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20:3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装式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2.现有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就需要用到抗震支架来对管道进行支撑保护。
3.目前市场上的组装式抗震支架由于支架各个结构之间大都是以螺栓进行连接,导致在安装和拆卸时非常麻烦,影响工作效率,且支架结构过于简单,不能根据实际管道的数量进行扩展,不方便使用。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组装式抗震支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组装式抗震支架,存在着由于支架各个结构之间大都是以螺栓进行连接,导致在安装和拆卸时非常麻烦,影响工作效率,且支架结构过于简单,不能根据实际管道的数量进行扩展,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9.一种组装式抗震支架,包括两个吊杆机构,两个所述吊杆机构的侧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侧向支撑机构,且两个所述吊杆机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且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活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吊杆机构包括吊杆杆体,所述吊杆杆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弹簧压缩腔,所述第一弹簧压缩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压缩腔的内端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的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一限位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吊杆杆体另一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二弹簧压缩腔,所述第二弹簧压缩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弹簧压缩腔的内端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的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限位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三弹簧压缩腔,所述第三弹簧压缩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三弹簧压缩腔的内端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三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第三限位板的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三限位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三限位板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牵拉线,所述吊杆杆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三弹簧压缩腔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滑槽上滑动连
接有第一按压板,所述第一牵拉线的一端与第一按压板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侧面开设有第四弹簧压缩腔,所述第四弹簧压缩腔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压缩弹簧和第四限位板,所述第四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四弹簧压缩腔的内端面相接触,且所述第四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第四限位板的侧面相接触,所述第四限位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所述第四限位板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牵拉线,所述吊杆杆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四弹簧压缩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按压板,所述第二牵拉线的一端与第二按压板侧面相连接,所述吊杆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固定板。
11.优选的,所述侧向支撑机构包括侧向支撑杆,所述侧向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孔,所述侧向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侧向支撑机构固定板,所述第一卡接板与第一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孔与第一卡柱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线性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束件,所述支撑管侧面开设有适配滑槽,且所述支撑管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线性均匀分布的固定限位孔。
1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接板,所述第三卡接板上开设有第三卡孔,所述支撑柱下表面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柱适配孔,且所述限位柱适配孔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五弹簧压缩腔,所述第五弹簧压缩腔内设置有第五压缩弹簧和第五限位板,所述第五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五弹簧压缩腔的内顶壁相接触,且所述第五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五限位板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五限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柱适配孔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线性均匀分布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转动环侧面固定连接有设置为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束件,所述第二连接柱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环,且所述第二连接柱内部滑动连接压块,所述压块与压环相连接,所述转动槽侧面开设有第六弹簧压缩腔,所述第六弹簧压缩腔内设置有第六压缩弹簧和第六限位板,第六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六弹簧压缩腔的内端面相接触,且所述第六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六限位板的侧面相接触,所述第六限位板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第二连接柱内部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柱与固定孔相适配,所述支撑柱与支撑管活动套接,所述第二连接柱与适配滑槽滑动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吊杆机构的侧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侧向支撑机构,以及两个所述吊杆机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使各机构之间通过弹簧压缩卡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固定,替代了麻烦且低效率的螺旋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的活动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第一支撑机构中拉出第二支撑机构进行扩展使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组装式抗震支架,存在着由于支架各个结构之间大都是以螺栓进行连接,导致在安装和拆卸时非常麻烦,影响工作效率,且支架结构过于简单,不能根据实际管道的数量进行扩展,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杆杆体的侧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按压板和第二按压板,方便该抗震支架的快速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剖视结构第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剖视结构第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剖视结构第三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剖视结构第四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剖视结构第五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第三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抗震支架的剖视结构第六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其中:1吊杆机构、101吊杆杆体、1011第一弹簧压缩腔、1012第二弹簧压缩腔、1013第三弹簧压缩腔、1014第四弹簧压缩腔、102第一压缩弹簧、 103第一限位板、104第一推块、105第二压缩弹簧、106第二限位板、107第二推块、108第三压缩弹簧、109第三限位板、110第一卡柱、111第一牵拉线、112第一按压板、113第四压缩弹簧、114第四限位板、115第二卡柱、 116第二牵拉线、117第二按压板、118吊杆固定板、2侧向支撑机构、201侧向支撑杆、202第一转动板、203第一卡接板、204第二转动板、205侧向支撑机构固定板、3第一支撑机构、301支撑管、3011适配滑槽、302第一连接柱、303第一管束件、4第二支撑机构、401支撑柱、4011第五弹簧压缩腔、 4012第六弹簧压缩腔、402第三卡接板、403第五压缩弹簧、404第五限位板、 405限位柱、406转动环、4061固定孔、407第二连接柱、408第二管束件、 409压环、410压块、411第六压缩弹簧、412第六限位板、413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抗震支架;包括两个吊杆机构1,两个吊杆机构1的侧面均可拆卸连接有侧向支撑机构2,且两个吊杆机构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4,且第一支撑机构3和第二支撑机构4之间活动连接;
33.根据图4-6和图9-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吊杆机构1包括吊杆杆体101,吊杆杆体1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内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弹簧压缩腔1011,第一弹簧压缩腔10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02和第一限位板103,第一压缩弹簧102的一端与第一弹簧压缩腔1011的内端面相接触,且第一压缩弹簧102
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103 的侧面相接触,第一限位板103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104,吊杆杆体 101另一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二弹簧压缩腔1012,第二弹簧压缩腔10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105 和第二限位板106,第二压缩弹簧105的一端与第二弹簧压缩腔1012的内端面相接触,且第二压缩弹簧105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板106的侧面相接触,第二限位板106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07,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三弹簧压缩腔1013,第三弹簧压缩腔10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 108和第三限位板109,第三压缩弹簧108的一端与第三弹簧压缩腔1013的内端面相接触,且第三压缩弹簧108另一端与第三限位板109的侧面相接触,第三限位板109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110,第三限位板109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一牵拉线111,吊杆杆体1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三弹簧压缩腔1013相连通,且第一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按压板112,第一牵拉线111的一端与第一按压板112侧面相连接,第二安装槽的内侧面开设有第四弹簧压缩腔1014,第四弹簧压缩腔1014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压缩弹簧113和第四限位板114,第四压缩弹簧113的一端与第四弹簧压缩腔1014 的内端面相接触,且第四压缩弹簧113另一端与第四限位板114的侧面相接触,第四限位板114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115,第四限位板114侧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二牵拉线116,吊杆杆体10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第四弹簧压缩腔1014相连通,且第二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按压板 117,第二牵拉线116的一端与第二按压板117侧面相连接,吊杆杆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固定板118,通过弹簧腔内各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该抗震支架各机构之间的卡接组装;
34.根据图4-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侧向支撑机构2 包括侧向支撑杆201,侧向支撑杆2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202,第一转动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板203,第一卡接板203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孔,侧向支撑杆2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204,第二转动板204一端固定连接有侧向支撑机构固定板205,第一卡接板203与第一安装槽滑动连接,第一卡孔与第一卡柱110相适配,通过结构之间的转动连接,方便侧向支撑机构2与外界墙壁之间进行连接;
35.根据图4和图7、以及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管301,所述支撑管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卡孔,支撑管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线性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柱302,第一连接柱30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束件303,支撑管301侧面开设有适配滑槽3011,且支撑管301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线性均匀分布的固定限位孔,所述第二卡接板与第二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孔与第二卡柱115相适配,通过支撑管301和适配滑槽3011的设置,方便第二支撑机构4的拉出和收缩;
36.根据图3和图6-7、以及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柱401,支撑柱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接板402,第三卡接板402上开设有第三卡孔,支撑柱401下表面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柱适配孔,且限位柱适配孔的内端面开设有第五弹簧压缩腔 4011,第五弹簧压缩腔4011内设置有第五压缩弹簧403和第五限位板404,第五压缩弹簧403的一端与第五弹簧压缩腔4011的内顶壁相接触,且第五压缩弹簧403的另一端与第五限位板404上表面相接触,第五限位板40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柱405,限位柱405与限位柱适配孔滑动连接,支撑柱401表面开设
有多个呈线性均匀分布的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406,转动环406的下表面开设有固定孔4061,转动环406 侧面固定连接有设置为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柱407,第二连接柱4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束件408,第二连接柱407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环409,且第二连接柱407内部滑动连接压块410,压块410与压环409相连接,转动槽侧面开设有第六弹簧压缩腔4012,第六弹簧压缩腔4012内设置有第六压缩弹簧 411和第六限位板412,第六压缩弹簧411的一端与第六弹簧压缩腔4012的内端面相接触,且第六压缩弹簧411的另一端与第六限位板412的侧面相接触,第六限位板412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13,固定柱413与第二连接柱407内部滑动连接,且固定柱413与固定孔4061相适配,支撑柱401与支撑管301活动套接,第二连接柱407与适配滑槽3011滑动连接,通过第五压缩弹簧403和第五限位板404、以及限位柱405的配合,能对支撑柱401进行固定,避免其在支撑管301内发生转动。
3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组装式抗震支架时,如图1-12所示,该装置整体由吊杆机构1、侧向支撑机构2、第一支撑机构3、以及第二支撑机构4组成,可以通过将第一卡接板203插入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一推块104 压入第一弹簧压缩腔1011内,使第一卡柱110弹出并插入第一卡孔内对第一卡接板203进行固定,从而将侧向支撑机构2组装到吊杆机构1上,通过将第三卡接板402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将第二推块107压入第二弹簧压缩腔1012 内,使第二卡柱115弹出并插入第三卡孔内对第三卡接板402进行固定,从而将第二支撑机构4组装到吊杆机构1上,同理,通过将第二卡接板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对第二卡接板进行固定,将第一支撑机构3组装到吊杆机构1 上,在需要进行扩展时,通过对限位柱405进行按压,将其压入第五弹簧压缩腔4011内,然后拉动支撑柱401,将第二连接柱407从适配滑槽3011内拉出,然后对压环409进行按压,带动压块410将固定柱413压入第六弹簧压缩腔4012内,然后通过转动环406转动第二连接柱407和第二管束件408,并通过固定柱413与固定孔4061的配合对第二管束件408进行固定,完成扩展;
38.如图2所示,通过1-12,在进行拆卸时,只需向下按压第一按压板112 和第二按压板117,分别通过第一牵拉线111和第二牵拉线116将第一卡柱 110和第二卡柱115拉回所属弹簧压缩腔内,解除锁死固定,便可将侧向支撑机构2、第一支撑机构3、以及第二支撑机构4从吊杆机构1上拆下,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