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锁扣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3:5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盒,具体涉及一种锁扣盒组件,属于锁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锁扣盒用于配合锁扣件使用,通过锁扣盒内部各零件的配合运动以实现对锁扣件的锁定和解锁。锁扣盒可以广泛应用于箱包、房屋门窗、柜门等器具,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方便用户对锁扣件进行解锁操作的锁扣盒组件,对于本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盒组件,可以使用户方便快速的实现对于锁扣件的解锁操作。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锁扣盒组件,用于锁定锁扣件,所述锁扣盒组件包括:
6.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内腔,盒体设有连通盒体内腔和盒体外部的锁孔,所述锁孔能够使锁扣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
7.顶块,设于盒体内部并与所述锁孔相对,顶块能够在远离锁孔的第一位置和邻近锁孔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8.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顶块提供回弹力从而使顶块具有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趋势;
9.锁止件,设于盒体内部,所述锁止件设有用于将锁扣件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盒体内部的阻挡部,所述锁止件能够在相对于盒体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运动;当锁止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阻挡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锁扣件从而阻止锁扣件在盒体内部的运动趋势;当锁止件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位于远离锁扣件在盒体内部运动路径的位置,且所述顶块处于第二位置,顶块侧部抵接于阻挡部以阻止锁止件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
10.第二弹性件,设于盒体内部,用于向锁止件提供回弹力从而使锁止件具有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
11.限位件,设于盒体内部,所述限位件能够在相对于盒体的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运动;当限位件处于第五位置时,限位件抵接于锁止件上背离于阻挡部的一侧从而阻止锁止件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的运动趋势;当限位件处于第六位置时,限位件脱离锁止件上背离于阻挡部的一侧,且所述锁止件处于第四位置。
12.锁扣件插入锁孔时,锁扣件将顶块从第二位置顶入第一位置,顶块的位置变化还使第一弹性件产生形变,并使顶块侧部与锁止件的阻挡部脱离抵接关系,此时锁止件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从第四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锁止件的阻挡部配合锁扣件将其锁闭,同时,限位件运动至第五位置,抵接锁止件从而使锁止件的位置被限定,以保持阻挡部对于锁
扣件的锁闭;在闭合状态,第一弹性件的形变产生回弹力给顶块,使顶块具有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趋势,从而使锁扣件具有被顶块顶出锁孔的运动趋势,但该运动趋势由于限位件对锁止件的抵接而被遏制;开启时,用户仅需对限位件进行移位操作,使限位件从第五位置运动至第六位置,此时限位件解除对于锁止件的抵接,停止遏制锁扣件被顶块顶出锁孔的运动趋势,顶块在第一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锁扣件被顶出锁孔,在锁扣件被顶出的过程中,锁扣件的位移使锁止件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运动,直到顶块侧部抵接于阻挡部,此时第二弹性件形变产生回弹力给锁止件使其具有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但该运动趋势由于顶块侧部对阻挡部的抵接而被遏制;由此,用户仅需对限位件进行移位操作即可以方便快速的使锁扣件脱离锁扣盒组件。
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杆部和限位部,所述杆部与盒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杆部一端连接,限位部凸出于杆部侧壁,当限位件处于第五位置时,所述限位部抵接于锁止件上背离于阻挡部的一侧。
14.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在限位件处于第五位置时与锁止件相抵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倒角。
15.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限位件的第五位置向第六位置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件还包括滑块部,所述滑块部凸出于限位件侧壁,所述限位件通过滑块部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滑槽限定滑块部的滑动轨迹,使限位件按照设定的滑动路径进行移动,而避免限位件相对于盒体进行非设定的位移。
16.作为优选,所述盒体设有按键和第三弹性件,所述按键嵌设于盒体,按键能够相对于盒体在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之间运动;当按键处于第七位置时,按键一端抵接所述杆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从而使限位件具有从第五位置向第六位置的运动趋势;当按键处于第八位置时,按键远离限位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按键提供回弹力从而使按键具有从第七位置向第八位置的运动趋势,第三弹性件一端抵接于盒体,第三弹性件另一端抵接于按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用户通过按键对限位件进行移位操作,而第三弹性件使按键被按压后实现快速复位。
17.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盒体内壁连接,压板与盒体内壁相邻的表面设有凹陷于压板表面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限位凹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压板进一步限制限位件按照设定的滑动路径进行移动,而避免限位件相对于盒体进行非设定的位移。
18.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壁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顶块的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延伸,第二滑槽与所述锁孔连通,所述顶块设于第二滑槽内并能够沿第二滑槽滑动,第二滑槽处于锁止件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运动路径上的侧壁设有凹口,所述凹口能够使所述阻挡部通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第二滑槽限定顶块的滑动轨迹,使顶块按照设定的滑动路径进行移动,而避免顶块相对于盒体进行非设定的位移。
19.作为优选,所述顶块与第二滑槽侧壁相邻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斜面,所述斜面远离锁孔的一端与第二滑槽侧壁的间距小于斜面邻近锁孔的一端与第二滑槽侧壁的间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降低顶块运动时其侧壁与第二滑槽的摩擦阻力,使顶块在第二滑槽内的滑动更为顺畅。
20.作为优选,所述锁止件在与阻挡部相对的一端设有转轴,锁止件通过转轴铰接于
所述盒体,锁止件与盒体铰接部位的中轴线垂直于锁扣件在盒体内部的运动路径。转轴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且穿设于锁止件上,也可以是与锁止件一体成型且凸出于锁止件侧部。
21.作为优选,所述阻挡部凸出于所述锁止件的侧部表面,阻挡部一侧为平面,阻挡部另一侧为弧面,当锁止件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阻挡部的平面抵接于所述锁扣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阻挡部随着锁止件运动时的顺滑度,并缩小阻挡部对其它部件产生干涉的区域。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盒体内壁,压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顶块。
2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表面,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盒体内壁,扭簧的另一端处于所述锁止件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的运动路径上。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锁扣盒组件,通过内部各部件的相互作用,使用户仅需对限位件进行移位操作即可以方便快速的使锁扣件脱离锁扣盒组件。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盒组件与锁扣件锁定状态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盒组件与锁扣件解除锁定状态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a-a截面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5.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止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盒组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40.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盒组件在门框上的应用示例图。
41.图中:1、门框;2、门板;3、锁扣件;4、锁扣盒组件;31、扣孔;40、锁孔;41、底座;42、盒盖;43、顶块;44、压簧;45、锁止件;46、扭簧;47、限位件;48、按键;49、按键弹簧;411、第二滑槽;412、凹口;413、铰接座;414、第一滑槽;415、压板;416、圆筒件;451、阻挡部;452、转轴;471、杆部;472、限位部;473、滑块部;481、键帽;482、顶柱;4151、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43.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4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扣盒组件4,用于锁定锁扣件3,锁扣盒组件4包括盒体、顶块43、第一弹性件、锁止件45、第二弹性件和限位件47。盒体具有内腔,盒体设有连通盒体内腔和盒体外部的锁孔40,锁孔40能够使锁扣件3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顶块43设于盒体内部并与锁孔40相对,顶块43能够在远离锁孔40的第一位置和邻近锁孔40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一弹性件用于向顶块43提供回弹力从而使顶块43具有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趋势。锁止件45设于盒体内部,锁止件45设有用于将锁扣件3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盒体内部的阻挡部451,锁止件45能够在相对于盒体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运动;当锁止件45处于第三位置时,阻挡部451的至少一部分抵接锁扣件3从而阻止锁扣件3在盒体内部的运动趋势;当锁止件45处于第四位置时,阻挡部451位于远离锁扣件3在盒体内部运动路径的位置,且顶块43处于第二位置,顶块43侧部抵接于阻挡部451以阻止锁止件45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第二弹性件设于盒体内部,用于向锁止件45提供回弹力从而使锁止件45具有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限位件47设于盒体内部,限位件47能够相对于盒体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运动;当限位件47处于第五位置时,限位件47抵接于锁止件45上背离于阻挡部451的一侧从而阻止锁止件45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的运动趋势;当限位件47处于第六位置时,限位件47脱离锁止件45上背离于阻挡部451的一侧,且锁止件45处于第四位置。通过锁扣盒组件内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用户仅需对限位件进行移位操作即可以方便快速的使锁扣件脱离锁扣盒组件。
4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
46.参考图1-4,一种锁扣盒组件4,用于锁定锁扣件3。在本实施例中,锁扣件3开设有扣孔31,扣孔31为通孔,以插入锁扣盒组件4并被其锁定。当然,作为对扣孔31的替代,锁扣件3也可以设置凸出于锁扣件3表面的凸块,同样可以插入锁扣盒组件4并被其锁定。或者,锁扣件3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与锁扣盒组件4内部件配合而被锁定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锁扣件3不构成对于本实用新型锁扣盒组件4的限定。
47.锁扣盒组件4包括盒体、顶块43、第一弹性件、锁止件45、第二弹性件和限位件47。其中,顶块43可以相对于盒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顶块43在第一位置时远离下述锁孔40,顶块43在第二位置时邻近锁孔40。锁止件45可以相对于盒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运动,锁止件45在第三位置时扣合锁扣件3的扣孔31从而将锁扣件3锁定,锁止件45在第四位置时脱离锁扣件3的扣孔31从而解除对于锁扣件3的锁定。限位件47可以相对于盒体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运动,限位件47在第五位置时抵接锁止件45以使锁止件
45保持处于第三位置的状态,限位件47在第六位置时解除对于锁止件45的抵接以使锁止件45可以自由运动至第四位置。图1和图2示出了锁扣盒组件4与锁扣件3在锁定状态的结构及部件位置,此时,顶块43处于第一位置,锁止件45处于第三位置,限位件47处于第五位置,图3和图4示出了锁扣盒组件4与锁扣件3在解除锁定状态的结构及部件位置,此时顶块43处于第二位置,锁止件45处于第四位置,限位件47处于第六位置。
48.参考图5,盒体具有内腔,盒体设有连通盒体内腔和盒体外部的锁孔40,锁孔40能够使锁扣件3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具体地,盒体包括底座41和盒盖42,盒体内腔成型于底座41上,底座41和盒盖42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以使内腔封闭于盒体内。锁孔40为长方形通孔,锁孔40设于底座41上。
49.顶块43设于盒体内部并与锁孔40相对,顶块43能够在远离锁孔40的第一位置和邻近锁孔40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具体地,顶块43与底座41滑动连接。
50.参考图6,为了避免顶块43相对于盒体进行非设定的位移,底座41内腔设有第二滑槽411,第二滑槽411沿顶块43的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延伸,第二滑槽411与锁孔40连通。顶块43设于第二滑槽411内,顶块43能够沿第二滑槽411滑动。以第二滑槽411限定顶块43的滑动轨迹,使顶块43按照设定的滑动路径进行移动。为了配合锁止件45的运动,第二滑槽411处于锁止件45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运动路径上的侧壁设有凹口412,凹口412能够使下述锁止件45的阻挡部451通过。为了方便的连接锁止件45,第二滑槽411凹口412所在的侧壁设有凸出于该侧壁的铰接座413,铰接座413上设有安装孔,以配合铰接锁止件45。
51.参考图7-8,顶块43用于抵接锁扣件3的表面为平面,顶块43与该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设有三个凹槽,每个凹槽安装一个第一弹性件,当然,凹槽和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参考图8,为了降低顶块43运动时其侧壁与第二滑槽411的摩擦阻力,使顶块43在第二滑槽411内的滑动更为顺畅,顶块43与第二滑槽411侧壁相邻的表面具有两个斜面,两个斜面相对设置,使顶块43的截面投影形成一个梯形。斜面远离锁孔40的一端与第二滑槽411侧壁的间距小于斜面邻近锁孔40的一端与第二滑槽411侧壁的间距。当然,斜面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要保证至少具有一个即可。
52.第一弹性件设于顶块43和盒体内壁之间,第一弹性件用于向顶块43提供回弹力从而使顶块43具有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趋势。具体地,再次参考图6,第一弹性件包括压簧44,压簧44一端抵接于盒盖42,压簧44另一端抵接于顶块43凹槽的底面。
53.参考图9,锁止件45设于盒体内部,锁止件45设有用于配合扣孔31而将锁扣件3的一部分固定于盒体内部的阻挡部451,当锁止件45处于第三位置时,阻挡部451的至少一部分抵接锁扣件3从而阻止锁扣件3在盒体内部的运动趋势。当锁止件45处于第四位置时,阻挡部451位于远离锁扣件3在盒体内部运动路径的位置,且顶块43处于第二位置,顶块43侧部抵接于阻挡部451以阻止锁止件45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具体地,阻挡部451凸出于锁止件45的侧部表面,阻挡部451一侧为平面,阻挡部451另一侧为弧面,从而使整个锁止件45形成类似于钩状的形状。这样可以提高阻挡部451随着锁止件45运动时的顺滑度,并缩小阻挡部451对其它部件产生干涉的区域。当锁止件45处于第三位置时,阻挡部451具有平面的一侧抵接于锁扣件3。
54.再次参考图2、图4和图5,锁止件45在与阻挡部451相对的一端设有转轴452,锁止件45通过转轴452铰接于盒体,锁止件45与盒体铰接部位的中轴线垂直于锁扣件3在盒体内
部的运动路径。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52是单独的部件且穿设于锁止件45上。当然,转轴452也可以是与锁止件45一体成型且凸出于锁止件45侧部。
55.第二弹性件设于盒体内部,用于向锁止件45提供回弹力从而使锁止件45具有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具体地,再次参考图6,第二弹性件包括扭簧46,扭簧46套设于转轴452表面,扭簧46的一端抵接于盒盖42,扭簧46的另一端处于锁止件45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的运动路径上,从而在锁止件45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运动时,锁止件45对扭簧46的另一端施力而使扭簧46产生弹性形变。
56.参考图10,并结合参考图1和图3,限位件47设于盒体内部,当限位件47处于第五位置时,限位件47抵接于锁止件45上背离于阻挡部451的一侧从而阻止锁止件45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的运动趋势。当限位件47处于第六位置时,限位件47脱离锁止件45上背离于阻挡部451的一侧,且锁止件45处于第四位置。具体地,限位件47包括杆部471和限位部472,杆部471与盒体滑动连接,限位部472与杆部471一端连接,限位部472凸出于杆部471侧壁,当限位件47处于第五位置时,限位部472抵接于锁止件45上背离于阻挡部451的一侧。
5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锁扣盒组件4在使用时是以大致垂直于地面的方向所安装,限位件47从第六位置向第五位置的运动方向也是大致垂直于地面的,因此限位件47从第六位置向第五位置的运动是由自身重力所致,当然,当锁扣盒组件4的设置方式或者限位件47的设置方式不能使限位件47以自身重力从第六位置向第五位置运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增设弹性复位件以提供给限位件47从第六位置向第五位置的驱动力,弹性复位件可以是弹簧或其它具有弹性的部件,其结构和设置方式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58.为了提高限位件47从第六位置向第五位置的运动顺畅度,限位部472在限位件47处于第五位置时与锁止件45相抵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倒角。
59.再次参考图6,并结合参考图10,为了避免限位件47相对于盒体进行非设定的位移,盒体内壁设有第一滑槽414,第一滑槽414沿限位件47的第五位置向第六位置的方向延伸。限位件47还包括滑块部473,滑块部473凸出于限位件47侧壁,限位件47通过滑块部47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14。由第一滑槽414限定滑块部473的滑动轨迹,使限位件47按照设定的滑动路径进行移动。
60.参考图11,并结合参考图6,为了进一步限制限位件47按照设定的滑动路径进行移动,盒体内部设有压板415,压板415与盒体内壁连接,压板415与盒体内壁相邻的表面设有凹陷于压板415表面的限位凹槽4151,限位件47至少部分套设于限位凹槽4151内。
61.再次参考图6,并结合参考图1和图3,为了方便用户通过按键48对限位件47进行移位操作,盒体设有按键48和第三弹性件,按键48嵌设于盒体,按键48能够相对于盒体在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之间运动。当按键48处于第七位置时,按键48一端抵接杆部471远离限位部472的一端,从而使限位件47具有从第五位置向第六位置的运动趋势。当按键48处于第八位置时,按键48远离限位件47。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按键48提供回弹力从而使按键48具有从第七位置向第八位置的运动趋势,第三弹性件一端抵接于盒体,第三弹性件另一端抵接于按键48,第三弹性件使按键48被按压后实现快速复位。本实施例中,盒体底部设有一个凸出于盒体外壁面的圆筒件416,圆筒件416与盒体内部连通,参考图12,按键48包括键帽481和与键帽481连接的顶柱482,键帽481外径大于顶柱482外径,键帽481嵌设于圆筒件416内,顶柱
482伸入于盒体内部,通过圆筒件416对按键48进行限位。参考图13,第三弹性件包括套设在顶柱482外的按键弹簧49,按键弹簧49位于键帽481与圆筒件416底面之间。
62.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按键48和第三弹性件,而将限位件47的杆部471设置为伸出于盒体外部,通过按压杆部471的端部也可以实现对限位件47的移位操作。
63.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锁扣盒组件4配合锁扣件3在门框1和门板2上的具体应用示例,门板2铰接于门框1,锁扣件3安装在门板2,锁扣盒组件4安装在门框1,通过锁扣盒组件4对锁扣件3的锁定,使门板2贴合于门框1,通过锁扣盒组件4对锁扣件3的解锁,使门板2相对于门框开启。当然,锁扣件3和锁扣盒组件4的安装位置可以进行互换。
64.通过锁扣件3和锁扣盒组件4配合以使门板2和门框1开启或闭合,闭合时,锁扣件3插入锁孔40,锁扣件3将顶块43从第二位置顶入第一位置,顶块43的位置变化还使第一弹性件产生形变,并使顶块43侧部与锁止件45的阻挡部451脱离抵接关系,此时锁止件45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从第四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锁止件45的阻挡部451配合锁扣件3将其锁闭,同时,限位件47运动至第五位置,抵接锁止件45从而使锁止件45的位置被限定,以保持阻挡部451对于锁扣件3的锁闭。
65.在闭合状态,第一弹性件的形变产生回弹力给顶块43,使顶块43具有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趋势,从而使锁扣件3具有被顶块43顶出锁孔40的运动趋势,但该运动趋势由于限位件47对锁止件45的抵接而被遏制。
66.开启时,用户仅需通过按键48对限位件47进行移位操作,使限位件47从第五位置运动至第六位置,此时限位件47解除对于锁止件45的抵接,停止遏制锁扣件3被顶块43顶出锁孔40的运动趋势,顶块43在第一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锁扣件3被顶出锁孔40,在锁扣件3被顶出的过程中,锁扣件3的位移使锁止件45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运动,直到顶块43侧部抵接于阻挡部451,此时第二弹性件形变产生回弹力给锁止件45使其具有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运动趋势,但该运动趋势由于顶块43侧部对阻挡部451的抵接而被遏制。由此,用户仅需对限位件47进行移位操作即可以方便快速的对门框1上的门板2进行开启。
67.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