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3:50: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而双层接线端子的特征在于从侧面看上下层接线位置错开半个端子的厚度,由于上下层都必须接线,所以这种层间错位的就非常实用。
3.现有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在使用时可通过接地角将散流电泄入大地,可延长双层端子的使用寿命,但在对双层端子进行拆卸时,由于双层端子的多个端口均插接固定有导线,导致在对双层端子拆卸前需要将多个导线依次进行拆卸,从而致使对双层端子的拆卸更换的效率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端安装有接地角,所述外壳的顶端安装有贯穿至外壳内部的同步机构;
7.所述同步机构包括升降插板、第一拉板、长螺栓、第二拉板以及移动套筒,所述长螺栓嵌合在外壳的顶端内部,且贯穿至外壳的内部与外壳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板活动套接在长螺栓的底端外壁,所述移动套筒通过注塑成型在第一拉板的顶端,且与长螺栓相互套接,所述第二拉板通过注塑成型在移动套筒的顶端,且与长螺栓相互套接,所述升降插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插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拉板、第二拉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升降插板与第一拉板、第二拉板通过热压一体成型。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挤压胶垫、连接压杆、压线铁块、限位卡板、第一弹簧、移动压板以及第二弹簧,所述限位卡板贴合在升降插板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压板固定在限位卡板的顶端,所述移动压板与限位卡板通过热压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移动压板的一端外壁,所述压线铁块贴合在限位卡板的一端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压线铁块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压杆通过焊接固定在压线铁块的顶端,所述挤压胶垫通过注塑成型在连接压杆的顶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拉板、第二拉板、移动套筒与长螺栓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长螺栓转动的限位套槽,所述限位套槽的内部安装有与长螺栓外壁螺纹相互匹配的滚珠。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与长螺栓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长螺栓转动的限位转槽,所述外壳与第一拉板、第二拉板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第一拉板、第二拉板滑动的升降滑槽,一组所述升降插板包括有两个。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插板靠近第二拉板的一端上表面呈斜坡状,所述限位卡板与升降插板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升降插板的外壁相互匹配的移动压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与限位卡板、移动压板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限位卡板、移动压板滑动的移动卡槽,所述外壳与挤压胶垫、连接压杆、压线铁块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挤压胶垫、连接压杆、压线铁块滑动的升降压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外壁且位于压线铁块远离长螺栓的一端开设有插线槽,所述压线铁块靠近插线槽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设置同步机构,此机构可实现对多个导线同步拆卸的目的,通过将导线的端头通过插线槽插入至压线铁块的内部,此时挤压对应的挤压胶垫下降,同时挤压胶垫通过连接压杆推动压线铁块下降对第二弹簧挤压,同时通过第一弹簧、移动压板、移动套筒以及第二弹簧的相互配合,可对导线的端头挤压固定,然后通过升降插板、第一拉板、长螺栓、第二拉板、限位卡板与上述零件的相互配合,可解除对导线的端头的挤压限位,然后可将多个导线沿着压线铁块的内壁抽离至外壳的外壁,从而可实现对多个导线同步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的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外壳;2、同步机构;201、挤压胶垫;202、连接压杆;203、压线铁块;204、升降插板;205、第一拉板;206、长螺栓;207、第二拉板;208、限位卡板;209、第一弹簧;2010、移动压板;2011、移动套筒;2012、第二弹簧;3、接地角。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端安装有接地角3,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贯穿至外壳1内部的同步机构2;
22.同步机构2包括升降插板204、第一拉板205、长螺栓206、第二拉板207以及移动套筒2011,长螺栓206嵌合在外壳1的顶端内部,且贯穿至外壳1的内部与外壳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外壳1与长螺栓206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长螺栓206转动的限位转槽,第一拉板205活动套接在长螺栓206的底端外壁,移动套筒2011通过注塑成型在第一拉板205的顶端,且与长螺栓206相互套接,第二拉板207通过注塑成型在移动套筒2011的顶端,且与长螺栓206相互套接,外壳1与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滑动的升降滑槽,升降插板204设置有两组,两组升降插板204分别固定在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的左右两端,升降插板204与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通过热压一体成型,一组升降插板204包括有两个。
23.该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使用时通过接地角3将外壳1固定在指定位置处,可使得在外壳1使用过程中,安全的将散流电泄入大地,然后将导线的端头插入至外壳1的内
部,此时通过同步机构2可对导线的端头进行挤压固定,然后对上述操作进行重复操作,可对多个导线进行挤压固定,当对外壳1上多个导线进行拆卸时,此时通过同步机构2可解除对导线的端头的挤压限位,然后可将多个导线抽离至外壳1的外壁,从而可实现对多个导线的同步拆卸。
24.在图1~4中:同步机构2还包括挤压胶垫201、连接压杆202、压线铁块203、限位卡板208、第一弹簧209、移动压板2010以及第二弹簧2012,限位卡板208贴合在升降插板204的上表面,移动压板2010固定在限位卡板208的顶端,移动压板2010与限位卡板208通过热压一体成型,第一弹簧209设置在移动压板2010的一端外壁,压线铁块203贴合在限位卡板208的一端下表面,外壳1的外壁且位于压线铁块203远离长螺栓206的一端开设有插线槽,压线铁块203靠近插线槽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第二弹簧2012设置在压线铁块203的下表面,连接压杆202通过焊接固定在压线铁块203的顶端,挤压胶垫201通过注塑成型在连接压杆202的顶端。
25.该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通过将导线的端头通过插线槽插入至压线铁块203插接孔的内部,此时挤压对应的挤压胶垫201下降,同时挤压胶垫201通过连接压杆202推动压线铁块203沿着外壳1的内壁滑动下降,此时压线铁块203沿着外壳1的内壁对第二弹簧2012进行挤压,当压线铁块203通过插接孔与外壳1插线槽的相互配合,对导线的端头进行挤压限位时,此时第一弹簧209通过反弹推动移动压板2010沿着外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同时限位卡板208在移动压板2010的带动下,滑动至压线铁块203的一端上表面,从而通过限位卡板208可对压线铁块203进行卡合固定,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可将导线固定在外壳1剩余插线槽的内部,当对外壳1上多个导线进行拆卸时,此时转动长螺栓206,同时移动套筒2011通过滚珠在长螺栓206外螺纹的旋转带动下,带动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进行同步上升,此时两组升降插板204分别在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的带动下同步上升,同时升降插板204通过呈斜坡状的外壁对限位卡板208进行挤压,此时限位卡板208通过移动压槽在升降插板204的挤压下,沿着外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同时限位卡板208通过移动压板2010对第一弹簧209进行挤压,当限位卡板208在升降插板204的挤压下移动至外壳1的内壁末端时,此时第二弹簧2012通过反弹推动压线铁块203复位,同时压线铁块203通过连接压杆202推动挤压胶垫201沿着外壳1的内壁上升,可解除对导线的端头的挤压限位,然后可将多个导线沿着压线铁块203的内壁抽离至外壳1的外壁,从而可实现对多个导线的同步拆卸。
26.在图2~4中: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移动套筒2011与长螺栓206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长螺栓206转动的限位套槽,限位套槽的内部安装有与长螺栓206外壁螺纹相互匹配的滚珠。
27.该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通过限位套槽与滚珠的相互配合,可使得移动套筒2011在长螺栓206的旋转带动下,带动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进行同步升降。
28.在图2~4中:升降插板204靠近第二拉板207的一端上表面呈斜坡状,限位卡板208与升降插板204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升降插板204的外壁相互匹配的移动压槽。
29.该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通过呈斜坡状的外壁与移动压槽的相互配合,可使得限位卡板208在升降插板204的挤压下,沿着外壳1的内壁进行限位滑动。
30.在图2~4中:外壳1与限位卡板208、移动压板2010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供限位卡板208、移动压板2010滑动的移动卡槽,外壳1与挤压胶垫201、连接压杆202、压线铁块203相接
位置处开设有供挤压胶垫201、连接压杆202、压线铁块203滑动的升降压槽。
31.该种自带接地角的双层端子,通过移动卡槽可使得移动压板2010在限位卡板208的带动下,沿着外壳1的内壁对第一弹簧209进行滑动挤压,同时通过升降压槽可使得挤压胶垫201、连接压杆202、压线铁块203沿着外壳1的内壁进行升降滑动。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导线的端头通过插线槽插入至压线铁块203插接孔的内部,此时挤压对应的挤压胶垫201下降,同时挤压胶垫201通过连接压杆202推动压线铁块203沿着外壳1的内壁滑动下降,此时压线铁块203沿着外壳1的内壁对第二弹簧2012进行挤压,当压线铁块203通过插接孔与外壳1插线槽的相互配合,对导线的端头进行挤压限位时,此时第一弹簧209通过反弹推动移动压板2010沿着外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同时限位卡板208在移动压板2010的带动下,滑动至压线铁块203的一端上表面,从而通过限位卡板208可对压线铁块203进行卡合固定,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可将导线固定在外壳1剩余插线槽的内部,当对外壳1上多个导线进行拆卸时,此时转动长螺栓206,同时移动套筒2011通过滚珠在长螺栓206外螺纹的旋转带动下,带动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进行同步上升,此时两组升降插板204分别在第一拉板205、第二拉板207的带动下同步上升,同时升降插板204通过呈斜坡状的外壁对限位卡板208进行挤压,此时限位卡板208通过移动压槽在升降插板204的挤压下,沿着外壳1的内壁进行滑动,同时限位卡板208通过移动压板2010对第一弹簧209进行挤压,当限位卡板208在升降插板204的挤压下移动至外壳1的内壁末端时,此时第二弹簧2012通过反弹推动压线铁块203复位,同时压线铁块203通过连接压杆202推动挤压胶垫201沿着外壳1的内壁上升,可解除对导线的端头的挤压限位,然后可将多个导线沿着压线铁块203的内壁抽离至外壳1的外壁,从而可实现对多个导线的同步拆卸。
3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