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3:55: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


背景技术:

2.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而弹簧床垫以其柔软、舒适、美观等优点广受消费者青睐。
3.相关技术中,弹簧床垫主要包括有基层垫层、弹簧层、内衬垫层,其中,弹簧层固定安装于基层垫层上,弹簧层包括若干整齐排列的伸缩弹簧,内衬垫层罩设于弹簧层上,且内衬垫层固定连接于基层垫层的顶面,内衬垫层主要起平整作用,用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4.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弹簧床垫,在使用时,弹簧在压缩及伸张过程中会因形变而相互磨合,从而产生一些的噪音,这种噪音透过床面传出,导致用户的体验感较差,且用户的睡眠质量较低。
5.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弹簧床垫中的弹簧在压缩及伸张的过程中会因形变而相互磨合,产生一些噪音,且这种噪音透过床面传出,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包括罩设于弹簧层外的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匀分布于无纺布层的内侧的表面,所述无纺布层外还设置有吸音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层内的弹簧压缩或伸张而相互磨合产生噪音时,无纺布层上设置的若干个凸起,能够使噪音在经过无纺布层时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从而使噪音被无纺布层大量的吸收,即噪音穿过无纺布层后被大幅地减弱,通过无纺布层外的设置的吸音层对穿过无纺布层的噪音吸收,使噪音难以穿过吸音层传出床面。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弹簧床垫,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弹簧层外的无纺布层对弹簧压缩或伸张产生的噪音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弱,并且通过吸音层对穿过无纺布层的噪音进行吸收,使噪音难以穿过吸引层传出床面,从而使用户的体验感较佳,并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
10.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呈半球形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噪音在穿过无纺布层时,在若干个凸起之间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半球型设置的凸起使噪音更易发生反射,从而使无纺布层能够较大程度地将噪音进行减弱。
12.优选的,所述吸音层包括设置于无纺布层外的吸音板以及设置于吸音板外的吸音
海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层能够将穿过无纺布层的噪音进行吸收,并且吸音板和吸音海绵的双重配合下,使穿过无纺布层的噪音较大程度地被吸收,从而使噪音难以穿过吸音层传出床面。
14.优选的,所述吸音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吸音孔,若干个吸音孔均匀分布于吸音板朝向无纺布层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穿过无纺布层的噪音传到吸音板上时能够进入到若干个吸音孔内,由于吸音孔内的空气较难流通,使噪音在吸音孔内传播时受到阻碍,并且使噪音在吸音孔的内部进行反射消耗,从而使吸音板将噪音进行进一步地减弱和吸收。
16.优选的,所述吸音板内开设有连通腔,若干个所述吸音孔均与所述连通腔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吸引孔与连通腔连通,使噪音能够经若干个吸音孔进入连通腔内,并在连通腔的内壁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提高了吸音板对噪音的吸收,吸音板的吸音效果较佳。
18.优选的,所述连通腔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若干个分隔板将连通腔分隔成若干个吸音腔,若干个吸音腔与若干个吸音孔一一对应,且两个相邻的吸音腔相互连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噪音传播至吸音板上时,在若干个吸引孔的引导下,噪音分成若干股并分别进入若干个吸音腔内,噪音在吸音腔内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且由于两个相邻的吸音腔相互连通,使噪音在一个吸音腔内进行大量反射消耗后又进入下一个吸音腔内进行反射消耗,直至噪音完全被吸音腔吸收,从而使吸音板对噪音的吸收效果较佳,噪音难以穿过吸音板,保证了用户的睡眠质量。
20.优选的,所述吸音海绵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均匀分布于吸音海绵朝向吸音板的一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噪音穿过吸音板后传播至吸音海绵上时,噪音在吸音海绵的凹槽进行反射消耗,从而使吸音海绵进一步地对噪音进行吸收,保证了吸音层的吸音效果。
22.优选的,所述吸音海绵外还设置有阻燃层。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的设置能够在床垫失火时阻止火势的燃烧,从而使火势得到控制并熄灭,降低了经济损失。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技术在弹簧层内的弹簧压缩或伸张而相互磨合产生噪音时,通过设置在弹簧层外的无纺布层对噪音进行初步的吸收,并且通过无纺布层上设置的若干个凸起使噪音在经过无纺布层时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从而使噪音穿过无纺布层后被大幅地减弱,此时通过设置在无纺布层外的吸音层对穿过无纺布层的噪音进行进一步地减弱并将噪音吸收,使噪音难以穿过吸音层传出床面上,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佳,并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
26.2.本技术在噪音传播至吸音板上时,通过设置在吸音板上的若干个吸音孔将噪音分成若干股并将其分别引导至若干个吸音腔内,使若干股噪音分别在吸音腔内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并且由于相邻的两个吸音腔相互连通,使噪音在其中一个吸音腔内反射消耗后又进入下一个吸音腔内进行反射消耗,直至噪音完全被吸音腔吸收,从而使吸音板对噪音的吸收效果较佳,噪音难以穿过吸音板,提高了用户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8.图2是用于体现吸音板和吸音海绵的配合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无纺布层;2、橡胶垫层;3、凸起;4、吸音层;41、吸音板;411、吸音孔;412、连通腔;413、分隔板;414、吸音腔;42、吸音海绵;421、凹槽;5、阻燃层;6、防水层;61、聚氨酯纤维层;62、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一种床垫吸音无纺布内衬,参照图1,包括罩设于弹簧层外的无纺布层1,无纺布层1的截面呈凵型设置,且无纺布层1的内侧的顶面抵接于弹簧层,无纺布层1内设置有用于抵接弹簧层的橡胶垫层2,橡胶垫层2呈长方体状设置,且橡胶垫层2背离弹簧层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无纺布层1的内壁的顶面。无纺布层1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3,若干个凸起3均呈半球状设置,且若干个凸起3均匀分布于无纺布层1内侧的表面。
32.参照图1和图2,无纺布层1外设置有吸音层4,吸音层4罩设于无纺布层1外,且吸音层4的内壁抵紧于吸音层4的外壁。吸音层4包括紧密抵接于无纺布层1外的吸音板41以及设置于吸音板41外的吸音海绵42。本实施例中,吸音板41为木质吸音板4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矿绵吸音板41或布艺吸音板41均可。吸音板41上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411,若干个吸音孔411均匀分布于吸音板41朝向无纺布的一侧。吸音板41内还开设有连通腔412,若干个吸音孔411均与连通腔412连通,连通腔412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413,若干个分隔板413均匀分布于连接腔内,若干个分隔板413将连接腔分隔成若干个吸音腔414,若干个吸音腔414与若干个吸音孔411一一对应,且两个相邻的吸音腔414相互连通。当弹簧层中的弹簧在压缩及伸张的过程中因形变而相互磨合时,产生出的噪音经过无纺布层1后,在若干个凸起3的作用下,噪声经过一定程度的减弱传入吸音板41内,此时噪声分别经若干个吸音孔411进入至连通槽内的,并在连通槽内的吸音腔414内传播,从而使噪声在吸音腔414内的传播受到分隔板413的阻碍,进一步地将噪音进行减弱。
33.参照图1和图2,吸音海绵42通过胶水粘接于吸音板41的外表面,吸音海绵42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421,若干个凹槽421均呈半球状设置,且若干个凹槽421均匀分布于吸音海绵42朝向吸音板41的一侧。
34.参照图1和图2,吸音海绵42外设置有阻燃层5,阻燃层5均匀涂覆于吸音海绵42的外表面,且阻燃层5通过热熔胶粘接于吸音海绵42。本实施例中,阻燃层5包括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等无机阻燃剂,在其他实施例中,阻燃层5可以为氯化石蜡、四溴双苯等氯系或溴系的卤系阻燃剂。当发生火灾时,通过阻燃层5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阻止燃烧,保护了阻燃层5内的吸音棉和吸音板41,降低了经济损失。
35.参照图1和图2,阻燃层5外还设置有防水层6,防水层6包括聚氨酯纤维层61以及活性碳层,聚氨酯纤维层61设置于阻燃层5上,活性炭层62内设置有若干个活性炭粒,且活性炭层62设置于聚氨酯纤维层61背离阻燃层5的一侧。通过聚氨酯纤维层61和活性炭层62的设置,使床垫内衬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从而使吸音棉和吸音板41能够保持干燥的状态,进而保证了吸音棉和吸音板41的隔音效果。
36.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当弹簧层中的弹簧在压缩及伸张的过程中因形变而相互磨合时,产生的噪音经过无纺布层1后,在无纺布上的若干个凸起3的作用下,噪音在若干个凸起3之间传播,从而使噪音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当噪音传到吸音板41上时,通过若干个吸音板41上的吸音孔411将噪音引导至若干个吸音腔414内,从而使噪音在若干个吸音腔414内进行大量的反射消耗,进而消除大量的噪音,通过设置在吸音板41外的吸音海绵42进一步地对噪音进行消除,使本实用新型的吸音效果更佳。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