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0-13 02:1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属于连接器相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与线缆相连的电连接器以及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外部的壳体。在一些应用中,所述电连接器需要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更好地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然而,如何对所述电连接器进行回正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回正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5.壳体;以及
6.连接器旋转单元,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包括旋转本体、移动柱以及与所述旋转本体固定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至少部分延伸凸出所述壳体;
7.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设有与所述移动柱相配合的弧形限位槽以及与所述移动柱相配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柱相连;所述移动柱能够在所述弧形限位槽中移动;所述弹性件配置为在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旋转后,通过使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驱动所述移动柱,从而将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旋转回正。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设有固定柱,其中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柱相连。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拉伸弹簧包括位于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的第一套环以及位于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的第二套环,其中所述第一套环套接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第二套环套接在所述移动柱上。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内置电路板,所述弧形限位槽设于所述内置电路板。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沉孔区域,所述沉孔区域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表面且用以安装所述固定柱的安装孔,所述弧形限位槽与所述沉孔区域接壤。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电路板还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导电片,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对应于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在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转动时与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始终接触。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沿远离所述弧形限位槽的方向弧长依次减小,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向所述内置电路板凸伸的若干悬臂部,每一个悬臂部设有与相应的弧形导电片相接触的凸包。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本体的两侧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配置为与对接装置的磁吸件相吸。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导体部,所述若干导体部与所述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限位槽包括位于其顶部的止位槽,当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旋转回正后,所述移动柱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止位槽中。
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有能够在所述弧形限位槽中移动的移动柱;所述弹性件配置为在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旋转后,通过使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驱动所述移动柱,从而将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自动旋转回正。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主视图。
20.图3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21.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22.图5是去除图3中壳体以及磁铁后的立体示意图。
23.图6是图5的立体分解图。
24.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25.图8是图3中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元件组合在一起时的俯视图,其中连接器旋转单元处于回正位置。
26.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俯视图,其中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处于转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28.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9.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发明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
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发明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0.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壳体1、连接器旋转单元2、若干磁铁以及线缆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包括外壳体10、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端部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相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均位于所述外壳体10中。所述端部壳体13从一侧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外壳体10中且与所述外壳体10相锁扣。
31.所述壳体1设有沿第一方向a1-a1延伸的狭槽100。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狭槽100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外壳体10,所述狭槽100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端部壳体13。换言之,所述狭槽100是由所述外壳体10与所述端部壳体13共同形成的。
32.请结合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容置空间11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1的两侧的两个第一弧形支撑部112,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支撑部112暴露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1中。
33.类似地,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容置空间12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1的两侧的两个第二弧形支撑部122,所述两个第二弧形支撑部122暴露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1中。
34.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壳体1转动。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包括旋转本体21、移动柱25以及与所述旋转本体21固定连接的电连接器23。所述电连接器23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a1的第二方向a2-a2穿过所述狭槽100,以至少部分延伸凸出所述壳体1。请结合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狭槽100包括位于所述电连接器23的一侧的第一让位槽101以及位于所述电连接器23的另一相对侧的第二让位槽102,所述第一让位槽101和所述第二让位槽102配置为给所述电连接器23在左右转动时提供让位空间。
35.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本体21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枢轴(未图示),所述旋转本体21能够以该枢轴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所述壳体1旋转。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本体21还可以借助其它结构设计相对于所述壳体1旋转,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36.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设有与所述移动柱25相配合的弧形限位槽240以及与所述移动柱25相配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壳体1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柱25相连。所述移动柱25能够在所述弧形限位槽240中移动。所述弹性件配置为在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旋转后,通过使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驱动所述移动柱25,从而将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旋转回正。
37.请结合图5至图7所示,所述旋转本体21大致呈“d”型,其包括弧面211、平直面212、贯穿所述弧面211的收容槽213以及贯穿所述旋转本体21的插孔21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柱25固定于所述插孔214中,使所述移动柱25能够与所述旋转本体21一起转动。所述旋转本体21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部112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槽215、暴露于所述第一弧形槽215中的第一抵接面216、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部122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槽217
以及暴露于所述第二弧形槽217中的第二抵接面218。组装后,所述旋转本体21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旋转本体21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1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1中。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支撑部112与所述第一抵接面216相配合以防止所述旋转本体21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弧形支撑部122与所述第二抵接面218相配合以防止所述旋转本体21向下移动。但是,所述旋转本体21仍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
38.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内置电路板24以及线缆4。所述弧形限位槽240设于所述内置电路板24。所述线缆4包括若干导体部41,所述若干导体部41与所述内置电路板24电性连接。具体地,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置电路板24包括第一表面241、与所述第一表面241相对的第二表面242以及自所述第一表面241向所述第二表面242凹陷形成的沉孔区域243。所述沉孔区域243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表面242的安装孔2431,所述弧形限位槽240与所述沉孔区域243接壤。所述内置电路板24还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弧形导电片24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244位于所述内置电路板24的第一表面241以及第二表面242上。就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244而言,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244沿远离所述弧形限位槽240的方向弧长依次减小。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沉孔区域243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限位侧面2432以及位于另一相对侧的第二限位侧面2433,所述第一限位侧面2432与所述第二限位侧面2433形成夹角,所述安装孔2431大致位于该夹角的顶点处。所述弧形限位槽240向所述安装孔2431的方向弯曲。
39.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23为连接器插头(例如usb type c插头),其包括对应于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244的若干导电端子231。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31在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转动时与所述若干弧形导电片244始终接触。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31呈悬臂状地向所述内置电路板24凸伸出。具体地,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31包括向所述内置电路板24凸伸的若干悬臂部2313,每一个悬臂部2313设有与相应的弧形导电片244相接触的凸包2313a(请参照图7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31包括第一排导电端子2311以及第二排导电端子2312。
40.所述内置电路板24夹持在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2311和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2322之间。无论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处于什么位置,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2311和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2322与所述内置电路板24始终相抵接。所述内置电路板24收容于所述旋转本体21的收容槽213中。所述内置电路板24相对于所述壳体1是固定的,即所述内置电路板24不会随着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的旋转而旋转。
4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6。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设有固定柱26,所述固定柱26固定于所述内置电路板24的安装孔2431中,其中所述拉伸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柱26,所述拉伸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柱25相连。
42.具体地,请结合图5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弹簧6包括位于所述拉伸弹簧6的一端的第一套环61以及位于所述拉伸弹簧6的另一端的第二套环62,其中所述第一套环61套接在所述固定柱26上,所述第二套环62套接在所述移动柱25上。所述拉伸弹簧6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沉孔区域243中,且所述拉伸弹簧6被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侧面2432与所述第二限位侧面2433之间。
43.所述弧形限位槽240包括位于其顶部的止位槽2401。当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旋转回正后,所述移动柱25至少部分定位于所述止位槽2401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位槽2401向外侧偏离所述弧形限位槽240的其它部分,即所述止位槽2401与所述弧形限位槽240的其它部分非平滑过度。所述止位槽2401的设计优点在于,当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旋转回正后具有一定的防呆作用,即所述移动柱25需要在较大力作用下才可实现第二次旋转。
44.所述若干磁铁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中的第一磁铁33以及第二磁铁34。所述第一磁铁33和所述第二磁铁34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本体21的两侧(例如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磁铁33和所述第二磁铁34配置为与对接装置的磁吸件(例如磁铁或者铁)相吸,以提高对接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磁吸件”旨在表明该元件能够利用磁场原理与对应的元件相吸或者相斥。
45.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线缆4相连的另一电连接器7,所述另一电连接器7通过所述线缆4以及所述内置电路板24与所述电连接器23电性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另一电连接器7可以为usb type c插头、usb type a插头、micro usb插头、hdmi插头、displayport插头、thunderbolt插头等。
46.请结合图8以及图9所示,使用时,当作用于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的外力克服了所述移动柱25与所述止位槽2401的咬合力后,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被所述外力驱动而发生转动;所述移动柱25在所述弧形限位槽240中移动;所述拉伸弹簧6被拉伸以产生一定的回复力。当所述外力消失时,所述拉伸弹簧6的回复力驱动所述移动柱25返回至所述止位槽2401,从而将所述连接器旋转单元2旋转回正,改善了用户体验。
47.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