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的制作方法

2022-09-15 0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气动阀体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液体管道有很大的作用,能够起到运输液体介质的效果,人们通常在液体管道上安装各种阀体和各种罐体,如在冷凝水管道上安装存水罐和双杆气动阀体,在液体输送管道上安装加压泵和止逆阀等,阀体的设置能够提高液体管道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率。
3.冷凝水回收时,冷凝水往往流量较低水压较小,但是将冷凝水收集起来可以利用于冷却管道等其他作业中,能够减少能耗,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现有技术中,往往将冷凝水先整体回收至存水罐中进行暂存,当存水罐中的冷凝水收集到一定量时,再将存水罐中的冷凝水输送完成其他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阀体组件对冷凝水进行输送控制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阀体结构及气动机械泵芯。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阀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阀体结构,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上设置有进气杆和出气杆,所述进气杆的长度大于出气杆;所述进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阀座,所述进气阀座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间隙设置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所述出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座,所述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当所述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时,所述出气阀座贯通设置;当所述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时,所述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抵触,且所述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体结构在使用时,将阀体结构安装在存水罐处,并将进气阀座与气体进管相互连通,且出气阀座与存水罐相互连通;当存水罐中开始进水时,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分离,且密封球与进气阀座端部密封抵触,从而使得进气阀座与气体进管相互分离,此时出气阀座贯通设置,随着罐体内水位的上升,位于存水罐中的气体从出气阀座处离开;当存水罐达到预设水位时,联动板移动使得进气杆在进气阀座内滑动,并使得进气杆推动密封球移动,使得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且由于出气杆的长度小于进气杆的长度,此时出气杆的端部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使得罐体内气体难以从出气阀座处流出,气体进管将压缩气体从进气管、进气阀座通入存水罐内,从而提高存水罐内气压,使得存水罐内的水能够进入水循环管道。
8.可选的,所述联动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联动板位于安装孔内设置有联动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联动杆安装在联动板的安装孔处,能够更加便捷的对联动板进行移动操作,提高了阀体结构的使用便捷性。
10.可选的,所述联动杆与联动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螺纹,且所述联动杆位于联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相互转动配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联动杆对联动板进行移动控制时,使用联动板两侧的调节螺母与调节螺纹相互配合,使得联动板的位移距离与进气杆和出气杆之间的长度差相互适应,从而提高了阀体结构的使用便捷性和适用性。
12.可选的,所述进气阀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进气管相互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能够提高进气通道的总面积,从而提高气体流动的速率。
14.可选的,所述出气阀座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且所述出气孔与出气阀座相互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阀座上的出气孔,能够提高出气效率,从而提高阀体结构整体的工作效率。
16.可选的,所述联动板上开设有进气卡槽和出气卡槽,所述进气杆上开设有进气安装槽,所述进气安装槽与进气卡槽相互卡接配合,所述出气杆上开设有出气安装槽,所述出气安装槽与出气卡槽相互卡接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杆和出气杆安装在联动板上时,使用进气杆上的进气安装槽与进气卡槽相互卡接配合,使用出气杆上的出气安装槽与出气卡槽相互卡接配合,从而提高了进气杆和出气杆在联动板上的位置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进气卡槽和出气卡槽的开设方向相交。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气杆和出气杆均安装在联动板上时,开设方向相交的进气卡槽和出气卡槽,能够使得进气杆和出气杆在联动板起到相互限位的作用,避免进气杆和出气杆从联动板上滑脱。
20.可选的,所述进气阀座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螺管,所述进气螺管位于进气阀座与进气管之间;所述出气阀座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气螺管。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进气螺管便于将进气阀座安装在气体进管上,且使得气体进管能够将进气管罩设在内,出气螺管便于出气阀座与气体出管相互连通,提高了阀体结构的安装使用便捷性。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动机械泵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3.包括盖盘,所述盖盘上贯穿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结构固定设置于盖盘上,且所述进气管位于进气口内,所述出气阀座与出气口相互连通;所述盖盘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联动杆升降设置于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控制联动杆升降移动的液漂组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动机械泵芯在使用时,先将盖盘安装在存水罐的罐口上,且阀体结构、支撑柱和液漂组件等机构位于存水罐罐体内部,此时进气管位于进气口处,出气阀座位于出气口处,使用气体进管和气体出关分别与盖盘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从而完成机械泵芯的安装;由于重力因素,密封球位于相对靠近进气阀座的一侧,即密封球对进气阀座起到密封作用,此时出气阀座贯通;当进气杆推动密封球移动时,出气阀座封闭,进气阀座与进气管连通;液漂组件在存水罐内监测存水罐内水位的变化,当到达预设值时,液漂组件控制联动杆和联动板移动,从而实现通气输水的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在联动板上设置有进气杆和出气杆,所述进气杆的长度大于出气杆;所述进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阀座,所述进气阀座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间隙设置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所述出气杆相对远离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座,所述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当所述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抵触时,所述出气阀座贯通设置;当所述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时,所述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抵触,且所述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当阀体结构在使用时,将阀体结构安装在存水罐处,并将进气阀座与气体进管相互连通,且出气阀座与存水罐相互连通;当存水罐中开始进水时,进气杆与密封球相互分离,且密封球与进气阀座端部密封抵触,从而使得进气阀座与气体进管相互分离,此时出气阀座贯通设置,随着罐体内水位的上升,位于存水罐中的气体从出气阀座处离开;当存水罐达到预设水位时,联动板移动使得进气杆在进气阀座内滑动,并使得进气杆推动密封球移动,使得进气管与进气阀座相互连通,且由于出气杆的长度小于进气杆的长度,此时出气杆的端部与出气阀座密封抵触,使得罐体内气体难以从出气阀座处流出,气体进管将压缩气体从进气管、进气阀座通入存水罐内,从而提高存水罐内气压,使得存水罐内的水能够进入水循环管道。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结构密封球与进气阀座密封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结构出气杆与出气阀座密封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应用该阀体结构的气动机械泵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气动机械泵芯的部分剖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联动板;2、进气卡槽;3、出气卡槽;4、进气杆;5、进气安装槽;6、出气杆;7、出气安装槽;8、进气阀座;9、进气螺管;10、进气管;11、密封球;12、第一进气孔;13、第二进气孔;14、出气阀座;15、出气孔;16、出气螺管;17、安装孔;18、联动杆;19、调节螺纹;20、调节螺母;21、盖盘;22、进气口;23、出气口;24、支撑柱;25、液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阀体结构和应用该阀体结构的气动机械泵芯。
36.参照图1至图4,一种阀体结构,包括联动板1,联动板1整体呈矩形,联动板1上开设有进气卡槽2和出气卡槽3,且进气卡槽2和出气卡槽3的开设方向相互垂直,进气卡槽2和出气卡槽3分别位于联动板1相邻的两个侧边。
37.参照图1至图4,联动板1位于进气卡槽2内卡接设置有进气杆4,进气杆4上环绕开设有进气安装槽5,进气杆4位于进气安装槽5处的侧壁与联动板1位于进气卡槽2处的侧壁滑动抵触;联动板1位于出气卡槽3内卡接设置有出气杆6,出气杆6上环绕开设有出气安装槽7,出气杆6位于出气安装槽7处的侧壁与联动板1位于出气卡槽3处的侧壁滑动抵触。进气杆4和出气杆6均位于联动板1的同一侧,且进气杆4和出气杆6均垂直于联动板1的侧壁,进
气杆4的长度大于出气杆6。
38.参照图1至图4,当进气杆4和出气杆6均安装在联动板1上后,由于进气卡槽2和出气卡槽3的开设方向相互垂直,即,进气杆4和出气杆6在进气卡槽2和出气卡槽3处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使得进气杆4和出气杆6相互限位,防止进气杆4和出气杆6从联动杆18上滑脱。
39.参照图1至图4,进气杆4相对远离联动板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阀座8,进气阀座8整体呈六棱柱状,且进气阀座8沿自身轴线贯穿设置有通孔,进气杆4间隙滑动设置在通孔内,进气阀座8相对远离联动板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螺管9,进气螺管9相对远离进气阀座8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0,且进气阀座8、进气螺管9和进气管10同轴设置,进气螺管9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管10。
40.参照图1至图4,进气管10内间隙设置有密封球11,且密封球11与进气阀座8端部密封抵触,进气阀座8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12,呈圆形的第一进气孔12与进气阀座8上的通孔相互连通,且第一进气孔12分别设置在进气阀座8的六个侧面上;进气管1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13,第二进气孔13与进气管10相互连通。
41.参照图1至图4,当进气杆4朝向密封球11移动,并推动密封球11移动,使得密封球11朝向远离进气阀座8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进气孔13、进气阀座8和第一进气孔12相互连通,从而实现气体的导通。
42.参照图1至图4,出气杆6相对远离联动板1的一侧设置有出气阀座14,出气阀座14呈六棱柱状,出气杆6沿出气阀座14轴线方向间隙配合穿设在出气阀座14上,且出气杆6相对远离联动杆18的端部与出气阀座14密封抵触,出气阀座14周侧开设有多个出气孔15,呈圆形的出气孔15与出气阀座14相互连通,且出气孔15均位于出气阀座14的六个侧面上。出气阀座14相对远离联动板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气螺管16,出气螺管16与出气阀座14相互连通且同轴设置。
43.参照图1至图4,当密封球11与进气阀座8密封抵触时,出气螺管16与出气阀座14相互连通;当出气杆6与出气阀座14相互密封抵触后,此时进气杆4推动密封球11移动,进气管10与进气阀座8相互连通。
44.参照图1至图4,联动板1上位于进气卡槽2和出气卡槽3之间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7,安装孔17呈圆形,且联动板1位于安装孔17内安装有联动杆18,联动杆18位于安装孔17处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螺纹19,联动杆18位于联动板1两侧设置有调节螺母20,且调节螺母20与调节螺纹19相互转动配合。
45.参照图1至图6,应用该阀体结构的气动机械泵芯,包括呈圆柱状的盖盘21,盖盘21沿自身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且进气口22和出气口23相邻排列,进气阀座8位于进气口22处,进气螺管9位于进气口22内,进气管10突出盖盘21表面,出气阀座14位于出气口23处。
46.盖盘21与进气阀座8相贴合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支撑柱24,支撑柱24呈圆弧状,支撑柱24的端部设置有液漂组件25,液漂组件25与联动杆18活动连接,且液漂组件25控制联动杆18的升降移动。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阀体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阀体结构在使用时,将阀体结构安装在存水罐处,并将进气阀座8与气体进管相互连通,且出气阀座14与存水罐相互连通;当
存水罐中开始进水时,进气杆4与密封球11相互分离,且密封球11与进气阀座8端部密封抵触,从而使得进气阀座8与气体进管相互分离,此时出气阀座14贯通设置,随着罐体内水位的上升,位于存水罐中的气体从出气阀座14处离开;当存水罐达到预设水位时,联动板1移动使得进气杆4在进气阀座8内滑动,并使得进气杆4推动密封球11移动,使得进气管10与进气阀座8相互连通,且由于出气杆6的长度小于进气杆4的长度,此时出气杆6的端部与出气阀座14密封抵触,使得罐体内气体难以从出气阀座14处流出,气体进管将压缩气体从进气管10、进气阀座8通入存水罐内,从而提高存水罐内气压,使得存水罐内的水能够进入水循环管道。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