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羽毛球拍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1:28: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羽毛球拍,特别是关于一种羽毛球拍的握柄结构。


背景技术:

2.羽毛球比赛为常见且盛行的球类运动,打者藉由羽毛球拍打击羽毛球作为比赛方式。羽毛球拍的主要结构包括拍框、中管及握柄,藉由中管连接拍框及握柄。一般而言,羽毛球拍的握柄,其依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木质握柄及人造握柄,人造握柄经常使用碳纤维材质。
3.于击球时,使用木质握柄可达到较佳的手感,以下称为击球感。然而,木头的重量不稳定,且产量亦不稳定,容易有缺料的情形发生。因此,人造握柄因应而生。目前最常见的人造握柄是碳纤维材质,而为达到轻量的效果,拍框、中管及握柄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例如于击球时,中管与握柄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中管无可活动的缓冲空间,减少了中管的活动性(自由度),进而使得击球感变差,且结构强度较差。
4.又,中国台湾发明专利1673008号提出一种羽毛球拍,其藉由增加前套与握柄之间的空间,以增加击球时中管可活动的缓冲空间。前述设置可提升羽毛球拍的击球感,以贴近木质握柄的击球感。然而,针对强度较高的击球类型(例如杀球)、或是击球轻度较高的打者,使用前述设计(增加前套与握柄之间的空间)的羽毛球拍时,反而会有因过于舒适而无法将力量传递至羽毛球的感受。换言之,中国台湾专利1673008所提出的羽毛球拍无法符合强度较高的击球类型,仍有可以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拍,藉由调整环的新颖设计,以解决已知的人造握柄无法符合强度较高的击球类型的问题。
6.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其包括一拍框、一握柄、一前套以及一中管。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一固定件、复数支撑件及一调整环。握持部具有一前端。套设部连接于握持部的前端,握持部与套设部的内部为互相连通的中空结构。套设部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顶面。固定件连接于第一顶面,并自第一开口往握持部的内部延伸。复数支撑件设置于握柄内。支撑件具有一前缘及一凹部。前缘连接于套设部的一内侧壁,凹部位于前缘。调整环设置于支撑件的凹部内。前套套设于握柄的套设部。中管的一端连接于拍框,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以插设至固定件。
7.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前套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二顶面。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前套具有一前套长度。间隔长度与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
8.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凹部位于套设部与固定件之间。
9.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凹部为自前缘向后延伸的一切口。
10.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调整环具有一前端面,前端面靠近于套设部的第一顶面。
11.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前端面与第一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12.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前端面具有至少一凹面。
13.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调整环具有至少一凸部,凸部自前端面往调整环的外侧径向延伸。
14.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凸部位于支撑件的前缘的外侧。
15.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调整环包括一本体部及一延伸部,延伸部连接于本体部的一端。又,本体部设置于支撑件的凹部内,延伸部设置于中管的外侧。
16.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延伸部的前端具有至少一凹面。
17.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之羽毛球拍,其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一固定件、复数支撑件及一调整环。套设部连接于握持部的前端,固定件连接于套设部的(第一)顶面。支撑件分别具有一前缘及一凹部。前缘连接于套设部的一内侧壁,凹部位于前缘。调整环设置于支撑件的凹部内,使调整环可协助固定件稳定中管。即,以羽毛球拍击球时,中管所承受的力量可分散至固定件及外侧的调整环,进而可提升结构强度,使羽毛球拍可应用在强度较高的击球类型,例如杀球。
18.另外,对于羽毛球拍的制造者而言,可藉由简单调整调整环的结构,以产生可应用在不同强度的击球类型或打者的羽毛球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羽毛球拍的分解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的握柄的剖面示意图。
22.图4为图2所示的握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3.图5为图4所示的调整环组装至支撑件的示意图。
24.图6为已知木质握柄与图2所示的握柄与前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6.图8为图7所示的调整环组装至支撑件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握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8.图10为图9所示的调整环组装至支撑件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握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30.图12为图11所示的调整环组装至支撑件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握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32.图14为图13所示的调制环组装至支撑件的示意图。
33.图中:羽毛球拍1
ꢀꢀꢀꢀꢀꢀꢀꢀꢀꢀꢀꢀꢀꢀꢀꢀꢀꢀꢀꢀꢀ
拍框10
ꢀꢀꢀꢀꢀꢀ
握柄20、20a、20b、20c、20d
ꢀꢀꢀꢀꢀ
握持部21、91
ꢀꢀꢀꢀꢀꢀ
前端211
ꢀꢀꢀꢀꢀꢀꢀꢀꢀꢀꢀꢀꢀꢀꢀꢀꢀꢀꢀꢀꢀꢀꢀ
内侧壁212
ꢀꢀꢀꢀꢀꢀ
套设部22、92
ꢀꢀꢀꢀꢀꢀꢀꢀꢀꢀꢀꢀꢀꢀꢀꢀꢀꢀꢀ
第一顶面221
ꢀꢀꢀꢀꢀꢀ
第一开口222
ꢀꢀꢀꢀꢀꢀꢀꢀꢀꢀꢀꢀꢀꢀꢀꢀꢀꢀꢀ
内侧壁223
ꢀꢀꢀꢀꢀꢀ
固定件23
ꢀꢀꢀꢀꢀꢀꢀꢀꢀꢀꢀꢀꢀꢀꢀꢀꢀꢀꢀꢀꢀꢀ
外侧壁231
ꢀꢀꢀꢀꢀꢀ
支撑件24
ꢀꢀꢀꢀꢀꢀꢀꢀꢀꢀꢀꢀꢀꢀꢀꢀꢀꢀꢀꢀꢀꢀ
前缘241
ꢀꢀꢀꢀꢀꢀ
凹部242
ꢀꢀꢀꢀꢀꢀꢀꢀꢀꢀꢀꢀꢀꢀꢀꢀꢀꢀꢀꢀꢀꢀꢀ
调整环25、25a、25b、25c、25d
ꢀꢀꢀꢀꢀꢀ
前端面251、251a、251b
ꢀꢀꢀꢀꢀꢀꢀꢀꢀꢀꢀ
后端面252、252a、252b
ꢀꢀꢀꢀꢀꢀ
凹面253a、253c、253d
ꢀꢀꢀꢀꢀꢀꢀꢀꢀꢀꢀꢀ
本体部254b、254c
ꢀꢀꢀꢀꢀꢀ
延伸部255b、255c
ꢀꢀꢀꢀꢀꢀꢀꢀꢀꢀꢀꢀꢀꢀꢀ
凸部255d
ꢀꢀꢀꢀꢀꢀ
前套30、80
ꢀꢀꢀꢀꢀ
第二顶面31
ꢀꢀꢀꢀꢀꢀꢀꢀꢀꢀꢀꢀꢀꢀꢀꢀꢀꢀꢀꢀ
第二开口32
ꢀꢀꢀꢀꢀ
中管40
ꢀꢀꢀꢀꢀꢀꢀꢀꢀꢀꢀꢀꢀꢀꢀꢀꢀꢀꢀꢀꢀꢀꢀꢀ
木质握柄90
ꢀꢀꢀꢀꢀ
前套长度c1、c2
ꢀꢀꢀꢀꢀꢀꢀꢀꢀꢀꢀꢀꢀꢀꢀꢀꢀ
间隔长度s1、s2。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35.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羽毛球拍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握柄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羽毛球拍1包括一拍框10、一握柄20、一前套30以及一中管40。中管40的一端连接于拍框10,另一端则连接于前套30及握柄20。本实施例的握柄20包括一握持部21、一套设部22、一固定件23、复数支撑件24及一调整环25。
36.本实施例的握持部21可以由0.9g/cm3至1.46g/cm3的塑胶材料以射出成型的方式所制成。握持部21具有一前端211,套设部22连接于握持部21的前端211。详细而言,本实施例是将握柄20的类圆柱体的部分称为握持部21,并将握持部21的前端211所连接的类平顶圆锥体的部分称为套设部22。其中,握持部21可供使用者握持,而套设部22则是供前套30套设,故套设部22的构型与前套30的构型可相互配合。
37.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1与套设部22的内部为互相连通的中空结构,籍此达到轻量的效果。又,套设部22具有一第一顶面221及一第一开口222,第一顶面221位于握持部21的前端211的相对侧,亦即,远离握持部21的一侧。第一开口222位于第一顶面221,即第一开口222开设于第一顶面221,使中管40可穿过第一开口222进入套设部22及握持部21的内部中空结构。
38.固定件23连接于第一顶面221,并自第一开口222往握持部21的内部延伸。换言之,固定件23的前端连接于套设部22,其他部分位于套设部22与握持部21的内部。又,本实施例的固定件23为管状结构,以容置中管,于后进一步说明。
39.图4为图2所示的握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图3及图4所示。复数支撑件设置于握柄20内,并位于套设部22及握持部21与固定件23之间。具体而言,支撑件24的其中一侧面连接于套设部22的一内侧壁223及握持部21的一内侧壁212(如图3所示),而支撑件24的另一侧面连接于固定件23的一外侧壁231。在本实施例中,复数支撑件24分别具有一前缘241及一凹部242。其中,支撑件24的前缘241连接于套设部22的内侧壁223。
40.凹部242位于前缘241,且凹部242位于套设部22与固定件23之间。换言之,支撑件24的前缘241仅连接于套设部22的内侧壁223,而未连接固定件23的外侧壁231,进而形成位于套设部22与固定件23之间的凹部242。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42可以为自前缘241向后延伸的一切口。于制备上,可利用中空圆柱状的冶具自第一开口222插入套设部22内,再以旋转的方式破坏支撑件24的前缘241,以制成自前缘241向后延伸的凹部(切口)242。需说明的
是,冶具的外径略小于套设部22的第一开口222的内径,冶具的内径略大于固定件23的外径,使中空圆柱状的冶具可插入套设部22内并套设于固定件23的外侧。
41.图5为图4所示的调整环组装至支撑件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环25设置于支撑件24的凹部242内。具体而言,调整环25具有相对的一前端面251及一后端面252。当调整环25组装至支撑件24的凹部242,可以后端面252对应于凹部242,并将调整环25的整体置入凹部242内。此时,前端面251靠近于套设部22的第一顶面221。
42.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环25的部分厚度小于或等于凹部242的宽度,使调整环25可直接插入凹部242。另外,为便于调整环25的组装,调整环25可具有渐缩的厚度。例如,调整环25的厚度可自前端面251往后端面252渐缩。换言之,调整环25前端的厚度较厚,而调整环25后端的厚度较薄,以便于调整环25置入凹部242内。
43.又,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的前端面251为一平整表面,且调整环25的长度实质上等于凹部242的长度。当调整环25置入凹部242时,前端面251与套设部22的第一顶面221位于同一平面。换言之,调整环25与前端面251与套设部22的第一顶面221对齐,如图5所示。
44.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环25亦可以为其他构型,于后进一步说明。以下先继续说明羽毛球拍1的前套30及中管40的结构与连接关系。
45.请参考图2及图5所示,前套30为中空的类平顶圆锥体,且内径略大于握柄20的套设部22,使前套30可套设于握柄20的套设部22。又,前套30具有一第二顶面31及一第二开口32,第二开口32位于第二顶面31。又,拍框10与中管40为一体的结构,即中管40的一端固定于拍框10。当前套30组装于握柄20的套设部22后,中管40的另一端即可依序穿过第二开口32及第一开口222,以插设至固定件23,并容置于固定件23内。籍由固定件23固定中管40,当使用者以本实施例的羽毛球拍1击球时,中管40所承受的力量可分散至固定件23,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形,以提升结构强度,并可提升羽毛球拍的击球感。
46.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是应用在前套与握柄之间的空间较大的羽毛球拍,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1673008号所提出的羽毛球拍。以下进一步说明。
47.图6为已知木质握柄与图2所示的握柄与前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请搭配参考图6所示。先以木质握柄90为例说明,木质握柄90具有握持部91及套设部92。一般而言,前套80套设于木质握柄90的套设部92后,前套80与套设部92之间留有部分空间。换言之,前套80的顶面与套设部92的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s1。一般而言,前套80的前套长度c1介于36毫米至43.5毫米之间,本实施例是以41毫米为例,而间隔长度s1约为9毫米。
48.本实施例的套设部22的第一顶面221与前套30的第二顶面31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s2,前套30具有一前套长度c2。间隔长度s2与前套长度c2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前套30的尺寸及规格与已知的前套80大致相同,故前套长度c2可介于36毫米至43.5毫米之间,本实施例是以41毫米为例,且本实施例的间隔长度s2可介于17毫米至30毫米之间。
49.本实施例的羽毛球拍1是籍由增加前套30与握柄20之间的空间,以增加中管40可活动的缓冲空间,以达到贴近木质握柄90所产生的击球感的效果。再籍由于支撑件24的凹部242设置调整环25,使调整环25可协助固定件23稳定中管40。具体而言,当使用者以本实施例的羽毛球拍1击球时,中管40所承受的力量可分散至固定件23及外侧的调整环25,进而可提升结构强度,使羽毛球拍1可应用在强度较高的击球类型,例如杀球。
50.另外,可籍由改变调整环25的结构,以产生可应用在不同击球类型、或是不同击球强度的打者(使用者)的多种球拍。
51.第二实施例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调整环25a组装至支撑件24的示意图,请参考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握柄20a与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差异在于调整环25a,故其他元件皆沿用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符号。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a同样包括前端面251a及后端面252a。其中,前端面251a具有至少一凹面253a。较佳的,前端面251a具有对称设置的二凹面253a,以形成类似鱼嘴型的结构。
52.在一实施例中,调整环25a的最大长度实质上等于凹部242的长度。当调整环25a设置于支撑件24的凹部242时,前端面251a除了凹面253a以外的区域与套设部22的第一顶面221对齐。在一实施例中,调整环25的最大长度小于凹部242的长度。当调整环25a设置于支撑件24的凹部242时,调整环25a的整体位于凹部242内。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调整环25,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a具有凹面253a的结构,弱化了调整环25a协助固定件23稳定中管40的效果。因此,使用调整环25a的羽毛球拍1可应用在强度稍弱的击球类型,或是喜欢较舒适的击球感的打者。
53.第三实施例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握柄20b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调整环25b组装至支撑件24的示意图,请参考图9及图10所示。同样的,本实施例的握柄20b与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差异在于调整环25b,故其他元件皆沿用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符号。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b包括一本体部254b及一延伸部255b,且延伸部255b连接于本体部254b的一端。其中,本体部254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调整环25大致相同。例如,本体部254b的长度实质上等于凹部242的长度。延伸部255b连接于本体部254b的前端,且延伸部255b的内径与中管40的外径实质相同。
54.当调整环25b组装至支撑件24时,调整环25b的本体部254b设置于支撑件24的凹部242内,而延伸部255b凸出于套设部22及固定件23外。当中管40组装至前套30及套设部22时,延伸部255b设置于中管40的外侧。当击球时,中管40所承受的力量除了可分散至固定件23以外,也可分散至调整环25b的延伸部255b。因此,相较于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调整环25,使用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b的羽毛球拍1,更可应用在强度更强的击球类型,或是供击球强度更强的打者所使用。
55.第四实施例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握柄20c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调整环25c组装至支撑件24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1及图12所示。同样的,本实施例的握柄20c与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差异在于调整环25c,故其他元件皆沿用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符号。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c亦具有本体部254c及延伸部255c,且延伸部255c连接于本体部254c的一端。其中,本体部254c设置于支撑件24的凹部242内,而延伸部255c设置于中管40的外侧。
56.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c与第三实施例的调整环25b的主要差异在于,延伸部255c的前端具有至少一凹面253c。较佳的,延伸部255c的前端具有对称设置的二凹面253c,以形成类似鱼嘴型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并未限制延伸部255c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55c超出前套30。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部255c的长度亦可限制在前套30内。
57.第五实施例图1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握柄20d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4为图13所示的调整环25d组装至支撑件24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3及图14所示。同样的,本实施例的握柄20d与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差异在于调整环25d,故其他元件皆沿用第一实施例的元件符号。本实施例的调整环25d同样包括前端面251d、后端面252d及至少一凹面253d,且凹面253d自前端面251d向后端面252d延伸。较佳的,前端面251d具有对称设置的二凹面253d,且凹面253d为类似方形的结构。
58.又,调整环25d还具有至少一凸部255d,本实施例以两个凸部255d为例,且两个凸部255d与两个凹面253d间隔设置。又,凸部255d自前端面251d往调整环25d的外侧径向延伸。因此,调整环25d可先以后端面252d对应至支撑件24的凹部242,并将调整环25d置入凹部242内,如图14所示。较佳的,凸部255d亦可对应至支撑件24,使凸部255d位于支撑件24的前缘241的外侧。
59.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羽毛球拍,其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一固定件、复数支撑件及一调整环。套设部连接于握持部之前端,固定件连接于套设部的(第一)顶面。支撑件分别具有一前缘及一凹部。前缘连接于套设部的一内侧壁,凹部位于前缘。调整环设置于支撑件的凹部内,使调整环可协助固定件稳定中管。意即,以羽毛球拍击球时,中管所承受的力量可分散至固定件及外侧的调整环,进而可提升结构强度,使羽毛球拍可应用在强度较高的击球类型,例如杀球。
60.另外,对于羽毛球拍的制造者而言,可籍由简单调整调整环的结构,以产生可应用在不同强度的击球类型或打者的羽毛球拍。
61.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本发明所主张之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