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特别地用于引导机动车车轮的旋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6:5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组件,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引导机动车的车轮、特别是驱动轮的旋转组件。


背景技术:

2.安装在车辆上的机动车驱动轮组件通常包括固定子组件,该固定子组件旨在稳固到该车辆的悬架元件并且包括限定旋转轴线的第一外滚道和第二外滚道;旋转子组件,该旋转子组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构件绕该旋转轴线旋转,并且该旋转子组件包括轮毂、传动筒、相对第一外滚道定位的第一内滚道、相对第二外滚道定位的第二内滚道;以及滚珠,该滚珠在第一外滚道与第一内滚道之间形成第一排滚珠并且在第二外滚道与第二内滚道之间形成第二排滚珠。该轮毂具有用于轮辋和制动盘的附接界面。因此,该组件典型地具有沿旋转轴线从车辆的内部到外部布置的一系列技术功能:扭矩传递、对车辆的悬架的附接、旋转引导、制动和滚动,这要求在轴向方向上(即,横向于车辆的坐标系)有大的尺寸。
3.在文献fr 3,052,104中已经提出了将用于第二内滚道的内支承座圈缩套到传动筒上,这使得可以减小两排滚珠之间的给定距离的轴向尺寸,同时增加位于车辆内部的这排滚珠的节径。在有效载荷和外倾刚度是两排滚珠之间的距离和两排滚珠的节径的递增函数的情况下,该结构提供了用于有效载荷和外倾刚度方面的协调减小的轴向体积和良好性能的解决方案。
4.电动和混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常常在驱动轮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比内燃机动力传动系统更大,这导致横向驱动轴的缩短。这种缩短是不希望的,因为它在车轮相对于底盘的运动期间在传动接头中导致较大的偏转角。在此背景下,任何可能增大甚至略微增大横向传动轴的可用空间的措施都是令人希望的。因此,对于驱动轮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紧凑性存在增加的需求,这不会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特别是在有效载荷和刚度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例如用于引导机动车驱动轮的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结合了轴向紧凑性、高有效载荷和良好水平的外倾刚度。
6.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包括:
[0007]-外部子组件,该外部子组件包括以共用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第一环形外滚道和第二环形外滚道;
[0008]-内部子组件,该内部子组件包括第一内支承座圈和第二内支承座圈,第一内滚道形成在第一内支承座圈上,第一内滚道具有滚道底部直径dil,第二内滚道形成在第二内支承座圈上,第二内滚道具有比第一内滚道的滚道底部直径dil更大的滚道底部直径di2,第二内支承座圈和第一内支承座圈相对于彼此固定;以及
[0009]-滚珠,这些滚珠形成能够在第一外滚道和第一内滚道上滚动的第一排滚珠以及能够在第二外滚道和第二内滚道上滚动的第二排滚珠,以用于引导外部子组件和内部子组
件相对于彼此绕旋转轴线旋转,第一排滚珠的滚珠具有直径dc1,包含第一排滚珠的滚珠的中心的第一节平面被定位成与包含第二排滚珠的滚珠的中心的第二节平面相距非零距离l;
[0010]
根据本发明,第二内支承座圈具有外径(φ),外径(φ)在垂直于旋转轴线并且位于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的截面平面中在距第一节平面的测量距离dm处测量,测量距离dm大于给定阈值vs,其中:
[0011][0012]
这些尺寸特征反映了以下事实:承载第二内滚道的第二内支承座圈靠近第一滚道并且在接近第一滚道处具有显著的厚度,从而给予内部子组件高的刚度并且给予旋转组件令人满意的轴向紧凑性。
[0013]
优选地,第二内支承座圈包括轴向面向第一节平面的轴向端面,轴向端面沿轴向支承抵靠第一内支承座圈的支承面,轴向端面被定位在位于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的、与第一节平面相距距离d(优选地小于第一排滚珠中的滚珠的直径dc1的一半)的横向平面中。优选地,轴向端面是平坦的。轴向端面具有优选地等于或大致等于支承面的外径的外径。轴向端面的外径优选地大于或等于滚道底部直径dil。特别地,轴向端面的外径小于阈值vs。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截面中,第二内支承座圈的外表面在位于轴向端面与截面平面pc之间的部分中是凹形的,并且当当前点移动远离轴向端面并且接近截面平面pc时,从第二内支承座圈的外表面的当前点到旋转轴线的距离连续地增加。
[0014]
为了在安装该组件的过程中或使用中良好地控制第一排滚珠的滚珠的位置,优选地,设置了第一单件式支承保护架,第一单件式支承保护架包括限定了第一支承保护架的基准轴线的环以及围绕该环的周界分布的保持爪,以界定用于容纳第一排滚珠的滚珠的单元。
[0015]
第二内支承座圈占据紧邻第一滚道的体积,这几乎没有留出空间来容纳保持架,该保持架的环将位于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因此,优选地,环定位在第一节平面的与第二节平面相对的一侧上,保持爪通过跨过第一节平面在第二节平面的方向上从环伸出,保持爪具有自由远端,单元均由第一单件式保持架的保持爪中的两个相邻保持爪和连接两个相邻保持爪的环的一部分界定。于是,第一保持架不具有位于第一节平面和第二节平面之间靠近第二内支承座圈的环。为第二内支承座圈分配更多的空间,以增加第二内支承座圈在轴向端面与截面平面pc之间的区域中的外径。
[0016]
优选地,单元是包封的,爪包围滚珠以防止滚珠在组装期间逸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单元的两个相邻保持爪各自均包括面向容纳在单元中的滚珠的凹形的保持引导面,保持引导面优选地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内部,第一节圆柱具有作为其基部的第一节圆,第一节圆穿过第一排滚珠的滚珠的中心并且以旋转轴线为中心,保持引导面优选地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和第二节平面之间。优选地,连接两个相邻保持爪的环形部分包括端部引导面,该端部引导面面向容纳在单元中的滚珠,该端部引导面优选地至少部
分地沿径向位于第一节圆柱的外部。
[0017]
根据第一变型,第一支承保持架进一步包括围绕环的周界分布的附加爪,附加爪中的每一个与保持爪中的一个联接并具有自由远端,该自由远端位于联接的保持爪的径向外部并且与联接的保持爪相对。优选地,对于单元中的每一个,与两个相邻保持爪联接的两个附加爪各自均包括面向容纳在单元中的滚珠的凹形的附加引导面,该附加引导面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的外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和第二节平面之间。
[0018]
根据第二变型,对于每个单元,两个相邻保持爪各自均包括面向容纳在单元中的滚珠的凹形的附加引导面,该凹形的附加引导面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的外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
[0019]
有利的是,在将驱动轮组件安装在组装线上之前提供用于堆叠保持架以用于存储保持架的装置。为此,第一支承保持架的环进一步包括轴向背离保持爪的平坦环形堆叠面,以及具有绕第一支承保持架的基准轴线的旋转对称性的定心支承部,第一支承保持架进一步包括轴向背离环形堆叠面的平坦面,在包含平坦环形堆叠面的堆叠平面中的正交投影中观察,平坦面与平坦环形堆叠面叠加;以及与定心支承部相对地的定心面,使得在堆叠平面上的正交投影中观察,定心面面向定心支承部。因此保持架可以在保持居中的同时堆叠,而没有彼此附着的风险。
[0020]
为了在安装该组件的过程中或使用中良好地控制第二排滚珠的滚珠的位置,优选地设置第二单件式支承保护架,第二单件式支承保护架包括限定了第二支承保护架的基准轴线的环以及围绕第二支承保护架的该环的周界分布的保持爪,以界定用于容纳第二排滚珠的滚珠的单元。
[0021]
第二内支承座圈和外支承座圈占据在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并且紧邻第二滚道的体积,这几乎没有留出空间来容纳保持架,该保持架的环将位于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优选地,因此,第二支承保持架的环定位在第二节平面的与第一节平面相对的一侧上,第二支承保持架的保持爪通过跨过第二节平面而从第二支承保持架的环朝向第一节平面伸出,第二支承保持架的保持爪具有自由远端,单元均由第二支承保持架的保持爪中的两个相邻保持爪和连接两个相邻保持爪的环的一部分界定。于是,第二保持架不具有位于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的环。可以分配给第二内支承座圈更多的空间,以增加第二内支承座圈的外径,并且可以分配给外支承座圈更多的空间,以减小外支承座圈在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的内径。
[0022]
根据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形成第一排滚珠的滚珠具有小于或等于形成第二排滚珠的滚珠的滚珠直径dc2的滚珠直径dc1。第二排滚珠的滚珠的增大的直径可以减小这两排滚珠之间的距离,这限制了第二内支承座圈中的弯曲,并且因此限制了内部子组件的部分之间的分离的风险。外滚道优选地在轴向方向上包封,在这个意义上,因为外滚道各自均具有位于滚道的轴向端部之间的中间轴向位置中的滚道底部。
[0023]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内支承座圈缩套在第一内支承座圈的缩套装配支承部上。可替代地,第一内支承座圈和第二内支承座圈可以缩套到共同的实心或空心部分上。
[0024]
第二内支承座圈优选地是例如由钢制成的实心金属部件。同样,第一内支承座圈优选地是例如由钢制成的实心金属部件。
[0025]
如上所述的旋转组件特别适合于引导车轮,特别是驱动轮。根据一个实施例,外部
子组件构成机动车驱动轮引导件的固定子组件,并且内部子组件构成机动车驱动轮引导件的旋转子组件,该旋转子组件能够相对于固定子组件绕旋转轴线旋转,旋转子组件包括轮毂,该轮毂包括凸缘,该凸缘设置有用于附接轮辋或制动盘的界面,该附接凸缘形成轮辋或制动盘的安装面,该安装面沿轴向面向轮辋或制动盘的拆卸方向,该拆卸方向平行于该旋转轴线,该第一内支承座圈由轮毂构成或缩套在轮毂上,该第二内支承座圈缩套在轮毂的缩套装配支承部上。
[0026]
一旦该组件被整合到车辆中,第一滚道和第一排滚珠旨在比第二滚道和第二排滚珠更加远离车辆的纵向中央竖直平面。
[0027]
根据一个实施例,旋转子组件进一步包括传动筒,内支承座圈在环形接触界面处支承抵靠该传动筒,该环形接触界面相对于旋转轴线至少在径向方向上延伸。优选地,环形接触界面至少部分地并且优选地完全地定位在第一节平面与第二节平面之间,这有助于旋转组件的较高的紧凑性。
[0028]
第二内支承座圈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这使得可以将第二内滚道沿径向定位在第一内滚道外部,并且可以将传动筒的包括环形支承部表面的部分容纳在由内支承座圈形成的凹陷中。
[0029]
优选地,轮毂是实心单件式金属部件,这有助于该组件的较大刚性。可替代地,轮毂可以是例如钢/铝或钢/复合材料组合的实心单件式双材料部件。
[0030]
适当时,旋转子组件进一步包括在支承在安装面上的制动盘、支承在制动盘上的轮辋以及用于将轮辋和制动盘附接到附接凸缘上的元件。
附图说明
[0031]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公开内容,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0032]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引导机动车驱动轮的旋转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3]
图2是图1的旋转组件的支承保持架的等轴测图。
[0034]
图3示出了类似于图2的保持架的两个支承保持架,在这两个支承保持中的一个被安装在图1的组件中之前,将他们彼此上下堆叠。
[0035]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引导机动车驱动轮的旋转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0036]
图5是用于根据图1或图4的旋转组件的作为图2的支承保护架的变型的支承保护架的等轴测图。
[0037]
图6示出了类似于图5的保持架的两个支承保持架,在这两个支承保持中的一个被安装在图1或图4的组件中之前,将他们彼此上下堆叠。
[0038]
图7是用于根据图1或图4的旋转组件的作为图2的支承保护架的变型的支承保护架的等轴测图。
[0039]
图8示出了类似于图7的保持架的两个支承保持架,这两个支承保持中的一个被安装在图1或图4的组件中之前,将他们彼此上下堆叠。
[0040]
图9是用于根据图1或图4的旋转组件的作为图2的支承保护架的变型的支承保护架的等轴测图。
[0041]
图10示出了类似于图9的保持架的两个支承保持架,这两个支承保持中的一个被安装在图1或图4的组件中之前,将他们彼此上下堆叠。
[0042]
为了更加清楚,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图1示出了用于引导机动车驱动轮10的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包括:固定的外部子组件12,外部子组件12旨在稳固到机动车的悬架构件(未示出)并且限定了旋转轴线100;内旋转子组件14,内旋转子组件14能够在固定的外部子组件12内绕旋转轴线100旋转;以及导向滚珠16、18,导向滚珠16、18在旋转子组件14与固定的子组件12之间。
[0044]
在此,固定的外部子组件12由单件式实心金属外座圈20构成,在单件式实心金属外座圈20上形成有同轴的第一外滚道22和第二外滚道24,第一外滚道22和第二外滚道24限定了旋转轴线100。外座圈进一步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附接夹持部26,在至少一个附接夹持部26中形成有用于经由附接元件(未示出)将附接夹持部26附接到悬架构件的孔(该图中未示出)。
[0045]
内旋转子组件14包括轮毂30、传动筒32、可选的第一内支承座圈34和第二内支承座圈36。
[0046]
轮毂30是单件式实心金属件,轮毂30包括用于附接驱动轮轮辋40和制动盘41的凸缘38。凸缘38具有支承制动盘41的面42,并且凸缘38设置有附接孔43,从而允许轮辋40和制动盘41的附接元件143的插入。
[0047]
轮毂30还具有定心裙部44,定心裙部44在轮辋40和制动盘41的拆卸的方向200上相对于平坦支承面42沿轴向伸出,并且定心裙部44具有优选地是阶梯式的沿径向朝外的定心支承部45,定心支承部45包括在组装过程中用于使轮辋40居中的第一圆柱部以及用于使制动盘41居中的具有相等或更大直径的第二圆柱部。定心支承部不一定要在在组装之后保持与轮辋40和制动盘41接触。
[0048]
传动筒32是实心单件式金属件,其具有突出端部部分46和扩口的中间部分48,扩口式中间部分48界定了匀速接头的空腔50。传动筒32的突出部分46优选地是花键式的并且自由安装、装配或缩套在轮毂30的花键式管状空腔47中,从而形成花键式接触界面。此外,图1示出了用于附接传动筒32和轮毂30的装置,该装置例如实施螺母188,螺母188拧到突出部分46的螺纹端部190并且抵靠轮毂30的肩部84。
[0049]
第一内支承座圈34缩套装配在轮毂30的圆柱形缩套装配支承部52上,第一内支承座圈34轴向支承抵靠形成在轮毂30上的环形肩部54。面向第一外滚道22的第一内滚道56形成在第一内支承座圈34上。
[0050]
第二内支承座圈36也缩套在轮毂30的圆柱形缩套装配支承部52上,第二内支承座圈36具有轴向支承抵靠第一内支承座圈34的横向面59的横向端面57。第二内支承座圈36具有环形抵接面58,在此,环形抵接面58是截头圆锥形的但可以是平坦的,环形抵接面58轴向背离第一内滚道56并且相对于轮毂30沿轴向突出,以便支承抵靠形成在传动筒32上的环形支承面60。与第二外滚道24相对的第二内滚道62形成在第二内支承座圈36上。滚珠16、18一方面由滚动在第一外滚道22和第一内滚道56上的第一排滚珠16形成,并且另一方面由形成滚动在第二外滚道24和第二内滚道62上的第二排滚珠18形成。
[0051]
对于本说明书的剩余部分,我们将集中于该组件的某些显著的尺寸特征,这些尺寸特性需要一些初步的定义。因此,我们注意到的是:
[0052]-pp1,节圆所在的节平面,该节平面构成具有标称尺寸的第一排滚珠16的滚珠中心的轨迹;
[0053]-pp2,节圆所在的节平面,该节平面构成具有标称尺寸的第二排滚珠18的滚珠中心的轨迹;
[0054]-dp1,第一排滚珠16的节圆直径;
[0055]-dp2,第二排滚珠18的节圆直径;
[0056]-cp1,节圆柱,该节圆柱以旋转轴线100为中心并且以第一排滚珠16的节圆作为其基部;
[0057]-dc1,第一排滚珠的滚珠16的直径;
[0058]-dc2,第二排滚珠的滚珠18的直径;
[0059]-di1,第一内滚道56的滚道底部直径,其被限定为滚道56的最小直径;
[0060]-di2,第二内滚道62的滚道底部直径,其被限定为滚道62的最小直径;
[0061]-de1,第一外滚道22的滚道底部直径,其被定义为外滚道22的最大直径;
[0062]-pb,垂直于旋转轴线100并且与第二内支承座圈36的轴向端面57相切的平面;
[0063]-d,平面pb与第一节平面pp1之间的距离。
[0064]
第一节平面pp1位于距第二节平面pp2的非零距离l处。明显地,第二内滚道62的滚道底部直径di2大于第一内滚道56的滚道底部直径d11,并且优选地大于第一外滚道22的滚道底部直径de1。因此,第二内支承座圈36具有在与拆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轴向端面57向外张开的形状,这使得可以将传动筒32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二内支承座圈36内。第二内支承座圈36被容纳在外支承座圈20与传动筒32之间的大致截头圆锥形轮廓的狭窄体积中。为了给予第二内支承座圈36高的刚度,内支承座圈36的相对于旋转轴线100径向测量的外径随着移动远离轴向端面57而快速增大。
[0065]
该直径的增加可以在截面平面pc中通过观察的第二内支承座圈36的外径φ来表征,截面平面pc垂直于旋转轴线100并且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截面平面pc处于距第一节平面pp1的测量距离dm处,使得
[0066][0067]
其特征是,外径φ大于阈值vs,阈值vs等于分别对应于第一内滚道56的滚道底部直径di1的110%和第一内滚道56的滚道底部直径di1与第一排滚珠的滚珠16的半径之和的两个值中的较大者:
[0068][0069]
轴向端面57与环形支承面59之间的接触界面位于平面pb上,平面pb优选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平面pb距第一节平面pp1的距离d优选地小于第一排滚
珠中的滚珠16的直径dc1的一半。这种定位有助于组件10的较好的轴向紧凑性和优异的刚度。
[0070]
第一排滚珠的滚珠16在第一内滚道与第一外滚道之间的体积中由第一单件式支承保持架70(在图2中详细示出)引导,第一单件式支承保持架70包括限定了第一保持架70的基准轴线300的环72以及围绕环72的周界分布的保持爪74,以界定用于容纳第一排滚珠的滚珠16的单元76。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基准轴线300旨在当旋转组件10在参考位置时与旋转轴线100重合。
[0071]
紧邻第一内滚道56的第二内支承座圈36的外径的快速增加导致体积减小,以定位第一支承保持架70。为了使得在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的空间中的第二内支承座圈36可用的体积最大化,有利地将第一支承保护架的环72定位在与第二节平面pp2相对的第一节平面pp1的一侧上。跨过第一节平面pp1的保持爪74从环朝向第二节平面pp2延伸。因此,第一保持架不具有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的环,使得保持爪74具有自由远端78。单元76各自由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保持爪中的两个相邻保持爪74以及环72的连接两个相邻保持爪74的一部分界定。
[0072]
对于每个单元76而言,两个相邻保持爪74各自均包括面向容纳在单元76中的滚珠16的凹形的保持引导面80,并且连接两个相邻保持爪74的环形部分721包括面向容纳在单元中的滚珠16的端部引导面82。端部引导面82至少部分地沿径向位于第一节圆柱cp1的外部,第一节圆柱cp1的基部是第一排滚珠16的节圆并且以旋转轴线100为中心。保持引导面80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cp1内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
[0073]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承保持架70进一步包括围绕环72的周界分布的附加爪84,附加爪84中的每一个均与保持爪74中的一个联接并且具有自由远端86,自由远端86位于联接的保持爪74的径向外部并且面向联接的保持爪74。对于单元中的每一个,与两个相邻保持爪74联接的两个附加爪84各自均包括凹形的附加引导面88,凹形的附加引导面88面向容纳在单元76中的滚珠16,附加引导面88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cp1的外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因此,就产生了包封保持架70,在这个意义上,滚珠16不能插入单元中并且滚珠16仅能通过使保持爪74或附加爪84弹性变形、或同时使保持爪74和附加爪84弹性变形而从单元中取出。因此,在组装期间没有滚珠丢失的风险。
[0074]
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环72包括轴向背离保持爪74的平坦环形堆叠面722,以及具有绕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对称轴线300的旋转对称性的定心支承部724。附加爪84的自由端86轴向背离平坦环形堆叠面722,在包含平坦堆叠面722的堆叠平面上的正交投影中观察,自由端86与平坦环形堆叠面722重叠。保持爪74又包括径向背离定心支承部724的定心面742,使得在堆叠平面中的正交投影中观察,定心面742面向定心支承部724。因此,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与第一单件式支承保持架70相同的两个支承保持架被安装在旋转组件10中之前,当将他们彼此上下堆叠时,支承保持架70的附加爪84的自由端86支承抵靠邻近支承保持架70的环形堆叠面722,而定心面742与定心支承部724相对,这确保了两个支承保持架70的受控的相对定位并且防止它们变成不可分开的纠缠。
[0075]
第二排滚珠的滚珠18在第二内滚道62与第二外滚道24之间的体积中由第二单件式支承保持架90引导,第二单件式支承保持架90包括环92和保持爪94,环92限定了第二保
持架的基准轴线,保持爪94围绕环92的周界分布,以界定用于容纳第二排滚珠的滚珠18的单元。
[0076]
为了将可用于第二内支承环36和外支承环20的体积最大化,第二内支承环36和外支承环20在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的空间中,环92优选地定位在第二节平面pp2的与第一节平面pp1相反的一侧上。保持爪94从环朝向第一节平面pp1突出,同时保持爪94跨过第二节平面pp2。保持爪94具有自由远端98,每个单元均由第二支承保持架90的保持爪中的两个相邻保持爪94以及环92的连接两个相邻保持爪94的一部分界定。此外,第二支承保持架90具有与第一支承保持架70基本上相同的配置,自然地具有适配于滚珠18的直径和适配于第二排滚珠18的节径的尺寸。
[0077]
形成在外支承座圈20上的外滚道22、24在轴向方向上被包封,在这个意义上,外滚道22、24各自均具有位于对应滚道22、24的轴向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中的滚道底部64、66。
[0078]
在这个实施例中,形成第一排滚珠16的滚珠具有直径dc1,直径dc1优选地小于或等于形成第二排滚珠18的滚珠的直径dc2。为第一排滚珠16选择相对小的直径,使得可以在靠近第一排滚珠16的轮毂30上的缩套装配区域中保持第二内支承座圈36的足够的轴向厚度并且可以将节平面pp1和pp2带到一起。第二排滚珠18的较大直径的选择使得可以确保良好的载荷抵抗力,同时保持两个节平面pp1与pp2之间的相对小的距离。
[0079]
图4的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内滚道56直接形成在轮毂30上,因此构成第一内支承座圈34并且具有缩套装配支承部52和肩部159。因此,第二内支承座圈36缩套装配在缩套装配支承部52上并且轴向支承抵靠轮毂30的肩部159,并且轴向支承抵靠传动筒32的环形支承面60。
[0080]
图5至图6示出了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变型,旨在装备图1或图4的机动车10的用于引导驱动轮的旋转组件。图5和图6的第一支承保持架70与先前的支承保持架的不同之处具体在于第一堆叠面722的位置和定心面742的位置,第一堆叠面722相对于支承保持架70的环72的轴向端部后缩,定心面742形成在附加爪84上。图6特别地示出了定心面742和定心支承部724之间以及附加爪84的自由端86和环形堆叠面722之间的协作,以允许在旋转组件10的组装线上第一支承架70彼此上下堆叠。
[0081]
图7至图8示出了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另一变型,旨在装备图1或图4的机动车10的用于引导驱动轮的旋转组件。图7和图8的第一支承保持架70与先前的支承保持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承保持架70仅包括一组实心保持爪74,而不包括另外的爪。保持爪74具有保持引导面80和附加引导面88,保持引导面80旨在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cp1内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附加引导面88旨在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cp1外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因此,就产生了包封保持架70,在这个意义上,滚珠16不能插入单元中并且滚珠16仅能够通过使保持爪74弹性变形而从单元中取出。在图5至图8的实施例中,滚珠16通过具有朝向基准轴线300定向的零径向分量或一定径向分量的运动而被安装在第一支承保持架70中。
[0082]
图9至图10示出了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另一变型,旨在装备图1或图4的机动车10的用于引导驱动轮的旋转组件。图9和图10的第一支承保持架70与先前的支承保持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承保持架70仅包括一组钩形保持爪74,而不包括另外的爪。保持爪74具有保持引导面80和附加引导面88,保持引导面80旨在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cp1内部
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附加引导面88旨在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圆柱cp1外部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节平面pp1与第二节平面pp2之间。因此,就产生了包封保持架70,在这个意义上,滚珠16不能插入单元中并且仅能够通过使保持爪74弹性变形而从中单元中取出。第一支承保持架70的这个实施例与先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滚珠16通过具有从支承保持架70的内部朝向外部的径向分量的移动而被安装在支承保持架70中。
[0083]
在所有实施例中,第二支承保持架90可以类似于第一支承保持架70。
[0084]
可替代地,两排滚珠中的滚珠16、18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径。
[0085]
作为变型,可以在多个部件中提供固定子组件,其中在一个或多个部分中的夹持部26形成到车辆的悬架元件的附接夹持部,并且两个同轴的外支承座圈缩套在该夹持部中。
[0086]
应强调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中得出的,所有特征可以与本文所公开的其他特征或特征组组合,即使具体而言这些特征仅相对于其他确定的特征(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只要这些特征没有被明确排除或技术情况使得此类组合不可能或不具有含义即可。
[0087]
在本技术的整个文本中,“固定子组件”已经被用于指代构成用于可移动子组件的旋转的固定坐标系的子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根据插入在车身与固定子组件之间的悬架的几何形状,该子组件本身需要相对于车身移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