布置,最后调整草莓幼苗的生长方向,调控育苗大棚中的温度、湿度、通风度和灌溉水量,使草莓幼苗生长处于稳定的环境中,进而提高草莓幼苗的成苗率,且杜绝了传统草莓育苗土传病害的发生。
35.步骤一中,左右侧第一根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5m,且以左右侧第一根立柱为基准向后平行等间距设置的立柱间距均为1.5~2m。
36.步骤二中,在育苗盆上纵向铺设滴灌带,给草莓幼苗进行灌溉操作时,控制供水量为18%~19%,灌溉水源的时间在上午的7~8点最佳,并保证在晚上到来之前已基本干燥。
37.步骤三中,攀爬线使用前需要进行杀菌,其杀菌处理方式为:将需要使用的攀爬线准备齐全,并通过裁剪剪成相同的长度,随后统一放入紫外线杀菌机中,在波长为2~3纳米
下,杀菌20~30分钟,得到杀菌后的攀爬线。
38.步骤四中,草莓幼苗生长7~15后,萌发1~2叶片后,每天晚上7点至次日6点需要通过补光灯补光,补光持续周期为25~30天,育苗时间32~38天。
39.步骤四中,大部分草莓幼苗的茎叶向外延伸生长会接触攀爬线,而小部分的草莓幼苗会无规则生长,不接触攀爬线,对无规则生长的草莓幼苗茎叶通过人工将茎叶以s形绕在靠近的攀爬线上,并通过铁丝绑定茎部位置,铁丝长度为8~9厘米,从而引导草莓幼苗的正确生长方向。
40.步骤五中,温湿度管理期间,草莓幼苗每隔10~13天,需采用多菌灵杀菌剂对草莓幼苗进行2~3次喷洒,杀菌除霉。
41.实验对比传统育苗与悬挂式育苗的区别:
42.第一步:首先在实验培育田与实验培育棚中依次培养多个草莓幼苗样品,进行对比样品培养;
43.第二步:实验培育田中栽入土中,随后铺设密封薄膜,扎取孔位,四周垫上泥土块,完成温室环境搭建;另一边实验棚搭建完成,将以栽培土为容器基质的多个育苗盆均匀排布放入,并搭建上攀爬线和滴灌头;
44.第三步:对实验培育田中的幼苗进行定期浇水灌溉,光照是根据当地天气变换而变换,并记录浇水量、内部二氧化碳含量和光照时间;对实验棚中幼苗进行锅炉采暖的定期加热,增加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棚内各个高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均匀分布,通过节水灌溉既补充水分,也能加大棚内湿度,再利用通风装置对棚内进行定期通风,并记录浇水量、内部二氧化碳含量、光照时间和通风量;
45.第四步:观察实验培育田与实验棚中的草莓幼苗发育情况和生长状态,并进行记录,实验培养田中的幼苗由于处于密封的薄膜内,薄膜内部由于太阳光照射,内部二氧化碳含量大,虽然形成了温室环境,但薄膜上容易形成水珠,阻挡光照影响草莓幼苗的生长,其次通风效果不佳,无法置换内部空气;实验棚中大棚室内白天依靠阳光,晚上依靠锅炉加热,保持温度恒定,通风定时浇灌水源和通风,保证良好的通风状态;
46.第五步:实验培育田与实验棚的草莓幼苗生长到一定周期,茎叶开始生长发育,观察实验培育田中的草莓幼苗,部分草莓幼苗发育健壮,另一部分草莓幼苗发育不良,且茎叶不规则生长,容易遮蔽其他幼苗生长,呈现优差两极分化;再观察实验棚中的草莓幼苗都是茁壮生长,且茎叶由于攀爬线的设置,存在依靠物,茎叶跟随式生长,不会遮蔽其他幼苗生长的阳光需求;
47.第五步:循环规律地进行上述步骤,观察实验培育田与实验棚的草莓幼苗成长,1.5~2个月实验棚中的草莓幼苗率先成长为培育完成的幼苗,而实验培育田中的幼苗,前期成长茁壮的幼苗处于半培育阶段,而前期没有发育好的幼苗,部分营养不良以及出现坏死,再经历2.5~3个月,部分幼苗培育成型。
48.因此,通过上述实验的环境变换对比发现,通过悬挂式的方法,可达到以下有益的育苗效果:由于幼苗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及通风环境条件下,通过改变种植密度b的分布,增强单株草莓幼苗a的吸光率(图1),提供充足的阳光,使得悬挂式培育的幼苗生长期比常规育苗的苗种生长周期缩短1~1.5个月,且利用通风装置,在早上通气减少培育棚内晚间植物氧气,补充新的二氧化碳,并且在每天中午达到最高浓度(图2),更加提高培育棚温室
环境,稳定光照强度,保持在均匀的温度(图3),进而提高幼苗的质量,以及幼苗的成活率,同时保证草莓幼苗所需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均衡状态,使草莓幼苗发根率可达到90.0%以上,成苗率达到85%以上(图4;图5),与传统的平地育苗相比,单位面积育苗数提高4~6倍以上,规则的排布,使幼苗生长得更加规律整齐,且内部通风设施、大棚搭建材料等都比较容易获得,且操作简单方便。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