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与流程

2022-10-13 05:07: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智能绘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


背景技术:

2.工程设计时,板配筋的数据信息量很大,如果将板配筋的数据信息直接标注在图上,会造成整个设计图纸上都是板配筋的数据信息,影响设计图的阅读,因此,设计师会用字母简写或自定义前后缀替代板配筋信息进行钢筋表达,例如,钢筋表达为“fb”时对应的板配筋的数据为“附加_10@400”,这样的替换,使得板配筋的数据可以更简洁地在设计图上呈现,便于阅读,但是这样的替换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采用软件对图中的数据进行自动校审时,无法从钢筋表达中识别出校审所需要的数据,更无法算量。
3.传统板配筋辅助程序中,仅识别程序认可的钢筋字符,并对其进行校审,对自定义后的字符不予校审,一旦用户自定义钢筋字符表达,程序便脱离了对该部分施工图数据的控制,校审的内容和范围受到了限制,自动校审后还需要对不能自动校审的部分进行手动校审,校审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建立板钢筋配筋工程表达与字母简写替代的映射表,实现板配筋图图面表达的简化,并同时建立图面配筋表达与板钢筋配筋信息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对自定义的配筋表达也能根据关联关系获取配筋数据,并进行自动校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工程设计图上的钢筋表达;s2,在预先建立的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中找到与所述钢筋表达对应的板钢筋配筋信息;s3,根据所述板钢筋配筋信息进行自动校审和/或自动算量。
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中包括了预存的板钢筋配筋信息及其对应的钢筋表达,所述板钢筋配筋信息包括原前缀信息和原配筋信息,所述钢筋表达包括替换后的前缀信息和替换后的配筋信息。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原配筋信息包括数值型数据,所述数值型数据包括钢筋直径和钢筋间距;所述原前缀信息、替换后的前缀信息和替换后的信息为字符型数据。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原配筋信息表示为φd@s,其中,φ为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等级;d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与钢筋间距的分隔符;s为钢筋间距。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板钢筋配筋信息的类型包括: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分离式板顶筋、分离式板底筋。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第一字符 原配筋信息;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第一字符 原配筋信息;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第二字符 原配筋信息;分离式板顶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原配筋信息;分离式板底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原配筋信息。
11.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模块,所述模块内存储了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并嵌入建筑工程设计软件中,所述模块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对所述建筑工程设计软件中的设计图进行校审和/或算量。
12.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
13.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实现板钢筋自定义表达与规范表达之间的映射,维护板钢筋配筋数据的准确性,使自定义的钢筋表达仍可采用程序自动校审与自动算量,无需再手动完成自动校审与自动算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基于映射表的自动信息自动维护与管理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软件界面中所示的板筋分类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的映射表;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的映射表;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的映射表;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分离式板顶筋的映射表;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分离式板底筋的映射表;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替换后的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映射表;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设计图中钢筋表达和钢筋配筋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替换钢筋表达后设计图中钢筋表达和钢筋配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实施例1一种基于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的自动校审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工程设计图上的钢筋表达;s2,在预先建立的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中找到与所述钢筋表达对应的板钢筋配筋信息;s3,根据所述板钢筋配筋信息进行自动校审和/或自动算量。
1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板钢筋配筋和表达映射表中包括了预存的板钢筋配筋信息及其对应的钢筋表达,所述板钢筋配筋信息包括原前缀信息和原配筋信息,所述钢筋表达包括替换后的前缀信息和替换后的配筋信息。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原配筋信息包括数值型数据,所述数值型数据包括钢筋直径和钢筋间距;所述原前缀信息、替换后的前缀信息和替换后的信息为字符型数据,钢筋间距是指钢筋与钢筋之间的间距。
2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原配筋信息表示为φd@s,其中,φ为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等级;d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与钢筋间距的分隔符;s为钢筋间距。
2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板钢筋配筋信息的类型包括: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分离式板顶筋、分离式板底筋。
2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第一字符 原配筋信息;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第一字符 原配筋信息;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第二字符 原配筋信息;分离式板顶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原配筋信息;分离式板底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表示为:原配筋信息。
24.实施例2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表的自动信息自动维护与管理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板钢筋配筋信息;步骤2.根据板钢筋配筋信息得到用于软件程序识别的钢筋表达格式;步骤3.建立替换前的钢筋表达格式与替换后的钢筋表达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步骤4.在所述映射关系表填入映射内容,建立替换前的钢筋表达格式与替换后的钢筋表达之间的关联;步骤5.基于所述关联,对设计图上的信息进行自动维护和管理。
25.进一步的,步骤1中:板钢筋配筋信息两个字符数据:一个字符数据为钢筋配筋;一个字符数据为钢筋
表达,钢筋配筋用于记录板钢筋的实际配筋,钢筋表达用于图面的配筋文字显示,两者通过映射表进行关联。
26.进一步的,步骤2中钢筋表达格式为:钢筋值:φd@s;φ为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等级;d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与钢筋间距的分隔符;s为钢筋间距;如:8@200;表示三级钢,8表示钢筋直径8mm,200表示钢筋间距200mm;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附加” 钢筋值,如“附加8@200”;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附加” 钢筋值,如“附加8@200”;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t” 钢筋值,如“t8@200”;分离式板顶筋:钢筋值,如“8@200”;分离式板底筋:钢筋值,如“8@200”;板钢筋的钢筋配筋数据按以上格式进行记录。
27.进一步的,步骤3中建立映射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已绘出的板钢筋配筋信息,将钢筋信息分为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分离式板顶筋、分离式板底筋等5个类型,依次形成5个板钢筋映射表:遍历所有板上部钢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当板上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附加” 钢筋值时,则归类为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钢筋配筋信息;当板上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钢筋值时,则归类为分离式板顶筋钢筋配筋信息。
28.遍历所有板下部钢筋的板钢筋配筋信息:当板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附加” 钢筋值时,则归类为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信息;当板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为“t” 钢筋值时,则归类为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钢筋配筋信息;当板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钢筋值时,则归类为分离式板底筋钢筋配筋信息。
29.映射表由五个数据构成,分别为:原前缀、原配筋、替换前缀、替换配筋、替换后缀。
30.原前缀:程序识别的钢筋表达前缀,可为“附加”、“t”或无前缀;原配筋:程序可识别的钢筋值,为上文所述的φd@s;替换前缀:设计师自定义前缀,默认与原前缀一致;替换配筋:设计师自定义配筋,默认与原配筋一致;替换后缀:设计师自定义后缀,默认无后缀,替换后缀的设置是因为,并不将替换后的数据格式固定为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根据设计师的需求,可以将替换前缀放在替换配筋后面,即采用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前缀和后缀本身就是一个位置的关系,位于配筋值前就是前缀,位于配筋值后就是后缀,在本案中不做限制,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和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的方式均是在本发明构思的保护范围中。
31.基于上述映射表的五个数据,可以有各种替换方式,例如:8@200,前缀是f,配筋值是a,后缀是空,就是fa;前缀是空,配筋值是a,后缀是f,就是af;前缀是f,配筋值是a,后缀是f,就是faf;前缀是空,配筋值8@200,后缀是f,就是8@200f。
32.进一步的,步骤4中自定义映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需要自定义的映射表,在替换前缀、替换配筋及替换后缀中输入自定义信息。信息输入完成后,已绘出的板钢筋将按映射表定义的规则进行数据更新:遍历所有楼板上部钢筋:当上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附加” 钢筋值时,遍历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映射表:当上部钢筋配筋信息与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信息匹配时,上部钢筋的配筋信息保持不变,上部钢筋的配筋表达信息更新为“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
33.当上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钢筋值时,遍历分离式板顶筋映射表:当上部钢筋配筋信息与映射表的“原配筋”信息匹配时,上部钢筋的配筋信息保持不变,上部钢筋的配筋表达信息更新为“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
34.遍历所有楼板下部钢筋:当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附加” 钢筋值时,遍历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映射表:当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与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信息匹配时,下部钢筋的配筋信息保持不变,下部钢筋的配筋表达信息更新为“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
35.当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为“t” 钢筋值时,遍历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映射表:当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与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信息匹配时,下部钢筋的配筋信息保持不变,下部钢筋的配筋表达信息更新为“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
36.当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为钢筋值时,遍历分离式板底筋映射表:当下部钢筋配筋信息与映射表的“原配筋”信息匹配时,下部钢筋的配筋信息保持不变,下部钢筋的配筋表达信息更新为“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
37.进一步的,步骤5中对设计图上的信息进行自动维护和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板钢筋钢筋配筋数据不直接对用户开放,用户直接操作的数据为钢筋表达数据。
38.当钢筋表达数据发生修改时:该钢筋为板上部钢筋:遍历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映射表:当上部钢筋钢筋表达信息与映射表“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匹配时,上部钢筋配筋信息更新为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结束分析;若未在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映射表中匹配到该钢筋信息,遍历分离式板顶筋映射表:当上部钢筋钢筋表达信息与映射表“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匹配时,上部钢筋配筋信息更新为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结束分析;若未在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映射表与分离式板顶筋映射表中匹配到该钢筋信息,则将该钢筋表达数据直接写入钢筋配筋数据。
39.该板为板下部钢筋:遍历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映射表:当下部钢筋钢筋表达信息与映射表“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匹配时,下部钢筋配筋信息更新为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结束分析;若未在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映射表中匹配到该钢筋信息,遍历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映射表:
当下部钢筋钢筋表达信息与映射表“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匹配时,下部钢筋配筋信息更新为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结束分析;若未在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映射表与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映射表中匹配到该钢筋信息,遍历分离式板底筋映射表:当下部钢筋钢筋表达信息与映射表“替换前缀 替换配筋 替换后缀”匹配时,下部钢筋配筋信息更新为映射表的“原前缀 原配筋”,结束分析;若未在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映射表、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映射表与分离式板底筋映射表中匹配到该钢筋信息,则将该钢筋表达数据直接写入钢筋配筋数据。
40.创新点:1.定义两套数据管理钢筋配筋信息,通过钢筋配筋数据保证配筋校审与算量的数据准确性,通过配筋表达数据保证显示的文字满足设计师的设计习惯或满不同设计院的设计要求。
41.2.将板钢筋信息分为5类管理,涵盖了板配筋设计的所有配筋形式。
42.3.将自定义的钢筋表达细分为替换前缀、替换配筋、替换后缀,涵盖了所有的配筋文字表达方式,如有些设计师习惯将附加写为f,有的习惯在钢筋值后面加f,有的将钢筋值简化为a、b、c等字母,同时也适应了以上例子的组合表达。
43.4.通过映射表控制图面表达,设计师只需要管理映射表即可。传统方法中,设计师需对板钢筋逐一进行维护,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44.5.板钢筋配筋数据不开放,只开放钢筋表达数据,两套数据由计算机维护,设计师依然只接触一套数据,完全感觉不到多一套数据带来的困扰,人机交互友好。
45.6.当用户不需要替换钢筋时,不会使用映射表,此时映射表中无信息,直接输入程序规定的配筋值,程序匹配不到对应的映射表关联项,将配筋表达信息直接写入配筋钢筋信息,实现了数据上的统一。也就是说,无论使不使用映射表,用户都只需要输入钢筋表达数据,由程序自动维护数据。
46.7.当用户管理映射表出现失误,修改钢筋时输入的钢筋表达信息未匹配到映射表,输入了错误的钢筋表达值,此时钢筋表达值无法匹配到对应的映射表,会直接写入钢筋配筋值中,此钢筋信息与默认钢筋表达格式明显不符,后续校审中程序很容易检查到错误。
47.实施例3实施例3中基于实施例2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示例。
48.1. 获取板钢筋配筋信息:板筋配筋信息:一个字符数据,为钢筋配筋;一个字符数据,为钢筋表达。
49.钢筋配筋用于记录板钢筋的实际配筋,钢筋表达用于图面的配筋文字显示,两者通过映射表进行关联。
50.2. 根据板钢筋配筋信息得到用于软件程序识别的钢筋表达格式: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附加” 钢筋值,如“附加8@200”;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附加” 钢筋值,如“附加8@200”;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t” 钢筋值,如“t8@200”;分离式板顶筋:钢筋值,如“8@200”;
分离式板底筋:钢筋值,如“8@200”;板钢筋的钢筋配筋数据按以上格式进行记录。
51.3.遍历当前楼层所有板钢筋,得到所有板钢筋信息,同样将板钢筋分为5个类型: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分离式板顶筋、分离式板底筋,软件界面中所示的板筋分类示意图如图3所示。
[0052] 4.按以上分类建立钢筋映射表,默认映射值就是配筋值,若某个分类没有钢筋信息,则当前分类为空,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的映射表如图4所示,双层双向板底附加筋的映射表如图5所示,双层双向板底替换筋的映射表如图6所示,分离式板顶筋的映射表如图7所示,分离式板底筋的映射表如图8所示。
[0053] 5.自定义图面表达字符。
[0054]
按照设计习惯与设计要求,将需要表达为自定义字符的映射表进行修改。
[0055]
如板上部钢筋,用f替换前缀,用a、b、c、d、e替换配筋值,替换后的双层双向板顶附加筋映射表如图9所示。完成设置后,通过映射表管理所有钢筋。
[0056]
6.文字替换后的信息管理:文字表达为fb的钢筋,在数据中保存有钢筋配筋与钢筋表达两组数据,钢筋表达是自定义的fb,钢筋配筋依然保留附加。设计图中钢筋表达和钢筋配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此时将fb改为fa,替换钢筋表达后设计图中钢筋表达和钢筋配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程序自动搜索映射表,将与fa匹配的钢筋配筋写入板钢筋的钢筋配筋数据中,保证了图面表达与钢筋配筋的一致性,同时保证了后续校审与算量的数据来源准确性。
[0057]
基于本发明,无论图面上楼板钢筋显示的钢筋表达信息是简写字符或钢筋信息,都可以通过钢筋对象的钢筋配筋获取到楼板实际的配筋信息,根据获取到的配筋信息的配筋面积与应设计的钢筋面积进行对比,即可实现自动校审该楼板钢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配筋面积=圆周率*钢筋直径*钢筋直径*1000/(4*钢筋间距);根据获取到的配筋信息的配筋直径与所绘钢筋长度,可以得到单根钢筋的体积,单根钢筋体积体积=圆周率*钢筋直径*钢筋直径*钢筋长度/4;再根据获取到的配筋信息的配筋间距与楼板边长,可以得到钢筋的根数,根数=楼板边长/钢筋间距,单根钢筋的体积乘以根数,即可实现该楼板钢筋的自动算量。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