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

2022-09-14 22:1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罐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灸法、拔罐是中国传统的外治法,随着操作方法的改进,两种传统外治法的结合称为罐灸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3.根据不同的拔罐方法和是否配合刺血、中药分类有:留罐法: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走罐法:罐具吸拔住后,将罐自上而下反复拉动至皮肤潮红,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体快速外拔发出声响,以不留痕迹为宜,刺血拔罐法: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刺破穴位病灶部表皮,使之出血,然后立即拔罐,留针拔罐法,指在针刺的周围同时拔罐治疗。药罐:

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

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2/3-1/2)。根据拔罐数量的多少分为: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多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通过上述介绍,传统的拔罐治疗方式,操作以及治疗方式较为局限,缺乏一定的功能性,导致不能将拔罐治疗法发挥至最佳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拔罐治疗方式,操作以及治疗方式较为局限,缺乏一定的功能性,导致不能将拔罐治疗法发挥至最佳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罐灸的装置,包括罐灸体和艾条,罐灸体底部设有罐灸治疗器下口,罐灸体的顶部设有燃艾槽和把手,艾条嵌合于罐灸体的内部,燃艾槽和把手均与罐灸体呈一体化结构,燃艾槽两侧分布有透气孔,燃艾槽的顶部嵌合有保温盖;艾条上设有艾条空腔,艾条空腔的内设有环状腔壁,艾条空腔的外壁上环绕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之间设有环状沟;
7.其中,罐灸体呈球状,罐灸体、燃艾槽和把手均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8.艾条长度为4~7cm,艾条由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和榆树皮粉构成,环状凸起按艾条的外壁均匀分布且按由上到下依次排列,所述环状沟位于环状凸起之间的连接处;
9.艾条的制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10.s1.摄取原料:依次摄取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和榆树皮粉;
11.s2.粉碎过筛:将原料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依次倒入研磨机内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混合料,将混合粉末进行过筛;
12.s3.粘合剂制备:将榆树皮粉加入水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配制成粘合剂;
13.s4.加料混合:将混合粉末加入粘合剂搅拌得到糊状混合料;
14.s5.模具塑型:将糊状混合料采用模具装填,干燥后取下模具即得无烟艾条。
15.其中,s步骤中,原料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依次倒入研磨机内进行混合粉碎2~3次,混合粉末采用过滤筛体为80目不锈钢过滤筛网;s3步骤中,榆树皮粉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3且榆树皮粉与水混合的过程中添加有0.4%~0.7%粘稠剂和0.2%~0.5%的消泡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罐灸疗法的装置利用虹吸的原理,将罐内其他加热后排出一部分,吸附于治疗部位,于罐顶部的燃艾槽内点燃艾条后加热罐体,同时具有拔罐和艾灸的双重效果,无烟艾条呈空心短管状,外形设计为环形凹陷和凸起有利于点燃和均匀燃烧,无烟艾条的原料全部采用纯中药材料,发挥了传统中药药物的外治作用,既保持了传统艾条的疗效,又消除了烟尘,减少了治疗室环境的污染,通过纯中药材料制得的无烟艾条燃烧充分、均匀,不污染环境,不易脱灰,体积小,携带和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罐灸的装置结构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无烟艾条剖面结构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无烟艾条正面结构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无烟艾条制备流程图。
22.图中:1-罐灸治疗器下口,2-罐灸体,3-燃艾槽,4-透气孔,5-保温盖,6-把手,7-环状腔壁,8-环状凸起,9-艾条空腔,10-环状沟。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一种罐灸的装置,包括罐灸体2和艾条,罐灸体2底部设有罐灸治疗器下口1,罐灸体2的顶部设有燃艾槽3和把手6,艾条嵌合于罐灸体2的内部,燃艾槽3和把手6均与罐灸体2呈一体化结构,燃艾槽3两侧分布有透气孔4,燃艾槽3的顶部嵌合有保温盖5;
27.其中,艾条上设有艾条空腔9,艾条空腔9的内设有环状腔壁7,艾条空腔9的外壁上环绕有环状凸起8,环状凸起8之间设有环状沟10,无烟艾条呈空心短管状,外形设计为环形凹陷和凸起有利于点燃和均匀燃烧;
28.根据上述,进一步限定的,罐灸体2呈球状,罐灸体2、燃艾槽3和把手6均由透明的
有机玻璃制成;
29.进一步限定的,艾条长度为4~7cm,艾条由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和榆树皮粉构成;
30.进一步说明的,环状凸起8按艾条的外壁均匀分布且按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环状沟10位于环状凸起8之间的连接处;
31.对于无烟艾条制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32.s1.摄取原料:依次摄取木瓜18份,荆芥14份,桑寄生12份,狗脊12份,杜仲12份,川芎12份,全蝎8份,艾碳260份和榆树皮粉17份;
33.s2.粉碎过筛:将原料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依次倒入研磨机内进行粉碎2次,得到粉末状的混合料,将混合粉末通过80目不锈钢过滤筛网进行过滤;
34.s3.粘合剂制备:将榆树皮粉加入水中按照1:3比例混合搅拌且榆树皮粉与水混合的过程中添加有0.5%粘稠剂和0.3%的消泡剂,配制成粘合剂;
35.s4.加料混合:将混合粉末加入粘合剂搅拌得到糊状混合料;
36.s5.模具塑型:将糊状混合料采用模具装填,干燥后取下模具即得无烟艾条。
37.实施例二
38.实施例二区别与实施例一,主要为s1步骤中,依次摄取木瓜16份,荆芥12份,桑寄生14份,狗脊14份,杜仲14份,川芎12份,全蝎8份,艾碳260份和榆树皮粉17份。
39.实施例三
40.实施例三区别与实施例一,主要为s1步骤中,依次摄取木瓜16份,荆芥12份,桑寄生12份,狗脊12份,杜仲12份,川芎14份,全蝎10份,艾碳260份和榆树皮粉17份。
41.实施例四
42.实施例四区别与实施例一,主要为s1步骤中,依次摄取木瓜16份,荆芥12份,桑寄生12份,狗脊12份,杜仲12份,川芎12份,全蝎8份,艾碳290份和榆树皮粉19份。
43.以下是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中,关于原料主要功效的叙述:
44.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治疗风湿痹证、脚气水肿、吐泻转筋等病证;
45.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治疗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等病证;
46.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疗风湿痹证、崩漏经多、妊娠调血、胎动不安等病证;
47.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苦、甘,温,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48.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疗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胎动不安及习惯性堕胎等病证;
49.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疗血瘀气滞痛证、头痛、风湿痹痛等病证;
50.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治疗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等病证;
51.艾碳,为艾叶碳化得来,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之功、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52.艾碳,为艾叶碳化得来,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之功。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53.针对上述功效的叙述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中不同组份的原料,以下是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原料组份对比表:
[0054][0055]
通过上表得知,实施例一中的木瓜,荆芥组份相比于其余的原料组份占比较多,实施例二中的桑寄生,狗脊,杜仲的组份相比于其余的原料组份占比较多,实施例三中的川芎,全蝎的组份占比高于其余的原料组份,实施例四中的艾碳和榆树皮粉的组份占比要高于其余的原料组份,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0056]
实施例一制作出的艾条药效主要倾向于舒筋活络,治疗风湿、脚气水肿、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等外感表证;
[0057]
实施例二制作出的艾条药效主要倾向于强筋骨,安胎、妊娠调血、胎动不安、治疗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等病证;
[0058]
实施例三制作出的艾条药效主要倾向于治疗血瘀气滞痛证、头痛、风湿痹痛、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治疗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等病证;
[0059]
实施例四制作出的艾条药效主要倾向于利水通淋、治疗烧伤烫伤、治疗出血不止的功效;
[0060]
因此,通过上述实施例分析,艾条在制作时,受摄取原料比例影响,导致艾条药效各不相同,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摄取原料时,针对治疗药效对原料进行合理的比例选择,通过原料不同比例的搭配,使得艾条治疗的侧重点产生一定的差异;
[0061]
通过罐灸装置结合艾条疗法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卧位或俯伏坐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一手持罐灸治疗器的把手,采用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或滴酒法将罐灸治疗器拔吸在治疗部位,点燃无烟艾条后,放置燃艾槽内,盖上保温盖,治疗部位以局部潮红为度,罐灸的方法有: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根据罐灸的数量又分为:单罐、多罐。
[006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