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热电转换装置、电子设备及余热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3:4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电子设备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内设置有大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运行时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同时会释放大量的余热(或废热),增加了能耗,降低电子设备的能效比,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的话将变相提高电子设备的能效比。因此,如何回收利用电子设备运行中产生的余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电子设备及余热再利用系统。
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转换装置,包括:
5.发电体,呈空心柱状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6.引线端子,所述发电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设置有所述引线端子;
7.在所述发电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存在温差的情况下,所述发电体通过设置在所述发电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引线端子输出电能;
8.支撑体,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发电体。
9.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发电体位于所述第一空心柱状结构的表面。
10.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空心柱状结构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空心柱状结构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空心柱状结构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的半径不同,所述发电体位于所述第一空心柱状结构与所述第二空心柱状结构之间。
11.其中,所述支撑体具有多个通孔。
12.其中,所述发电体为空心柱状的一体结构。
13.其中,所述发电体包括多个子发电体,所述多个子发电体沿所述支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子发电体通过导体并联或串联。
14.其中,所述发电体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所述半导体材料包括碲化铋;
15.所述引线端子的材料为导电金属。
16.其中,所述发电体和所述引线端子的表面设置有镀层,所述镀层的材料为镍或锡。
17.其中,所述发电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覆所述发电体的封装层,所述引线端子的一端设于所述封装层的外侧,所述封装层的材料为陶瓷。
18.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一端面的引线端子电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发电体输出的电能。
19.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引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稳压器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的两
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20.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变压器,所述稳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引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稳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储能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
21.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介质驱动模块,所述介质驱动模块包括转轴、叶片和驱动装置,所述转轴沿所述支撑体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将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叶片,所述叶片用于为传热介质流动提供动力。
22.其中,所述发电体靠近所述叶片的一侧为第一端面,所述发电体远离所述叶片的一侧为第二端面。
2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器件和热电转换装置,所述热电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所述热电转换装置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的热电转换装置。
24.其中,所述热电转换装置的引线端子用于向所述电子器件中的器件提供电信号。
25.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电子器件、热电转换装置以及用电装置,所述热电转换装置的引线端子用于向所述用电装置提供电信号。
2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将发电体固定于空心柱状结构的支撑体,且发电体的第二端面和第一端面均设置有引线端子,在第二端面和第一端面存在温差的情况下,发电体内产生电势,通过设置在发电体的第二端面的引线端子和第一端面的引线端子输出电能,从而将余热转换为电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使温度较高的介质在支撑体的内侧流动,可以提高支撑体内侧和外侧的温差,可以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能效比。
27.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发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发电体中部分子发电体并联的示意图;
35.图7为发电体中部分子发电体串联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电转换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转换装置设置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电转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图。
43.图中:
44.10-电子设备;11-算力板;12-网卡;13-电源;14-介质驱动模块;
45.21-发电体;211-第一端面;212-第二端面;213-子发电体;213a、213b、213c-子发电体;214-豁口;22-引线端子;221-第一引线端子;222-第二引线端子;23-支撑体;231-支撑体外壁;232-支撑体内壁;233-容纳空间;234-通孔;235-支撑体本体;236-嵌置空间;24-封装层;25-储能模块;26-介质驱动模块;261-转轴;262-叶片;外壳-27;
46.41-进气风扇;42-电子设备;43-出气风扇;44-热电转换装置;45-储能装置;46-照明设备;47-稳压器,48-变压器;
47.51-算力板;52-控制板;53-网卡;54-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49.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50.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51.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
……
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52.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5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算力板11、网卡12、电源13和介质驱动模块14,电源13的输出端分别与算力板11、网卡12和介质驱动模块14电连接,用于提供电能,以供算力板11、网卡12和介质驱动模块14正常运行。算力板11用于运行特定算法,以对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网卡12用于与外部其它电子设备进行网络连接,算力板11与网卡12信号连接,算力板11可以通过网卡12获得待处理
数据,也可以通过网卡12将处理结果传送至其它电子设备。介质驱动模块14用于将算力板11、网卡12和电源13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出,使电子设备在理想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54.算力板11是电子设备10的主板,其包括基板、芯片、散热片等电子器件。算力板11的算力是衡量电子设备10的计算能力、计算性能的指标,可以利用每秒哈希(hash)算法的运算次数来表示。芯片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芯片。
55.电子设备内的算力板11、网卡12、电源13等电子器件在运行时耗电量较大,产生的余热较多,导致电子设备能效比较低,同时浪费了能源,污染了环境。
5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转换装置,可以将电子器件产生的余热回收,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能效比,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热电转换装置包括发电体21、引线端子22和支撑体23,支撑体23用于支持和固定发电体21,引线端子22与发电体21电连接。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体21呈空心柱状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在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存在温差的情况下,发电体21内会产生电势,即产生电能。
5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面211可以为热端面,第二端面212可以为冷端面;或者,第一端面211可以为冷端面,第二端面212可以为热端面。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分别设置一引线端子22,用于将发电体21内产生的电能输出。
61.示例性,引线端子22包括第一引线端子221和第二引线端子222,第一引线端子221设置在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第二引线端子222设置在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在发电体21内产生电势时,第一引线端子221和第二引线端子222可以将电能输出。将第一引线端子221和第二引线端子222与用电设备连接时,可以循环利用电能。将第一引线端子221和第二引线端子222与储能模块连接时,可以将电能储存。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23为空心柱状结构。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23包括第一空心柱状结构23a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23b,第一空心柱状结构23a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23b为同轴设置,第一空心柱状结构23a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23b的半径不同,在第一空心柱状结构23a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23b之间形成容纳腔,发电体21位于第一空心柱状结构与第二空心柱状结构之间的容纳腔内,即第一空心柱状结构23a、发电体21和第二空心柱状结构23b由内向外依次嵌套。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23包括第一空心柱状结构,发电体21设置于第一空心柱状结构的表面。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发电体21可以设置在支撑体23的内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支撑体23的外表面。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23设有贯穿其壁厚的多个通孔,通孔有利于增加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之间的温差,从而提高热回收效率。
66.如支撑体23为空心圆柱结构。支撑体23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的投影形状也可以为方形环、菱形环或其它形状的环形,本实用新型对支撑体23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的投
影形状不作限定。介质可以沿着支撑体23的轴向在支撑体23的内侧和外侧流动,该介质可以是空气或者液体,该液体可以为冷却液。
6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支撑体23为空心柱状结构,支撑体23可将空间分为内外两个空间,即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和开放空间。支撑体23的内侧为支撑体23位于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一侧,支撑体23的外侧为支撑体23位于开放空间一侧。
68.温度不同的介质分别在支撑体23的内侧和外侧流动。如,温度较高的介质在支撑体23的内侧流动,温度较低的介质在支撑体23的外侧流动。或者,温度较低的介质在支撑体23的内侧流动,温度较高的介质在支撑体23的外侧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撑体23的内侧和外侧流动的介质可以是两种类型的介质,也可以是同种类型的介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支撑体23的内侧流动的介质为空气,在支撑体23的外侧流动的介质为水。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体21为空心柱状的一体结构。如,发电体2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两个引线端子22分别设置于空心圆状的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发电体21的内壁)和第二端面212(发电体21的外壁)。一体结构的发电体21便于组装,简化热电转换装置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加工发电体21及方便引线端子22与引线连接,在发电体21的圆周向上设置有豁口214,即发电体21不是封闭的空心柱状结构。示例地,发电体21的形状为空心圆柱时,豁口214使得发电体21在垂直于轴线的投影形状为“c”形。两个引线端子22均设置于豁口214位置,但分别设置于发电体21的内壁和外壁,与设置于内壁的引线端子22连接的引线可以通过豁口214延伸至发电体21的外侧。
71.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体23包括支撑体外壁231和支撑体内壁232,支撑体外壁231和支撑体内壁23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33,发电体21嵌置于支撑体23的容纳空间233内。由于支撑体外壁231和支撑体内壁232将发电体21与介质隔离,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与介质的温度存在差异,影响发电体21的发电效率。为此,在支撑体外壁231和支撑体内壁23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34,通过通孔234可以使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的温度分别与支撑体23内侧和外侧的介质温度尽可能一致。
7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体21包括多个子发电体213,多个子发电体213沿支撑体23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子发电体213通过导线并联或串联。在多个子发电体213以并联方式电连接时,可以提高发电体输出的电流值。在多个子发电体213以串联方式电连接时,可以提高发电体输出的电压值。
73.如图5所示,发电体21包括四个子发电体213,每个子发电体2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在第一端面211设置有第一引线端子221,在第二端面212设置有第二引线端子222,当子发电体213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存在温差的情况下,子发电体213内能产生电能,通过与第一引线端子221和第二引线端子222连接的引线可以将电能输出。
74.图6为发电体中部分子发电体并联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发电体21包括三个子发电体213a、213b、213c,其中,子发电体213a的第一引线端子221、子发电体213b的第一引线端子221和子发电体213c的第一引线端子221电连接,子发电体213a的第二引线端子222、子发电体213b的第二引线端子222和子发电体213c的第二引线端子222电连接,从而将三个子发电体213a、213b、213c并联,并将三个子发电体213a、213b、213c产生的电能输出。
75.图7为发电体中部分子发电体串联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发电体21包括三个子发电体213a、213b、213c,其中,子发电体213a的第二引线端子222与子发电体213b的第一引线端子221电连接,子发电体213b的第二引线端子222与子发电体213c的第一引线端子221电连接,子发电体213a的第一引线端子221和子发电体213c的第二引线端子222将三个子发电体213a、213b、213c产生的电能输出。
7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6和图7所示的发电体21仅示出三个子发电体213,但这并不表示对子发电体213数量的限定。
77.如图8所述,支撑体23包括支撑体本体235和在支撑体本体235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嵌置空间236,嵌置空间236与子发电体213的数量对应,每个子发电体对应地嵌置在一个嵌置空间236内,在装配时,利用嵌置空间236可以快速地将子发电体固定于支撑体23,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体21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示例地,半导体材料包括碲化铋或其它半导体材料。碲化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导热性较差,用于热电转换装置可以提高热电转换装置发电的效率,以及运行的稳定性。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引线端子的材料为导电金属,如铜。铜的导电性良好,而且成本低。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引线端子22连接的引线可以采用铁氟龙引线或其它耐高温引线。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体21和引线端子22的表面设置有镀层(图中未示出)。在发电体21采用的材料不利于焊接时,如浸挂焊料不易时,镀层可以改善发电体21的焊接性能。
81.在一些实施例中,镀层的材料为镍或锡。在发电体21的材料为碲化铋,焊料为锡-铋合金时,碲化铋会熔入焊料中,铜杂质在较低温度下容易扩散至碲化铋中,降低碲化铋的热电性能,镍或锡材料的镀层可以作为屏障,阻止铜杂质扩散至碲化铋,避免碲化铋的热电性能降低。引线端子22的表面设置镍或锡材料的镀层,同样有利于改善引线端子22的焊接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镀层的厚度为0.1~0.3mm。
8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电转换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发电体21的外表面设置有封装层24,封装层24包覆发电体21,引线端子22的一端设于封装层24的外侧,即引线端子22的一端从封装层24露出,以方便电连接。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24的材料为陶瓷或其它合适的材料。陶瓷作为封装层24的材料,不仅材料成本低,而且工艺成熟,性能优越。
84.如图2所示,热电转换装置还包括储能模块25,储能模块25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设置在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和第一端面211的引线端子22电连接,以便获得发电体21产生的电能并存储。储能模块25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储存电能的模块,本实用新型对储能模块25的形式不作限定。储能模块25还可以与其它用电设备连接,以为其它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85.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电转换装置还包括稳压器47,稳压器47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设置在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上的引线端子22电连接,稳压器47的两个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即发电体21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之间设置稳压器47,即发电体21通过稳压器47将电能存储在储能模块25。
86.如图10所示,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通过第一引线端子221与稳压器47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通过第二引线端子222与稳压器47的第二输入端电连
接,稳压器47的第一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稳压器47的第二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87.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电转换装置还包括变压器48,稳压器47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设置在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上的引线端子22电连接,稳压器47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48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变压器4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储能模块25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电连接,即,发电体21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之间依次设置稳压器47和变压器48,并通过稳压器47和变压器48将电能存储在储能模块25。
88.如图11所示,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通过第一引线端子221与稳压器47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通过第二引线端子222与稳压器47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稳压器47的第一输出端与变压器48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稳压器47的第二输出端与变压器48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变压器48的第一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变压器48的第二输出端与储能模块25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10和图11所示,热电转换装置还包括介质驱动模块26,用于驱动介质流动。其中,介质可以是空气,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携带热量的气体或液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驱动模块26包括转轴261、叶片262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转轴261沿支撑体23的中心轴方向设置,如转轴261与支撑体23的中心轴重合或者平行。其中,支撑体23的中心轴是指空心柱状的支撑体23对称中心。叶片262固定于转轴261的一端,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轴261的另一端连接,转轴261将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叶片262,叶片262的旋转可以为热介质、冷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其中,叶片262的数量可以为二叶、三叶或其它数量,本实用新型对叶片262的数量不作限定。多个叶片262沿转轴261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介质能够获得均匀的动力。
90.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驱动模块26可以是叶片,热电转换装置作为风扇的外壳或者作为外壳的一部分,支撑体23可以是风扇的外壳。
91.图12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转换装置设置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12所示,风扇包括外壳27和叶片262,叶片262设置于外壳27的内侧,外壳2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转换装置的结构,外壳27的内侧为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外壳27的外侧为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
92.利用叶片262将温度较高的气体(电子器件发热导致气体温度升高)聚拢在外壳27的内侧流动,有利于提高外壳27的内侧与外侧的温度差,即提高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的温差,从而提高余热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能效比,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体21靠近叶片262的一侧为第一端面211,发电体21远离叶片262的一侧为第二端面212。为了提高特定空间散热效率,介质驱动模块26驱动温度较高的介质流动,使得支撑体23内部流动的介质温度高于外部流动的介质温度,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面向叶片262一侧设置,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背对叶片262一侧设置。发电体21靠近叶片262的一侧为第一端面211,发电体21远离叶片262的一侧为第二端面212,使温度较高的介质在支撑体23的内侧流动,有利于提高发电体21的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的温差,从而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
9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将发电体21固定于空心柱状结构的支撑体23,且发
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和第一端面211均设置有引线端子22,在第二端面212和第一端面211存在温差的情况下,发电体21内产生电势,通过设置在发电体21的第二端面212的引线端子22和第一端面211的引线端子22输出电能,从而将余热转换为电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能效比,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9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器件和热电转换装置,热电转换装置用于将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其中,热电转换装置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转换装置。
9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为超算力设备5,其至少包括算力板51、控制板52、网卡53、电源54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算力板51是电子设备的主板,其包括asic芯片、cpu或gpu,为超算力设备提供算力。控制板52用于控制算力板51、控制板52、电源54。网卡53设置有标准网络端口。电源为超算力设备提供电能,保障超算力设备内各电子器件正常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器件还可以包括内存和硬盘等,用于存储、安装挖矿程序。
97.其中,热电转换装置44的引线端子22用于向所述电子器件中的器件提供电信号,即热电转换装置44的引线端子22用于向超算力设备的算力板51、控制板52、网卡53、电源54等提供电信号。具体的,热电转换装置可向超算力设备5的算力板51、控制板52、网卡53、电源54同时提供电信号,也可向超算力设备的中的至少一个器件提供电信号。
98.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电转换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4所示,进气风扇41为电子设备42提供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吸收携带电子设备42释放的余热,出气风扇43用于将吸收了余热的冷却介质聚拢,热电转换装置44利用冷却介质内的余热产生电能,回收余热后的冷却介质进入大气,储能装置45用于存储热电转换装置44产生的电能,照明设备46与储能装置45,照明设备46可使用储能装置45储存的电能。储能装置45存储的电能也可以用于驱动进气风扇41和/或出气风扇43运行。
9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用电子设备组替代,即利用多个电子设备组成的电子设备组替代单个电子设备。
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电子器件、热电转换装置以及用电装置,电子器件用于实现相应的功能,热电转换装置用于将电子器件执行相应功能时产生的废热转换为电能。热电转换装置的引线端子与用电装置电连接,热电转换装置通过引线端子向用电装置提供电信号。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器件与用电装置属于两个独立的装置。例如,电子器件是超算力设备中的器件,如算力板、控制板、网卡、电源,用电装置是超算力设备之外的装置,热电转换装置将超算力设备产生的废热回收并转换为电能,再提供给超算力设备之外的用电装置使用。
10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实用新型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
103.本文已经实用新型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
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