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

2022-09-08 06:04: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


背景技术:

2.可移动数字化x线(以下简称dr)是辅助早期诊断nec重要工具,可以通过观察肠壁积气、肠管扩张、肠道气体减少来判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程度,可以为患儿保守治疗或选择手术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指证。
3.人体受到过度的射线照射,会使得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引起染色体发生畸变,增加儿童后期患癌的风险。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儿童,细胞更新、分裂快,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相较于成人而言,儿童受到辐射导致的潜在风险更大,对射线的敏感度也更高。因此在为患儿进行床旁dr检查过程中,需要减少因医务人员为患儿固定体位所受到的辐射,降低重症监护室内其他患儿接受的散射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舒适地对患儿进行固定,缩短拍摄时间,提高单次摄影成功率,减少误差,缩短诊断时间。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包括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垫包括内垫和包裹在所述内垫外部的皮革外层,所述u型垫的顶部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调节绑带组和第二可调节绑带组,所述u型垫的顶部另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可调节绑带组和第四可调节绑带组,所述第一可调节绑带组、所述第二可调节绑带组、所述第三可调节绑带组和所述第四可调节绑带组分别通过配合连接的第一日字扣、第二日字扣、第三日字扣和第四日字扣调节长度,所述u型垫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插扣带,所述第一插扣带包括第一插扣头、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u型槽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插扣头连接,所述u型垫的另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插扣带,所述第二插扣带包括第二插扣头、第三松紧带,所述第三松紧带的一端与所述u型槽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松紧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扣头连接,所述第一插扣头与所述第二插扣头能够配合插接,所述第一插扣头与所述第二插扣头配合插接后,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共同形成v字型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u型垫底部设置加厚部。
8.进一步地,所述内垫的材质为45d高密度海绵,所述皮革外层的材质为聚氨酯。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扣头和所述第二插扣头的材质均为聚乙烯。
10.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承托并舒适地固定患儿,缩短床旁dr检查拍摄时间,提高单次摄影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减少误差,缩短诊断时间,避免了医务人员人工固定患儿体位的操作,减少了医务人员和患儿所收到的辐射,降低伤害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插扣头和第二插扣头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记:1为u型垫、2为第一可调节绑带组、3为第二可调节绑带组、4为第三可调节绑带组、5为第四可调节绑带组、6为第一日字扣、7为第二日字扣、8为第三日字扣、9为第四日字扣、10为第一插扣头、11为第二插扣头、12为第一松紧带、13为第二松紧带、14为第三松紧带、15为加厚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包括u型垫1,u型垫1用于放置患儿并承托起患儿,u型垫1底部设置加厚部15,使患儿放置在u型垫1上后更加舒适。
17.u型垫1包括内垫和包裹在内垫外部的皮革外层,内垫的材质为45d高密度海绵,高密度,高回弹,不塌陷,无伪影,45d偏硬,既可以很好的起到支撑患儿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缓冲患儿皮肤的皮革外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无毒无害,适用于新生儿检查,可使用消毒液擦拭及浸泡消毒,起到对内垫的保护作用。
18.u型垫1的顶部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调节绑带组2和第二可调节绑带组3,u型垫1的顶部另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可调节绑带组4和第四可调节绑带组5,第一可调节绑带组2、第二可调节绑带组3、第三可调节绑带组4和第四可调节绑带组5分别通过配合连接的第一日字扣6、第二日字扣7、第三日字扣8和第四日字扣9调节长度,此连接结构如同书包带结构方式,便于调节,防止松动,能够在对患儿侧卧进行治疗时绑住患儿的手部和足部,防止患儿乱动而耽误治疗时间。
19.第一可调节绑带组2、第二可调节绑带组3、第三可调节绑带组4和第四可调节绑带组5在使用后可以用含酒精消毒功能的湿巾擦拭表面进行消毒,例如伽马消毒湿巾,也可以在擦拭过后用紫外线灯消毒,从而重复使用。
20.u型垫1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插扣带,第一插扣带包括第一插扣头10、第一松紧带12和第二松紧带13,第一松紧带12和第二松紧带13的一端分别与u型槽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连接,第一松紧带12和第二松紧带1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插扣头10连接,u型垫1的另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插扣带,第二插扣带包括第二插扣头11、第三松紧带14,第三松紧带14的一端与u型槽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第三松紧带14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扣头11连接,第一插扣头10与第二插扣头11能够配合插接,第一插扣头10和第二插扣头11的材质均为聚乙烯,结实耐用,安全无毒,可反复消毒擦拭,成本低,损坏后易更换。第一插扣头10与第二插扣头11配
合插接,操作快速便捷。
21.在将患儿侧卧放置在u型垫1上后将第一插扣带拉到第二插扣带位置,第一插扣头10与第二插扣头11配合插接,第一插扣头10与第二插扣头11配合插接后,第一松紧带12和第二松紧带13共同形成v字型结构,保证将患儿的腹部位置露出,第一松紧带12和第二松紧带13如汽车安全带一样斜方向固定住患儿的上身和下身体位,进一步地对患儿的身体进行固定,便于快速进行拍摄。
2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包括u型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垫(1)包括内垫和包裹在所述内垫外部的皮革外层,所述u型垫(1)的顶部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调节绑带组(2)和第二可调节绑带组(3),所述u型垫(1)的顶部另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可调节绑带组(4)和第四可调节绑带组(5),所述第一可调节绑带组(2)、所述第二可调节绑带组(3)、所述第三可调节绑带组(4)和所述第四可调节绑带组(5)分别通过配合连接的第一日字扣(6)、第二日字扣(7)、第三日字扣(8)和第四日字扣(9)调节长度,所述u型垫(1)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插扣带,所述第一插扣带包括第一插扣头(10)、第一松紧带(12)和第二松紧带(13),所述第一松紧带(12)和所述第二松紧带(1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u型槽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松紧带(12)和所述第二松紧带(1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插扣头(10)连接,所述u型垫(1)的另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插扣带,所述第二插扣带包括第二插扣头(11)、第三松紧带(14),所述第三松紧带(14)的一端与所述u型槽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松紧带(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扣头(11)连接,所述第一插扣头(10)与所述第二插扣头(11)能够配合插接,所述第一插扣头(10)与所述第二插扣头(11)配合插接后,所述第一松紧带(12)和所述第二松紧带(13)共同形成v字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垫(1)底部设置加厚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的材质为(45)d高密度海绵,所述皮革外层的材质为聚氨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扣头(10)和所述第二插扣头(11)的材质均为聚乙烯。

技术总结
一种新生儿床旁DR改良侧卧位摆放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括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垫包括内垫和包裹在所述内垫外部的皮革外层,所述U型垫的顶部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调节绑带组和第二可调节绑带组,所述U型垫的顶部另一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可调节绑带组和第四可调节绑带组,所述第一可调节绑带组、所述第二可调节绑带组、所述第三可调节绑带组和所述第四可调节绑带组分别通过配合连接的第一日字扣、第二日字扣、第三日字扣和第四日字扣调节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舒适地对患儿进行固定,缩短拍摄时间,提高单次摄影成功率,减少误差,缩短诊断时间。缩短诊断时间。缩短诊断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武鹏宇 代圣仪 赵梓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3
技术公布日:2022/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