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2:23: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柔性线路板在需要印刷时,通常使用丝印机对其印刷操作,现有的丝印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现有的丝印机在印刷时,没能对柔性线路板的表面进行清理,若柔性线路板的表面存在灰尘等杂质,会影响柔性线路板对油墨的附着效果,导致掉墨;现有的丝印机在使用时,印刷框上的油墨会向两侧扩散,通常需要人工对部分油墨进行处理,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5.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u形架,u形架内设置有辊轴安装座,辊轴安装座内转动设置有辊轴本体,辊轴本体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安装套,安装套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软性黏附层,工作台上端面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印刷框,印刷框上设置有两个拨料机构。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套的内壁上固定有多组卡合块,辊轴本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组配合卡合块使用的卡合槽。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u形架的两端均开设有轴承槽,轴承槽的内壁上转动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安装螺栓的一端螺纹贯穿至辊轴本体内,安装螺栓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本体。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辊轴安装座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侧板,两个安装侧板之间转动设置有弹性辊轴。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配合印刷框使用的往复刮料器。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拨料机构均包括转动设置在印刷框内底部的v形拨料杆,v形拨料杆的内壁上且靠近两端位置均固定有刮板层。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每个所述v形拨料杆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均固定有弧形挡料块。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辊轴安装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中间连接杆,中间连接杆活动贯穿u形架,中间连接杆的上端固定有拉块,辊轴安装座的上端面还对称固定有两个侧边连接杆,两个侧边连接杆均活动贯穿u形架,u形架与辊轴安装座之间固定有两个抵触弹簧,抵触弹簧活动套设在侧边连接杆的外侧壁上。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由于软性黏附层与柔性线路板的上端面是相抵接触的,所以当柔性线路板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驱动软性黏附层和辊轴本体转动,从而使软性黏附层可以对柔性线路板上黏附的灰尘等进行黏附处理,避免该部分灰尘的存在影响印刷附墨的效果,整个清理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动力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5.2、当往复刮料器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油墨涂料向往复刮料器两侧扩散,通过设置的v形拨料杆,当往复刮料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与v形拨料杆相接触,从而带动v形拨料杆翻转,从而使v形拨料杆远离往复刮料器的一端将刚刚向外侧扩散的油墨涂料向内侧驱赶,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中间连接杆与拉块的连接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辊轴安装座与安装侧板的连接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套与软性黏附层的连接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v形拨料杆与弧形挡料块的连接示意图。
21.图中:1、工作台;2、u形架;3、辊轴安装座;4、辊轴本体;5、安装套;6、软性黏附层;7、支撑座;8、印刷框;9、卡合块;10、轴承槽;11、安装螺栓;12、轴承本体;13、安装侧板;14、弹性辊轴;15、往复刮料器;16、v形拨料杆;17、弧形挡料块;18、中间连接杆;19、拉块;20、侧边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3.参照图1-图5,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u形架2,u形架2内设置有辊轴安装座3,辊轴安装座3内转动设置有辊轴本体4,辊轴本体4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安装套5,安装套5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软性黏附层6,将待印刷的双面柔性线路板从u形架2内穿过,并使软性黏附层6与柔性线路板的上端面相抵接触,然后柔性线路板在外界导送辊的作用下向靠近印刷框8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软性黏附层6与柔性线路板的上端面是相抵接触的,所以当柔性线路板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驱动软性黏附层6和辊轴本体4转动,从而使软性黏附层6可以对柔性线路板上黏附的灰尘等进行黏附处理,避免该部分灰尘的存在影响印刷附墨的效果,整个清理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动力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4.辊轴安装座3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中间连接杆18,中间连接杆18活动贯穿u形架2,中间连接杆18的上端固定有拉块19,辊轴安装座3的上端面还对称固定有两个侧边连接杆20,两个侧边连接杆20均活动贯穿u形架2,u形架2与辊轴安装座3之间固定有两个抵触弹簧,抵触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抵触弹簧活动套设在侧边连接杆20的外侧壁上,操作人员在使用时,首先向上拉动拉块19,从而带动中间连接杆18、辊轴安装座3和辊轴本体4向上移动,方便将柔性线路板穿过u形架2,在此过程中,两个抵触弹簧受到力的作用,被挤压收缩,当柔性线路板穿过u形架2后,操作人员释放拉块19,此时辊轴安装座3、辊轴本体4和软性黏附
层6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抵触弹簧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快速靠近柔性线路板,由于抵触弹簧一直是处于被挤压状态,所以对辊轴安装座3存在反作用力,从而时软性黏附层6与柔性线路板贴合的更紧密,保证软性黏附层6的使用效果。
25.工作台1上端面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座7,支撑座7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印刷框8,支撑座7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配合印刷框8使用的往复刮料器15,当待印刷的柔性线路板位于印刷框8的正下方时,印刷框8向下移动,压住柔性线路板,然后往复刮料器15在印刷框8上进行上料操作,对印刷框8进行印刷处理,该部分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26.印刷框8上设置有两个拨料机构,安装套5的内壁上固定有多组卡合块9,辊轴本体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组配合卡合块9使用的卡合槽,通过设置的卡合槽与卡合块9的配合,当软性黏附层6使用到一定的程度时,方便对其进行更换,从而将安装套5和软性黏附层6一起从辊轴本体4的外侧壁上取下,安装套5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避免在更换拆装的过程中,安装套5和软性黏附层6出现形变,影响操作。
27.u形架2的两端均开设有轴承槽10,轴承槽10的内壁上转动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11,安装螺栓11的一端螺纹贯穿至辊轴本体4内,安装螺栓11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本体12,当安装螺栓11拧紧时,其末端螺纹贯穿至辊轴本体4内,使安装螺栓11与辊轴本体4组成一个整体,此时轴承本体12正好完全处于轴承槽10内,通过设置的轴承槽10与轴承本体12的配合,对辊轴本体4的重量进行承接,使辊轴本体4可以正常的转动,并且拆装方便。
28.辊轴安装座3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安装侧板13,两个安装侧板13之间转动设置有弹性辊轴14,弹性辊轴14也与柔性线路板的上端面相抵接触,通过设置的弹性辊轴14,对柔性线路板进行按压,避免柔性线路板黏附到软性黏附层6的外侧壁上,影响正常的输送。
29.每个拨料机构均包括转动设置在印刷框8内底部的v形拨料杆16,v形拨料杆16的内壁上且靠近两端位置均固定有刮板层,当往复刮料器15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油墨涂料向往复刮料器15两侧扩散,通过设置的v形拨料杆16,当往复刮料器15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与v形拨料杆16相接触,从而带动v形拨料杆16翻转,从而使v形拨料杆16远离往复刮料器15的一端将刚刚向外侧扩散的油墨涂料向内侧驱赶,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30.每个v形拨料杆16的内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均固定有弧形挡料块17,通过设置的弧形挡料块17,当油墨涂料与其接触时,将油墨涂料将v形拨料杆16的两端导送,从而使v形拨料杆16在摆动的过程中,将该部分油墨也推回到印刷框8。
31.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向上拉动拉块19,从而带动中间连接杆18、辊轴安装座3和辊轴本体4向上移动,方便将双面柔性线路板穿过u形架2,在此过程中,两个抵触弹簧受到力的作用,被挤压收缩,当柔性线路板穿过u形架2后,操作人员释放拉块19,此时辊轴安装座3、辊轴本体4和软性黏附层6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抵触弹簧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快速靠近柔性线路板,由于抵触弹簧一直是处于被挤压状态,所以对辊轴安装座3存在反作用力,从而时软性黏附层6与柔性线路板贴合的更紧密,保证软性黏附层6的使用效果;
32.双面柔性线路板在外界导送辊的作用下向靠近印刷框8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软性黏附层6与柔性线路板的上端面是相抵接触的,所以当柔性线路板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驱动软性黏附层6和辊轴本体4转动,从而使软性黏附层6可以对柔性线路板上黏
附的灰尘等进行黏附处理,避免该部分灰尘的存在影响印刷附墨的效果,整个清理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动力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3.当往复刮料器15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油墨涂料向往复刮料器15两侧扩散,通过设置的v形拨料杆16,当往复刮料器15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与v形拨料杆16相接触,从而带动v形拨料杆16翻转,从而使v形拨料杆16远离往复刮料器15的一端将刚刚向外侧扩散的油墨涂料向内侧驱赶,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